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结束

一场宴会,还算是有始有终,不过终究还是在一种压抑且诡异的氛围中结束了。待目视着刘皇帝登上御撵,望着那缓缓驶去的銮驾逐渐走远,一干王公方才真正松了口气,都有种惊魂甫定的感觉。

相顾无言,所有人都不知说什么好, 最终只能与相熟者同归,也顺便体味一番此次宴席,领会刘皇帝那番讲话精神。

日已暮,天色暗沉,凄寒北风中,王彦升同杨业一道,并辔回城。这一下午的滋味显然难熬, 忍不住打了个喷嚏,随手抹了一把鼻涕, 王彦升有些郁闷地冲杨业叹道:“这顿酒,喝得实在没什么滋味!”

西北三杰,郭进如今正在西北主持军务,王彦升与杨业二人,则安居京内。有漠北远征的经历,两个人的交往也是越发密切了。

听其感叹,杨业也露出一点苦笑:“龙颜大怒,怎能不心惊胆战?”

王彦升道:“我过去被陛下教训可不只一次,然而从没有一次,像此次这般震惧,也从未见陛下如此震怒!”

“我又何尝不是?”杨业答道:“此番,陛下是真被惹怒了,谁能想到,朝廷内部竟有如此积弊,实在令人咋舌!”

王彦升有些不屑,也有些恼怒道:“我们,却是被那些人给拖累了!”

“你我固然心中坦荡, 但于此事, 却不可不引以为戒,陛下警示之意,还当认真体会啊!”杨业说道:“那一把火,能够烧掉三口装满罪行的箱子,但烧不掉陛下心中的不满。

这场风波,只怕给陛下心中扎下了一根刺,刺痛陛下之心的同时,也给我们这些人头顶悬上了一把刀,若是不汲取教训,下一次这刀就真正落下来了!

南市那七十三人,只是一种警告罢了!”

“我又何尝不知?”王彦升低头沉默了一阵,而后更加郁闷地说道:“看来需要将那些亲戚古故旧好生再敲打警示一番了,过去二十年,我基本都待在西北,忙于军务,对于家中子弟的管教却有些放任了。”

见王彦升有此觉悟,杨业轻笑道:“王公高义!”

“什么高义!”王彦升却不吃这套,扬扬手,叹息道:“只不过怕了罢了!战场上搏命拼杀, 都不曾惧过,如今因为此等事,闹得心忙意乱的!

天下未宁时,尚得自在,如今天下太平了,反觉郁闷!我听说,马仁瑀前不久也为他内侄之事千里迢迢递上一份请罪奏章。

我可不想有一日,似马仁瑀这般,在外领兵,还要大义灭亲,甚至亲自看着子弟人头落地!”

从王彦升的这番话中,杨业隐隐感受到了一丝怨气,心中一凛,表情严肃地道:“王公,此等话,可不好妄言!”

王彦升是越大,见识也就越发深,立刻就明白了杨业的意思,当即笑道:“我也就在重贵你面前说说,对陛下可没有丝毫怨艾。那些罪臣子弟,本就该受惩处,这无可指谪。

陛下待我不薄,我自倾心相报。再者,这么多年,陛下对我们这些功臣勋贵,已然足够厚待了,若还不知足,妄图更多,希求凌驾国法之上,那也死不足惜!”

“王公心胸,钦佩不已!”杨业听到这番话,拱手郑重道。

不得不说,杨业对刘皇帝,还是一片赤诚的,对王彦升这种尊重刘皇帝的态度,很是认可。

王彦升摇了摇头,很快恢复了几分气色,向杨业笑语道:“还是重贵有福气,家有贤妇,主持内务,一切都给你料理得妥当,建功立业于外,而无需操心府内俗务,令人羡慕啊!”

提起自己的夫人,杨业坚毅的面庞间也不禁浮现出一抹柔和的笑容,轻声道:“得此一妇,确是杨业之福,还需感念陛下当初的恩典!”

“都说你杨重贵是陛下最信任的将帅,你也最为忠诚,如今看来,果然不假,时时感念陛下恩德,这是我都做不到的!”闻其言,王彦升一副自愧不如的样子。

“王公取笑了......”

......

在相去不远的一条道路间,赵匡胤兄弟也乘着马,冒着风寒向洛阳行去。两兄弟的表情相类,都有些严肃,甚至可以用冷峻来形容。

“陛下适才的训诫虽然严厉,但放了那把火,此事,算是揭过去了吧!”好一会儿,快到接近洛阳城垣时,赵匡胤终于说话了,意兴不那么高昂,好似在自我开解。

“只是暂时罢了!”赵匡义沉吟了下,说道。

“已然双管齐下,难道还有后招?”赵匡胤凝眉。

赵匡义微微一叹,道:“有一事,虽属传言,但我认为可信!赵普前日觐见,又给陛下上呈了一封奏表,详情未知,但大意与限制勋贵有关。”

“这个赵普!”赵匡胤微愣,很快感慨道:“真是不依不饶啊!这是要趁此时机,旧事重提?”

“虽然立场不同,但此人,确实是位能臣!本有宰相之资,如今又居宰相之位,有他在相位,我们这些人今后的日子,不会好过了!”赵匡义的表情略显阴沉:

“过去,陛下还有所迟疑顾忌,但经此番风波,旧事重提的,只怕就非赵普一人之意了!”

“你是说陛下会听从赵普之谏?”赵匡胤问道。

赵匡义认真地想了想,说道:“开年前这三两日间,或许就有诏令下达了!不得不说,此次,实在是一個良机啊!

经过今日之宴,功臣勋贵们已然为陛下所慑,届时即便有所委屈不满,又岂敢再相抗?南市的血,怕是才干!

那一把火烧得虽旺,是陛下予犯法勋贵们一次宽免,但何尝不是一种警告,那一桩桩事,陛下可是都阅览过的......”

“罢了,陛下素来刚强,纵有意旨,为人臣者,还能反抗吗?”听赵匡义这番话,赵匡胤在少许的沉吟后,看开了一般:“此番,我们已然应对不当了,今后,还是更添几分小心吧!”

赵匡义默然,比起兄长,显然要更踌躇些,心思更重,顾虑自然也更多些。哪怕到现在,他仍旧对自己未来的前途事业,感到担忧。

“谁能想到,我们这些出生入死的功臣勋贵,有朝一日,竟会被看作是国家的祸害与隐患......”良久,赵匡胤发出一道苦涩的感慨。

第1756章 海丰号第130章 陈桥第2053章 终章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87章 栾城之战(1)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37章 国舅劾郭荣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49章 花里胡哨不管用第1784章 结束与开始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131章 鸣沙匪第321章 驾幸枢密院第172章 潦倒的钟谟第189章 燕王南来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122章 连锁反应第256章 打仗打的还是后勤第283章 降将第144章 两月灭蜀?第1711章 赵王履职第2054章 太宗篇1 变天第37章 新政第274章 厚葬之第279章 当年三杰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伪唐第59章 明贬实升第448章 还是太子立场坚定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第379章 南北一统第90章 安全脱身第127章 皇城司第180章 踌躇满志第87章 亦有其忧世宗篇终 驾崩第1707章第15章 襄阳第475章 吃人的河陇备灾第26章 要坚持做大汉的忠臣第285章 胃口极大的反击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澜第289章 赵普使蜀3第104章 饿狼相争第91章 作别西行第137章 赵普的黑材料第229章 血战锦州第496章 上进之时上进之人第137章 迂回之师第220章 啖耳将军第215章 手忍不住颤抖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342章 势如破竹第59章 明贬实升第263 史彦超的结局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结论第93章 完了第44章 个中弊端第18章 刘皇帝打个喷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761章 新问题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144章 赵家父子第368章 荣宠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后的告别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125章 邢州事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24章 人事调整第246章 目标八寨第319章 税制的考量,二治山阳第149章 天子欲启河工第310章 海路主将第283章 降将第27章 谋算无用,危第14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99章 两个人才第121章 大朝第42章 难得积极第68章 湖南乱第451章 完颜来朝,东北将乱第370章 国法为大第108章 枢密院内第289章 大汉宰相不好做第153章 乱事终不可免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454章 安东新王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19章 武夫第353章 楚蛮归化的标志性人物第483章 南巡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374章 善待第97章 再临井陉第407章 麻烦第60章 都安心了第78章 涡口之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