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近亲通婚

开宝六年,冬至日,根据开宝新历,宜乔迁、嫁娶。而就在这一日,皇室又纳新妇,成亲的主角,乃是皇三子、晋国公刘晞。

关于刘晞的婚事,也拖了快一年,此前刘皇帝也答应过,只有姐姐、姐夫没意见,他就不反对。在高贵妃的周旋之下,终是撮合成了一对表亲间的结合。惠国公宋延渥与长公主永宁公主的长女,年方十七的宋家小娘子,成了刘晞的正妻。

这场婚礼,操办得十分隆重,规格或许没有太子刘旸成亲时那般高,但场面,绝对胜过当年刘煦结婚。没娘、少亲戚的孩子,其间酸楚,唯有自知了。

自家外甥成亲,安国公高怀德,还专门自江南请旨返回西京,参加婚典,对此,刘皇帝也是照允无误。

晋国公府,自是张灯结彩,贵宾盈门,高鹏满座。这样的热闹场面,刘皇帝已然经历无数次了,但每一次,都难掩欣喜开怀,沉浸到这喜悦的氛围中。唯一感到遗憾的,大概就是,太后李氏已去,不在那个熟悉的位置上接受宾客们的恭喜,刘皇帝也只有在想到母亲的时候,才会有那诸多心软动情的感触。

冬至日,是后半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不管对贵族还是对黎庶,上下都很重视,因此,婚席上也多了些特色,比如依然流传习俗的饺子。

刘晞平日总是一副闲散慵懒的样子,但迎来人生中的头等大事时,难得地矜持了些,根据五子刘昀偷偷的回报,三哥在迎亲时,脸红紧张到发抖......

在座的贵妇中,最风光的,大概要属高贵妃了,皇后都没抢他风头。这么多年,不管有多少的不甘,多少小心思,办成儿子的婚事,也忍不住眼泛泪滢。

当然,除了刘晞之外,绝对的主角,还得属刘皇帝。不管在哪里,不论什么场合,刘皇帝在的地方,他永远是主角,别人都得围着他转。

轮番向刘皇帝敬酒的人,可是不少,哪怕都浅尝辄止,半斤御酿也就下肚了。

“恭贺陛下,再得佳媳!”这回前来道贺的,乃是国丈、邢国公郭威了。

酒杯相碰,郭威手上矮个半截,刘皇帝半饮,郭威则一饮而尽。刘皇帝后宫的女人不算少了,国丈自然不少,但这其中也是有差距的,在世者,其中地位尊崇的也就符郭二人罢了。

见郭威躬着身子,陪座在旁的刘旸,立刻起身,扶着他让其落座。太子如此礼遇,可是殊礼了,老郭威心里很受用,嘴上则表示不妥:“太子殿下切莫如此,老臣不敢逾越!”

“老国丈,既是长辈,又是功勋,当得!”刘旸微微一笑,笑容有些亲切。

对刘旸如此气度表现,刘皇帝眼神中闪过一抹赞许与认同,手一摆,道:“今日喜筵,不讲君臣之别,只叙亲戚之谊,国丈不必拘礼,坐下陪朕说说话!”

“谢陛下!谢太子!”刘皇帝都发话了,郭威也不再推拒,在刘旸的搀扶下,坐在刘皇帝身边。

郭威现年六十五岁了,哪怕休养的十多年,看起来,皱纹满面,气力衰弱,也不复过去的风采了。

注意到他白发苍苍,刘皇帝不由叹道:“国丈也日渐苍老了啊!”

郭威露出笑容:“毕竟年纪大了,气力难支,臣如今已是垂垂老矣,齿松眠少,人也日渐糊涂了!不过,能见到大汉如今的兴旺繁荣,国泰民安,能安然享之,也不虚此生了!”

wWW •TTKдN •c o

听其言,刘皇帝哈哈一笑,就冲郭威这番话便知,老虽老,可一点都不糊涂。看着他,关怀道:“那国丈可要保重身体啊!大汉还会更加康泰,朕还期待着,与卿等共享盛世繁华了!”

“谢陛下!”郭威笑容满面,脸上的褶子似乎都在跳跃。

“抢”过使者手中的酒壶,刘皇帝亲自给郭威斟酒,郭威则荣幸地虚扶酒杯。刘皇帝嘴里则道:“国丈年老,不便多饮,朕就与你小酌一杯,略表情谊吧......”

“是!”自然是听刘皇帝的。

君臣俩亲密叙谈时,刘旸就像个晚辈学生一般,默默地侍从在一旁。不过,他的注意力也不免为边上的几桌人所吸引。

刘皇帝开枝散叶的成果,已然很可观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足足占了九桌。气氛在刘昉、刘昀以及刘葭的带领下,搞得很是热烈。

尤其是刘昉、刘昀这哥俩,在那里带头拼酒。刘煦仍旧那副长兄的风范,不时劝阻两句,却也不似平日那般认真。

倒是他那一家三口,坐在一块儿,也是其乐融融的。刘旸双目中闪过一抹艳羡,尤其看着他那可爱的小侄子刘文渊。

如今,刘旸也成婚两年了,但是太子妃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而大哥呢,第二胎都快生了。这一点,实则是刘旸的隐忧,他这两年,在慕容太子妃身上,也没少耕耘,但没有成果,也难免引发外部的一些揣测。

刘旸呢,则是规规矩矩的,东宫中,除了太子妃,没有宠幸任何美人,也找太医看过,却也难有一个肯定的答案。

有鉴于此,太子妃的压力自然是最大的,慕容已然主动向刘旸建议,希望他能纳些侧妃。毕竟,血脉的延续可是头等的大事。

在刘旸的恍惚之间,新郎官刘晞,在一众亲戚的起哄之下,已然准备入洞房了。闹洞房也是应有之义,不过都克制得很,也容不得放肆,表示了一番祝福之后,也就罢了。

刘晞洞房敦伦之乐,自然不必细表,不过,可以想见的是,成婚后的刘晞,也将被刘皇帝付以更实在的职务,承担更重的责任。

翌日,刘皇帝与符皇后夫妻俩,在垂拱殿内,接受新妇敬茶。礼毕,刘皇帝把刘晞叫到一旁,直接问道:“你想去何处任职?”

闻问,还沉浸在新婚喜悦中的刘晞,顿时露出了一点讨好的笑容,道:“爹,太仆寺就挺好的......”

刘皇帝眉毛顿时一耸:“怎么,你还待习惯了?”

刘晞嘿嘿道:“您看,我才成婚,是不是当给儿放个长假啊!”

见其态度,刘皇帝扭头,认真地盯着他,看得刘晞有些不自在了,方才道:“你若想闲置着,我也没意见,去问问你母亲!”

听刘皇帝这么说,刘晞顿时面色一苦,赶忙道:“还是听您吩咐!您安排什么就是什么,就是让我再去养马,也没关系!”

这么多年了,也是看着刘晞长大的,此子,从小就聪明,绝非表面那般简单。就刘皇帝而言,这样韬晦,实在有些多余了。

考虑了一会儿,刘皇帝直接道:“我原本计划南巡的,碍于各方面原因,始终不能成行。刘煦、刘昉替我走了趟西北,你也就代我去南边走走看看。

顺便带着你的新妇,游山玩水。两湖乃是大汉这些年,大力发展的地方,你去看看,究竟发展得如何?还有岭南!”

“是!”听此吩咐,刘晞也收起了嬉皮笑脸,郑重应道。

“南边气候不同于中原,论舒适更难于江南相比,要注意水土,带上一名太医!”刘皇帝又忍不住叮嘱道:“还有,宋小娘可是你姑姑、姑父的掌上明珠,也是你表妹,不许欺负她!”

“我哪里敢......”刘晞应道。

第74章 东亚海盗的兴起第498章 六十年来第一遭第122章 燕王请战第405章 即将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38章 濮州案(1)第159章 河东风云(6)第111章 动心第29章 将卸甲,帅卸职第1684章 西州尽复第192章 再得两子第243章 总结第119章 寿春终于破了仁宗篇1 正统时代第12章 皇子们的教育第63章 武德奏事第426章 仍在进步的太子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61章 赵二为官第160章 魏王病笃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79章 大获全胜第362章 新齐与新楚第1768章 崩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吴国之始第299章 一个一个给朕说第354章 可以讨论出降了第345章 玉林狗肉馆第202章 百草口之战第86章 戍卒之心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337章 刘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409章 法不责众第171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2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乐第379章 萧思温浅谈两点第398章 换个思路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342章 杀肥第245章 下一步战略第173章 钟谟当秦桧第102章 政争这种事是很正常的第101章 这就是开宝盛世?第356章 太子犒军,限期已至第319章 大将早逝第179章 长教训第367章 还是稳着来第277章 闲有目光向河西第308章 班师还朝第52章 巫宦之国第171章 东京火灾第209章 御史台→都察院第448章 刘皇帝:朕不需要佳丽三千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805章 度日如年,驸马张璟第108章 井陉第275章 令人绝望的未来第282章 善后之议第338章 争执第67章 满廷反对亦无效第29章 将卸甲,帅卸职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42章 一心求财王巡检第140章 封王第396章 天花板第73章 纸上谈兵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猎敌第162章 出游携新妇第29章 太后的病第430章 安东王薨第28章 史弘肇赴边第103章 缺少一个系统的李从益第117章 机会第49章 安东都督府第364章 汉宫之内第49章 安东都督府第85章 善后争议第287章第361章 “龙宫”第353章 杨城大捷第123章 咨之以边事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53章 交代后事第343章 宦官少府世宗篇29 黑色产业第22章 慈父的关怀第105章 率意南趋以觅食第36章 激战三江口第1732章 刘皇帝的反应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12章 方略第196章 橐驼儿第393章 钱去哪儿了第1750章 《桃兰赋》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36章 激战三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