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

“那黄思当时是如何想的?事后可曾否后悔?”

古色古香的桌椅之旁,拥挤着众人,都正迫切的询问着。天『』籁小说www.⒉3txt.com

不过,他们之间虽然拥挤,却依旧维持着衣饰的齐整,言行举止之间,也没有乱了分寸,因为他们还有着一层身份——

公卿和士大夫的子弟。

被他们询问的那人,衣着较为朴素,虽然按着士人的样式剪裁,但质地较糟,即便是一名世家子弟,也是个家道中落的世家子弟。

他侃侃而谈,从容面对众人,笑道:“若想知道黄思如何想,就得知道他为何这么做,他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也是有缘由的。此人家道中落,但少即好学,举孝廉而起,取一小世家庶女为妻,中年时尚郁郁不得志,后与张家长者手谈论道,被其欣赏,得了张家举荐,从此步入中枢,后来得位秘书监,享五品,可观朝上礼,也是其人的仕途巅峰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着面前一双双充斥着渴望之色的眼睛,轻饮一口茶水,才继续道:“然人之贪欲一起,便无法抑制,黄思本是寻常官吏,寒门出身的浊官,虽有世家庶女为妻,但家族只是地方小族,本来也已认命,想着循规蹈矩,如其他寒门子弟一般为官,不求闻达于朝堂,但张家举荐,境遇陡变,因为顶尖豪门的一个念头,他的命运就被更改,心态便不相同,总觉得自己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于是渐渐摒弃了和而不党的行事风格,帮张家出头,这才有了那次朝会上的一幕。”

他说到这里,又停顿下来,但这次却无人催促,不少人表着自己的看法——

“原来如此,我就说嘛,黄思听闻是个中庸之人,所以才能担任秘书监一职,这个官位时常要受人咨问,不可谓不重要,所以多由中正之士担任,但黄思担任之后,时常替江左之人说话,偏偏他还是个北人,原来症结在于此处。”

“不错,可惜一年前的那次朝会,他踢到了铁板,赔了夫人又折兵,本来朝会只是商讨与匈奴的和战,他偏要替张家出头,想要捧杀陈秘书,最后却聪明反被聪明误,但我等只是知道在那次朝会的半年后,诸评落下帷幕,陈秘书正式走马上任,为秘书省秘书监,而黄思被调往散骑省为长官,还为五品。”

“然而散骑省终究不比秘书省,只能整理门下省的些许文书档案、归纳书籍,自宣武时就有衰落趋势,先帝之时,更是无常定职,最终职任闲散,用人渐轻,哪里比得上秘书省,还能为圣上咨政,为列卿问询啊,可惜黄思,最终郁郁。”

……

众人议论之时,外面又有几人进来,让茶肆中的仆从奉上茶水,然后就习惯性的要找说书人听事,但随即注意到在这堂中一处,聚集了许多人,还有被众人围在中间的那个人,不由来了兴致。

“黄通已经来了?好事,我等也来听之。”

“上次说了邓太守守边,击退了宇文鲜卑的小股贼人,我回去之后品味了许久,越觉得黄闻之说,甚精,当为真相。”

“不错,不错,如今这百家茶肆,能听黄闻之说,那是别有乐趣啊!”

言罢,这几人也不落座,也不去找说书人了,转身就朝那拥挤的人群走了过去。

这里正是百家茶肆,聚集在这里的士人,遍及京城各处,触角可以延伸到洛阳各家的公卿世家,其后台东家更是消息灵通,可以将第一手的信息传递过来,让聚集于此的士人知晓、品味,而且由于消息迅,帝国各处的变化和潮流,亦可以第一时间,就传递过来,也让这诸多士人品鉴一番。

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士人汇聚之处,加上新汉对史家子弟颇为宽容,便是国政之事也可议论,于是洛阳内外但凡有一点什么动静,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听闻。

不过,自从这个黄姓之人抵达之后,情况就有了变化。

此人不说他的名字,自号通者,取消息灵通之意,又有好事者称之为黄通、黄闻君、黄晓师,他的消息不比百家茶肆灵通,毕竟茶肆多人,各处有杂役、眼线传递消息,而黄通只有一人,又无势,任凭他如何作为,也比不上百家茶肆的消息来得快。

但自这黄通到来之后,诸多士人却更喜欢听此人说道,哪怕他说的往往是半年、一年,乃至更长时间前的旧闻。

和一般的说书人不同,黄通说事,不是单纯的叙述,而是将事情拆解开来,先书背景,再加入自己的分析和看法,试图找到事情内里的脉络,也就是此事为何会生,参与的人又是什么心理,事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他这种见闻说辞,对士人而言无疑更有吸引力,毕竟士人子弟在家族中,时常接触到种种,看待问题不是单纯看表象,有的时候更是会亲身参与进去,所以黄通的这种**,无疑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黄思当时的提议,被众卿移花接木,挖了他自己的根,事后再找张卿相助,但又岂能如愿?最终郁郁寡欢,回去后就对侄子说,大族上位之拼,虽无刀光,但步步惊心,寒门之士卷入其中,稍有不慎就要追悔莫及,这些事,茶肆的说书人都提及过,无需多言,今日我要与你们说的,却是这话中隐藏着那黄思何等思绪……”

于是,在他的嘴里,黄思事后的诸多悔恨,都被描述的非常具体,乃至还通过事后被调动职位的细节,推测出他对张家也有怨言,以至于张家不再看重于他,到了最后,更是从黄思最近好饮酒,断言此人壮志已熄。

“我能断言,黄思此生也就是如此了,后面怕是就没有什么建树了,可惜啊,他人虽后悔,却拉不下脸去和陈秘书结交,否则说不定还有一番作为。”

众人听到这里,都颇为兴奋,他们喜黄通之言,甚于说书人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此人好下断语,也就是通过当前的情况,给未来做个一个判断。

此人来洛阳不过月余,却已经下过十几次判断,只有三次看走了眼,有四个尚无结果,余者皆中,以至于百家茶肆在私下里,还有人以黄通之断的对错为凭,开盘设赌,富了一些人,也穷不少。

现在,听到他给黄思下了断语,就有人忍不住道:“你说黄思若能和陈秘书结交,还能有所作为,可有凭证?陈秘书的本事,我等都是知道的,这一年多以来,他开文评、书评,设伯牙子期之戏,行丹青坛,皆是前人所未,妙用无穷,我等深感岂能,甚是佩服,但若说一个失意的黄思,能靠着结交陈秘书就得以再起,未免有些武断吧?毕竟二人也算敌对,而张家扶持不起黄思,难道陈家就能?”

此时,距离陈止入洛阳,已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着实是生了不少事,虽无陈止苏醒之初那般跌宕,但对他个人的际遇而言,却影响不小,无论是在仕途上,还是在个人的家族上。

“陈家不能,但陈秘书却能。”黄通对那位陈秘书,明显很是推崇,毫不避讳的说道:“陈君做了半年的太乐令,随后升迁为秘书监,已过半年,这段时间里,诸位也看到了秘书监的变化,本来只是供奉皇室藏书、供人问询咨政之处,而今却成为为学中心,能仲裁、评判各家书院的得失、优劣,更有诸大家为客卿,时常开坛讲学,配合太乐署对诸评的组织,近乎让洛阳书院之争绝迹了!”

说到此处,黄通兴奋起来,但旁人也不觉得奇怪,因为他们早就看出来了,此人乃是陈止的拥趸,听说他还曾在青州游学,有幸亲眼见过鲁王宴时,陈止书就《六国论》的一幕。

果然,那黄通一提到陈止,就忍不住多说道:“我还听闻,入梦君最近让人搜集市面上的各种纸张,召集了匠人,肯定又有什么妙思,诸位且等几日便可。”

终于有人忍不住道:“黄闻君,你说了这许多,却还是没有回答,为何那黄思若与陈止交善,就尚有可为啊。”

黄通这才收敛心念,看了那人一眼,笑道:“我且问你,如今的秘书丞是何人?”

“不就是那董绪,上任已经三月了,他当初在太乐署就是陈止的部属,有人说陈止这是任人唯亲呢。”

黄通摇摇头道:“非也非也,这董绪也有来历,过去能力不小,因不善逢迎、结交,最后成了清闲衙门的丞官,他原本的同僚,都以为这人前途暗淡了,没想到因为陈止,而今再展心中志,而且从原本的一衙署丞,一跃而为一省丞,串联内外,又将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条,足见其能,也可看出陈止的识人之能,不吝提拔,碰上这样的上官,只要有能耐,当然可以步步高升,扭转颓势也是顺理成章的。”

第五百七十三章 都是汪将军的错!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输,还敢言勇第六百八十六章 追命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灭其族而诛其种,绝其根而断其脉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将乱第八百一十七章 越不安稳,越要言兵第五章 不在对错在喜恶第四百七十四章 暂避锋芒两三月第九百四十六章 陈止出上谷,胜!第一百七十四章 招丁演武,入牢探贼第九百四十八章 惊中乃思先动手?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王与王第六百九十章 退与请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见来容易,福祸难料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胜?第二百六十六章 世事岂能尽两全第三百四十四章 您父亲喊你回家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人道制法,以束玄虚第四百九十四章 以书为饵,得世家北去第一百八十九章 张正请陈止,快马出洛阳第九十四章 咳,本将早有预料第二百三十章 黑白子,胡压汉第六百六十三章 陈止之秘闻?第二百二十八章 满了!第八百七十七章 前奏第二十五章 士坐书台前,有童侍于侧第六百一十一章 灭陈以警他人!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谈生死,追悔难回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请陈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只能先委屈张家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鲍君所遇何时变?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正到!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陈名第一百七十四章 招丁演武,入牢探贼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六十章 先胜而后求战第六百零七章 大山有龙分大小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印字传书,破千古之壁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万事皆有其芥第二百九十七章 十二生肖折纸,纸坊谍影重重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军?第五百一十九章 学与财相伴,哪个为真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次破个够!第四百七十六章 佛评日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实为囚第九百章 止戈虽好,不如杀而立威第五百六十七章 问兵难入营,家书予诸君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也许...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陈止语第五百零九章 请您放一条生路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拉轨车,铁罐马,引水自来坐钟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宰了便宰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人为贵,谋武图文第四百九十六章 齐民之术变人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名士如陈华,背信名不达!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么好处第三百一十五章 陈止的衙门第八十七章 变脸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变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带路党先行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带路党先行第二百四十八章 名望有尽时,岂能自缚之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锦绣文章自口出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一动,家丁成千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在拓跋,而在我等第六百四十三章 伏击于外,谋算自远而来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写人,籍贯先行第六百六十六章 庾亮有计,陈止见囚第八百六十三章 惜哉雄才,侍于小儿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胜!第五百九十七章 势来急请士第一百四十一章 贼首探,郡守访 还债2/50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谋划者,各怀鬼胎第七百三十六章 红有主,青攀阶,聚众成金第九百八十八章 急攻寻奇兵,背后有人催第三十六章 岂不美哉第三百八十章 诸评多榜分排名第九百九十七章 中原官话考核四六等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僧笑论陈,两左急登门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应其索兵临城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府中几日,外已变天第五百五十九章 信中虚实乱人心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难尽啊!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边塞镇,老农不与外乡言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灭其族而诛其种,绝其根而断其脉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军、养兵、砸钱,一气呵成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年第九百七十章 为何要占城?第九百六十一章 谈笑间炸裂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乡侯北上镇匈奴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望金液异动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占地称雄为传道?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书北上请玄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当与陈亲善第九十一章 学识成书入心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科举之患第八百一十四章 袁曹旧日事,今朝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