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朕的话说完了

“朕今日宴请诸卿,除了这些酒食之外,还准备一些东西,以供诸位观览赏鉴!”刘皇帝的目光中流露出少许的异样,脸上带着一点让人心季的笑容:“这些东西,足以令人大开眼界,堪为当世奇观!”

若是平日里, 刘皇帝这么卖了关子,大概含笑应和,表现出足够的兴趣,但此时此景,所有人只是沉默,静待下文。

“来人, 抬出来, 让众卿观赏观赏!”刘皇帝回到席前,抬手招呼了下。

很快, 在侍卫白羊的带领下,十几名剽悍的卫士一起,将东西抬出来,大大方方地展示在众王公面前,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那是三口大箱子,盖得紧紧的,明显很沉重,需要四名卫士方才抬得动,落地之时,那厚重的碰撞声极其明显。

不需人帮助,刘皇帝上前亲自开启,然而箱盖封得比较死,一时间竟然打不开。气急之下,刘皇帝伸手就拔出白羊腰间的佩刀。

出鞘的声音有些粗粝, 听在耳中, 却如锯齿一般拉在王公们的心头,那明晃晃几乎能映出人影的钢刀闪烁着寒芒,格外刺眼, 从平滑的刀面上也确实映出了不少人的影子。有点玄学,视之则有,不视则无。

而刘皇帝这番举动,吓了所有人一跳,这可与刘皇帝平日里的涵养不相符,是失态的表现,然而越是这般,则越让人心惊。那简单挥舞的钢刀,就彷佛是一柄修罗利器,动作不大,却随时可能收取苍生的性命。

大概是怕刘皇帝伤到了自己,白羊愣了一下,快速近前,想要帮忙,却被刘皇帝一把推了个踉跄,冷声道:“朕还没老到提不动刀的地步!”

见状,白羊也不敢有更多的动作,木在那里, 只是两眼关切地注意着刘皇帝的动作。

场面变得有些诡异, 北风凄寒依旧, 数十名大汉的公卿勋贵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刘皇帝操刀开箱,不敢说,不敢动。

很快,三口箱子便被刘皇帝撬开了,里面的东西,也露出了庐山真面目。离得远的仰着头眺望,离得近的,则一眼便分辨出,那是一本本奏章,每个箱子都几乎填满。

“都开开眼界!都好好看看!”将佩刀随手递还白羊,刘皇帝指着箱子,也不再客气,冷冷道:“这些,都是刑部上呈的卷宗,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详细地记录着勋贵这些年违法乱纪之事。

功臣啊!勋贵啊!朕所依仗镇压天下的贵族们啊!朝廷给你们恩典,你们就是这样回报朝廷,回报朕的吗?

在座这数十人,包括朕的儿子,你们有谁敢拍着自己的胸膛告诉朕,你们或者你们的兄弟子侄,坦荡磊落,毫无犯行?”

“陛下息怒!老臣有罪,请陛下责罚!”这回反应最快的,竟是符彦卿,老迈的身躯,此时异常麻利,干净利落地跪倒在地,稽首告罪。

有符彦卿带头,其余一应人等,包括诸王诸皇子在内,也都跟着跪倒,动作分先后,请罪的声音有参差,但最终都以整齐地臣服在刘皇帝脚下告终。

宴上静极了,一时间,现场除了刘皇帝之外,也只有周围的侍卫们还站在,就是白羊,因为离得近,也下意识地跪下。

画面陷入了一阵沉积,若非呼呼舞动的龙旗、锦帐,会让人以为时间是静止的。刘皇帝铺垫酝酿了这么久,大概就是为了此一刻的爆发,然而发泄过后,却没有任何爽快感。

过去,这些大汉的精英权贵,这些为世人所仰望羡慕的贵族大臣们,匍匐在自己脚下,过去刘皇帝是很享受。

但此时,刘皇帝却头一次觉得心头腻味。而跪倒的王公贵族们,心思自然同样复杂,也并不如一。像刘皇帝行叩拜大礼,并不会觉得折辱,也没有任何适应,然而此次,却只觉异常难堪。

当然,这些人中,肯定有持身清正的,面对刘皇帝的质问,同样不敢辩驳,也没有辩驳的必要,毕竟刘皇帝此番针对,就是整个勋贵阶层。只要有这层身份,那就摘不掉,摆不脱,独善其身,莲出淤泥,刘皇帝也不会允许。

而见这阵仗,刘皇帝抚了下被风吹得乱窜的胡须,呵呵冷笑了几声,以一种意外的口吻说道:“此为何意?你们是不是都以为朕宠信你们,信任你们,还要靠你们维护朝廷,拱卫大汉江山,是看准了朕不敢治你们?

前番,你们不约而同地投桉自首,眼下又众口一词地稽首请罪,这是要做甚,请罪?还是逼宫啊!”

这话,算是极其严厉了,立时惊得一片波澜。

“臣断无此意啊!”

“臣实有过!”

“陛下但请问罪,臣别无二话!”

“臣有负陛下信任,甘愿受罚......”

“......”

声音虽然不齐,但情绪表露却更为真实,态度很诚恳,不像是排练过的。

刘皇帝面上则冰寒未消,手在空中挥舞着,继续道:“今日在南市,已经斩了七十三名勋贵犯官,其中不乏在座诸位的亲戚故旧吧!

他们都是重刑犯,朝廷明令典刑,死不足惜,他们为何敢那般肆无忌惮,所仗者何,你们心里不清楚吗?

七十三名主犯,近千名从犯,该杀的杀了,该流的流了,你们是不是以为,此事就彻底揭过了?

朕这里,还有三口大箱子,所涉之事,所涉之人,又当如此处置?

来,你们都说说!”

请罪的声音早已停息,刘皇帝这番话后,氛围再度变得沉寂,这场宴席,从头至此,始终是沉闷、压抑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刘皇帝吐露机心,就越发令人喘不过气来。

有此一着,就是再愚钝的人都明白刘皇帝用意了。

每每刘皇帝发出群问,都没有人敢贸然接话,此番亦然。刘皇帝这回点名赵匡胤了:“荣公,你以为这三口箱中卷宗所涉人事,当如何解决?”

赵匡胤脸绷得紧紧的,闻问,坚决地答道:“陛下训戒,如洪钟灌耳,振聋发聩,臣无话可说,无言可辩,但听陛下责处!”

“巧了,这些卷宗中,却无赵卿之事,若是脸你也处置了,岂不冤屈了功臣?”刘皇帝低头看着赵匡胤,澹澹道。

赵匡胤:“臣也不乏徇私之出,实不敢,也无颜奢望陛下宽免!”

“你们呢?”刘皇帝又瞧向其他人:“就没有别的想法?”

“但请陛下责处!”这下,声音变得像训练一样整齐了。

“呵呵!”刘皇帝终于又笑了,笑声不断变大,笑容逐渐放肆,手指漫无目的地指着这干王公们,道:“好个任凭责处!朕还能把你们这一干人等,全部处置了吗?然后,让朕做个孤家寡人?”

“都起来吧!”刘皇帝喟然一叹,有些消沉地回到座位。

但是,一个人也敢起。

“怎么,朕说话不管用了?”刘皇帝语调稍微一变,立刻起了作用,很快所有人都缓缓起身,却不敢再坐着了。

看着神态不一的众臣,刘皇帝沉吟几许,冲喦脱道:“都烧了!”

喦脱一时没反应过来,但注意到刘皇帝所指,有些不敢相信,慎重地请示确认了下,这才领着人,对那三箱子卷宗浇油、放火。

很快,火苗蹿了起来,寒风助长火势,火舌肆意飞舞,火光映照在周边所有人的面庞上,所有人都眼睁睁地注视着那燃烧的三口箱子。

对此,有人感慨,有人释怀,有人放松,有人后怕,也有人保持凝重......

刘皇帝的脸被火光照得发红,但威严不减,继续道:“你们记住了!朝廷的恩典,不是无限制的,这天下也不是你们予取予求以享乐的。

过去,天下百姓深受战乱流离之苦,朕不希望有一日,你们这些打天下、治天下的王公贵族,会成为黎民百姓的苦主!

朕希望你们能引以为戒,牢记教训,否则,天地能容尔等,朕也不容!”

“朕话说完了,听不听,听进去几分,全看自觉!”刘皇帝又拿起刚添满的酒杯,往前一伸,道:“入席!喝酒!”

第215章 确立太子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264章 更有杨业在后头第243章 向辽阳进军第380章 饶乐国第489章 不好收场这才是感言第340章 杭州登陆第246章 辽军又何去何从?第40章 濮州案(3)第415章 皇孙归来第349章 圣驾过府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6章 相形见绌第355章 理智归理智,仗还得打第281章 忧国忧民范相公第135章 韬光养晦第208章 南北战略之争2.0第1801章 还是土地问题第33章 豪强第393章 钱去哪儿了第316章 状元、探花两条路第61章 淑妃病危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东不安第52章 对峙半岛史话·四十载安南第198章 解绑的武德司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55章 燕王病故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60章 “暴毙”第22章 “郑州站”第134章 回府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380章 开宝第241章 至此战罢第169章 王溥的补充第192章 刘铢案第150章 听政第429章 向南!第19章 武夫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举第123章 株连不可避免第159章 乱情第5章 刘皇帝的考验又来了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419章 刘皇帝请客第41章 探监第65章 决议南征第118章 面静心动第435章 还是比烂的时代第26章 郭枢密过相州第73章 解决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77章 刘知远终于动了第82章 四件大事第461章 过重的恩典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21章 祸从口出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53章 改国号,去帝位,称臣修贡第328章 决议横涉流沙第117章 一图一册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429章 远遁的契丹第25章 开宝新政第57章 朝堂的风波第109章 治政以安军民第339章 不登宰堂,终为人所制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历史第52章 巫宦之国第362章 权宜之计第312章 中宫虚悬,赵普索权第92章 大调整第117章 一图一册第330章 党侯并不傻第164章 寿阳郡公的忧患意识第39章 长沙第264章 强硬的道理第1758章 关系经营第112章 整风第122章 燕王请战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协第47章 应对第347章 岭南战况第114章 三桩大功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121章 道士第73章 解决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231章 辽军的反击第218章 皇帝未至,厮杀已烈第474章 立场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274章 厚葬之第199章 出宫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认可第368章 荣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