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鼓声壮烈送行尔

公孙瓒一骑当千,幽州突骑顿时势若猛虎,紧随他的白马之后,直奔黄巾蛾贼军阵后方,张角马车所在。

刘备、张飞及公孙瓒亲卫统领,其从弟公孙越率兵,护卫左右,往来阻拦之黄巾蛾贼,非死即伤,倒下地后,骑兵所至,难有生机。

这边幽州军如此,与幽州军同在黄巾蛾贼军阵右翼的并州军,同样骚动不已。校尉吕布闻得汉军军令,也是疾呼左右,与其一同,直杀贼首张角处,他如此拼命自然也是为了得首功,从而指望在官位上更进一步。

当然,对于吕布来说,他自然不会是稀罕伏泉的许诺,毕竟相比较没有后台的幽州军和凉州军,他们并州军可是很早就抱上了何进的大腿,而自从何进成为大将军后,并州军更是不缺朝中后台。

一时间,黄巾蛾贼右翼,并、幽二州骑兵士气大震,在公孙瓒、吕布、张飞等猛将的带领下,一改适才被黄巾蛾贼斩杀马腿所带来的颓势,所剩近万骑,死死的往张角马车处冲击。

眼见幽州兵如此迅猛,另一边黄巾蛾贼左翼的凉州军,自是不甘被其超越,在郭汜、李傕等将的带领下,跟着直击张角马车处。

凉州老将身先士卒突袭,那些青年才俊自然也不含糊,只见,凉州铁骑后,有数百骑,像是突然暴走,深深的扎入黄巾蛾贼阵中,短短时间内,他们厮杀进入的纵深,就超过了郭、李等人。

“不想吾等已老,勇武不及此辈少年!”甚少说话的张济,厮杀之余,看清楚那些人后,突然摇头叹道:“老矣!老矣!”

其余诸将闻声,亦随其望去,见到张绣、胡封、杨阿若、庞德等军中青年俊杰,不由心中认同张济所言。他们这些人年纪说来,都可以做那些青年的父辈了,按道理,靠着经验,他们进攻的纵深,应该比这些年轻人还要深,只是,张绣、胡封等人,都是昔年随张奂,出兵征讨鲜卑的猛将,虽然年轻,但是战斗经验,可不算少,所以对比张济等老将,他们可是既年轻,沙场经验又不相差太多,难怪张济等人要服老。

这一点,就是董卓亲信旧部出身的王方、李蒙等人,也不得不服。他们相比较张济、樊稠等董卓麾下的老一辈将领,可是更加年轻,然而就算如此,对比起张绣、胡封等人,还是差了许多。

只是,凉州老将中,多数人在感慨自己老了,但也有人在感慨时运不济,这人就是随张济等人厮杀的董旻,不过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刚刚被朝廷治罪的东中郎将董卓之弟。

董卓当时被治罪后,同样从军的董旻并未被株连,只是,很明显,他的能力和名望不及兄长,根本驾驭不住兄长手下这些边地骁将。甚至于,当这些边地兵将,因为群龙无首,加之皇甫嵩不维护凉州人利益,使得他们最终联合,准备一起投靠与凉州人有缘的伏泉,董旻也没有任何办法去阻止。

看着面前那些骁勇善战的凉州年轻人,董旻就不断替自己兄长董卓不值,如果兄长没被治罪,恐怕凭着皇甫嵩这自断凉州人忠心的举动,素来在凉州有声名军功的兄长,肯定会有手段,能够使得这些年轻人折服的。

毕竟,自张奂死后,这些当年他招募的凉州俊杰,虽然没有主将,但早就融入了凉州群体中,可以说他们对于凉州军的归属感很强。

而且,这些人中,张绣、胡封二人,都是兄长董卓亲信部将张济、李傕的侄子和外甥,这天生就注定董卓与他们有缘,折服他们投身董卓一派的凉州军,有很大把握。

其实,本来在董卓被任命东中郎将,接手平定冀州黄巾蛾贼的战事后,张绣、胡封、杨阿若、庞德这些昔年张奂留下的凉州青年精锐,才被朝廷从凉州诸地抽调,暂时隶属于董卓麾下。而董卓也不是凡人,自然看得出这些人的实力,这段时间,也是不断出招,拉拢这些凉州精英,就打算等战事结束,就好好将这些凉州精英收服麾下,从而增添自己的在凉州的名望和势力。

结果不曾想,董卓还没完全施展,就被治罪免官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再做官了。当然,对于这些凉州精锐来说,他们选择凉州大佬投靠,也并不一定非选兄长董卓,其实也可以选择现在汉军主将,同样是凉州人出身的皇甫嵩,其家族乃凉州将门,叔父更是鼎鼎大名的“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可以说,皇甫嵩如今能够成功,除了他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以外,也就是靠着其叔父留下的声望和底子,这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凉州人传承下来的边军精锐。

如果自己兄长董卓能熬过这冀州的祸事,在董旻想来,只要吸收了这些凉州青年俊杰的骨血,董卓不愁不会实力壮大,成为边疆有数的凉州名将,日后所立战功更多,前途更大,甚至说不得会成为当今凉州第一,就是皇甫嵩这样的凉州将门,有着浓厚的凉州精兵底子,也很难和董卓比。

然而,如今这一切,都一成虚无,董旻不得不概叹老天不公,这美事没落到他兄长头上,反而要让伏流川这个外人,白捡到这么多人才,想想就觉得可恨。

此时,如果伏泉在此,知道董旻打算的话,肯定会对此十分认同,同时也会感到幸运,简直就是走了狗屎运一样,让他一次性有机会手下这么多凉州才俊。毕竟,凉州现在知名武将,也就董卓和皇甫嵩二人,可是前者治罪免官,后者又做出了类似出卖凉州军利益,欢愉幽州人利益的事情,这些凉州年轻人,如果不想在战后,立功得不到回报的话,现在只能另寻它路,找到一个好靠山,无疑,曾经和他们打过交道的伏泉,就成了他们的投靠首选。

而伏泉一旦得到这些新老凉州兵将的支持,他的实力,明显会暴增,旁人不可小觑。历史上,无论是皇甫嵩,还是董卓,甚至董卓死后,他麾下留名的凉州军阀,能够成名或者纵横汉末,最大的原因还是曾经“凉州三明”所留下的那些凉州精兵,而伏泉得到这些兵马,绝对是如虎添翼。

从开战至今,已过数个时辰,时间可谓飞逝,两军之间,明显各部兵卒气力都消耗其大,不过却又有不同。

黄巾蛾贼们少有严格训练者,到现在挥动刀剑,显然没有原本有力气,反观汉军,虽然他们的脸色也告知他们快到了极限,但是长时间的训练和丰富的战斗经验,使得他们即使重复做着枯燥的搏斗动作,但姿势基本没有变形,而且每一刀一剑,还是十分有力。

至于这样的后果,也很明显,只见许多气力不足的黄巾蛾贼,挥动刀剑和汉军肉搏时,常常是与对方兵器碰撞后,就因为力气小的缘故,而被汉军将兵器弹开。随后,如同机器一样动作的汉军,凭借着本能的反应,对准一时来不及反应阻挡的蛾贼命门,砍杀而去,就将原本和他缠斗良久的蛾贼杀死。

这一幕,在战场上各地都可看到,形势随着时间的拖延,渐渐将原本黄巾蛾贼连破汉军两道防线的额不利局面扭转。胜利的天平,也开始往汉军这一边倾斜,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黄巾蛾贼的士气,无形之中,开始减少,而汉军,却是愈加旺盛。

当然,这样的优势,相对于步卒而言,骑兵却是更加明显。毕竟,居高临下,黄巾蛾贼也因为力气和士气缘故,不能对骑兵进行有效的砍马腿威胁,汉军骑兵自然更加能够利用高度,从容挥刀砍杀步卒了。

率先崩溃的是黄巾蛾贼的左翼,只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攻破黄巾蛾贼左翼的不是一直玩命破阵的凉州军,而是军队一直处于最后的伏泉所部两千余骑。直到刚才,他们才在严颜、吴懿的率领下,突然发力,打得气力消耗过大的黄巾蛾贼措手不及,根本防御不了,就已不支而沦陷。

黄巾蛾贼左翼崩溃,经验丰富汉军铁骑见此良机,自然不会放过,纷纷往那崩溃的缺口冲击,往蛾贼中军而去。

很快,黄巾蛾贼军阵缺口越来越大,汉军铁骑冲锋蛾贼中军的人马也越来越多,形势已然开始明朗,只要汉军攻破黄巾蛾贼中军,蛾贼必败。至于蛾贼一方,现在却是一点儿机会也没有,因为他们疯狂冲击的前军,此刻已然在和汉军步卒胶着,而且更可怕的是,这些前军现在也没了战事初期的疯狂,慢慢落于下风了。

一将焦急赶往中军,对张梁行礼,凄然喊道:“‘人公将军’、‘人公将军’……左翼败了、败了……汉军数千骑直逼中军,当何如?”

张梁看着左翼情况,面无表情的点点头,目光萧索,心痛如绞。面上虽惊恐,但却并未说话,或者说,此刻他也是无计可施,究其原因,却是广宗如今地形,早已将他们逼入死路。

广宗,《禹贡》所载其属冀州,商代帝辛于此建沙丘行宫,西周时属邢国故土,也是历史悠久之地。也正因此,自商周以后,此地为后人多加建设,境内河流数番改道,至今可谓是北连巨鹿,南接曲周,沙丘峙其左,漳水绕其右,冈阜相属,林木郁然,赵陲重地,以控齐鲁。

其地理位置特殊,使得此地发生无数大事,如春秋末期,其地属晋,战国时期属赵国,赵武灵王于此建立沙丘宫,后来发生著名的“沙丘宫变”,一代雄主赵武灵王饿死宫内。

后至秦代,其地属钜鹿郡,千古一帝秦始皇即病逝于此,当然,也因此,才又有一场“沙丘之变”,赵高与李斯杀害公子扶苏,拥立秦二世即位,为日后秦亡做出了不小贡献。

而且,至今,至汉时,其地为堂阳县辖境,属钜鹿郡,元始二年,封孝王玄孙刘如意为广宗王,而建广宗国,盖取“推广宗子”之意。后国除,及至本朝肃宗孝章皇帝刘炟,在此“以广先帝基业”之意,析堂阳县地,而置广宗县,仍属钜鹿郡。

当然,无论是“推广宗子”,还是“以广先帝基业”,广宗县都没兑现得起汉代皇帝的重托,到了现在,这里也要发生一次改变大汉国运的事情,差点成为推翻大汉四百余年基业的大本营,可谓是“朝代末地”,实在令人唏嘘。

不过,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广宗既是推翻大汉的大本营,却也因为后人建设,导致现在的张梁,别无选择,除了进兵和汉军死磕,不然也只有退回城内,等待自己饿死。

究其原因,却是因为现在的广宗战场,西有漳水环绕,东、北两侧,则被卢植当初围城时,于广宗城两侧挖掘凿堑,连绵数十里,南面是汉军大营,可以说从根本上,便将此地围城一座孤城。

当然,此刻退往城中,其实按道理来说,也不失为一条退路,到时趁着夜黑风高,渡河逃窜。不过,张梁事先早就派人探查知道,在那漳水另一侧,尚有一部冀、幽二州的郡兵坐等,只待己方渡河,他们便出现,半渡而击,和皇甫嵩的大军一起,将他们剿杀在漳水之中。

死地,现在局势,对他们而已,只能是一方死地。要想得生,他们也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击破对面的汉军,就算是死,就算战胜不了,他们也只有进攻而已。

“杀死张角……杀死张角……”

耳边,传来数千汉骑喊着激昂的口号,那声音仿佛近在咫尺,宛如索命的音符。张梁抬眼望去,汉骑此刻正向着他,直冲而来。

张梁扭头,冷冷下令道:“擂鼓……全军出击,成败在此一举!”

这是最后一鼓,是张梁为了死战,最后激励将士士气的一通鼓。这一通鼓后,张梁也将出战,当然,他的眼神求死,而这一鼓,倒不如是他对自己,还有被他们太平道蛊惑的信徒兵卒,所赠送的送行鼓!

上百头裹黄巾的汉子,热泪盈眶,作为太平道的忠实信徒,为了这最后一鼓,他们死命甩动臂膀,奋力敲击面前的大鼓。

“咚!咚!咚……”

鼓声壮烈,张梁将头上黄巾最后一次裹紧,随后举戟悲呼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杀!”

“杀……”

无数亲兵见此,大声附和,接着持兵,随张梁迎击汉军骑兵。

第三十八章 王甫歹毒第一百二十六章 强弩在手何惧之第四百五十三章 杀戮征服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将如命的性格第四百二十一章 恶狼养于宅笼只为忠犬也第五百零三章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第五百五十五章 凉州 风乍起第一百二十九章 崩其右翼第二百五十章 杨季休强问得选第一百三十章 猛将之威当如斯第三百三十九章 防民之口第七十三章 油炸蝗虫第二百二十六章 局势应对第四百八十五章 蒿里路上同往第一百五十一章 江东虎战武圣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疆兵戈第一百七十九章 锦上添花易 雪中送碳难第五百八十二章 千里相聚凉州事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何时有变第四百八十九章 名将的休止符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将如命的性格第三百三十三章 植羞与同朝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里北地羌乱第五百六十五章 鼓声壮烈送行尔第三百九十九章 朕欲灭鲜卑也第七十九章 差点把持不住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计宋伏第二百零七章 终平乱第四十九章 苏不韦第一百零九章 诸君有何话说第六百四十九章 周勃 陈平可不是容易做的第六百五十二章 吾家若就此衰败 亦乃天意第二百二十四章 明公静候佳音第二百零六章 入阆中第五百三十二章 单家子中出徐福第六十一章 上巳节第一百四十章 可愿通汉第一百四十六章 汉室三兴第四百五十四章 鲜卑汉奸第三百六十章 士为知己者用第七十四章 再议太子第八十四章 对峙第五百八十一章 内举不避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阎忠诫劝清君侧第一百二十七章 凿破汉阵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直夺权的刘宏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王庭放兵一日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宦官的倒打一耙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五百二十三章 贼势军力甚难敌第三十九章 诏狱第四百四十七章 被桑椹干摸黑的袁绍第二百一十二章 其钓维何第三十九章 诏狱第一百零九章 诸君有何话说第四百零八章 孔文举批司徒府第六百六十二章 尔等尚为汉臣乎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难有再复始第二十三章 舅父欲重演宫变乎?第五百八十一章 内举不避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今日之祸已有先因第三百二十一章 道听而途说第二百八十一章 抑制邪教第五百六十九章 吾天生有此能 何足道哉第三百八十六章 四面楚歌第六百七十二章 塞北丰收和大婚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怒第二百二十五章 蛮人争议第七十一章 灭蝗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计宋伏五百一十八章 黄巾乱事召雒阳第二百五十四章 郡署无意当杀督邮第二百二十七章 千余乌合之众第三百四十章 孤弱其党第五百一十一章 搭上好线第六百四十二章 入京前岁第三百八十四章 嘭嘭当当第四十三章 培养外戚第二百零四章 困兽犹斗 况人乎第二百七十二章 在嘴中徜徉第一百八十二章 唯有死人知晓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归第五百三十五章 阳翟俊杰已不少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余亦亡矣第五百四十章 满屋脏乱不得坐第四百零八章 孔文举批司徒府第二百三十一章 此大丈夫之志哉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并军争谁人胜第六百四十三章 骠骑将军凉州牧第两百章 平蛮夷计策初定第一百四十一章 胡不归第五百六十六章 四面八方皆死路第四百八十九章 名将的休止符第三百零六章 一月灭贼第三十章 外戚士人第五百六十一章 蛾贼军势云泥别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汉四百年之期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雨挟风雷第四百六十五章 立碑留名为汉兴第一百四十六章 汉室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