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细

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细

“我!女夫子?!”孔雀听到李泰的话,有些没反应过来,或者说这种事孔雀从没想过。

就好像当初被郑凤炽卖给李泰以后,她以为自己只能够在越王府做笼中之鸟,但没想到李泰在考核了她能力后,就让她打理嫁妆,现在更逐渐成为了越王府的白手套,打理越王府在外各种商业。

虽然孔雀并不否认,如果背后没有越王府的招牌,那自己肯定做不到这么顺利。

但孔雀自己也清楚,被亲人所卖,来到这陌生环境,只有自己掌握的财富,才能让自己有一点点温暖,哪怕这种温暖略微有几分的自欺欺人。

但不论怎么说,孔雀是真正来到越王府才有种重新做人的恍惚。

即使如此,孔雀也从没想过,自己居然能成为一名女夫子,这种事情想都没想过。

“嗯嗯!”李泰点头道,“如果你不想要干,那到时候就推荐一个人。

主要是纺织能力足够优秀,至少能让女学生心服口服,处事更能做到公平二字。”

“奴婢遵命!”孔雀听到李泰的话,内心也不自觉地的松了一口气,对李泰回答。

“对了,已经到冬天,矿场运行的怎么样了,能供应开水吗?”李泰又问道。

从而让这东西连续发力,且能改变力的方向,若可以说不定能代替水流,成为新的磨坊!”

“这样不太好吧,这可是我们的煤矿啊!”听到李泰的话,孔雀很舍不得。

李泰从不认为东方的科技发展,就应该照搬西方的模式过来。

孔雀此刻连忙对李泰回答道,

听到李泰这话,孔雀带着几分疑惑,因为她有些不理解,什么叫做烧开水比较有天赋!

“我难道还不知道克明吗!”李世民挥挥手道,“但我担心的是青雀啊!”

“我记得矿场附近有蜂窝炭制作厂的吧?也不要针对这些百姓了,敞开了让他们拿。

至于这东西的作用,只要到达石磨这种水准,能碾麦子谷子就足够了。

正好李泰提出的漕运计划,所以便把杜如晦安排到这计划,现在随着这个计划慢慢走到尾声,在杜如晦看来,自己应该是要回朝廷中枢去做回自己的吏部尚书去了!

但现实是,李世民好像一点都没招呼自己回中央的意思,这不免让杜如晦感到疑惑?

而事实上,随着这个工程进入到了尾声,房玄龄也拟好了让杜如晦回到中央的奏章。

所以,我觉得是不是应该与当地官府知会,让这些百姓不要再来偷窃。”

但如果不是在渭水附近的店铺,一是蜂窝煤的成本太高了,二是消费的群体太少了。

以为蒸汽机的研发需要得是工业体系的发展,需要得是金属材料的进步,需要得是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配置。

能源这一件事情,会真正被人所关注。

不过,想要继续向渭河以外的内陆开,就变得很困难了!”

只要把捡到煤矿送到蜂窝炭制作厂,一背篓原矿能换三分之一蜂窝炭,他们自己去换!”

“另外还有件事!”孔雀思索着道,

“因为日子一天比一天冷,所以煤矿附近有当地村民常常来到煤矿附近捡矿。

另外巡查时间可放长一点,就当做让克明出去散散心了。”

“这笔赋税,我去送到民部去!”李泰从容道,“正好需要去太仆寺一趟。”

李泰想到这里,自然马上叫来白鹤,开口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去民部缴税?”

接着自己又在这几年完成水车技术,那自己自然而然把这两者给结合一下,看看能研究出个什么东西来。

而且证明了李泰身边有李世民的人,这让房玄龄松了一口气。

“圣人,克明做事勤勤恳恳,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虽然渭水漕运多以越王建议为标准,但在下担保,克明绝无私心,对大唐一片丹心啊!”房玄龄连忙说道。

孔雀红霞爬满脸颊,显然对自己格局不足感到羞愧,开口道,“是属下气量小了。”

虽然驱逐了他们几次,但总归会有人趁着夜晚来偷矿。

在孔雀看来,第一,李泰指出来的方向那绝对是正确的。第二如果没有成功,请机继续参照第一点。

因为李泰不断包下的煤矿,好像除了冬天的时候取暖以外,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煤炭拿过来也就只是烧烧开水,或者保温鸡蛋而已。

杜如晦不过只是稍稍走近了几分而已,居然就被陛下支开了。

渭河码头地区都建设起供给人洗澡的澡堂,以及打水的开水店铺,一点点向附近开小店。

“只是孔雀手下的人研究还是有些不够,还是需要弄些大匠过来帮忙!”李泰想到。

“……”李泰听到了孔雀的话,忍不住的叹了一口气,道,

而只要是对农业上有用的器械,不需要李泰秘密研究什么跨时代的蒸汽机。

毕竟自己的职务,戴胄已经干了很久了,虽然没有去掉代字,但也快成吏部尚书了。

李泰看着孔雀认错,点头道:“没事了,异族的家伙死了也就死了。

李泰点点头倒也没有多话,因为在李泰看来,孔雀只要按照这个方向走肯定会有收获的。

不得不说,李泰有几分的摸不着头脑,但既然李世民没有反应,那自己自然也不能乱动,便是当做这件事情无事发生,继续踏踏实实干自己的事情好了。

李泰多希望自己有陈平贾诩的智商,能一叶落而知秋,但现在的节奏,自己看不懂啊!

而杜如晦在渭水一边干活,一边疑惑,“按照道理来说,圣人应该招我回京了啊?”

看起来玄武门的故事想来陛下是不会给越王重演的机会了!

想到了这里,房玄龄倒是轻松了不少。

“果然,我这个人还是太正面了,在这种高端局里面完全看不懂节奏啊!”

李泰非常清楚,说到底还是流动人口与成本的问题。

听到这话,房玄龄只能闭嘴,此刻面对李世民的话语,房玄龄清楚说什么都是错的!

“所以卿可是否有办法,既不辱克明,又能让克明离开中枢一段时间。

但李世民看过后,却把房玄龄召了过来,看着房玄龄说道:

“其他人都按照玄龄你所奏,只是克明近些日子跟青雀走得有些过近了!”

说实话,像是一些大门大户包下了山川河流,基本上都会通知当地官府宣示主权。

李泰想到这件事情,又忍不住皱起眉头,思索了一会儿,觉得还是要重视起来。

二则察长吏贤与不肖,问民间疾苦,起用久滞之士,罢黜无能之吏。

“自从渭水疏通,漕运建设,蜂窝炭便能通过船只在渭水上下游流通。

一则调查运河水势,做好启动运河漕运的准备。

现在虽然苦了杜如晦一阵,但表明了李世民并没有要废长立幼的想法。

房玄龄在心中默默的表示,老杜你肯定会原谅我的吧,然后一脸正气的说道,

李泰挥挥手,便让白鹤去准备起来。

最重要得是这东西能够在农业上产生价值,那就有了在华夏大地生存的基础。

李世民说到这里看看房玄龄,补充道,“到时候你作陪,记得替朕说说好话。”

“好好好!”房玄龄不由苦笑,只不过这时候的房玄龄的心中到底是忍不住的嘀咕。

而不像是现在这样,李泰尽情买煤矿,整个朝廷就没人管,甚至有人还在嘲笑李泰愚蠢。

李泰看着孔雀迷惑的神色,继续道:

“烧开水后,不是有水蒸气向上嘛,这些发热的水也不能浪费了!

找些工匠,看看能不能在上面制造个活塞压住蒸汽,再制造一些工具,改变蒸汽动力。

听到这话,孔雀虽然完全听不懂,但丝毫没有怀疑这东西的可能性。

“大王,我会组织人手前去尝试的!”孔雀马上对李泰回答。

李泰继续道:“对了,你也已经接手了煤炭与烧开水的事务。

当然,对上层来说一般不会这么较真,但底下干活得人,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利,反而会拿着鸡毛当令箭,真把人给逼死也不会觉得自己错了。

“如果圣人只是让克明暂离中枢,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我们是越王府,不是商贾人家!”李泰伸出手点了点孔雀的鼻子,和蔼道,

“孔雀,你做事情认真负责,更擅长经营之事,但不要被经营之事本身所局限住了。”

对李泰来说,自己需要得仅仅是蒸汽机的雏形“汽转球”,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想办法把这股动能转化成机械能,让这机械能进行最简单的旋转之类的简单运动就好。

到了这时候,也不需要自己多说什么,煤炭这种东西,马上就会被朝廷重视起来。

因为李泰感觉中西方的国情是不同的,对东方来说,农业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西方的重视。

是的,李泰的想法就是这么的单纯,就是这一种机器能够在农业上发挥作用!

李泰不认为在这个时代自己能弄出工业水准的蒸汽机,因为这种东西涉及到整体的社会生产力,但李泰认为自己已经布局了烧开水,整个大唐的烧开水技术自己是最顶尖的。

李泰看着白鹤离开,心中不自主的想到当初在日记里面写得称赞杜如晦的话语。

“没事,那就沿着渭水开设好了!”李泰挥挥手,倒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说实话,很多人把蒸汽机这种东西想得太高端了。

“属下明白!”孔雀听到李泰的话,连忙对李泰点头。

孔雀完成了任务汇报,李泰也吩咐了任务,很快便离开了。

如果有百姓动了这里一草一木,那就算被打死了,那百姓也是白死了。

“渭水漕运体系已经进入到了尾声,而渭水漕运体系则是大运河体系的实验。

不论是李世民疏远杜如晦或者亲近杜如晦都好,但没反应是什么反应啊!

因为周围的道路没有修好,河流的运输成本是最低的,所以蜂窝煤制作出来,通过渭水能够进行非常方便的运输。

但给本族以及那些在矿洞干活的劳工一定程度善待,有助于整个矿业体系的发展!”

因为这过程在正常人的眼中,那就是通过焚烧无用的煤炭,能够增加粮食的处理效率。

只要这东西能参与进行最基础的研磨之类的粮食加工技艺,那华夏百姓绝对会挖空心思的把它进行改进,让这东西参与到粮食加工的全面程序中,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说实话,杜如晦并不是被贬到渭河干活的,而是自己那几天因为突如其来的生病,导致自己修养了半年,所以不方便直接回到朝廷中。

这些事情长安这边比较的少见,但秦州与源州那边百姓比较穷苦,那就常见多了。

越王身边被陛下安插了不少吧。

“就是这几天了!”白鹤对李泰道,“杜主薄已经对过数目,过几日便是送过去!”

使得青雀明白,不可私交重臣,更不可有生妄念!”李世民对房玄龄陈恳道。

圣人可让克明为黜陟使,专门巡查幽州到钱塘的运河所经州县。

时间过了这么久,也已经酝酿了这么久,结果一点事情都没有。

这些年的开水烧下来,有没有什么工匠,在烧开水上颇有天赋的?”

这种严格来说算是服务业的店铺,倒闭了是非常正常的。

但实际上,这种东西是工业用蒸汽机,拿出来就是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用的。

对于房玄龄来说,夺嫡这种事情真的太危险了,他只希望大唐稳稳当当传承下去。

白鹤听到李泰的话,连忙道:“那我便去通知卢司马,做好入长安的准备。”

“嗯~”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点头道,“等到克明把渭水之事处理完,让他来京都时,朕与他亲自谈一谈。”

而这东西发明出来怕是连原始版蒸汽机都算不上,但只要能够发明成功,那它就能成为勾连煤炭产业和农业间的重要桥梁。

而此刻在越王府书房中,李泰正聚精会神的写着日记。

明天去长安要写上,要去太仆寺要人写上,目的也写清楚,思念母亲阿耶,更要写仔细了!

奸细?舔狗?老子就是越王府第一奸细,还是李世民第一舔狗!

“汪,汪汪!”

(本章完)

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200章 杜如晦的观察第201章 驰道建设的计划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烦第406章 贞观十五年第404章 高昌余波第389章 农学社的无奈第207章 计划书第295章 自适应的发展第166章 巴掌第8章 马周的提醒第12章 扑灭蝗灾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们第122章 马球场的见闻第350章 李世民的安排第78章 杜如晦的决定第1章 贞观蝗灾第407章 收下武媚第458章 叛乱终结(今天一更)第77章 与颜勤礼的对话第488章 房玄龄很馋第211章 传信第484章 占城稻第134章 匠人方案第469章 田长耕入萨珊第457章 横推(今天一更)第198章 大道元素周期表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8章 马周的提醒第146章 挖墙脚第181章 河东卫家第522章 李泰的定位(今天一更)第195章 火之法则第484章 占城稻第396章 李承乾的幸福生活第471章 身铸薪柴第472章 尼哈旺德的政变第21章 儒家的问题第67章 李泰的提议第138章 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第39章 窦静的请求第420章 万象神宫第269章 吐谷浑平定第372章 下山第208章 贞观的年常第284章 自适应的妙用第21章 儒家的问题第429章 卑路斯再临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290章 保护第127章 长乐来访第242章 折冲都尉第425章 李泰摆烂中第158章 张玄素的见闻第267章 自古以来第222章 沧州的高速发展第269章 吐谷浑平定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503章 出发前的准备第173章 封燕王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239章 李泰的谋划失败了第236章 悠闲的长安生活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们第6章 请蝗仪式第483章 房玄龄复职第475章 尼哈旺德之战终结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442章 万象神宫第31章 火种计划第328章 大唐的道门第22章 群星汇聚第491章 序幕的拉开第125章 李泰的目的第308章 天下第一围棋大会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182章 天津发展中第497章 渊男建入局第408章 与李世民的见面(今天一更)第445章 生产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462章 谨小慎微(今天一更)第211章 传信第538章 安东都护府第388章 来到荥阳第60章 意外的麻烦第439章 高句丽事变第188章 兴修运河第365章 我们才是最强的第500章 出人意料的运兵速度第404章 高昌余波第348章 宫里见闻第204章 八牛犁第291章 风雪中第319章 南市第11章 煤炭与饲料第479章 亲自动手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393章 李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