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老弱

传来的消息一喜一忧,喜得是大名为蒋和的秃子和铁毅不辱使命,成功率部潜入铜矿击溃矿上监工,说服矿上的四百多名矿工连同他们的亲属一起西投太平营。

忧得是,铁毅对周士相宣传并保证的太平营“三有”理念深信不疑,本着照顾家乡父老的想法,竟然在老凤庄周围的村庄也宣传起太平营的好处,导致周围村庄数百名百姓踊跃响应,大家扶老携幼的一起跟着过来,都盼着能在太平营过上有饭吃、有衣穿、有肉吃的好日子。如此一来,使得老弱妇孺的人数一下增加到两千人之多。

除此以外,秃子或许是对周士相扩大队伍的大道理太过深信,又或是理解太到位,竟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扬光大起来,回程的路上但凡是经过的村镇,无一处没有被他带兵洗劫,结果就是除了又让太平营增加了近两千老弱妇孺吃穿负担外,一无所获。唯一有价值的或许就是那两百多名只能称之为农民的青壮。

另外,更为可恶的是,周士相曾在西河渡做出可以回家承诺的那些德庆的青壮夫子也在半路被秃子再次掳回,这不仅使得太平营的名声变得更坏,也使周士相背上了食言的恶名。

相对秃子所为,他的一系列举动给太平营带来的后果用糟透二字形容也不为过,太平营在德庆附近的名声简直是声名狼藉,宛如土匪。几天之内,乡民往德庆县衙递交的状纸摞了小半人高,衙门和绿营驻地外请求出兵救人的人群是跪了一拨又一拨,城中百姓更是听到太平营三字,就如闻猛虎一般,咒骂连连。

德庆知县陆公明也被太平营的疯狂掳人行为吓懵了,若不是太平营真的依约西退,恐怕他在衙门坐都坐不住。

绿营千总唐三水却是对此追悔莫及:早知道那太平营这么喜欢掳人,当初就应该自个做这买卖,凭的短了条财路。懊悔之余,对于那些跪在营房外要求出兵的百姓却也不赶不骂,只是毫不理会,任他们哭闹。往府里的公文已经报了,这会就是再报个明军杀个回马枪抢掠境内百姓也不是不可以,只要县城不失,城外的百姓就是被明军杀光掳光又算个多大事。唯一可虑的是府里在接到公文消息后,总兵大人那里会不会升自己为守备,又是否要自己出兵收复罗定。

前者,唐三水自然是一万个乐意,升官发财谁不欢喜。后者,却是一万个不乐意,罗定那穷山恶水的,休说听到的消息只是土匪占了州城,就是没被土匪占领,他也不愿意出兵去抢收复失地的功劳。再说,眼下罗定是不是还被土匪占着难说得很,万一这会是被太平营给占着呢?打土匪可以,打太平营,不成!老天爷保佑,升官发财个个来,出兵打仗就免了吧。

...........

当秃子大摇大摆、得意洋洋,宛若天大功臣一般站在自己面前时,周士相真是哭笑不得,握着秃子的手连连感慨,脸颊不住抽动,当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也不知从何说起。此番举止却是让秃子更加得意,以为周士相是对自己的功劳之巨激动得无以言表呢。

矿工代表铁毅自然得到了周士相的接见,说了一通勉励的话后,周士相拉着早就眉头深锁的宋襄公上了城头。

城门下,四千多老弱妇孺,四百多名矿工,外加两百多强掳回来的青壮以及那一百多“去而复返”的夫子,整整五千多人正鱼贯涌入罗定城中。

如此多的人口涌入,使得太平营可供安置的居所变得大为紧张,也使得每日消耗的粮食呈倍数上增。

太平营想要壮大,急需得自然是人,可那是指青壮,而不是老弱妇孺。罗定地处山区,又经连年战事,境内早就荒废,根本无法承担如此多的人口居住与生活,更重要的是,罗定地处明清防线之间,根本没有休养生息的可能。即便有这个可能,没有数年时光,太平营也休想能在不依赖外力的情况下养活如此多的人口。

老弱妇孺、军队、粮食、发展。

整整一天,周士相的脑中萦绕的都是这几个词,养兵就要有钱粮,养兵之外的老弱妇孺更是需要无数的钱粮投入,相对养兵而言,对老弱妇孺的供养无疑就是无底洞,短期内没有任何回报,长期也未必能有回报。

周士相的许诺,或者说他的大话已经放出,因此他无法食言自肥,拒绝这些老弱妇孺的加入,如果他这样做了,那太平营今后恐怕真的只能靠强掳来扩大力量,这意味着民心尽失。问题在于民心不民心的还不是眼面前的事,要紧的是那些矿工,周士相不想这四百多可以马上转化为战斗力的矿工对太平营失去信任和希望,故而再怎么困难他也要咬牙将这四千多老弱妇孺承担下来。

加上后营原先的两千多人,现在太平营需要供养的老弱妇孺人数近七千,而青壮士兵算上矿工和新掳回来的,不过1300余人,从德庆缴获的物资以及德庆绿营买卖提供的粮食只能维持一个月时间。一个月后,如果太平营没有获得新的粮食来源,全营就将断粮。

一旦断粮,不用脑子也知道,大势定去。纵观古今,还没有一支断粮的军队能够维持下去的,现在的太平营不是后世信仰凝聚的铁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所以周士相必须采取措施将断粮危机扼杀在萌芽之中。

他采取的第一个手段就是立即对城中那几家大户和未参加太平营的百姓下手,掠夺他们的所有物资和粮食以供军用,其次就是离开罗定,寻求一处能够获得稳定后勤供应的地盘,以维持长期抗清斗争。

这块地盘选择哪里,周士相暂时还没有定下,在吃完林婉儿给他煮得一碗粥后,他告诉对方,自己将派兵去抄他父亲的家。

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六百五十二章 殿下放心,卑职明白第二十七章 吏员第八百八十三章 费扬古,我们回老家吧第290章 8旗爷们来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脏俱全第六百五十章 张勇降 罗托死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参加太平军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还未亡呢第五百四十四章 拥唐派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五百八十八章 骑虎难下 不打也得打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下军民听谁的第一百三十七章 溃逃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湾大火第三百二十三章 督抚文报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贼秀才举兵逼宫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六百四十七章 脑袋也值钱第八百八十三章 费扬古,我们回老家吧第五百零八章 阵斩马雄第六百六十六章 亲军 湖南 湖北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来亨误我大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中朝一家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庙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焕愿助殿下登基第七百四十章 戴罪立功第九十五章 劝降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进三江口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破滚江龙第一百零五章 乱象第九百一十四章 汉人不如狗吗!第626章 恭请唐王监国!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们忘了隆武帝吗!第一百三十七章 溃逃第一千六十五章 钱 女人 佩刀第二百一十七章 阿母第六十九章 总旗第一千七十五章 几万对几百第五十一章 明军第三十二章 灭胡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紧第九章 土匪第五百一十五章 抢老婆第一百八十一章 争夺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历归国 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西进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九百七十三章 暂罢朝会第九百七十四章 哪还顾得了你们!第七百零三章 誓师北伐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发老将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驾亲征第七百四十八章 事不过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九百六十章 铁骨侯爷第四百二十四章 出兵东征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还是保国第八百四十五章 取明自代?第九百三十八章 贼秀才要与朕议和?第七百三十章 总督大人要斩尽杀绝不成?第七百三十章 总督大人要斩尽杀绝不成?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二百零二章 跑单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293章 满大爷跑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战在即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三百四十六章 鞑靼人会帮忙的第二百七十二章 招兵买马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关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称旗人!第一千八十三章 请晋王襄助一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钱不够用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陵 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满州子弟何以叛我!第三百三十七章 锦衣亲军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一百零三章 总督第四百三十八章 乌真哈超第八百九十章 贼秀才阵亡第三百零二章 投名状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两宫太后第四十五章 好字第一千八十三章 请晋王襄助一二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满鞑子不可信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红毛鬼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四百八十五章 一家不生 全村做牢第一千一百章 灰飞烟灭第六十八章 军制第五百一十一章 梧州城破 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虏第二百三十章 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