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节 十月惊雷彼得堡

其实在俄国革命烽火燃烧前的一年,在共和九年彼得堡时间7月21日晚上11点多钟,彼得堡海滨火车站开出了最后一列客车。乘客中有一位芬兰农民打扮的人,到距芬兰边界不远的拉兹里夫下了车,拉兹里夫湖波光粼粼。这位芬兰农夫就住在湖边的一座草棚里。草棚有个厨房:两个树杈架起一根木头,上面挂着一口小锅。草棚前,清出了一块空地,放着两个树墩,一个当桌子,一个当凳子。弗朗索瓦风趣的把这里叫做“我的绿色办公室”。他在这里紧张的战斗。他仔细阅读彼得堡出版的每一种报纸,分析革命形势‘它写出一篇篇战斗的檄文送往革命的摇篮,指导革命的进程。夜深了,响起了木桨拍击湖水的响声,农工党中央代表来到这个绿色办公室这里,汇报工作听取指示。

拉兹里夫湖畔的篝火在漆黑的夜里格外明亮,不过今天晚上他接待的是一位并不熟悉的客人。一位鞑靼人打扮的年轻人在农工党特派员的贴身“保护”下,来到了这个办公室。摘下眼罩的时候,那名鞑靼人的眼睛里闪烁的自信的光芒,让弗朗索瓦也是一愣。他觉得此人绝不是一名职业间谍这么简单。对方的英语很好,交谈开始后,特派员就已经离开他们的身边十米,但是手里的手枪始终没有关上保险

“弗朗索瓦先生,我能为您提供的是一整套能用来发动彼得堡的工人和士兵们反抗临时政府暴*政的方案,和一些必要的物质准备,比如一笔足够您和您的组织用来在彼得堡公开活动的经费和保卫您和其他领袖的武器装备。当然这一切都是有偿的,不过您可以把他看作信用证。”

“您很直率,或许是因为您的职业,哦,或者是您之前的职业。”弗朗索瓦微笑着,他那光光的大脑门上映射的是月光,但是眼睛里却闪烁着篝火的烈焰。“我想您的条件一定与远东地区的某些利益有关系吧。”

“您的判断很准确。”来人也笑了起来,他稍微改变了一下姿势,裂开的嘴唇里面两颗白白的板牙露出来。“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些俄国贵族和资本家的保护权,当然还有一点现在还属于可爱的小爸爸的财产,不过最重要的是一个您的承诺。”

“哈,您的要求很全面,不过是个很诚实的报价。我想您和前一次来访的明石先生没有什么交集,您并非日本人,对吗?”弗朗索瓦的身子有些前倾,他盯着来人的眼睛问道。

“您说的对,您应该知道我代表的是哪一方,不是吗?”

“当然当然,我亲爱的中国朋友。至少我听懂您的英语比起明石先生的俄语可容易多了,您所说的交易,哦,我是说您的报价有没有书面的。”

“有的,在我能确定您和您的组织的诚意之后,您会收到的。您可以信赖我们,因为我们也需要您的承诺,不是吗?”

“说的对,我的中国朋友。”弗朗索瓦倒了一杯开水给这位青年人,自己也倒上一杯,放在手里似乎想暖和一下冻僵的手指,晚上还有很多要动笔的事情。“我想我

能相信您,如果您的报价也和您的英语一样好的话。”

青年人沉默了一下“您很自信。”

“当然,能够接受这份报价单的只有我们,因为我们一无所有,才不担心失去。因为工人失去的只有锁链,而他们将得到整个世界,您明白的。”

“很有意义的理论,不得不说我对这次交易的成功更有信心了。谢谢您的招待,这种天气我确实需要一点热水的温度。”

“不客气,我的朋友。我们今天的交谈很愉快,谢谢您带来的好消息。请转达我对您的国家领导人的良好祝愿。”

“也祝您健康,弗朗索瓦先生。”一口气喝干了有些烫嘴的开水,年轻人站起身,转身就离开了湖边的篝火,特派员也跟着离开了

“我希望下次您可以叫我同志。”弗朗索瓦把今天的文件摊开了放在木头墩子上,又开始勾勾画画的工作。

几天以后,弗朗索瓦按照党中央的指示,装扮成铁路工人,避开了反动当局的监视,到达赫尔辛基。夜深人静了,赫尔辛基哈格涅卡娅广场一号楼的一间屋子里灯火辉煌,已是夜深人静时,纸和笔摩擦的沙沙声长久不息,弗朗索瓦继续完成他光辉的著作《国家与革命》,不过今天他处理的是一份“报价单”。

“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三百吨黄金,一千七百多名各种贵族和技术专家。”弗朗索瓦苦笑了一下,这些都是历代沙皇积攒下的家业,可惜自己注定是那个崽卖爷田心不痛的家伙。但是看着另外一份单子上的“一千五百杆莫辛那甘步枪,四百把德国毛瑟军用*手枪,一万枚德国长柄手*榴弹”,还有四门75克虏伯山炮。足够把自己的工人卫队武装到牙齿的了。500万法郎的银行汇票,700万卢布的现金,还有这一整套在彼得堡起义的方案,虽然几个起义支队的队长名字都空着,但是看着这些起义部队的组成,弗朗索瓦就明白该安排谁来带领队伍,这简直就是最佳的组织方案,即使通盘考虑的自己也不可能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方案了。但是,监控加米涅夫和季米特洛夫的行动是什么意思?还提到了注意他们在反对武装斗争的情况下可能会有意泄露起义的计划,这算怎么回事?中国人未卜先知的巫术吗?

呼出一口闷气,弗朗索瓦打开窗户,赫尔辛基的夜市如此的寂静寒冷。但是此时的俄国百姓已经是身处水深火热中了。俄国有一千多万人被拉去当兵,伤亡数百万人。前线很多士兵没有鞋子,甚至几个人共用一枝枪。国内大片耕地荒芜,工厂倒闭,物价飞涨,食物极度短缺,首都彼得堡有一天甚至连一个面包都买不到。俄国脆弱的经济基础根本撑不住这高强度的三年多的世界大战,经济已经濒于崩溃。现在的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包括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等。俄国民众简单地为了“面包”而战。正是革命大展宏图的时机,现在掌握了票子和枪杆子的弗朗索瓦觉得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力量,是时候开始打开闸门,释放已经几乎要漫过

大堤的洪峰了,让这洪水冲垮旧时代的藩篱,涤荡上层社会那些肮脏的蛆虫,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日子该由自己掀开第一页了。

其实西线的英法美中等协约国最担心的就是东线的俄国会不会先于德国垮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腐朽、反动的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已经陷入深刻的危机,1905年就曾经出现革命高潮。大战爆发后,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革命形势迅趋成熟。

1917年2月,俄国人民在以弗朗索瓦为首的农工克党的领导下,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起义的工人和士兵成立了工兵代表*大会。但是当时幼稚的农工党并没有做好掌握国家政权的准备,俄国资产阶级轻易的从农工党手里攫取了二月革命的胜利成果,成立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

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已经放下温情的面纱,开始像是沙皇曾经做过的那样暴力镇压老百姓的示威游行,并准备建立军事专政。4月,弗朗索瓦结束长期在国外的流亡生活,从赫尔辛基回到俄国,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制订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明确路线和具体计划,明确提出“全部政权归代表*大会”的口号。根据《四月提纲》的指示,农工党在群众中展开了组织和教育工作,领导彼得堡工人和士兵举行了四月示威、六月示威和七月示威。

当时,由于右翼工人党和社会党控制下的代表*大会变成了临时政府的工具,资产阶级公开使用暴力并准备建立军事专政,因此,农工党暂时放下了“全部政权归代表*大会”的口号,提出了准备武装起义的方针。9月到10月间,彼得堡和莫斯科农工代表*大会已转到农工党方面;工人罢工、农民起义、士兵骚动,革命形势完全成熟。农工党再度提出“全部政权归代表*大会”的口号,并在全国各地着手准备武装起义。

在举行武装起义的问题上,农工党内发生了重大分歧,弗朗索瓦坚持由农工党夺取政权,而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却反对弗朗索瓦关于武装起义的思想和具体计划,并把这一分歧公诸于众,1917年10月,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在党外杂志《新生活报》上发表了不赞成党中央关于武装起义的决定的声明,不过在监视他们的特派员的及时汇报下,中央委员约瑟夫.扎伊采夫挺身而出,带领一队工人卫队包围了《新生活报》报社,以报社诋毁农工党的名义,收缴了报社的办公设备,最后干脆一把火把印刷车间和存稿都付之一炬,赶来的警察在全副武装的工人卫队面前毫无作为。

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行为让他们受到弗朗索瓦的严厉谴责,而弗朗索瓦对于那个神秘的中国人和他那神秘的预言更加好奇了,不过建国初期千头万绪的工作让他也无心无力去追查事情的真相,直到有一天那位神秘的中国人再次出现在他的办公室里,这次可是真正的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而对方的身份也让弗朗索瓦大吃一惊。

(本章完)

第三百六十六节 宗方推断寺内忧第一百六十六节 日军浴血尔灵山第三节 收养遗孤两姊妹第四百六十八节 民工党趁势崛起第二百八十七节 乔夫发飙要整军第一百九十五节 孤身说服光复会第四百四十六节 肇始中华新帝国第三十节 南门军营露峥嵘第五百九十七节 战后掠影民生篇第五百一十四节 伦敦上空的银鹏第五百一十一节 争夺海峡制空权第二百六十二节 防长之争起波澜第四百一十六节 一次战役始开端第一百六十六节 日军浴血尔灵山第一百零八节 神火天降菊花残第一百八十九节 大通学堂不速客第四百六十六节 隐蔽战线的斗争第四百六十七节 闲子布局显圣手第二百七十九节 观察入微云阶兄第五百八十八节 战后掠影阶层续第一百一十八节 洋大人登门献宝第四百零五节 中日曼谷再和谈第三百三十六节 欧陆空中鏖战急第三百七十六节 东线战场鏖战急第一百一十节 总会来人勘实情第四百四十二节 全民公决选帝王第二百九十二节 战争阴云笼辽东第二百五十五节 风雨飘摇大清朝第三百一十三节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二百六十节 上海会议立国体第四百八十三节 深远包抄猎群羊第五十七节 京城埋伏钓金鳌第四百三十一节 地狱入口东京都第三百八十六节 有理不怕辩论难第四十三节 坚守大观援兵至第二十八节 承包军营初合作第三百五十九节 千里转战大西南第二百八十八节 共和万岁与万*税第二百七十八节 枪与火炮来对话第五百七十八节 钢筋铁骨铁五条第一百五十三节 牵牛鼻子斗蠢牛第四百二十八节 曙光女神的宽恕第五百八十二节 二战最后的战场第二百三十八节 前度刘郎今入京第一百四十七节 田村采购新利器第三十九节 拳匪攻打济南府第五百四十九节 晨曦行动在东线第六十七节 算计鬼子背黑锅第一百九十五节 孤身说服光复会第三十一节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六十八节 京城今年怪事多第四百零七节 原敬内阁总辞职第二百六十五节 冰城疫情急如火第五百六十一节 血肉磨坊山地战第五百八十九节 战后掠影印度篇第四百四十一节 君主立宪详考证第四百一十九节 平壤城头旗变幻第五百零三节 总参部演进欧战第二百九十七节 国防军改战斗群第四百七十一节 刀光血影星期五第一百五十二节 辽东首日遭遇战第三百六十二节 昌都烽火战雪域第一百一十一节 救难商会菩萨心第五百六十三节 生死抉择东瀛难第一百五十九节 大阪师团鏖战急第五百零一节 围困华沙的日子第五百六十五节 叶尔绍夫的会师第五百三十节 瓦胡岛上旭日丸第五百六十五节 叶尔绍夫的会师第二十三节 沪上来客颇不善第四百一十二节 铁翼击鲸战扶桑第一百节 兄弟相煎何太急第二百九十节 关东谍影暗战急第三百二十七节 初次提案论出兵第二百三十四节 中药之殇谁能解第二百八十节 统治战场冷杀手第一百二十四节 三镇分兵不分家第一百二十五节 技术决定情报战第二百四十六节 北洋三分天下惊第四百六十九节 资本市场的隐忧第三百一十六节 黄金五年良工器第五百二十五节 莱因哈特的秘密第五百八十七节 战后掠影阶层篇第三百六十一节 进军西藏吴子玉第六十九节 联军将领遭绑票第一百三十一节 劫牢反狱救鑫培第五百零二节 静默的西部前线第三百三十七节 空战形势大逆转第五百七十节 菊水特攻血战酣第二百七十三节 联军入关定三秦第三百九十四节 产业调整定大计第二百五十六节 立宪革命孰是非第五节 买卖不成看风景第三百七十七节 伊尔库茨克之王第二百七十八节 枪与火炮来对话第十七节 刁镇招兵管闲事第三百零三节 低调做事高调人第十一节 闹事堵门动家伙第五百二十八节 西线金鼓催人老第三百七十九节 闽系海军之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