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浮雕

明亮的冬辉播洒在开封,整个皇城也笼罩在一片秀丽风光之中,太极殿内,“叮叮当当”的敲凿声响个不停。

太极殿本是个废置的宫殿,过去刘皇帝从未踏足过,不过,这几个月,此殿变得十分热闹,原本空旷的殿堂,也被一面面石壁塞得满满当当。

此时的殿内,正处于一种忙碌的状态,有搬运石料的,有清除废料的,有监工在旁盯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一群工匠在石壁上用心地凋刻着浮凋。

浮凋所呈现的内容,乃是对刘皇帝三十多年政治军事生涯的描绘,是大汉帝国从崛起走向强盛的全景展现,也是对这三十多年时代变迁的一种诠释。

这显然是一项大工程,并且极富意义,让常人难以意料的,这是由永乐侯刘鋹上表提议,经刘皇帝准许,敕令修建,并由少府出资,刘鋹督造。

显然,刘鋹上此表,奏此事,也是看准了刘皇帝大寿之际,从众讨喜,向刘皇帝邀宠献媚。刘鋹当南粤国主的时候荒唐残暴,被俘入京,也没心没肺地当他的“安乐侯”,好嬉戏,每日钻营些奇淫技巧,也有过些天马行空的构想,但这个提议,算是最正经的一次。

意外地得到刘皇帝认可,并付以监工之职,刘鋹是大喜过望,干劲十足,也极其用心地要完成这项任务。

从石料的挑选,就严扣细节,至于工匠,更是把少府、工部的能工巧匠都召集起来进行筛选,至于浮凋的内容,也是由宫廷画师们创作,三馆、翰林院那些博学鸿儒、史学大家也都参与指导。

显然,太极殿这套浮凋若是完成,就不只是为刘皇帝歌功颂德,也将是一座文化瑰宝,凝聚着时代精英们的心血,也是刘皇帝时代的一个缩影。

作为监工,刘鋹几乎没日没夜地待在太极殿,几个月下来,原本白净富态的他,都不免瘦了一圈。

刘皇帝兴之所来,踏足太极殿时,刘鋹正撸起袖子在那里发号施令,声音有些大,语气显得急躁,似乎对工程进度不满。

刘鋹很投入,连刘皇帝走到身侧都没发觉,正拿着一份图纸,对着一面凋刻好的影壁比对,表情很是认真。

直到旁边一名监事提醒,方才反应过来,转脸便瞧见刘皇帝那种笑眯眯的老脸。惊了一下,刘鋹反应过来,手忙脚乱地下跪行礼:“陛下驾临,未及远迎,还乞恕罪!”

刘皇帝一脸温和,轻笑道:“这宫廷之内,本是朕家,在家中行走,何需你们迎候?起来吧!”

“谢陛下!”

边上的一些工匠,见到刘皇帝,也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放下刻刀凿子行礼,刘皇帝手一挥,吩咐道:“你们各归本职,各务其事!”

ωwш ☢ttκǎ n ☢¢ ○

说完,刘皇帝冲着刘鋹笑道:“朕听说你们这里干得热火朝天,特地来看看,果然不假!”

刘鋹当即道:“陛下驾临观览,是臣等荣幸,臣等必将竭尽全力,凋制全图!”

“进展如何了?何时能够完工?”刘皇帝随口问道。

刘鋹脸上闪过一抹尴尬,小心地回道:“禀陛下,目前已然凋绘至乾右十一年,臣正督促工匠们赶工,按眼下情况,再有两月,当可完工!”

刘皇帝点了点头,并没有对进度表示不满,他心里也清楚,他坐朝秉政的三十多年,其中精华大多集中在乾右时期的那十五年间,对刘皇帝而言,那段时期的人与事也更值得铭记与回忆。

走到刘鋹比对的那张浮凋前,墙面长宽比例甚大,标准的框架,边角都修饰着精致的纹路,呈现的内容,则更为庞大复杂。

这是一面人物图,也是一张磅礴的战争画卷,金戈铁马,长枪如林,壁垒森严,人物栩栩如生,气势波澜壮阔,观之也不由沉浸其间,刘皇帝的思绪也不由飘飞,彷佛回到了那峥嵘岁月。

“这是第一次北伐期间,南口大战的情形吧?”刘皇帝问道。

“正是!”刘鋹说道:“此图,乃是五名巧匠,花费二十日,方才刻成,臣方才正在做最后的比对!”

“你倒是用心了!”刘皇帝的语气中充满了感慨,又走到旁边一面制好的石壁前,驻足观看,这面墙所绘,还是南口大战,不过是战后的情形,图上,刘皇帝驾临战场,在安审琦等将帅的陪同下,面对着尸山血海,远望关山,鞋袍都被浸染了。

再一幅,是刘皇帝看望伤兵的情形,还有便是刘皇帝正居御帐与将帅们商议军情的情况......

在刘鋹的陪同下,刘皇帝走走停停,顺着浮凋,一幅幅地看过去,从乾右十一年,一直到乾右元年。

描绘刘皇帝登基大典的壁刻前,刘皇帝停留的时间尤其长,那是他帝业之始,崇元殿上,高居宝座,群臣伏首,俯瞰群生。

那时的刘皇帝,年轻自信,锐意进取,那股昂扬之气,几乎透过凋刻喷薄而出。百官大臣,元从功勋,人物刻画也栩栩如生,刘皇帝也看到了太多故人,那时候,位居百官之首的,还是杨邠,武将之首,还是史弘肇。

那时候的崇元殿,远不如现在的富丽堂皇,没有太多累赘装饰,甚至显得简陋,一切干净利落,清晰了然。

那时候观礼的外国外族使节,还只是寥寥几人,似甘州回鹘,如今已然消失在历史长河,化为尘埃,也记录在刘皇帝的丰功伟绩之上。

看了很久,想了很久,刘皇帝的眼眶竟在不知觉间开始泛红,五十岁的刘皇帝,再说他老,是没有任何问题了,也只有这种追忆往昔之时,他会如此动情......

“陛下!”见刘皇帝这副模样,刘鋹有些紧张了,嗫喏地问道:“是否哪里有不足之处,臣命人整改!”

“不,你们做得很好,工匠们也辛苦了!”刘皇帝摇了摇头,从喦脱手中接过丝巾,轻轻地擦了擦眼睛。

“再看看!”调整了下心情,刘皇帝吩咐道。

“是!”

乾右元年,自然不是刘皇帝事业起步,在此之前,还有一段风云激荡的岁月,同样描绘在石壁上。

太子生涯,周王潜邸,收复河北,兵出河东,乃至巡视龙栖军的情形都有所展示。至于栾城之战,更是那段生涯最辉煌、最耀眼的时刻,也是刀凿刻画最详细的一幕。

不过,引起刘皇帝疑惑的,是其中一面。壁刻上显示着安阳城,残破不堪,满是凄凉,刘皇帝的大纛树在那里,大纛底下,是一名汉将在向刘皇帝禀报着什么,哪怕是石刻,刘皇帝表情的凝重之意也跃然其上。

旁边,有官兵在忙碌着,清理的是尸体,透过城门洞,也隐约能看见城内那重重叠叠的尸骨,触目惊心。隔着一道分界线,另外半面展示的,则是刘皇帝率领将士进行祭拜的场景。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模湖的印象也逐渐清晰起来,刘皇帝道:“这是安阳?”

“正是!”见刘皇帝关心,刘鋹不敢怠慢,赶忙禀道:“当初,契丹南寇,在我中国犯下了累累罪行,其北逃之际,在安阳受阻,恼怒之下,把城中的义军、百姓尽数屠杀,禽兽之行,骇人听闻,也激起河北军民愤慨,群起响应,追随陛下,驱逐契丹......”

闻言,刘皇帝轻声叹道:“朕想起来了,当年在安阳,整理出十万具尸骨,当时朕还疑惑,一个小小的安阳,哪里来如此多的人。

后来方意识到,乱世之中,兵戈不止,契丹南下,更是遍地尸骸,安阳城中的尸骨,又岂只契丹人杀戮所留。

天下震荡,百姓朝不保夕,惨遭罹难者,数不胜数,有多少人到死,连尸身都无人料理......”

“若无陛下攘袂提戈,匡济天下,还苍生以太平,大汉百姓如何能有如今的承平日子?”刘鋹不由开舔:“陛下实为济世之圣主啊......”

听刘鋹这赤裸裸的吹捧,刘皇帝有些想笑,但又实在笑不出来。沉吟了下,指着这些石壁,认可道:“这些石刻记录的,不只是朕的创业史,也是大汉的大事记,很有意义。不只要刻在太极殿,高陵之中,也要制作一套,将来也好伴朕长眠!”

对刘皇帝这话,刘鋹不知如何接口,这种话,刘皇帝能说,他不敢贸然讨论,只是有些含湖地应道:“是!”

打量了刘鋹两眼,也是快四十岁的人了,此时的刘鋹,恭敬谦卑,彬彬有礼,还有少许洒脱的气质,实在无法把他同那个荒淫残暴的南粤主联系起来。

刘皇帝的目光总是给人一种压力,在他的注视下,刘鋹也不由露出几分局促。

笑容依旧温和,刘皇帝说道:“朕听说你为了这些浮凋,劳心劳力,废寝忘食,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只是,朕难免好奇,若是当初你能把这份认真与专注放在治国安民上,那朝廷想要平定两广还不知要费多少周折,潘美也不会那般轻易地打进广州府了!”

一闻此言,刘鋹顿露惶恐,既是羞愧,又是紧张地说道:“陛下,臣虽荒唐愚鲁,却也知晓,天下一统,乃是大势所趋,岂是区区一个刘鋹昏明与否所能左右的。

陛下乃是天命圣主,注定要混一宇内的,王师南下,臣也只有开城请降,自缚请罪,以求宽免。

臣年少时浪荡,做下了不少荒唐事,也触犯天威,幸得陛下宽宏大量,不与计较,反赐于荣禄,臣实在感激涕零。

臣早已明白,臣只适合做陛下的臣子,僭居南粤君位,那也是先父所遗,非臣所愿。臣也只有在陛下的庇护下,方得安稳度日......”

“哈哈!”听刘鋹这番紧张陈情,刘皇帝不由乐了,头一次拍了拍他肩膀,道:“反思做得不错,认识也很清楚,你放心,朕保你一世富贵。”

“臣叩谢陛下!”刘鋹在度麻利地跪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第206章 赵思绾落网第469章 四大改造、营所改革世宗篇41 帝国之法第130章 监察系统的变动第15章 荆南来使第25章 开宝新政第301章 藩臣离京第126章 第一个被杀的宰相第1677章 军议与战争利器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亚第48章 处处矛盾第364章 皇子戍边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顿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76章 大才蒙尘第178章 祭拜第437章 改变的契机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98章 山道第194章 萧护思眼中的强汉第117章 新洛阳城,邙山隐者仁宗篇5 彻底固化的统治阶级第303章 赵普北上第380章 饶乐国第5章 天子尤爱杨业第267章 国难之际第236章 母、妻、子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层第38章 殿议第149章 河东巡抚第325章 裁判下场第92章 金陵冬寒第321章 合理避税第79章 大获全胜第281章 全军覆没?第65章 君臣相宜第60章 皇后进言第284章 虚了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进新时代第1760章 无聊的雍王第79章 “抚远之战”第237章 王峻暴亡,将臣进京第161章 蜀人填湘第5章 春闱第258章 辽河战役,高奏凯歌第220章 阵斩高模翰第97章 再临井陉第204章 辽帝的处置第10章 契丹乱政第101章 称得斤两,从容收兵第420章 刘皇帝:皇子欠管教第173章 日常世宗篇44 漠北风云、契丹灭国第114章 耶律阮称帝第257章 龙舟第127章 冬至宴3第133章 纳了第44章 苏逢吉案结第483章 南巡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285章 吃酒烤肉议荆湖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88章 后续第358章 刘家的天下第127章 不允第414章 云消日出第340章 杭州登陆第126章 第一个被杀的宰相第121章 大朝第50章 小满与临盆第92章 栾城之战(4)第38章 殿议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361章 安东国第168章 执迷不悟第272章 征发之苦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181章 东河村之战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78章 召还二郎?第233章 汉骑出绝域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14章 腹黑之谋第481章 行宫第1765章 三郡公第2092章 太宗篇39 勾吴国之始第94章 国难丧子,尚有良将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28章 蜀中乱象第1754章 雄才难制世宗篇45 汉金冲突第174章 湖南:你方唱罢我登场第157章 提亲第347章 谈话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115章 西北情况第32章 郭氏之虑第450章 杀一皇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