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碑文起冲突

“嗬嗬~~”

武则天此时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强努余力,才发出了两个含义不明的怪声。

最终,她伸出手来,抓住了崔耕的袖子,死死盯住了崔耕的眼睛。

御医郝三水着急道:“扶阳王,则天大圣皇后已经不行了,您给句话啊,要不然,她死不瞑目!”

“嗬嗬~~”武则天又是发出了两下怪声,艰难地点了一下头。

给句话?

崔耕瞬间就秒懂了,这是武则天要自己最后保证一次,保全武家的血脉。

在路上,他已经听高力士交代清楚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按道理说,武则天这样做,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殊为不智。不过,到了人生的最后,她的脑子恐怕不怎么清楚了,对这件事放心不下,一定要自己再承诺一次。

崔耕字斟句酌地道:“微臣对陛下一片忠心,您原来说的那件事,我一定替您办到。”

“嗬~”

武则天的手终于松开,双眼慢慢合上,脑袋无力地往旁边歪去。

崔耕到底答应了娘亲什么?这俩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朕不知道的协议?

一丝阴霾从李显的心头升起。

当然了,现在显然不是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李显一使眼色,御医郝三水上前探了探武则天的鼻息,带着哭腔道:“则天大圣皇后……大行了!”

“娘亲啊!”

“姑母啊!”

……

大殿内顿时哭声一片,一代女皇武则天就此阖然长逝。

武则天薨逝,李显作为孝子,也得“丁忧”。当然了,除了开国皇帝外,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老爸老妈,没道理死了娘老子就三年不处理政务了。

这里有个折衷之计,“以日代月”。守孝从笼统上讲,是三年,从细致上讲,是二十七个月。

所以,皇帝要守孝二十七日。在这二十七天里,先停朝三日而后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起日释服。

需要说明的是,李显在“停朝三日”里,是让魏元忠代替自己处理政务,这就是把他看作宰相之首了。

在宣布了武则天赐魏元忠“食实邑百户”的遗旨后,魏老头跪倒在地,涕泪纵横,不能自已。

清流派看到之后,纷纷叹息:“事去矣”!

那暗含的意思,就是魏元忠以后势必看在武则天的面子上,不触动诸武的势力。朝堂上的风向,再次偏向到了武三思这一边。

一个月后,宣政殿内,又一次朔日大朝拜。

这种大朝拜,一般就是礼仪性的,决定不了什么政事。不过,有些特别重大的事,还必须在这种大朝拜的时候进行。

比如今日之事。

李显和韦后面南背北,并排而坐,群臣文东武西分列两厢。张柬之、袁恕己、崔玄、敬晖、崔耕,这五位新鲜出炉的王爷,紫袍玉带,站在队列的最前面。

朔望日大朝会,是五个人少有的,能对朝政发表意见的时候。

李显道:“朕今日要与诸爱卿议的,是则天大圣皇后的葬礼。尊皇太后遗命,她的尸骨应与高宗皇帝同葬乾陵,就不用另造陵寝了。”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不妥。”

清流派的中坚人物,给事中严善思首先发言,道:“乾陵的门儿是用石头做成的,而石门的门缝又用熔化的铁水密封。如果想再次打开石门,就必须使用钻凿一类的工具,恐怕对高宗皇帝多有惊动。再说了,夫妻合葬并非古制,汉代皇帝的陵墓,就大多数没有皇后合葬,直到魏晋时期,合葬之风才渐渐兴起。陛下可在乾陵旁边,另选风水要地,为皇后修建陵墓。假如则天大圣皇后和高宗皇帝死后有知,当能在阴间相聚;如若无知,合葬又有什么用呢?”

其实,还有句话他没说出来,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武则天在李治死后,玩儿的男人多了,什么薛怀义啊、张昌宗、张易之啊、薛敖曹啊……等等。你确定,李治被戴了这么多顶绿帽子,还想跟武则天葬在一块儿?

严善思话音一落,不少人的脸上露出了暧昧难明的笑意。

李显面色一寒,斥责道:“这是什么话?民谚有云,孝以顺为先。则天大圣皇后既有遗旨,朕为人子,理应遵从。莫非,你想让朕做个不孝之君吗?”

严善思只是想给李显找点不痛快而已,他明白,今日的重点还在后面呢。

当即也不争辩,道:“微臣不敢!”

“不敢就退下,则天大圣皇后和高宗皇帝合葬乾陵,就这么定了。”

李显稳了稳心神,继续道:“现在,咱们谈下一个问题,则天大圣皇后的墓碑,由哪位爱卿来写啊。”

“……”全场一片寂然。

写墓碑,就要对此人的一生进行臧否,这着实不好办。说武则天的好话吧,不仅仅是要昧着良心,还要与天下的舆论对着干,真是何苦来哉?

反过来,骂武则天呢?嗯,很好,当着儿子骂他妈,而且这个儿子还是当今天子!骚年,你很有骨气嘛,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所以,将近半刻终左右,都没人搭茬。

李显的脸挂不住了,往四下里看了一圈儿,寒声道:“怎么?我大唐人才济济,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能为朕分忧解难吗?”

正在这时,忽然有然出班跪倒,道:“启禀陛下,微臣举荐两个人,定能当此重任!”

说话的,正是汉阳王张柬之。

李显眼前一亮,道:“哦?但不知张爱卿要举荐何人啊?”

“第一个,就是秘书监监正郑普思;第二位,就是国子监祭酒业静能。”

扑哧~~

终于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郑普思和叶静能到底是什么来历,他们太清楚了。

郑普思是一名江湖术士,不知怎么搭上了韦后的路子,竟然被李显提拔为秘书监监正。

他有什么才干?除了装神弄鬼之外,一无所长。他老婆第五氏,更是烧香祭祀跳大神样样精通,经常出入后宫,把皇宫弄得乌烟瘴气。

至于叶静能,这人为官之前是个老道,会一些幻术,据说最擅长的是“捉鬼”,著有《天真皇人九仙经》、《北帝灵文》,被李显封为了国子监祭酒。

李旦面色有些尴尬,道:“这二人的才学有限,恐怕难堪大任吧?”

“陛下此言差矣。”张柬之振振有词,道:“陛下曾经有诏,尽复贞观旧制。请问陛下,贞观年间,担任秘书监的是谁?”

“呃……似乎是郑国公魏征。”

“微臣再问陛下,贞观年间的国子监祭酒是谁?”

“饱学鸿儒孔颖达!”

“对啊,试想,若让魏征或者孔颖达,为则天大圣皇后写碑文,会不会难堪大任?会不会委屈了则天大圣皇后?微臣让今日的秘书监监正和国子监祭酒为则天大圣皇后写碑文,又有何不可?”

李显的脸当时就沉下来了,冷笑道:“敢情是在这等着朕呢。张爱卿,你是在指责朕用人不当吗?”

第1826章 反击为红颜第1183章 日用有预言第861章 华服私访中第1332章 竖起王上旗第022章 山寨酒再现第716章 杨贼不认罪第1490章 东归已无路第1408章 死而又复生第605章 杜暹要反正第1129章 母鸡分黑白第1199章 急需夏梦草第1825章 再会李氏女第608章 崔耕又升官第1496章 站前总动员第1346章 谋划尽落空第1432章 内忧与外患第1644章 权阉吃闷亏第1280章 途经茅山下第1737章 橘卿巧安排第609章 扑朔迷离案第922章 二郎担虚名第730章 吐蕃使者来第1473章 官逼民终反第617章 囧迫临淄王第590章 张庄故地游第516章 公主有情敌第1222章 传奇将诞生第730章 吐蕃使者来第1855章 收编室韦国第1272章 公主邀前三第832章 五王终诞生第739章 暂借岳父威第1818章 贼子露马脚第499章 扬州飞龙宴第726章 公主无踪影第1275章 持盈说惠妃第1114章 开堂审命案第487章 道家导引术第1045章 得道真多助第393章 龙门送行时第858章 无心露马脚第431章 忽然追兵至第1468章 两样腌臜物第1073章 暗夜鬼魅行第1465章 括田有余波第109章 这是心理病第1253章 舍身救公主第786章 神龙有内情第918章 慧范改门庭第341章 神州有青天第218章 安平王捧场第398章 忽然为汤监第094章 上司太装逼第891章 天下第一郎第272章 心想事就成第351章 突厥有故人第646章 终得解悬案第1835章 林甫夜访记第1469章 终于得治愈第465章 一雄领群雌第1740章 守军翻十倍第917章 以德来报怨第1324章 平定欧阳乱第1546章 崔琪来救父第1146章 风火入长安第332章 二郎有妙计第389章 再添夺妾仇第767章 亲临正钱会第424章 山穷似无路第788章 女时韦也乐第1281章 名道黄师尊第307章 连遭小绊子第829章 暗降不容易第1033章 登台讲佛法第644章 旧案不简单第139章 忽悠降倭寇第1585章 苦主找上门第1184章 张猷擅解梦第056章 老曹真威武第007章 梅姬的愤怒第838章 无字之丰碑第634章 活捉李鸿泰第551章 三诗尽有情第1098章 一起讨公道第1494章 不让诸葛亮第653章 李显有交代第918章 慧范改门庭第505章 急智崔二郎第1594章 岭西出奇兵第120章 齐夸崔二郎第1858章 孰人第二功第1176章 二郎影响广第121章 画蛇莫添足第1367章 释放佃人奴第1787章 危起受降城第1467章 滥竽难充数第1742章 大败特亏输第1115章 义盗张五郎第1845章 再见柳蕴紫第494章 芥蒂稍微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