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在真定

视线转到北面,刘承祐这边,已然兵进真定,占据这座北方重镇。自幽燕被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之后,镇州已然成为了冀中抵御北侮最重要的军事要地,镇州若有失,那么契丹人便可毫无顾忌地南下,长驱而直入。

刘承祐入真定之时,受到了阖城军民的热情拥戴,场面虽然热烈,却没有箪食壶浆,反而是一张张嗷嗷待哺的面孔。在入真定的第一件事,刘承祐便是搭设粥棚,放赈饥民,以定人心。

契丹人肆掠过后,给刘承祐剩下的,当真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至于镇州,只能用公私穷竭,库无遗粮来形容。故刘承祐表现得有些抠,仅以清汤寡水,稍暖其腹,根本不敢敞开供应。

并且还不是无偿的,按劳配给。刘承祐以原磁州刺史李榖,判镇州府事,让其组织百姓,进山下河,采果觅蔬,摸鱼抓虾。

事实上,刘承祐军中粮食数量并不算少,在栾城缴获了一大批,但是量再大,也是不敢放开了用,反而要斤斤计较。毕竟,还要养军,还要应对随即可能发生的战事,抑或什么意外。

一度,因为粮食的压力,刘承祐竟然有点后悔,在栾城放火放得太痛快,毕竟那场大火,烧掉了太多物资。当然,也只是在心里嘀咕罢了,再来十次,他都还是会选择大烧特烧。

所幸,虽然因为战争的缘故,农田虽然被毁坏不少,但总归有所余存。而大概是忙北撤,没往“粮食”方面想,抑或是契丹人撤退之时,没有丧心病狂地将各地的田亩焚毁。当然,若是其真敢那般做,那么汉民就要彻底与之拼命了。

已经进入五月份,天气越发炎热,而再熬一个月,田里的麦子也就差不多成熟了,待夏粮收割,入库,粮食的压力便能够得到极大的缓解。这段时间,刘承祐是真切地理解到了“粮食才是硬通货”的道理,金银宝器虽然是好东西,但在这个生存物资极度缺乏的时期,野只能摆着看,满足一下精神需求。

在镇州,军政一肩挑,刘承祐很是忙碌,政事冗翻,千头万绪,消耗了他大量精力。就像刘承祐不长于临阵作战指挥一样,在理政治民上,他也只是个嘴炮,没什么经验,涉及到具体行政事务,仍旧抓瞎。

还好,刘承祐长于治人将将。身边的那些有良臣辅弼,给他省却了不少麻烦。

但是,有麻烦,却不能为了逃避麻烦而放手不管,尤其在他能力薄弱的环节,他得多看、多听、多学。所幸,大权在握的快感,让刘承祐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州衙二堂内,抽得点闲暇,刘承祐与一名老将闲聊着,场面有些尬。老将名为何福进,是名历事唐晋,戎马倥偬的宿将,此前整编吸纳之时,中下级军官都有了安排,唯有这些高级将领,除了一个立有功劳的李筠之外,余者皆未作区处。

待消化得差不多了,刘承祐想起了这些被闲置的将领。

何福进,是冯道那老狐狸给刘承祐推荐的,只有一个评语,将帅之英。

事实上,没有太多东西可聊,掏心掏肺,促膝长谈,那是不肯能的,而刘承祐也不是随便找个人便能聊的起来的人。

大概是觉得气氛太过尴尬了,侍候在边上的魏仁浦不由开口暖场:“在下曾闻,当年兴教门之变,伶人郭从谦以叛军围庄宗于大内,近臣宿将皆弃甲而去,唯有将军与同僚十余人,拼死力战护卫,及庄宗中流矢而亡,方恸哭而去。此等忠义,实令人感佩啊......”

闻此言,一直不卑不亢、神色平和的何福进脸上终于有了少许动容,似乎想起了当年那场变乱,语气间不免怅惘:“一晃眼,便是二十年过去了。”

说着,看向刘承祐,却是说了句奉承话:“殿下锐意击贼,栾城一战而惊天下,胡虏噤声,叛贼侧目,天纵之姿,不亚于当年之庄宗啊。”

嘴角略微扯了下,刘承祐随口道:“孤,可不敢与庄宗相类。”

刘承祐本不是善于东拉西扯的人,闲侃几句,直接对何福进道:“辽主崩,辽军北退,我国内胡虏皆惊走亡命。然细作探得,辽永康王于幽州集聚胡兵,动向不明。孤恐其复来,欲以将军为河北行营马步军都虞侯、瀛州防御使,前往瀛州,安民募兵以备契丹!”

闻言,何福进微抬头,似乎在作考虑,终是点了点头,仍旧稍显矜持地应道:“是!”

其人倒没有太过惊讶的样子,因为这几日,刘承祐已然委任了好几名州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的官员,都是还在契丹人控制中的州城。瀛州,也一样。

等何福进退下后,思及其人那始终稳重的表现,心中却是有了一层清晰的认识。似何福进这样的宿臣老将,历仕累朝,纵有将帅之才,可用却难委以心腹之事。相较之下,还是年轻人更好用,更好控制。

“适才何福进将我与庄宗并论,我却是受宠若惊啊!”来了点兴致,刘承祐对魏仁浦道,语气有些玩味:“思庄宗之失国亡故身,竟至悚然。”

魏仁浦已经有点习惯,刘承祐这与人谈史说事论人的喜好,想了想,应道:“庄宗以河东之众,十余年间,南击朱梁,北灭桀燕,东并河北,西伏岐国,天下莫能与之敌。然得国何劳,失国何速,时人早有论述,不外伶人乱政、牝鸡司晨、疏忌功臣、矜功吝财这数者.......”

作为这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李存勖的故事,刘承祐已听得多了,对此人的评述,刘承祐总能听出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意思。毕竟,当年的后唐,只要李存勖不乱来,是很有可能提前一统天下,结束这乱世,彻底承继唐祚的。

但是,从少年到壮年,李存勖打了十几年的好牌,最后打烂了。

听魏仁浦之言,刘承祐脑中恍过一句背得很熟的话:“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有些讶异,微微琢磨了下,魏仁浦表示,刘承祐这话总结得好。

“庄宗出河东,得国三载而亡;晋祖出河东,国两代而亡;今我父子出河东,以争天下,能得国祚几载?”突然地,刘承祐幽幽然地说道。

魏仁浦吓了一跳,小心地看了刘承祐一眼,但见其好像在自言自语,迅速地低下了头,一时有些不敢接这话。良久,终是没敢发表评说。

刘承祐则淡淡然地又说了句让魏仁浦心惊而莫名的话:“当不至于,二世而亡吧!”

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亚第80章 京观第309章 江淮将帅第284章 影响第70章 卫公辞世第1678章 保守与扩张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亚风云(上)第178章 祭拜第82章 杀俘第63章 夜访人妻郭第358章 两江平定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楼里诸王会第235章 南口大战4第2091章 太宗篇38 新时代下的大汉(下)第409章 两千贯也能扯出天大的干系?第98章 灰溜溜地滚回去第171章 我能说,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吗第144章 赵家父子第56章 是非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贤绅,手段频出第138章 破寨第32章 太子的安排第26章 郭枢密过相州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97章 财计第188章 永清军议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228章 巡边汇报第181章 父子夜谈第208章 南北战略之争2.0第2052章 回京第359章 上元之夜第83章 太子的作用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国版图,排队辞世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468章 胡部隐患第78章 安东这地不简单第75章 按*不动第110章 坦白世宗篇37 翻篇收场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248章 耶律屋质真正的建议半岛史话终 极限第197章 决断!第129章 叔父第346章 天子的“怜悯”第60章 惊喜来得太突然第312章 一举荡平第294章 唐粤问题第142章 铁索横江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2章 王、郑二公世宗篇41 帝国之法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182章 尚敢北顾?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90章 交趾收复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767章 心头发慌第2047章 最后的旅途18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第255章 雍王犒军第510章 最后的旅途9第262章 贤妃之贤,调整方向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77章 涡口之战(1)第67章 遗表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宾事件第2081章 太宗篇28 剑南“玩”脱了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368章 荣宠第269章 爱将第1818章 慈母败儿第1740章 农民苦第140章 封王第1694章 盐州世宗篇35 安东事变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第72章 雷王之争,西北现状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171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2第172章 更像打仗来的第90章 安全脱身第1687章 癸未年科举第187章 大汉的军事官僚地主第14章 乾祐二十四功臣第17章 武德司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55章 干脆的胜利第77章 间策第202章 钱粮百万计第471章 劳民伤财第195章 王、韩遭贬第300章 他们在金山第126章 近臣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