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长安城内闻更声

第468章 长安城内闻更声

伴随韩文约西出玉门,凉州一事便彻底告一段落。

或许其中还有很多隐患,或许将来这些隐患还会转化为严重的问题,但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或许本身将凉、臧二州十二郡全盘接入邺城体制中就是一个繁杂至极的工作,但那是王修、吕范那些人的事情,公孙珣只需要注意两千石级别的人事任免问题便可。

所以, 无论如何,最起码从战略角度而言,等到建安五年初冬时节,这个昔日让大汉朝流了上百年血的伤口,终于正式变成为了公孙珣治下所属的臧、凉二州。

当然了,也是重归汉室所领了。

于是乎,十月间,公孙珣解散了凉州本地兵马,放回了宁朔将军张晟部北归阴山, 留公孙越暂时驻扎凉州都督臧州建州事宜,也是稍作威慑之意,又让太原太守常林代领并州州事后,其人便不等赵云归队,直接引兵约万众,南下武都,在散关南面的河池一带屯驻,并故技重施,开始政治诱降起了张鲁。

平心而论,汉中不好打,这地方有山有水有狭道,而且汉中郡治南郑也是一等一的名城、大城、坚城,再加上张鲁本身统治得力,而且还有宗教襄助来迷惑人心, 所以一万人打汉中,韩信来了都是完全有可能崩掉牙的。

偏偏公孙珣心中正有事, 也没有真的调集大军动武的意思,不过即便如此,也使得张天师陷入到了一种极度纠结的状况中……

首先,人生在世求得啥?

“胡扯什么?”刘虞不由苦笑。“你这真是妇人之见了……这太尉府的地龙是跟左右三公九卿各处署衙都是专门吏员统一着烧的。我身为太尉,说一句烧的浅些,怕是他们各处都要浅。届时我是好受了,可各处那么多夜间执勤的曹掾属吏岂不是就要挨冻?而且你可知道这些府署外围,多少家贫之人都是靠这公中底下火龙烟道取暖的,烧的浅了,他们又如何?”

“是。”庞德即刻颔首。

庞德一时惶恐,却又赶紧点头,准备送书。

俗话说,少妻之前老夫难直腰,刘伯安闻得此言,也是一时尴尬,赶紧又哄对方:“是我多嘴……其实是我这几日心情不好,一时没有理会夫人的好意,这才误会。”

但是问题在于,张鲁是个大孝子,而此时张鲁亲娘却在绵竹当人质,事实上当了常驻绵竹的刘焉的姘头,也就是之前从此路过的那个刘范的小妈。想当年张鲁之所以能够割据汉中,首先就是靠他亲娘的枕头风,能够从刘焉那里获得兵权出兵到汉中是如此,击败汉中太守后兼并了同行的张修而被刘焉默认也是如此。

“是!”庞德立即正色而言。“其实,赵子龙将军早有救主之巨功,又出身河北、履历鲜明,远不是臣等能比的,再加上凉州强破武山、偷渡狄道、空营阻敌等事,也确实是功莫大焉兼称智勇兼备,所以,其实并无人对他加封冠军将军有异议……军中早在邺城就有议论,说赵将军人,便是什么都不做,只要不犯错,那日后都迟早要位极人臣的。而这一次,非只是张文远将军,便是徐伯进将军、还有其他军中将领,却多有议论,乃是因为……”

“还有一论,乃是说……乃是说主公你此番若能取汉中,则会在沔、汉上游的武都、汉中一带,仿效关镇东、程镇南之例,设一专署将军。”

总之,整个十月中下旬,公孙珣都一直在武都闲坐,然后遥观东面局势,部队也在此处冬营……只是可惜,和汉中有缘的那几位,杨修杨德祖去了辽东平郭,法正法孝直去了程普麾下,不然一定能有不少乐子。

“送书这小子未必看。”公孙珣正色以对。“反正我也闲……告诉军中将领和义从军官,从明日起,凡不当值者,每日来此处上课,我给他们讲一个时辰的经学课。”

须知道,如今长安城治安之权到底是在公孙瓒手里,若有人真的一时糊涂,那等公孙瓒回来,可就不如以往钟繇行事时那般好救人了。

从此所有人明白,灵帝一朝,杨赐的地位就有保障了,便是阉宦也很少有攻击这位的。

庞德继续认真讲道:“无论如何,这个职务肯定是不能也不敢与程、关二位相提并论的,但此地向东可压南阳、襄阳;向南,或可制巴蜀,绝对是个极佳的用武之地。所以军中将领便有猜度,这是要让赵将军行此职责,而几位将军自然也是心动之余稍显急躁。”

庞德手捧经书,实在是无言以对。

这种情况下,你让张鲁又怎么好轻易背离益州呢?

刘虞先是愕然,却又恍然,最后一时黯然。

“就是蹴鞠、会操。”庞德立即作答。

“我怎么听说昨日军中起了冲突,有人斗殴?”午后阳光之下,一身锦衣,剑袖佩刀的公孙珣稍微起身挪动了一下胯下马扎,依旧端坐观看《太平经》不止,俨然不以为意。

“那,赵将军的增秩……?”

其人身侧那名在幽州所纳,依旧风韵不减的美妾赶紧起身,先是点灯,然后关窗,复又端来一碗泡了枇杷干果的温开水,最后又与对方轻轻捶背,俨然是习惯了如此。

“都怎么议论的啊?”公孙珣笑完之后,干脆收起《太平经》,扶刀而对。

而过了许久,倒是刘虞自己反应了过来,然后一声叹气:“不错,还是夫人在我身侧看的明白……公孙瓒这种举止又有什么真值得我忧虑的呢?烧煤什么的也不过是我给自己寻得借口罢了!关键是那一日,那一日事后,天子和公卿之间便起了天大生分,而如今汉室衰微,天子年幼,所谓汉室大局其实是公卿、天子共同撑起来的,二者不合才是最大麻烦!”

换到赵云这里,自然也会引起议论,不仅是因为赵云性格沉稳,更是因为他是个武将,军中的竞争风气向来更加赤裸裸一些。

刘虞叹了口气,第一反应就是公孙珣又在钓鱼,哪里还敢怠慢?于是其人即刻起身,稍作收拾,便要入宫去尚书台稳住人心,以防一些人自以为是。

“哦?”

给刘焉当狗是一说,可给卫将军当狗不是更好吗?还能趁机洗白,从一个天师、盗匪、反贼变成正经官员。

不过,这些勃勃生机却不能遮盖住长安城中的另一种躁动气氛——直说吧,后将军公孙伯圭的老毛病又犯了,当权后的一些行为未免过了头。

庞德一个头两个大,却不敢不言:“有人说,这是因为赵将军之前辽西救驾的功劳太大,这次又格外显眼,所以补上来了,不值一提。”

“何事心情不好?”美妾撒娇完毕,复又倚着对方好奇再问。“若是事情不重要,夫君不妨说与我听一听。”

“赵将军前日遣一队骑兵疾速至此来报行程,却因为划设赵将军部将来驻地的事情与张将军部起了冲突。因为是别部,张将军不好直接处置,便让他们上场。”

“那就让下面的人将地龙烧的浅一些……”美妾当即应声。“咱们关上窗睡觉。”

这次轮到庞德愕然了:“主公之前无此意吗?”

“那夫君干脆下令,不烧煤只烧炭!上好的木炭就没这么多味道!”美妾继续言道。

“还是老了。”缓过劲来后,刘伯安放下空碗一声叹气。“这烧煤之气,年轻人都没感觉,但朝中上了年纪之人却都有些不适,偏偏我这人又不耐热,总喜欢开窗来睡。”

“这已经不是妇人之见,而是祸国殃民之论了!”刘虞彻底无语。“你知道木炭多贵吗?而美稷的煤在朝廷给了匈奴人入仕名额后又能降到什么份上吗?尚书台的中都官从事算过,在长安,用煤和用木炭相比,一个取暖用的贴壁小炉,一冬便可省下十二三个钱,而你别看就差这十二三个钱,我告诉你,就这十二三个钱可以让长安城冻死之人比前两年少上七成!而剩下的孤寡鳏独,再单独号召富户赠与一些煤、粮的话,也就能让他活下来了。所以烧煤这个事情,哪怕是我们这些老人闻着少活半岁,也是值得的,因为它能救命!”

“当然没有。”公孙珣坐在那里没好气道。“你想想,我连汉中都没抱几分希望的,又怎么会想到这一节?”

“这还用说吗?”公孙珣对庞德倒是没什么遮掩的意思。“一来的确是觉得子龙之前不争不抢,多有补偿之意;二来,就是为了激励众将!须知,军中诸将虽然多是英豪,但也多有性格上的问题,如云长(关羽)之骄横于能力,德谋(程普)之自矜于资历,伯进(徐荣)之不识于大体,你之处小事于偏私,张文远(张辽)之桀骜不驯,张俊乂之拉帮结派,还有那个马孟起(马超)的孝顺……哪个不让我操心?”

庞德不免尴尬。

“回来。”公孙珣忽然又招手而言。

“值一提的呢?”

这是一种极为明确的政治信号——卫将军就是要告诉所有人,这是我的人,不要觉得他好欺负就招惹他。

美妾即刻动身下炕。

其中,公孙珣的核心亲信且不提,他多少心里还是明白自己的权力从何而来,最多是摆脸色、做刁难,可那些所谓拥汉派,便不免遭了殃——两三月内,已经死了五六人,下狱了二三十人,以至于传出了卫将军要借其大兄之手清理长安之语。

美妾见到也不敢说话,只是抱着对方肩膀罢了。

而到了公孙珣这里,增秩也是有先例的——广阳太守枣祗,为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还是跟戏忠、董昭等人同时期的次等元从,但偏偏其人性格清直,总是得罪人,而且讷于言语,根本不懂得展示功劳,所以干什么都吃亏。而公孙珣非但私下给他专门的上书途径,还在其人试行徭役摊丁入亩后额外加秩到三千石,地位待遇远远高于一般太守。

“说话。”公孙珣面无表情。“文护军缺任,你是义从中唯一护军,总得姿态鲜明些。”

“这样好了。”公孙珣又稍作思索,便将手中《太平经》卷起,递给了庞德。“若是张文远太闲,便让他读读《太平经》……”

而果然,片刻之后便有仆人隔着门窗高声相呼,说是尚书台值夜尚书杨密遣人来报,称汉中有急报至尚书台,若依其上所言,可能彼处有大变,所以请太尉速往宫中一行。

想想也是,这厮之前作为被闲置之人,所谓空头九卿,多少是有些被冷遇的。其中,公孙珣那边的人是忌讳他的身份,而拥汉派更忌讳,所以整个长安城其实都对他是有些忌讳,这就不免体现到了这两年的日常交际中。

“我不懂朝政,只是我却觉得夫君你恐怕不是从后将军开始闹事时才如此焦躁不安的。”美妾认真言道。“从那日未央宫北阙大街上打仗开始,夫君便开始忽然开窗睡觉了,而且夜间咳嗽的毛病也是在烧煤之前就有了,只是烧煤后更重罢了。”

相隔四五百里,十月下旬的长安城已经渐渐变冷,正如公孙珣开始在陇地进行所谓冬营一般,长安城内也正式进入冬日生活的节奏中:

打更的更夫和巡夜的士卒开始有了冬日加赏,军营和城楼中开始日常熬制姜汤;

官员们则领到了新的煤炉和煤炭……大概就是从去年开始,并州、陕州的煤炭开始正式向外运输,并得到了邺下的大力推广,经常能见到拉煤的大船沿着黄河顺流而下将煤炭送到三辅与河北各处,以至于如今北方各地大城的冬日总是黑烟不断;

庞德欲言又止。

“张辽啊张辽。”公孙珣继续翻看着《太平经》,一时摇头不止。“这是妒忌了啊……”

然而,就在其人来到窗前准备关窗时,却又发现前方灯火连连,便复又停了下来,转而去了卧房外间倚门相待。

“并无斗殴一事,否则韩护军早就处置了,而是在下面起了冲突,便在蹴鞠场上做了了断,只是因其中一方乃是张文远将军,所以不免有些‘斗殴’的嫌疑。主公也知道,此等事于张将军而言本属寻常。”庞德认真解释。“而非要说这件事有什么稍微不妥之处,那便是这次挨揍的一方乃是赵将军部……”

黯淡星光之下,刘伯安连夜进入未央宫,与此同时,公孙伯圭却在城外久久未归。

“乃是因为额外赠秩,对不对?”公孙珣脱口而出。

公孙珣一时愕然。

“其实倒像我心中胡思乱想多一些。”刘虞闻言再度苦笑起来。“夫人不知道,之前两月,卫将军西行,天子缜默不语,我十分里的精力倒有四五分用在了跟后将军公孙瓒相争上面,整日不是想着救这个,就是想着安抚那个……这你也知道……但前日他被罢官闲居于城外庄园中的王允王子师请走以后,长安城中难得安生了两日,我反而有些不适了起来,总觉的哪里会出乱子。”

庞德也立即回转。

故此,如今其人一朝得势,实际上和刘虞一起分担了长安城内外权责,那以他那种睚眦必报的心态,便不免要报复回来。

当然了,公孙珣终究是没有说出一个隐隐约约的额外用意——他是看赵云年轻又性格极佳,乃是可以托付子嗣之人,所以要借加秩给邺城吕范那些人打个政治信号,而起这个意图似乎更重一些。

不过,想来应该也快了。

公孙珣摇头失笑。

对此,公孙珣在知道实情以后,倒是非常妥帖,他主动往益州派出了刚刚成婚的蒋干蒋子翼,让他去找刘焉、刘范父子要张天师他娘!不然就要发大兵破蜀的!

当然了,至于如何绕过汉中发大兵破蜀,公孙珣没解释,想来益州那里,卫将军的老同僚刘君郎说不定就能心领意会的……

那美妾依旧默不作声。

冬日夜色悠长,四更时分,天色距离转亮还远,长安城未央宫北面一处格外宽阔的宅邸内,后舍卧房之中,大汉太尉领尚书事的刘虞刘伯安从炕上翻过身来,忍不住连连咳嗽。

“我怎么没想到呢?”公孙珣猛地以手拍书。“可惜此次出来没带上元皓,否则以他的战略眼光,一定会提醒我的,何至于从你这里才想到此节?”

庞德赶紧点头。

“便是素卿(高顺)、子义(太史慈)、公明(徐晃)三人,我其实非常喜欢,但公平而言,素卿为人过于清白冷淡,不愿跟同僚交流;而子义性格张扬,经常为了一句话一口气便不顾大局;公明则是治军过于严苛了,他所部的士卒从来不止一次暗暗叫苦……所以,这是要是给众将树一个标杆的意思。”公孙珣终于揭开了最终谜底。“不然为何加的是冠军将军?就是让他们盯着子龙看的!”

而此次凉州牧、臧州牧空缺,必然会有重臣级别的调整,很多人就猜测,这位之前不显山不露水的广阳太守将会和太原太守常林、河东太守杜畿一样,是其中进入二品州牧级别的领跑者。

举例来讲,之前灵帝刚登基不久,遇到灾祸,三公照理顶锅,而彼时已经连续去了好几位三公了,不好再让新人下台,于是帝师杨赐主动揽下了责任,选择自己去位,而灵帝为了防止一些人误判,便主动给杨赐的闲散大夫职务赠加到五千石秩俸。

“也罢!”刘伯安叹了口气,却又拍了拍自己美妾的白皙胳膊。“麻烦夫人关窗,咱们今日关窗而睡……”

富贵人家和各处官署,还有未央宫同时开始清理地龙,通地龙、弹炕的工匠们进入到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刻……

美妾被训斥的两眼泛红,却又嗔怪起来:“我又不是不知道这些道理,谁还没见过冬日冻死过人?这不是见到夫君你咳嗽的厉害,故意说好话哄你开心吗?还怎么训上了?”

汉中陷入僵局,公孙珣已经无聊到给人上课的地步了,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张鲁如何如何,也不是因为刘焉如何如何……而是长安那里始终没有动静。

“有话便说嘛。”刘虞正色而对。“我妻已走,孝期都过了许久,若非是阿和一直来信反对,我早把夫人你扶正为妻了,咱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可说的?”

美妾欲言又止。

话说,增秩和增俸不是一个概念,后者是单纯的提高物资待遇,而前者则是一种旗帜鲜明的政治待遇。

“军中都在干吗?”卫将军公孙珣整日研习太平经之余,倒是终于关心起了军务。

——————我是长安十二时辰的分割线——————

“汉末,刘虞以太尉掌尚书台,凡数载,长安邺下并安无犯,深孚众望。建安五年,后将军公孙瓒以平董承乱之功领长安治安事,凡数月,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而虞不能制。或有好事者,问于司徒赵谦:‘太尉掌长安五六载,而后将军握权二三月,何以不能敌也?’谦凛然对曰:‘君子全心在公德,无力在己,小人全心在私怨,无心在众,今足下所谓相争者,乃朝争攻讦事,私也,焉有无力而敌全心者?’众皆叹。瓒闻之,以谦司徒不敢动,乃罪其弟京兆郡丞赵温贪污,下狱,鞭三十。”——《世说新语》.忿狷篇

PS:感谢新盟主felixfan的打赏。

顺便继续推书献祭,《大宋第一闲人》。

(本章完)

第58章 惊变第318章 青草覆宗庙第335章 直指边城虎翼飞第89章 移镇第373章 禾生陇亩无东西第32章 道明理彻(二妞生日快乐)第269章 草木黄落兮雁北飞(中)第298章 星河挂户夜长晓第183章 荒庭生芳草第521章 正与此意同一涂(续)第337章 白首汉廷刀笔吏(续)第363章 临河却闻定国策第220章 匹夫之勇牙疼的受不了,请假去急诊对不起,写了一章又删除了第455章 白云出处从无例(感谢白银大盟江南第439章 须知饮啄繇天命第69章 大飨(上)第221章 雕虫小技第329章第538章 故垒萧萧夏如秋(续)第86章 霜降关于完本与完本活动第200章 一意起高楼(上)第351章 从今吹笛大军起第532章 不见枯枝培土时(中)第456章 独往人间不独还(继续感谢白银大萌江第215章 论于樊舆第459章 旧恩如言亦难收(续)第91章 疾趋第26章 緱氏县中第205章 寒随霞堤去第426章 思故才知心第444章 南阳龙虎方争斗(续)第207章 喜怒形于色(上)第435章 君臣不易逢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440章 休问天下早晚清第376章 夜夜酣歌感知己第157章 亲厚第260章 太守孝衣横野渡第284章 一觞浇不平第241章 盗马亦盗人第492章 当头退避也应难第180章 树下索流年第181章 日出东南隅第237章 铁骑横百里(下)第69章 大飨(上)第60章 出奇第487章 握手相别去第18章 虎 羊 狼(6k大章)第71章 大飨(下)第399章 北邙故人今何在?第125章 无生第18章 虎 羊 狼(6k大章)第24章 緱氏山下第294章 人事常相参(二合一)第417章 掌上回旋皆造化第318章 青草覆宗庙第31章 洛阳城外第166章 渔夫第371章 一骑如熊虎第293章 死生虽天命第54章 见识第391章 时事难从无过立(续)第477章 宛城龙盘虽可贵第212章 万众皆北走第286章 公山阳货本同谋第105章 渡口第112章 汹汹第49章 不见第2章 卢龙塞第254章 汹汹人寰犹不定第496章 三杯拔剑刺虎穴第274章 陌上显大德第289章 故将直笔记春秋(上)第452章 白雪纷纷落庭中(下)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讯第83章 拿下第292章 乡音无改鬓毛衰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280章 文物多师古(上)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第35章 夜凉第128章 爷们第77章 撤屯(下)第297章 白云迷路合复开第294章 人事常相参(二合一)附录6:旧燕书.太祖武皇帝本纪.卷一.卷二—第408章 又见猛虎起河东(上)第162章 冬狩第156章 谋断第38章 吕郎固穷!(8k)第492章 当头退避也应难第493章 变化纷纷入静观附录2:动物牌补全计划——榴弹怕水、寒门、第363章 临河却闻定国策第258章 孝衣白肥冲南风第437章 旧怨平兮新怨长(继续小小2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