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一动,家丁成千

广宁郡,是宣武统一南北后,将上谷郡西部单独划分出来,以置广宁郡,下辖三县,为下洛县、潘县、涿鹿县,郡府在下洛,有三千九百户。

结合杨结的分析,与陈止自己掌握的信息,他基本可以确定,自己外放广宁郡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从杨家离开之后,一回到自家府邸,就着手搜集广宁郡的资料。

七日后,张应正式升任尚书令,随后流言渐起,其中就有涉及陈止去留的。

留在洛阳的几位陈止好友,接连拜访了陈止的府邸,和陈止交谈了之后,一个个忧心忡忡的离开了。

果不其然,在张应为尚书令的第三天,吏部尚书就递交了一份建议,是有关朝廷对幽州的掌控力越衰弱的问题,建议派遣得力之人过去主持局面,维护民生。

随后,又有几官提到,幽州正好有两个郡守的空缺,都是被王浚驱逐出去的。

这个问题,朝廷不好直接找王浚的麻烦,但若放任的话,对权威又有不小的影响,于是在一次御前会议后,这个提议被肯定了下来。

紧接着就是人选了。

其实,这个提议被抛出来,其中的缘故众人心中清楚,知道是张应的立威之举,陈永、杨结等人更是早就料到了。

不过,料到归料到,并不代表他们准备让张应作威作福,况且轻易妥协,对方说不定还会得寸进尺。

在经过一阵明争暗斗后,事情最终还是确定了,由陈止担任广宁郡的郡守,但作为弥补,他还得到了不少意外收获,比如今年的上计之事,就可以讨论一下,即便广宁郡上年境况不好,也怪不到他的头上。

除此之外,更有许多五品位上的便利,以及几个虚衔的加封,当然了,还有理论上的人情。

这样的结果,算是得到了一个平衡。

等陈永将消息带回去,陈止也没有异议。

“时间就定在一个月后了,你先把秘书省的事物安排一下,会有人和你交接,按照我等的约定,之后的两年之内,你可以调派几个得力人手过去,如那董绪、周傲等人,还有你府上的苏辽,都是不错选择,吏部那边会给予方便的,另外,在兵家事上,你也可以安排一二人手,毕竟是边疆,他张应也不能强压我等。”

陈永的交代,是他们和张应这几天以来不断交锋的成果,等于给了陈止几个选择面较广的人事调动权限,总比一个人单枪匹马过去要好得多,也方便开展工作。

“多谢叔祖和诸位费心了。”陈止点头称谢。

“老夫倒是无妨,不过其他人那边,你是要有所表示,”陈永抚了抚胡须,“不过这个表示,也不好使钱财,也不好设宴,但你的书画皆为上品,可以为之。”

陈止点点头,表示明白,心里则在计划着后面的计划。

现在确定有一郡给他施展,还有一定的军事自主权,大有可为。

陈永又道:“一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你将秘书省的事交接之后,可以先归家,去家里看一看。”

说着说着,他露出一抹笑容:“自从游学以来,守一你还未曾回家吧,就连大婚,都因为皇上的关系不得归故里,如今功成名就,为五品官,为上品人,岂能不归乡?有道是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当去看看。”

“小子记得了。”陈止点点头,他很清楚陈永的意思,回家一趟,不光是要荣归故里,还有一个主要的工作,就是招揽人手。

这个时代,是世家的时代,在人们看来,想要办事,没有能比自家族人更信得过的了。

陈止归乡的一个重点,就是在彭城陈家,乃至下邳陈氏中,选出亲信和家丁,一同北上,才好照应,也算是提携同族。

果然,陈永接下来道:“下邳那边,老夫写了信送去,选出几个机灵的人随你同行,以后帮你打点上下,再让几位从小就练武的好手跟过去,护卫左右。”

陈止还是致谢,心里暗道,今生比前世要省事多了,至少这些布置,家中都备好了。

陈永又道:“听说你训练了两百家丁,堪比精兵,随行游学的五十人,更破了匈奴的骑兵,既然如此,能多带一些,就多带一些,家丁不受朝廷的规矩限制,只要不太过分,都是可以的,你此次回乡,不妨以陈家的名义再招收些家丁,一起带过去,到了那边再操练起来,几百也可,上千也罢,不要觉得多,边疆战乱,人手再多,也不算多。”

一句话,就让陈止体会到,当今世家的权势到了何等程度,家丁都能成百上千的带着,几家加在一起,组成一支部队也不在话下,比之东汉末年,似乎还盛几分。

看陈永的口气,似乎丝毫也不以为意。

但就陈止了解,这样家丁云集,在洛阳绝对会被忌讳的,就试探性的问了一句,是否妥当。

“你这次去,为五品太守,可以说是我陈家在边疆的实权官了,自是要抓住机会,给家族训练一批人马,但你的担心也是对的,朝廷纵未明文禁止,但若你一个人的家丁就成百上千,让=人上奏一本,难免麻烦,所以这次过去,你的几个兄弟要同行,比如陈梓,他是老夫看着长大的,为一县之长都没问题,让他跟在你身边,当为得力助手,而且是自家人,信得过,那诸多家丁,也可以用陈梓的名义遮掩。”

“叔祖的意思,我明白了。”陈止眼中一亮,不得不佩服广大地主阶级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

陈止知道陈梓,这位陈家子弟着实是有才华的,此子从小就被陈永看重,带在身边培养,有他相助,可以事半功倍。

更妙的是,陈梓作为世家子弟,有乡品之人,同样可以招募家丁,陈止一个人招揽一千家丁,放在家乡也就罢了,带去上任,可能有些犯忌讳,但加上陈梓和其他陈家子弟的名头,那就不一样了,平均到每个人,也就不显得过分了。

而且这也只是名号罢了,是对外的说法,真正对家丁操练和令行禁止的,还是他陈止一个人,其他人无法干涉。

“不过,从这番话中,也能看出来,当今之世,怕是官兵都不比世家的家丁,家丁为私有,护卫家族资财,估计更受重视啊。”

世家子弟往一地为郡守,要带上这么多的家丁,可不是去打扫、修葺花园的,说白了,这其实就是一支受世家掌握的军队。

当然了,也就是地处边疆才有这样的便利,北地多有灾害,很多驿、亭损毁,分批次派遣,路上也没多少人盘问,有问的,一个公文过去就打。

但若是去往江左,别说带着一千多家丁同行,就是几百,怕是还没出徐州,就先要被人拦住反复询问,难以成行。

至于需不需要这么多的家丁,陈止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归根到底,早在操练二百家丁之前,他就已经明白了,想在这样的世道生活,人力自是少不了的,既然世家的身份能给他这些个便利,那又有什么理由拒绝?

陈永说完,长舒一口气,又道:你从来谋定而动,无需老夫多言,里面的分寸,你自己把握吧,老夫言尽于此,以后有何难处,记得第一时间告知家中,陈家虽然不比从前,但让你坐稳一个太守,还是绰绰有余的!”

陈止听出了话中的一点霸气,不由笑道:“小子此次北去,也是为陈家在北疆奠定根基。”

陈永闻言点头,另一边,仆从陈觉就过来,说是杨结派人过来,让陈止去杨府相见。

“去吧,你此番外放,很多人觉得是被逼迫的,却不知你早就做好了准备,是要做一番事业的,但杨家是清楚的,大司农肯定也有安排。”

陈止点头拜别了陈永,又去后宅和妻子交代了一句,随后径直前往杨府。

“这位就是你念念不忘的姐夫了。”

陈止一到杨家,他的那位泰山,就给他引荐了一人。

这是名看上去孔武有力的青年,满脸虬须,但双目有神,他一见到陈止,立刻就过来见礼。

“姐夫,我是杨宋,是我父亲让我来的。”

杨结指着青年,笑道:“杨宋是二伯的孙子,文武双全,三个月前游学归来,打算这几年出仕的,正好你要外放为太守,手下缺人,我就把他要了过来,让他跟着你,也好学点东西。”

“有弟相助,求之不得。”陈止明白,这是杨家往自己这边安插人手了,和陈家一样,陈止娶了杨悠,算是半个杨家人,加上陈氏不如杨家势大,杨家没有多少顾忌和担心,该出手相助的时候,不会有半点含糊。

这杨宋,陈止听过名号,是杨家这代中有数的人物,而且能外出游学,本就说明被家中重视,跟着自己,足见杨家对他陈止的重视。

杨结又道:“除此之外,还有五十名骑手,正往洛阳赶来,都是自家操练出来的,武艺和忠心都是上上之选,算是悠儿的仆从家丁,你要带着悠儿一同北上,那是凶险之地,没有人护持,我可不放心。”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三王党争,石氏得利第二百七十六章 谁人能饮头杯酒第四百一十五章 损兵折将失将位,追悔莫及心难安第七百八十六章 有后方能聚人心第六百四十四章 招降也打!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一百六十章 彭城乱!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谋,城中来使第七百六十九章 将军要淡定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联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师茶第五百七十八章 矿显而测,立世之基第九百六十九章 谈完一个又一个第一百六十章 彭城乱!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国亡了!第七百三十五章 观气成柱第五百八十四章 鲍氏今日可曾求饶?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南下一日城尽失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二章 心有百家第一百七十章 大将军纵论南北第三百五十五章 让他升官!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志向第八百七十五章 杀进去!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杰第八百二十七章 隐秘兵马,半路相逢第十二章 诫乃疑,仇当静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北上之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万万没想到,他是练过的第二百七十一章 刘渊是好对付的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屯军、养兵、砸钱,一气呵成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雳!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知而无法,防而无用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石贼尚且不敢攻幽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此二人为使,暂可心安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以地缚,以贾诱,温水煮之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玄甲不可胜?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写人,籍贯先行第六百五十一章 筑城立于北,举贤出两门第六百二十一章 火!第八百零三章 一言乱世家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银有价,节节攀升第八百七十五章 杀进去!第五百零六章 太守请你们全家第九百七十五章 辱盟异臣,必不久矣第五百九十四章 段部奔陈!第九百五十七章 少年膨胀,意气风发入营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论何在第四百四十八章 税赋有缺,钱粮隐患第二百三十四章 圣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三百四十九章 陈止行不行第一千一百章 南北争第九百零九章 时过境迁,相同之人境不同第五百八十九章 鲍君所遇何时变?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应其索兵临城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战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谋,城中来使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等着你的拜师茶第二百章 文魁出,则显于杏坛第七百二十二章 别动手!第七十六章 以利动人心难定品第五百七十二章 将军幕僚急阻客第二百八十三章 请长者赐名第二百六十七章 将对将,王见王第九百五十七章 少年膨胀,意气风发入营第七百六十九章 将军要淡定第八百六十四章 杀而逼其行!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杀豪!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灾端倪第七十七章 升堂!第七十六章 以利动人心难定品第三百七十四章 见微知著,方知气候已成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仆河边送主,孔徒鲁城曰憾第五百三十一章 两杨论兵第七百二十一章 书满廊第四百四十章 牵军入局是何意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时攻?第八百二十三章 投奔?投靠?第八百六十六章 先破遒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出仕为官,非为这般第六百四十章 先断其爪!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瞒之志?第六百六十三章 陈止之秘闻?第一百八十五章 请问,你这边有没有……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尽瘁司马懿第二章 万里河山,双铭铜钱第七百二十四章 且慢!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师道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四百六十五章 慕容皝第三百零七章 正门迎太乐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了!第一百零八章 争侄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扑朔迷离!第九十五章 品第九百六十章 可怖之念,蕴于平凡第二百三十章 黑白子,胡压汉第四百章 重游卧冰,心有招揽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