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大汉二十三道

崇政殿内,巨大的皇汉舆图就高悬于殿侧,南方各州的籍簿图册运输入京后,开封有司,对其分门别类,快速消化。而一份关于当下大汉所辖全图,也应运而生,由薛居正挑选三十名各类专业人才,前后耗时三个月,方才绘制而成。

而崇政殿中的这份舆图,则是最为详细一张,山川河流,湖泊平原,州城县邑,都标记其上。虽然难以踏遍大汉每一寸土地,但他至少可以通过舆图,这最直观的方式来了解他大汉疆域,尽情地欣赏自己打下的江山。

当然,这并不只一张图,配合的还有一整套关于各州县的地理、风俗、民情等情况的介绍,可谓一本全国通志,若非是要整理这些信息,也不至于用那么多人,花费那么长时间。

此时的刘皇帝,再度欣赏着大汉的疆域,要说广阔,那时必然的,北及阴山,东起东海,南至琼州,西涉流沙,唯一可惜的,是东边缺一头,西面少一尾,再加一些边边角角,想要达到完美,则还需时间。

不过,目光扫过大汉的道州,刘皇帝的目光中,还是不禁流露出几分欣慰的意味。现如今的大汉,经过重新区划,共分为二十三道,分别为京畿道、京西道、河南道、河北道、燕山道、河东道、山阳道、关内道、陇右道、河西道、山南道、剑南道、川东道、湖北道、湖南道、淮西道、淮东道、江南道、江西道、两浙道、福建道、广南东道、广南西道。

比起此前,又有不小的调整,淮北道被废除了,一部分并入淮东,一部分并入京畿道,新设的河南道则囊括的原淮北道大部,以及一部分河北东道。河北一改此前的东西分道,改为以拒马河、白沟为界,北为燕山道,南为河北道,原怀、卫、澶州并京畿道。

畿南道更为京西道,安、复二州划归湖北道。原来荆湖道拆分为湖北、湖南两道,以洞庭一线为界,湖北道以江陵府为治所,东面把鄂州纳入,南面则包括岳州、朗州等原属于湖南的州县。

岭南分为东西两道,闽国旧地为福建道,南唐故地为江南、江西两道,池、歙二州以东为属江南道,以西为江西道。吴越辖地为两浙道,不过福州自然划归福建了,苏州也划给江南道。

淮西、淮东的变动,则不大,只是有个别州县的调整。至于山阳、河东,山南、剑南、川东,则基本按照此前的分布,也无大的变动。

陇右道,则东起凤翔,西达兰、鄯地区,基本把王景拓地的成果都囊括于其中,属于拓展稳定期。关内道,则囊过陕州以西的大片土地,包括定南军所处的夏绥诸州及党项分布的区域,都暂时归于关内道。

河西道则以凉州、灵州为中心,实际掌控的区域还不算大,但在刘皇帝的心目中,包括还在回鹘手里的甘、肃二州以及那些草场、沙漠、绿洲,都该是大汉的领土。

不过,刘皇帝此时的目光,却落在关内道上,刘皇帝觉得,有些太大了,从长安到最北端与山阳道接壤处,直线距离得有八九百里,以道治而言,根本无法做到有效的管理与统治。

当然,这也只是暂行办法,延州以北,定难军控制的州县以及党项人活动的区域,此时就如甘肃的回鹘一般,让刘皇帝越来越觉得扎眼了。

虽然刘承祐在接下来的主要精力会放在对国内的调整与梳理上,但是对于西北地区的进取目标与计划是不会变的。来自后世的经验,告诉刘皇帝,西北不平,天下难安。

哪怕这些年,定难军的日子,越发不好过了,一方面有朝廷的外部压力,一方面内部斗争越发激烈,李克睿虽然还牢牢地控制着夏州和宥州,但绥州与银州是彻底脱离其掌控了。

要说此时的定难军,哪怕全部加起来,能动员起一万人的军队就不错了,而况于其处于分裂的状态。再加有大汉边军在侧,又有卢多逊在东奔西走,不断地分化、收买党项部族,可以说,眼下的定难军势力,不堪一击。

随着汉辽的第二次和议,李光睿则彻底老实了,不敢再在明面上有什么异动。有趣的是,前两年,李光睿还不断的上表朝廷,希望能放还李彝殷,但随着屁股逐渐坐稳,也就不提这事了,只在逢年过节,入贡东京时给李彝殷带上一声问候与一份礼物。

而夏国公李彝殷,被留在开封已经满四年了,朝廷并没有亏待他,一应吃穿用度,都按规格配置,只是自由得到了极大限制,到后面,则干脆是幽禁了。明面上有甲士,背后有眼线,暗中还有特务。

在这样的拘束而压抑的生活中,年老的李彝殷精神、身体都日渐衰弱,如此,就更不好远行回西北了。前番,得知李彝殷病了,为表关心,还特意派御医去给他诊治。

前不久,李彝殷上表,说自己已经疾病缠身,命不久矣,希望能葬在故土。刘皇帝也同意了,答应他还葬故土,嗯,死了之后。

哪怕御医几度向刘皇帝禀报,李彝殷确实有病,寿命不久,但刘皇帝的疑心,让他不会有丝毫的疏忽。以目前的形势,定难军就是一块砧板上的肉,随时可以拿下,不愿出什么意外。

李彝殷想以还葬故土来打动自己,仁慈的刘皇帝不会那么无情,等他死,会通知李光睿来扶棺......

定南军虽然不足为虑,但党项人却不得不重视,或许心里不愿意承认,但现实就是,夏绥地区,已经是党项人的地盘,他们在那里游牧、狩猎、垦殖,已经太久,久到血土相连。

就像此前卢多逊给他的进言一般,定难军与党项人要分开看待。按照刘皇帝的心思,自然不会允许党项人还像以往那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汉的国土之内,编户、纳税都得推行下去,同时刘皇帝心里也有B数,党项人终究不是西南的蛮人,做得过火,绝对会引起激变,如何操作,还得好生思量。

或许,改再把卢多逊召回来议一议?刘皇帝这么想到,有几次西行经验,并在西北任职多年,卢多逊已然成长为大汉在西北事务上最有话语权的官员了。

“陛下!”背后显得小心的脚步停下,刘皇帝听到了吕胤的呼唤声。

刘皇帝没有回头,而是指着大汉舆图,兴致勃勃地问他:“吕卿,你不觉得,大汉的版图不够完美吗?”

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21章 捷音已先来第476章 内外党同第156章 立冬班师第37章 覆灭在即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世宗篇28 朝晖之城,老年白龙第66章 陷河阳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第188章 后续第1710章 赵普的辞呈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半岛史话·桓王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世宗篇35 安东事变第327章 相对公平第441章 登闻鼓又响了第42章 难得积极第292章 北伐的尾声1第115章 困兽之斗第456章 刚愎的刘皇帝第99章 北使南归第70章 安东大开发1第50章 南汉来使,庆功宴第1711章 赵王履职第262章 赵普议蜀第309章 交待后事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09章 在长安第196章 杨邠案(4)第46章 驸马的上下两策第252章 两面攻势,四路进兵第166章 一座庄园第34章 惊陶谷第183章 李相为帅第460章 刘皇帝最大的问题第219章 八月战争第145章 糜烂的同化政策第78章 南北并发第328章 决议横涉流沙第133章 面圣第238章 杯酒释权第12章 如此安慰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40章 两个皇叔第300章 他们在金山第141章 纳降第1795章 父子夜谈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235章 难以乐观第219章 不踏实的刘皇帝第40章 荒唐太子第12章 河东之患第155章 汉帝的反思第317章 修法第119章 难审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466章 经济制裁第491章 区区九品,亦敢通天第1723章 秦王的请求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305章 太子在辽东的最后时间第324章 相安为上第323章 汉辽第二次和议第374章 推倒重来第23章 由郑州站发往洛阳站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第1772章 处置第387章 契丹终被打回原形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第413章 态度与宣言第394章 还欠着外债第11章 大典日第17章 武德司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101章 大整军第51章 该当有所“表示”第26章 郭枢密过相州第274章 老当益壮第141章 雌威第374章 善待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204章 辽帝的处置第228章 巡边汇报第464章 甘州杨氏第26章 潘美守城第3章 田畔问对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299章 温情脉脉第90章 关右节度第51章 诏令西进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218章 进兵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66章 朕要亲征第248章 刘皇帝的小本本第482章 李氏第87章 对夏绥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