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 略

《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分“上略”、“中略”、“下略”三个部分,共计三千八百余字,常与《六韬》并称。相比前代兵书,此书更加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思想、专论战略的军事学专著。南宋晁公武曾称赞该书:“论用兵机之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编入《武经七书》,成为兵学主流经典。据现代考证,《三略》的成书年代当不早于西汉中期,它是后人在吸收先秦优秀军事思想的基础上,总结秦汉时期政治统治和治军用兵的经验,假托前人名义编纂而成,从哲学属性来说,《三略》属于典型的黄老兵体系;而就时代属性而言,《三略》带有明显的大一统兵学的特点。

《三略》开篇即指出:“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从战略的高度,指出人心向背,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将战争的正义和政治的清明作为了军事决胜的重要基础。同时,认为:“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不仅强调收揽英雄等杰出人才之心,同时指出君主的意愿要与广大民众相贯通,强调君民上下同心同德的重要性,体现了其特有的“民本”思想,这也是该书政略思想的核心。不可否认,《三略》在这点上很大程度地借鉴了儒家“仁政”的政治理念,并将它应用到了军政斗争领域,作为一种手段,具有了很强的谋略色彩。

此外,该书从“柔”、“弱”、“刚”、“强”四个战略元素,阐发了根据具体情况的发展变化“四者兼施、刚柔并济”的战略思想,强调“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从而实现“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达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目的。这里所讲的“柔”,并不是柔懦不立,示柔的目的而在于克刚;所讲的“弱”,亦不是怯弱不振,示弱的目的则在于制强。因而,柔弱并非软弱,柔弱本身恰恰暗含了刚强的属性,既有渐进不衰的渗透力,又有触之即靡的爆发力,只不过这种力量尚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而已。此时,柔弱已不再消极,而是变成了一种积极进取的手段。尺蠖之屈,以求伸也。示之柔,示之弱,是在敌强我弱或形势不利的情况下,所采取的“避敌锋芒、韬光养晦、保存实力,待时机成熟,转守为攻、后发制敌”的策略。该策略既归于战略层次,也属于战术范畴,富含了道家深刻的思辨哲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第十六 官渡之战二第三三 国演义第二十八 进取汉中第十二 谋心之士第十二 春秋首霸第十三 惠能禅师第十 公孙败亡第四 谋形第十四 父子双雄第三十 北威齐晋第六 商君第七 河西之耻第十一 纵横天下第九 齐魏争雄第十四 形格势禁第八 楚雄汉上第二十 崤之战第十三 惠能禅师第四 大泽狂飙第二十 后记第三十三三 国归晋第四三 平晋乱第八 定抚关中第二十九 南服越人第八 墨子第四 军政形势第十 汉中对策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六 商君策算法第八 商鞅变法第十六 不战定燕第二十一 战国策第六 北戎之战第二 帝国斜阳第三十四 后记策算法第四 军政形势第十三 奔袭大梁第二 庙算第十八 潍水之战第二十二 火烧博望第二三 国志第十六 不战定燕第十一 乱世之治第四三 平晋乱第二十四 邲之战第八 楚雄汉上第二十 横扫六合第十三 惠能禅师第二十五 暂借荆州第十 管仲相齐第二十三 赤壁鏖战演绎法第二十五 暂借荆州第十七 远交近攻第三十二 诸葛贤相第二十四 蒋干盗书第二十三 赤壁鏖战第十八 官渡之战四第二三 国志第十八 潍水之战第二 烽火戏诸侯第十三 病榻论相第二 帝国斜阳第二十一 隆中对策第五 庄子演绎法第三十二 诸葛贤相第二十二 后记第十五 假道伐虢第七 襦葛之战第十六 官渡之战二第二十七 孙武演兵第二十四 邲之战第八 后记第十八 潍水之战第二十二 赵盾弑主第三十二 诸葛贤相第一 序第六 北戎之战第七 取舍第二 秦颂第三十二 后记第二十 崤之战第二十二 赵盾弑主第十 兵出函谷第十三 惠能禅师第四三 平晋乱第五 群雄逐鹿第二十二 火烧博望第十一 暗度陈仓第十四 父子双雄第七 巨鹿疑云第七 河西之耻第九 孙子第六三 家分晋第十八 潍水之战第三 秦国兴起第十三 车通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