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须发花白

“哈哈,你小子,胆子够大,这么多年,也只有你这小儿敢说我的字不好看!”崇政殿内响起一阵刘皇帝的笑骂声,不过听其语气,并没有任何愠怒,反而很开怀。

条案上横摆着文房四宝,边上是一大两小三道身影,刘皇帝站着,皇孙刘文涣垫着脚,下巴磕在案沿,四岁的刘文济个字矮,则干脆坐在条案上。

刘皇帝笑声是冲刘文济发出的,对这两个孙儿,他是同样喜爱的,今日又命人到东宫把两人接来,陪他练字。

刚写好一幅字,童言无忌,当刘皇帝问他们写得怎么样时,年幼的刘文济给了一个比较真实的答案。

刘文济虽然还不怎么识事,但也本能地知晓,面前这个老头子,是要讨好的。刘皇帝那笑吟吟的样子,还是有些感染力的,因此,又稍微改口,说:“孙儿不是说祖父字不好看,只是不如先生的字好看!”

清脆的声音入耳,刘皇帝更乐了,抬手点了下刘文济的额头:“你拿东宫教习的字来与我比,那可就是欺负我了。他们是要靠写字吃法,谋取功名,他们那叫书法,你祖父我可不靠笔墨吃饭,没得比......”

刘文济显然并不理解刘皇帝话里的意思,见刘皇帝笑,也跟着笑。一旁,早已入学的刘文涣要安静一些,明亮的眼睛盯着刘皇帝的新作,嘴里还念叨着。

“文涣,嘀咕什么呢?你看出什么门道了?”见其认真的模样,刘皇帝伸手摸了摸刘文涣脑袋,问道。

刘文涣昂起头,稚嫩的面庞上带着少许羞臊,道:“孙儿学艺不精,有一个字不认识。”

顺着刘文涣手指处看过去,刘皇帝一脸的慈和,说道:“这个字念‘罴’,是一种凶悍的棕熊!”

刘文涣似乎又学到了,显得有些欢喜,好奇地问道:“这是您新写的诗吗?”

“不是!”刘皇帝摇了摇头,自嘲道:“你祖父是没有半点诗才的,早年有几首拙劣之作,至今思来,倍觉汗颜!”

说着,刘皇帝的语气充满了感慨,悠悠道:“至于这首诗,是一位伟人写的!”

“伟人?”刘文涣更加好奇了,问道:“这世上,还有比祖父更伟大的人吗?莫非是哪一位古代帝王雄主?”

刘皇帝不由笑了,轻声道:“用帝王来形容之,都是对他老人家的折辱,不过确实是雄才大略,包举宇内,囊括天地,心系苍生,堪称一代圣贤啊。

曾今,我也是格外崇拜尊敬他老人家的,不过,祖父活成如今这模样,怕也是他老人家要打倒的对象了......”

见刘皇帝满嘴的推崇,刘文涣眉头微蹙,说道:“世上若是有这样的人,就应该早点拘拿问罪,以免后患!”

听其言,刘皇帝愣了一下,然后呵呵笑了笑,又摸了摸刘文涣的脑袋,没有再说什么。目光平静而深邃,落到条案上的诗篇,上边写着:

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

冻死苍蝇未足奇。

教员的诗篇,总是充满了别样的魅力,令人心折,令人向往。哪怕刘皇帝这个又封建、又独裁的帝王,仍旧保持着一种发自内心的仰慕,当然,只因为不在一个时代......

“官家!”喦脱这个时候走了进来,躬身一礼。

见状,刘皇帝来了兴致,冲他招招手,道:“你来看看,朕新写的字如何?”

闻言,喦脱殷勤近前,佝着腰以欣赏的目光浏览一遍,然后便开始吹捧模式:“陛下这篇字,笔势有力,灵活奔放,堪称上佳。这首诗更绝,小的观之,直觉一股磅礴气势,扑面而来,直欲臣服......”

听喦脱这番话,刘皇帝还没反应,刘文涣、刘文济这俩兄弟却瞪大了眼睛,十分惊奇地看着喦脱,刘文济年纪小,更有些绷不住,咯咯笑了起来。

对此,喦脱也愣住了,局促地望向刘皇帝,谨慎地问道:“官家,小的是不是说错话了?”

刘皇帝嘴角也扬起一阵放松的笑意,摆摆手:“你没错,文济是笑你太实诚!”

喦脱心中仍满是纳闷,有些尴尬,只能陪着笑。

刘皇帝转而问道:“有何事?”

闻问,喦脱顿时喜悦道:“赵王殿下一家,已然抵京,正在宫门候诏!”

听到此讯,刘皇帝是龙颜大悦,道:“刘昉已经回来了?还候什么诏?还不把他们召进宫来?快去!”

“是!小的立刻去迎候!”见刘皇帝开心,喦脱也喜笑颜开,屁颠屁颠出殿而去。

“走,你们两个小的,陪祖父去接你们四叔!”刘皇帝一手牵一个,也朝殿外走去。

赵王刘昉这些年,是常驻河西与安西,七八年下来,回京的次数只有三次,最近的一次,还是两年前。

距离产生美,大概也正是因为这种天各一方,刘皇帝对这些在外的儿子,感情才更加深厚,对刘昉的回京,也更加喜悦。

刘昉一家子,是整整齐齐,全部回京了。他如今也有两子一女了,长子刘文共与刘文涣差不多的年纪,也八岁了,次子刘文涛也有六岁,至于小女刘文澜还没完全脱离襁褓。

当看到这一家子,刘皇帝也格外动情,亲自扶起行礼的刘昉一家:“起来,快起来!”

刘昉显然也有些激动,甚至喏喏难言,感受着刘皇帝用力握紧的双手,恭声道:“爹大寿将至,儿特地携妻女归来祝寿,安西路远,未免错过吉时,早了些时月......”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刘皇帝重复两句,以示强调:“回来了,爹就高兴!”

认真地打量着刘昉,刘皇帝感慨道:“西北终究不必中原,你皮肤黑了不少,也更粗糙了!”

闻言,刘昉道:“风沙苦寒,儿只当是磨砺,为国戍边保疆,也皇子职责所在!”

“好!不愧是我儿,这份豪情不减当年,我家雄鹰,依旧不曾改变啊!”刘皇帝当即赞道:“你也三十岁的人了,看起来也更加成熟了,这身板,依旧结实啊!”

说着,刘皇帝还亲切地拍了下刘皇帝胸膛。

刘昉回之以笑,但情绪冷静下来,看着刘皇帝,目光中也不免带上了关切,迟疑道:“爹,您......”

“怎么了?我有什么变化?”见状,刘皇帝摊开双手,大方地展示着自己。

刘昉指出:“您的须发......”

闻言,刘皇帝呵呵一笑,一副坦荡的模样:“不妨事,不过又添了几分白发白须而已,人之将老,不足为奇。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看起来未必有我年轻......”

“走,进殿叙话!”

哪怕这些年,刘皇帝已经格外注意自己的身体了,但那老态,却是日胜一日,这一点,是不以他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过去,他只是须发间夹杂着些许白色,如今,已然是半白了。

。wap.

第1760章 无聊的雍王第229章 孟昶:七宝溺器,好用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第20章 被忽视的问题第181章 父子夜谈第487章 “惊喜”第147章 朝局变动的前兆第398章 换个思路第117章 机会第62章 二代勋贵第148章 还京第3章 姐夫的汇报第153章 未来将帅第63章 朝廷应对第141章 祭关公第175章 蜀定,凯旋第510章 最后的旅途9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758章 关系经营第87章 淮东经略正副使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87章 淮东经略正副使第4章 中原易主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330章 党侯并不傻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来做第20章 威临荆南第283章 降将第145章 了结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楼里诸王会第25章 析分枢密之权第457章 郑州第278章 给老大一个机会第340章 杭州登陆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169章 国庆大典第90章 关右节度第85章 异心第396章 天花板第40章 开拓之志第437章 二十年难遇的大水第71章 兵临寿春第412章 二王第39章 归义军有归心第484章 不对劲!第1731章 一缕惆怅第75章 高贵妃第38章 河西局势由此转变第106章 诱惑第8章 琼林宴第173章 马氏内乱或可利用一下第344章 刘规改革第140章 大获全胜第58章 回师第148章 还京第100章 关中蜀乱第274章 厚葬之第29章 独眠孤馆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1781章 危险往往来自背后第20章 武德司的收获第118章 棉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186章 李国舅的愚民倾向第343章 逐渐窒息的局面第371章 杀,不杀?第1690章 拼图第87章 淮东经略正副使第380章 投汉第505章 最后的旅途5第153章 削藩第122章 奏章满案第1727章 府尹正纳妾第386章 萧卿,起来吧第52章 幽燕变故第430章 安东王薨第141章 纳降第443章 皇城使危矣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255章 “社会实践”第192章 辽帝南狩第127章 皇城司第127章 皇城司第96章 寿春城内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464章 甘州杨氏第2052章 回京第19章 罢免两勋贵第115章 西北情况第38章 赏第1797章 吸血的拍卖会第49章 求援第333章 养子、南征在即第139章 王昭远:此乃战机第2067章 太宗篇14 向左向右第62章 祸福之间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204章 事态扩大第55章 山上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