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总旗

太平营新出炉的十名总旗官,大樵山出身的土匪占了六人,分别是赵四海、彭大柱、葛五、葛六、以及前往老凤庄铜矿尚未归来的秃子,另外一个则是绍武年间在广东总督丁魁楚标营当兵的秦智生。

秦智生四十来岁,原是前营伍长,德庆绿营一战,其表现突出,所率一伍阵斩清军十数人,本伍伤亡只两人,故被众人推为总旗官。其所伍更有三名士兵被提为伍长使用。

宋襄公书写总旗官花名册时,为葛五、葛六两兄弟取了大名,一名葛正,一名葛义,也给秃子取了大名,其姓蒋,单名便取了一个和字,如此,十个总旗官都有了大名。

葛五兄弟对他们的新名字很满意,秃子是否满意却要等其人回来之后才能知道。

周士相原定是要给邵九公的江西兵两个总旗名额的,一来他们人数有近百人之多,可以编组两队;二来这些江西兵的战斗力相对而言要高些,出于日后战事及拉拢所需,周士相便想给他们两个总旗名额,人选一个是邵九公,另一个则是原孔国良的亲兵林有三。

不过宋襄公却坚绝反对此事,只肯让邵九公本人担任总旗官,不同意对林有三的总旗任免,他坚持江西兵自邵九公以下人等现在只能担任小旗一职,绝不能再有总旗官的出现。并且,他对周士相特意强调不能将江西兵单独编为两队,而是应打乱到各队之中使用,万不能使他们卒伍相团。

邵九公担心什么,周士相大体也能猜出,无非是防江西兵在太平营做大,日后力量失衡导致营中内讧,或者说产生上级无法指挥下级的局面,这跟他担心收编那些德庆绿营导致“客强主弱”的局面本质是一样的。

鉴于现在太平营的力量配署是有问题,核心力量并未打造,所以周士相也没固执己见,而是听从了宋襄公的劝告,只给了邵九公一个总旗名额,然后又派人将邵九公请了过来,同他“商量”所部江西兵打乱重编之事。

让周士相意外的是,邵九公对于他的安排并没有不满,反而竭力认同,话语间也隐隐透露出不可在他之下再择一总旗官的意思。

邵九公走后,周士相问宋襄公如何看,宋襄公嘿嘿一笑,道了句:“邵总旗也是有主意的人。”

周士相听得一头雾水,给江西兵两个总旗官和一个总旗官之间的区别看起来不大,实际上却很大。一个总旗在太平营说话的份量自然比不上两个总旗一同发话,诸如军议,一个人说话肯定没有两个人发言更能引起众人重视。

可邵九公言语间却是并不愿意林有三和他一样也能出席太平营的军议,甚至暗示这些江西兵都认同他邵九公,并不需要再有一个人出来分担他邵九公的担子,这就让周士相很不明白了。宋襄公还说邵九公是个有主意的人,这让他更是不解,主意何来?

宋襄公见周士相确是未能明白这其中道道,便笑着向他解释起来,邵九公不愿江西兵再出一个总旗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权势的问题。

和周士相认为的两个总旗份量比一个总旗大不同,在邵九公看来,这些江西兵都是他的手下,现在在他的带领下跟着太平营干,众人都唯他马首是瞻,仗着这些江西兵的力量,邵九公便能在太平营中稳稳坐上一席,虽只是十个总旗中的一个,但含金量明显要比其他总旗要高,因为他有近百个江西兵的支持,日后太平营壮大了,他邵九公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可要是在他之外再冒出一个能和他平起平坐的总旗来,却是对他地位的最大威胁。

试想,一向都习惯了唯邵九公马首是瞻的那些江西兵如何看待林有三这个新总旗,又如何在看待邵九公?

在太平营目前的体制下,总旗地位是相等的,邵九公无法凭仗以前的身份压制林有三,林有三也不必对邵九公再言听计从,如此一来,短时间内或许二者不会有大的矛盾,可时间一长,不管邵九公是否愿意,他在江西兵心目中的份量都要大降,林有三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自觉承担总旗官的使命和邵九公分庭抗礼。说白了,林有三的存在会让邵九公在他以为凭仗的江西兵中地位大降,这自然是他万不能容忍的,故而他才会暗示江西兵只需一个总旗即可。

听了宋襄公的解说,周士相恍然大悟,当真是人人都有心思,人人心中都有把小算盘,这大事还没划出一撇,这边就开始计较权势来了。

不过如此也好,至少目前将江西兵打乱重新整编是符合太平营,也是符合周士相利益的事情。

大樵山出身的总旗六个,邵九公这个江西绿营的把总占了一个,余下三个则全是罗定新兵的杰出者担任。

任命三个罗定新兵担任总旗官,周士相可谓是力排众议,不拘一格用人才。

三人分别是前营打旗兵宋二牛,此人在德庆一战中用那根大旗杆戳死了绿营一名把总,随后又奋勇冲杀在前,阵斩两名绿营兵,忠勇可嘉,任其为总旗官,可为全营表率。

另一人则是当日周士相在罗定东城招兵时第一个报名,曾经在清军中做过夫子,拉着才过门没多久的媳妇就毅然加入太平营的郑铁柱。德庆一战,他的表现也可圈可嘉,虽然没有阵斩清兵的战绩,但却始终坚守不肯后退一步。周士相战后知道此人的事迹后,当即决定回去之后就升此人的官,商量总旗人选时,他便推荐了郑铁柱,他给众人的理由是此人虽然不甚勇武,也未有杀敌战绩,但仅凭死战不退这一点就足以让在座众人羞愧,不用此人用谁。

德庆一战,胡全身死时,葛五他们都曾溃退,因此谁也无法对周士相的任命理由提出反对,总旗任命很自然的就通过。

最后一人也是新兵中名不经见传的老实人,快四十岁的郑大牛,德庆一战他身中数刀后仍抱着一名清兵从坡下滚落,用石头将清兵砸死后,又摇晃着冲入清兵当中死战。这会人还在养伤,为了以示对此人勇武的嘉奖,并且给伤兵看看太平营的公平公道,周士相便提了他为总旗官人选。

相对这三个被提做总旗的幸运儿,德庆一战,罗定新兵可圈可点的并不多,大多数都曾畏战和溃退过,甚至还有吓疯了的,但总体上却也算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了,周士相认为可以从他们当中选出二十名小旗官,这件事情交给了新任幕僚廖瑞祥去办,也没什么条件,反正就是从矮子中拔高个,至于哪些人能得到小旗任免,恐怕多半要看廖师爷的眼光了。

统领死士营的陈默被暂授小旗官,宋襄公向他传达了死士营作战法则,即参与三次死战者可由死士营退出,转入各队担任小旗官,表现杰出立有重大功劳者可直升总旗官。

对此,陈默没有说什么,回去向那些囚犯炸炸呼呼后,便领来酒肉吃喝起来,浑然不把日后出战当回事。

整编和任免军官足足忙了两天,这两天内宋襄公还忙着将缴获的战利品分门归类,太平营上下可谓人人都在忙,没一个闲着的。

第三天,周士相才将对那些士绅大户动手和强制城中其余居民从军的事情摆上议案,没等他制定方针就传来老凤庄矿工的消息。

第二百三十八章 决战 八第四百九十八章 马鹞子的委屈第二百四十九章 帮助第八百七十一章 风吹麦浪第九百四十八章 拥清伐明 上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师称帝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殿下须马上成亲第一百二十章 坚城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五百六十四章 汉壮一家共赴国难第七百七十七章 为何不死于贼第八百六十章 狗大帅,逼死咱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顾一切抢粮食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锯了你请一天假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产第六百四十二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殿下须马上成亲第三百一十九章 鸡犬不留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谓言之不预第五百零一章 昆明告急 肇庆军议第十章 官员第八百一十七章 蒋指挥,大帅请你去南京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一百七十二章 攻守 十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买马第二百六十二章 议政王大臣会议 下第九百四十章 督师之苦第一千八十六章 瞒上不瞒下第五章 辫子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岁头上动土第一千八十四章 辽东军团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晋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 十四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七百一十七章 观贼不似兵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请兵第二百四十六章 战后第七十二章 营老第四百五十一章 困局第七百七十九章 抬满旗 赐满名第八百七十七章 该咱汉人扬眉吐气了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执骑第七百八十九章 事实胜于雄辩第289章 秀才的担心第九百三十章 结硬寨 打呆仗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七百八十八章 小明王故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广西第三百零三章 抢粮食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四百九十四章 杀鸡用牛刀第一百五十九章 役使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国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殿下须马上成亲第四章 投奔第二百零九章 回去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个什么东西第一千三十四章 吴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四百六十二章 谁赞成 谁反对经一百二十四章 凶光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锯了你第五百七十五章 点验首级第五十五章 贼秀才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马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满名你还是汉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八百九十七章 汉人的地,呆不得了第七百六十章 金陵 完第七十七章 吞并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鲜可否?第611章 夷虏所畏中国者,火器也第302章 银子和粮食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八百九十一章 福临以为我死了么?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活下来,故都见!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进北京城,快活干一场!第一千八十六章 瞒上不瞒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溃逃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数茎头毛第一百零五章 乱象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归国第九百八十五章 内战不可避免第一百四十一章 汉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备战第三百七十二章 公的不在抓母的第一百三十章 鏖战第九百八十九章 诛尽方绝后患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还像个秀才吗?第三百二十章 屠杀是为百姓好第七十一章 抄家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元清非中国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守 十四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来的?第一百四十八章 城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