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一手人才,一手刺杀

事实上,在陈止的人马还没抵达城池的时候,这沿途的消息就已经一个接着一个的传了过来,这城里的人、城外的人,周边的人,早就做好了准备。

便是官府内部的那些个官吏们,也早就按耐不住,想要急切见到陈止的念头了,毕竟他们在后方,是着实经历了一场从担心到狂喜的情绪变化,这期间的间隔时间还很短。

短时间内情绪的大起大落,当然让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随着前线一封封战报传来,不断有战胜的消息过来,整个蓟县,都沉浸在一股兴奋的情绪之中。

所以,当陈止即将回来的消息传来,这蓟县官场上上下下,其实都颇为期待,很多人是发自真心,想要往城外迎接。

结果就在这时,陈止的命令传来,让官府维持运转,不可组织迎接的仪式。

这无疑是有悖于过去的传统的,过去只要打了胜仗,哪有大书特书的,别说全城出去迎接,就是战报传递的过程中,都要一路通知,恨不得全天下人都知道。

不过,陈止给出的理由,除了要勤政、避免形式主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张方的兵马还没有归来。

“张校尉这次出兵平州,其实也是收获颇丰,那整个平州,几乎都被他打下来了,听说现在蓟县的驿馆里面,就有不少是平州跑过来要内附的部落,也算是一场大功了,可惜,碰上了主公亲征。”

这官府当值的时间过后,就有不少官员回返,但他们很多没有回家,而是聚在一起谈论今日之事,以发泄心头激动。

其中又以年轻官员居多。

在这些官吏里面,起到领头作用的,便是张景生、罗央、王快等人,他们与那陆建一样,过去乃是被家族派来与幽州联络的,其实算起来,在大族里面地位只能说中上,并不重要,谁曾想,随着幽州地位的提升,以及各地混乱,中枢的权威不断衰减,他们这些人的地位水涨船高。

到了如今,已经是安心在幽州发展,尽数加入到了将军府中,为陈止效力。

随着玄甲军不断胜利,这些青年官员的心气也被调动起来,越发有了归属感,虽然陈止不让他们迎接,但现在到了归家之时,一个个便迫不及待聚集起来,探讨此事,还多有为张方惋惜的。

“可不是么,不过说来也是厉害,这事先谁人能想到,主公出兵之后,会是这么一个结果?那匈奴国整个的就崩了!可惜啊,我等却不能亲随,更无从看起,若是能亲眼见到,想必是人生一大乐事。”

罗央平日里和张方有些交情,二人算是关系比较近的,这时先为张方惋惜,但话锋一转,就兴奋起来,提到了那并州战事,一个个文官吏胥,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似乎都恨不得立刻投笔从戎。

倒是张景生比较理智,听着几人言论,他便笑着提醒:“虽然不可见之,却说不定能去并州走走,那并州此番并入将军府的统辖之下,是板上钉钉的了,而且听说不只是并州,四周西北的两个郡,也要一并纳入,这么大的地盘,你说得需要多少官吏?”

一听他的这话,众人不由兴奋起来,一个个更加有精神了。

“果然还是张兄你有见识,一下子就说到了关键,那依你看,这并州的官员会怎么遴选出来?”

“这还用说么?肯定是用咱们幽州出身的人,那些并州人岂能可信?”

“是啊,你说咱们并州几年文举,可是有不少有识之士被筛选出来,都是有才干的,可因为位子有限,很多人到现在还在一些衙门里面行走,着实可惜,若是能去那并州一展所长,也不枉此生啊!”

“怕是不止如此啊,如你我这般,说不定位置也能往上面动一动。”

“正是如此……”

显然,这聚集在此的人里面,大部分都存着这般心思,话一说开,一个个便喜笑颜开,畅想美好未来,其中亦包括了罗央。

不过,说了几句之后,罗央却注意到,自己的好友张景生沉默不语,只是喝茶,便问道:“你在我等之中,是最有见识的,也受将军青睐,如今官职最高,此时却无笑意,莫非是不看好我等前往并州?”

“若是按着你们的说法,那当然是好的,”张景生放下茶杯,正色以对,“即便不是我等过去,只是调动幽州有经验的官吏前往并州,那空出来的位子,对我等而言都是机会。”

“这不就是了么,难道还有变数?”罗央说着,忽然拍了拍脑袋,“是了,这幽州乃是将军的根本之地,恐怕不会轻易换上那些新晋官吏,还是要用老人,这么说来,我等去往并州的机会,还是挺大的。”

“并州重建,同样局势复杂,恐怕单纯靠着我等,亦无从处理啊,”张景生感慨起来,“那并州有着本地世家,还有原本的官僚,加上匈奴部族的残留,以及崩而复立的局面,一般的人物,哪里能够梳理清楚?”

“这么说也对啊,”罗央也意识到情况并不简单,“这么说,我们去往并州的机会,也不大?”

张景生摇了摇头,苦笑道:“我哪里能知道啊,还是等将军下令吧,或许他已经有了什么想法也说不定。”

这边说着,等到了晚上,就有两个消息传来过来,一个消息,就是张景生、罗央他们关心的,有关职位空缺如何补充的问题,说的是将军府有意临时加开一次文举,筛选人才,只是这次的规模会比较大,持续的时间也很长,而且不光蓟县一处要办,其他地方要一起办。

那第二个消息,就是说之前的代县行刺案有了进展,此事果然与幽州世家中的一小撮人有关,而且还牵扯到慕容氏,据说双方勾结的证据,已经被密谍司掌握在手里了。

第二十四章 尽在掌握第一千零四章 要么现在投降,要么……第七百一十六章 灯笼上的百家第二百三十一章 法家之局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两州立,东兵归第二百二十七章 待之,终有变!第三百零九章 太尉之位动人心第四百七十二章 佛染诸评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世之间心已定第八百三十一章 还没开战,就走投无路了第八百八十三章 生擒王浚!第二百四十六章 东海王之死第九十八章 城外书院院中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很被动啊!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乱南散,皆不成运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连绵不绝乃为制第八百二十五章 陈氏六文书第一千零四十章 知将军府,而不知朝廷第二百零三章 空门为谁开墙上有陈言!第五百九十六章 名声还不够硬!第九百六十一章 谈笑间炸裂第五百九十七章 势来急请士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六百零五章 铸珠而问椟第七百二十九章 铜板与签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乱南散,皆不成运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第四百八十九章 陈氏一书佛家裂 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少时胡作为,今日奇人举第六百九十章 退与请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民欲跑,从欲散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讲忠孝第八百七十章 不知沙场几何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于人第六章 峰回路转为哪般第六百九十章 退与请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边论势,太守留话惊拓跋第五百一十六章 图穷匕见惊煞人第五百零九章 请您放一条生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图穷匕见!第九百四十九章 惊于幽州陈,进退乃失措第八百九十章 得势且肆意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蕴于平凡第一百零三章 彭城第一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稳,越要言兵第八十七章 莫名敌意,见真变脸第九百一十九章 又有王坐廷,太仆亦有底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石勒围洛阳,三王挟真龙第五百九十三章 马散草原乱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打仗不应该是这样的第七十九章 一诗毁名,千夫所指第九百六十九章 谈完一个又一个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猛将与宦官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两士望公卿第七章 心中摇第五百七十七章 以州为饵,驱虎吞狼!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尽瘁司马懿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若不足而不承第八百零二章 世家远虑,士人所欲第九百三十九章 密谍司的“大敌”第四百零八章 你们搞错了!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三百三十四章 此计大妙!终章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灾端倪第七百二十六章 上古三连第六百三十一章 权掌生死,恩威发乎于一身第七百三十二章 乱而后雅,传世之根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顺天时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世事变幻皆从权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个投名状第二百二十四章 第一人第九百零六章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四百九十六章 齐民之术变人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方来客第八百六十五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第四百七十五章 书则百家惊,何人重白纸第七十六章 以利动人难定品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战第六百三十三章 刑罚与军争第四百三十四章 访吴阶,有谋划第五百二十四章 说动则得其兵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幽州动,泥塑立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书人第九百六十四章 行事者,恐受制于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尊令,匈奴将九百三十二章 阵前论礼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变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旧部出使,以攀旧情第八十六章 因兵而来第六十三章 今日之因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皆死第九百一十二章 正是拉拢之时!第九百零二章 城中不知年月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车,仓颉作书第六十九章 若出此门便无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正军不敌石勒,诸公惦念幽州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于小儿第四章 守一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