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为老不尊只为书

佛支佐的悔恨越发浓烈,但佛论立足稳固,文章更是层次分明,丝毫也没有让他贬低的机会,他之能转而求其次,将其他人列为心头恨,以发泄不满。

这包含着愤怒的目光,第一时间就被乐起捕捉到了,这位音律大家在佛论念了一半,听者皆如痴如醉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犯了大错,而且是难以挽回的大错!便已是心中忐忑了,现在一发现佛支佐的神色不善,就下意识的后退几步。

不过,因为心虚的关系,乐起本来就站在台上的角落,这一退,马上到了边缘,一个叫差点踏空,登时让他心中一惊,惊呼一声后,好不容易才维持住平衡,但他刚才的叫喊声,却已经将旁人的注意力和目光吸引过去了。

众人一看是他,再看其人面红耳赤的样子,心里就明白几分。

台上的人还好,多多少少会给他留点面子,而且都急于要看佛论,所以并不理会多少,只是冷漠的扫上一眼,跟着就收回目光,不复关注。

倒是那台下的人,本来议论着佛论的内容,却忽然被他乐起吸引了注意力,忍不住便笑呵呵的谈论起来。

按理说,这乐起也是大家级的人物,身份地位乡品都不缺,平时出门前呼后拥,颇有威势,很少有人敢私下议论,但法不责众,当下乐起自己犯错,丢人现眼,可以预期,未来的名声必然一落千丈,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人们如何不去议论?根本是喜闻乐见的事!

“这位乐大家,今日可真是弄巧成拙了。”

“不错,这人就是私心太重,想要为难陈监正,也不看看自己的斤两,那陈监正是他能得罪的?一个才华横溢,一个心胸狭窄,我看啊,这乐家世要完呐。”

“对,一个乐起,一个明法,两个人因为一点小事,处处和陈先生作对,但陈先生从来没有中伤过他们,结果这两人找到机会就贬低陈先生,这人比人,高下立判!”

……

这一句句议论,传入到乐起的耳中,让他本就羞恼的心灵,越发恼怒起来。

台下是一群什么人?说好听点是士人,但在乐起看来,就是些没有天资,又不知勤奋的混日子的,过来凑个热闹罢了,肚子里不见得能有多少墨水,连这样的人都敢非议自己了,这还得了?

但他知道,和这群人置气是没意义的,关键还在陈止,但佛论一出,这件事就只能憋在心里了,不仅要憋着,还得少出头,尽量低调,否则别说身后名了,当前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可想到了身后名,乐起却又忍不住哀叹起来。

他的奋起反击,乃至显得近乎癫狂,或许后世的人很难理解,因为那时候的人,对金钱的看重,更甚于名声,可即便是后世,如果一个人的名声被万人唾骂,如马氏宋氏者,纵无羞耻之念,亦不敢利于光天化日之中。

而这新汉之时,一个人的名声如果没了,今生的功名利禄都要逐渐消散,如果后世名声丑了,更是要连累家族和祖宗,极端点的说不定要立下铜像一跪千年。

乐起是要脸的,想到这样的后果,哪里还顾得上其他?因此之前气急败坏,口不择言,但现在无力回天,只能是取其轻者,尽量包住自身。

但就是这么一个想法,一样不现实。

因为那位江都王,始终注意着佛支佐的表情和目光,所以也看到了乐起,加上了其刚才的惊呼,又让这位郡王想到了他之前的举动。

事到如今,注意到五僧的反应,江都王也想明白了,怕是陈止的一卷佛论,对佛家影响很大,以至于五僧连继续佛评的心思都没了。

这对江都王来说,也不是个好消息,他支持佛评本来就有政治目的,其中也涉及到自己的名声,结果这么一闹,别说政治目的了,名声都要受到影响。

好在有陈止的佛论作为支撑,还能挽留一丝颜面。

但这么一想,江都王也恼火起来。

“今日的事,本是让五位法师坐镇,让那位小宗师竺法潜法师崭露头角,本王的名声随之传扬,再让广汉王放心,最后却要靠着佛论来维持脸面,这知道内情的人,还不要嘲笑本王?广汉王更是糊弄不过去,说不定要觉得我办事不利了!更不要说,这佛论是谁写的?是那陈止!今日佛评的乱局,表面看来是因为姜义和赵远,但其实根本,还是陈止,若无陈止,以五僧威望,皆可镇压!但陈止也不是刻意破坏,实在是这乐起不知好歹,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

此时,他却又忘了,乐起的嚣张气焰,很大程度上是他的默许造成的,但发泄怒火的时候,可不管这么多。

因此这江都王见五僧皆无兴致继续佛评,知道要惨淡收场之后,越看乐起越是觉得不顺眼,忍不住让人将他唤来。

那乐起一脸疑惑的走来,还不等他明白过来,迎面就是江都王冷淡的声音:“乐大师,今日的事,你处理甚多,但也让你的心神太过激荡,这么大的年纪了,以后这般事情,我看你还是不要参加了,在家好生休养吧!”

此言一出,边上的几人都停下了话语,一脸错愕的看了过来。

他们哪里还听不出来,这话分明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乐起的年纪算大?那王衍呢?那位王长者可是半只脚踏进棺材了,这都不用在家休养,怎么就要如此关心乐起?

乐起更是浑身一个哆嗦,这意思是让他以后不要露面啊,他一个名士大家,没有具体官职,靠的就是名声吃饭,若是从此这般大阵势都不得参与,那名声很快就会跌落,以后岂不是泯然众人?

但江都王掌权洛阳,一句话说出来,那就是定论了,除非你离开洛阳,另觅他处,但乐起的这般年龄、身家,离开了帝国首都,一样是名声旁落,早晚消散。

顿时,乐起就知道,自己这是被迁怒了,但他顿时满心的委屈,想着若不是刚才这郡王不阻止,自己如何能走到这一步?

“谢……谢郡王关系,在下谨记在心。”

只是当面顶撞,肯定不是好办法,于是他只能苦笑着点头,不光不能反驳,还得出言感谢,也不敢多说什么了,心里想着的,是如何度过将来的岁月。

见了乐起的表情,江都王的心终于平复下来了,跟着他正要和五僧在说两句,却蓦地听到王衍说道:“苏辽啊,怎么就这么巧,这边一提到佛论,你就拿了出来,总不能是刚刚才写好的吧。”

苏辽本来再旁边看戏,见那乐起倒霉,心中快慰,刚才这人言语额度的攻击陈止,让自己很是愤怒,现在峰回路转,其人倒霉,未来名声扫地,算是出了心头恶气。

可一听王衍的话,这心里却咯噔一声,以为这王衍误会陈止刻意算计,要秋后算账了,那可就不妙了,哪怕江都王低头、五僧隐没,但以王衍的身份地位,真要追究起来,那也是免不了一番波折。

但正当苏辽斟酌着如何答话的时候,周围的人也在猜测着,这位老人是什么意思的时候。

王衍的下一句话,终于暴露了这位老人的目的——

“老朽刚才看你是从怀中布包中,取出这本佛论卷的,那包里面好像还装着什么,拿过来给老朽过过目吧,你一直抱着,也挺累的。”

敢情您老人家是看完了这本佛论,还不过瘾,还要再惦记着其他几本——

苏辽刚才的动作,可不光王衍看到了,其他人也是瞅得一清二楚,都猜到了里面包着什么,却又不好开口,结果还是这位老先生脸皮厚。

你听听,什么叫也挺累的,那布包才多大,里面装着两本书,能重到哪去?您想拿着看,就直说呗。

这还不算,这老儿更是在说完之后,又把那本法论也要到手里,然后笑眯眯的看着苏辽,就等着他把布包交上来给他老人家过目了。

旁人一看,顿时心生不满,看出这位老先生是打算独吞啊!

于是也顾不上尊老了,那太原王家的王览,当先发难,挡在了王衍和苏辽的中间,苏辽道:“苏君,你怀中包着的,是陈先生总纲的其他两卷吧,能否借阅给我?那法论、佛论,着实让我眼界大开,佩服陈先生的学识,因而想要再多学一点。”

王览的年龄和地位,比陈止可是高的多,过去面对陈止,虽有尊敬,但还是有长辈对晚辈的架势,可这几句话是对着陈止的幕僚说的,口气却客气的很。

而王衍则是眉头一皱,知道有人要插手争夺了,脾气就上来了。

但不等老先生开口,其他人也回过神来,对视之后,纷纷出马,那古优、左廉等人,论位格,其实不合适出来争,但他们从佛、法两论中,看出总纲价值,知道消息传开,那城中的宗师,必然也要闻风而动,什么郭象之流的一出马,更轮不上他们了。

倒不如打个时间差,近水楼台先得月!

只是这一蜂拥而至,却让苏辽目瞪口呆。

第四百一十二章 祸从口出急从书第四十九章 观望间今是昨非第五百二十六章 将军谋郡,太守惩仆第九百八十五章 夜袭!第四百二十三章 回去安排一下吧部分结束,还有两、三张后文第九百四十九章 惊于幽州陈,进退乃失措第九百二十四章 定内隐而思外患第三百零八章 两陈合流之始第二十四章 尽在掌握第六百五十章 治国如修行,外伐治乱循环,内思长生久视第八百五十三章 求的不是官,而是可向上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见来容易,福祸难料第四百八十三章 论法言史非一卷!第四百四十八章 税赋有缺,钱粮隐患第七百一十四章 帷幕落,灯火照耀第四百三十八章 结盟与人口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五百二十四章 说动则得其兵第二百二十八章 请帖第一百七十四章 招丁演武,入牢探贼第一百七十五章 异族初显迹,朝廷使已至!第六十无章 再近一步,必杀你!第八百五十九章 真是让他占了便宜第三百六十六章 诸多,多虑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内外之姓【新年快乐!】第四百五十章 关津、市肆、山泽,皆有税哉第八百三十六章 军中卒,林中将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尊令,匈奴将第一千章 节操何在?第八百四十八章 断首而乱军第二百三十四章 圣王之道,天下大利!第六十无章 再近一步,必杀你!第三百七十六章 请陈为太守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无礼今亲访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昔年河边荒草,今日众星拱月第五百七十章 不用审了,斩之!第八百九十五章 一言难尽啊!第四十五章 若得此字上青史!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陈征北师出有名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报团第九百零七章 投降端正,膝盖滑行第四百五十九章 明运竹藤,暗度陈仓第四百九十九章 洛阳急信传幽州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遗脉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二百九十五章 郡王拜师,冠绝青州第二百七十六章 谁人能饮头杯酒第一百九十八章 祖纳传谱,贫僧明法第二百七十六章 谁人能饮头杯酒第八百一十五章 送信送到敌麻木第一千零五十章 安宁予民,官与兵则待战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六百九十七章 匈奴杀意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墨者有隐忧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诱,不容墙头草第四百八十章 这就没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诸多,多虑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视,江左走马观花第九百九十四章 官途劲敌第二百零五章 僧注陈止语第六百五十三章 朝廷之意第三百四十四章 您父亲喊你回家第二百七十二章 是给气死的!第四百四十一章 青壮聚营帐第四百一十二章 祸从口出急从书第七百六十章 以佛化东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报团第三百五十章 风范气韵,极参神妙第一百七十七章 酷吏通情理,御史言三错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传书为贩纸第八百二十二章 暗流动第六百一十四章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尽瘁司马懿第五十四章 谋定第八百一十九章 授印予气,耳聪目明第七百三十四章 上品当贵!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很被动啊!第五百三十七章 威逼利诱,不容墙头草第五百八十二章 计入宇文,段乱其门第七章 心中摇第五百零五章 通典多解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来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三十章 苍颉循圣,作则制文第四百五十一章 纸第二百八十章 我到底是不是陈侯第二百六十三章 争与其人近,古今为一名第一百零一章 世间安得两全法第四百六十章 观人猜计,有人访之第四百零八章 你们搞错了!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灭之,吾不喜此词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四十三章 请尊者评第二百四十九章 官曰九品,两士望公卿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个投名状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无路,便去幽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