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小城寡民

进入丰州城后,里边的景象,却让刘皇帝眼前一亮,甚至有些超出预想。城中道路虽然狭窄,且基本为土路,但简单干净,尤其是干道,铺上的也是石板,显得平整,沿街也有一些商家、酒肆。当然,也还有不少空置的地方。

土木结构民房,虽然简陋,参差不齐,但却无法给人萧条衰败之感。或许是御驾亲临的缘故,抑或是城中人口本就不多,显得很安静。

整座丰州城,看起来单调,乃至冷清,但极有秩序,显然,在城市与百姓的管理上,官府是用了心思的。

这样的结果,自然再度赢得了刘皇帝的好感,对于丰州的军、官民,他确实带有一种怜悯的心态。苦寒偏僻的环境难以改变,穷困也是现实,然如若因此便自甘堕落,耽于沉沦,而破罐破摔,放任管理,那么叫苦叫穷,反倒会引起刘皇帝的鄙薄。

在河东时,与石熙载的一番谈话,让刘皇帝颇有感想,百姓想要改善生活,脱离困苦,终究还是得靠他们自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力更生。

而比起其他贫困地区,丰州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军事价值,还是得到了一定的政策扶持。比如财税方面,十年来,不是减,就是免,若加上早几年的款项支援,朝廷非但没有从这里收取多少税赋,反而搭进去不少。并且,在当地戍卒的供给上,朝廷也承担了其中一大部分。

因此,丰州穷归穷,但本身并没有朝廷施加多少负担。

不过,虽然第一印象很不错,但是刘皇帝脸上并没有再表现出来。相反,还让太子刘旸亲自到城内外视察走访一番。

刘皇帝只有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哪怕是亲眼所见,他并不能保证,这一切是否是冯广为了迎合他而布置的假象。冷静下来后,对任何人与事,刘皇帝都会带有一定审视乃至的怀疑态度去看待,这一点是他这辈子都难以改变的了。

“这些东西怎么回事?”刘皇帝指着街角一片空地,问道。

那里挨着营房,该是一个仓场,靠近主路,整齐地堆放着柴木、草料等物,木料都是劈过的,边上还有一大堆黑黢黢的煤。为了防潮,还简单地布置了些隔雨措施。

闻问,冯广赶忙介绍道:“回陛下,时下已入冬,不论官民,最忌惮的就是饥寒,取暖之物尤为重要。行营跋涉远来,臣等特地率领百姓,多备了些柴炭草料,以供行营之用......”

“你倒是有心了!”刘皇帝瞟了冯广一眼,说道:“这可不只是多备了一些,都垒成小山了,这么多,费了多少民力啊?朕早有严旨,巡察所过,地方官府无需贡奉,更不得劳民伤财!”

一听刘皇帝说这话,感受到略显严厉的语气,冯广赶忙解释道:“陛下诏旨,臣等岂能不遵从。只是每封秋末,官民皆有备料御冬,此番只是多做了些准备,多费的民力,州衙也都有酬劳,断没有劳民之事。陛下不避风寒,亲临丰州,本州官民无不感怀,既无珍奇贡奉,只有这些许柴料以尽官民心意......”

听冯广这么说,刘皇帝的表情转好了,见他被自己吓到了,不由摆摆手:“罢了!”

刘皇帝实则也清楚,他出巡,想要完全做到不惊扰地方,绝对是不可能的,哪怕有诏旨在前。雁过尚且留声,而况这上万的大队人马。

另一方面,所过地方,各地官民感怀皇帝巡幸,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表示一下孝心,也属于常理常情。

像冯广的做法,仔细想来,也没有太多指谪的地方,柴炭物料,本就是行营所需,若是缺少了,也会由行营进行采买。

冯广呢,算是考虑到了前头,恰逢这个时节,体现的是其用心,是对皇帝忠心的一种表现。

当然,也或许是太用心了,让刘皇帝忍不住去思考,这究竟是他细心周到,还是他为了迎合自己而刻意表现,以此邀宠?

这个问题,刘皇帝按捺在心头,暂时没有答案,但他不急,未来还很长,可以拭目以待。

但同时,不论刘皇帝做何想法,冯广的表现已在事实上引起了刘皇帝的注意,全国这么多知州、刺史,此番出巡路过见过的有不少,能得刘皇帝如此关注的又有几人?

一个官员,能被皇帝记住,甚至去关注他,这对仕途的助力多有益,在皇帝专制的时代,可以体现地淋漓尽致。

“行营中可缺取暖御寒之物?这些柴、炭,用得上吧!”刘皇帝扭头问国舅李业。

李业给了个肯定的答复:“自然是用得上的!天寒之后,行营消耗巨大,甚至需要兵卒去伐木生火,冯刺史如此准备,倒省却了行营不少麻烦!”

“既然如此,那就批张条子,让行营安排人接受了,所需花费,直接拨与丰州!”刘皇帝直接吩咐着,又瞧向冯广,露出一点笑容:“丰州官民这份心意,朕就安然接受了,也不枉你们这番辛苦!”

“是!谢陛下!”闻之,冯广彻底放下心来。

“走,去你的州衙看看!”北风吹拂下,刘皇帝紧了紧身上的袄子,吩咐道。

冯广不敢怠慢,亲自在前引路。

丰州的官衙,地处城西北,由于城小,只走了三百来步就到了,就如同城郭一般,官衙也突出一个简单。

刘皇帝随行人员,就能把衙门给塞满,大量的卫士更需站到衙前的街道上。公堂之上,刘皇帝这一干华服贵装者,与堂间的布置也是显得格格不入。

刘皇帝独坐那张木制的堂案,打量了一圈堂间景象,看着冯广以及他身后的两名佐吏,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冯广,你这州衙,只怕还比不上中原的大数县衙!”

闻问,冯广坦然地应道:“丰州穷僻,只能因陋就简了,让陛下见笑了!”

事实上,别说中原的县衙了,就是一些大的市镇官署,都比这丰州州衙,要华丽气派。丰州刺史乃是朝廷五品的官职,不算低了,这个官做的,可谓凄凉了。宁为中原一县长,不做边鄙一刺史,这是确实存在的情况。

“朕有一问!”没有再继续纠结于丰州的简陋,刘皇帝看着冯广说道。

冯广立刻打起了精神,拱手应道:“臣恭听圣训!”

无视他这卑敬的态度,刘皇帝目光炯炯地盯着他:“丰州虽然偏僻,却也依山带水,处于河套腹地,山南草原,宜耕宜牧,经过这么多年休养生息,何以仍旧穷困至此?”

闻此问,冯广立刻紧张起来,这可以算是在质疑他这个刺史的治政能力了,稍微组织了下言语,从容禀道:“陛下,丰州虽依山带水,然此前荒废多年,在契丹人手中时,也未善加经营,九原侯西进收复前,辽军也于境内大肆破坏,导致障塞破坏,亭坠绝灭。收复之后,又因人口稀少,再兼地处边陲偏僻,难有发展。这些年,气候也异常恶劣,时有灾荒,以致穷困至今......”

听他把问题与困难讲清,刘皇帝终于点了点头,又问:“如今丰州辖下有多少人?城中居民又有多少!”

“回陛下,到开宝六年,丰州所辖一城三堡,各族百姓,共计732户,3853口!城内居民203户,一千余口!”冯广应道。

闻冯广述来,刘皇帝都不禁替他感到辛酸,大汉州一级的区划,凄清如此的,大概也就丰州了吧。

“你这州衙,享官俸,食禄米的人,一共有多少?”

“连臣在内,算上诸房吏职、衙差,共计19人!”冯广答道。

“这可比朝廷规定的州衙吏职名额要少多了!”刘皇帝微微一笑。

冯广说:“丰州人寡,过多吏职,只会造成冗员,耗费朝廷俸禄,因而臣根据实况,做了些裁减!”

“好!”刘皇帝终于赞了一声:“这就是因地制宜,这就是心念朝廷,忠于职守!冯广,丰州虽然穷僻,但你让朕见到了一番新气象啊!”

第209章 各执己见第1794章 魏王回来了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45章 治安第74章 万岁呼声第23章 由郑州站发往洛阳站第115章 瀛州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31章 首义三节度第168章 忠奸难辨第123章 株连不可避免第207章 还京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734章 首级=赏钱第463章 当朝也有弃用的人才第140章 杀心大起第307章 老马将军值得重任第129章 叔父第322章 土司制与辽使第100章 梁山泺第278章 给老大一个机会第2145章 世宗篇20 刘旻走了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第400章 晚节不保第56章 腹心之谈第21章 祸从口出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进新时代第366章 安东不一样!第340章 《开宝总类》第404章 冬夜第264章 孺魏王第6章 相形见绌第284章 影响第16章 新勋爵体系第421章 为什么不喝酒?第85章 善后争议第219章 不踏实的刘皇帝第6章 告一段落第121章 登乾元第74章 根由在朝第1704章 崇政殿内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376章 对策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将第314章 还京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2140章 世宗篇15 中亚风云明城会战第409章 两千贯也能扯出天大的干系?第81章 两日而克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谋略第103章 缺少一个系统的李从益第117章 泼冷水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366章 辽军西进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263章 高丽想伸手了第15章 渐不自知第84章 灭佛伊始第16章 诸般滋味在心头第83章 东京反应,王峻密奏第90章 老将可用第277章 军政安排第402章 这事没完第31章 首义三节度第76章 大才蒙尘第362章 新齐与新楚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57章 扬州案有结果了第178章 帅府筹谋第104章 来点日常第395章 大商人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110章 坦白第417章 轻狂第166章 石熙载的施政理念第108章 后知后觉后怕第124章 目标大理第2章 登闻鼓响第86章 活下来,就是名将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108 状元第111章 动心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1750章 《桃兰赋》第112章 整风第1715章 力所能及第58章 火神淀之乱第269章 先锋慕容承泰第2125章 康宗篇终 在位八年,荒怠无功第212章 慕容皇叔问事第151章 开宝七年第343章 赵府君当权第125章 周家有女呼娥皇第1688章 南洋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