第十九六 韬

《六韬》,又称《太公兵法》,传说为周初太公姜尚所著,现在公认此书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成于战国时代,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成为武学必读之书。

从内容上看,《六韬》分别以“文”、“武”、“龙”、“虎”、“豹”、“犬”为标题,各为一卷,共六十一篇,近二万字。《文韬》内分“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傅”、“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等十二篇,主要论述作战前如何充实国家的实力,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作好战争准备。《武韬》内分“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五篇。主要论述取得政权及对敌斗争的策略,强调在作战前必须先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了如指掌,进行权衡比较,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才能制胜。《龙韬》内分“王翼”、“论将”、“选将”、“主将”、“将威”、“励军”、“阴符”、“阴书”、“军势”、“奇兵”、“五音”、“兵征”、“农器”等十三篇,主要论述军事指挥和兵力部署的艺术。《虎韬》内分“军用”、“三阵”、“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道”、“略地”、“火战”、“垒虚”等十二篇,主要论述在宽阔地区作战中的战术及其他应注意的问题。《豹韬》内分“林战”、“突战”、“帮强”、“敌武”、“山兵”、“泽兵”、“少众”、“分险”等八篇,主要论述在各种特殊的地形作战中的战术及其他应注意的问题。《犬韬》内分“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武骑士”、“战骑”、“战车”、“战步”等十篇,主要论述教练与编选士卒以及各种兵种如何配合作战,以发挥军队效能等问题。

从思想上看,《六韬》格外注重阴谋在军事领域的使用,借鉴了道家“阴阳互变”哲学,即万物由阴阳二者共同构成,而阴阳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由发生到壮大,由壮大到消亡。进而提出了中国谋略史上影响深远“文伐十二节”,此类计谋的实质就在于:利用非战争手段,主动激化对手的内部矛盾,利用时间这一重要战略因素使其自行消减,为后续的军事进攻创造条件。“文伐十二节”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孙子“谋攻”思想,赋予了该理论更强的可操作性。

在军事学领域,《六韬》、《三略》齐名,常被人们用以比较,但实际上二者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三略》强调战略在军事上的影响,而《六韬》更看重战术在战场上的作用,因此,人们又将其俗称为“六韬战术”。众所周知,战略和武器之间存在着被我们称为“道器”的关系,战略属于形而上者,谓之道,武器属于形而下者,谓之器。战术可以解释为一种基于作战武器的战斗规律,是战略和武器之间的有效衔接,是指挥者通过作战武器实现其战略意图的根本途径。而有效的战术根源于战术发明者对所使用武器优劣势的透彻理解和作战性能的深入把握,旨在发挥兵器在战斗中的最大作用。实用性、简单性和灵活性是实战中战术发挥效用的有力保证,再完美的谋略也须有相应的战术作为支撑方可发挥实效,再完备的战术也要有缜密的谋略作为指导才能有的放矢,战略和战术是断不可割裂来看的。这也许就是历代兵家喜欢将《六韬》、《三略》二者并称的原因吧?

第十八 吕氏春秋第一 序言第二十二 火烧博望第二 秦颂第十一 孙膑第二十四三 国演义第二 烽火戏诸侯第十四 泓水之战第十四 父子双雄第十五 易经第二十二 史记第十八 官渡之战四第二十七 孙武演兵第八 后记第九 项羽分封第五 独霸西戎第二十四 蒋干盗书第六 发机第十九六 韬第七 韩非子第二十七 刘备入川第五 庄子第九 孙子第一 序第二十一 战国策第二十一 函谷封尸第十七 远交近攻第三 秦国兴起第十一 长勺之战第二 烽火戏诸侯第二十一 隆中对策第七 韩非子第一 序言第四 军政形势第十六 骊姬乱晋第十八 潍水之战第十 兵出函谷第七 巨鹿疑云第二十 后记第十六 神兵破楚第二十 横扫六合第三十二 后记第三十三三 国归晋第三十一 卧薪尝胆演绎法第三十二 后记第三十四 后记第四 老子第十 吴子第八 定抚关中第十八三 置晋君第六 发机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四 大泽狂飙第三十一 卧薪尝胆第二 帝国斜阳解空第十四 胡服骑射第十三 病榻论相思维的新起点第一 序第三十四 后记第九 齐魏争雄第五 北制之战第三十 北威齐晋第二十一 函谷封尸第五 北制之战第十三 惠能禅师第六 商君第三十一 卧薪尝胆第六 北戎之战第八 后记第二十 横扫六合第二 帝国斜阳第二十 后记第十七五 羖治秦第十四 周敦颐第六 商君第二十八 西破强楚第二十二 史记第十 管仲相齐第十九十 面埋伏第二三 国志第十八 潍水之战第七 士人之望第二十 崤之战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十六 官渡之战二第十一 纵横天下第十三 惠能禅师第二十 平定河北第十七 诗经第二十三三 国志第八 后记第十六 神兵破楚第二三 国志第十二 鬼谷子第十五 假道伐虢第二 烽火戏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