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卢南与袁恪

在气氛愈发紧张之时,忽然从入口处传来一声高呼:“都不要争了,卢首领回来了!”

此话一出,顿时给闹哄哄的氛围降了些温,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把目光投向入口,从幽暗的穴道中,缓缓走出一道挺拔的身影。

来人三十岁上下,颔生短须,面部硬朗,头顶一个幞头,一身合体的锦袍,腰带上镶有一颗翠玉,看起来不像一个马匪头子,更像一个诗书传家的公子。只是,仿佛经过风霜的磨砺,眉眼之间,隐露锋芒,自有一股慑人的气势。

此人正是,鸣沙匪的建立者,“卢南”。

随着卢南的归来,现场变得诡异而尴尬,就是此前叫嚣声最响亮的甘澄气焰也低了些。“卢南”表情很严肃,锐利的目光扫视一圈,良久,方才哈哈一笑,仿佛不知道什么情况一般,问道:“这是怎么了?劳各位首领、兄弟如此兴师动众,义愤填膺!”

见状,甘澄从队伍中走出,直接道:“卢兄,我等已经困居此谷数月,这可与当初的约定不符,兄弟们总不能一辈子躲在此地吧,你该给我等一个交代!还有,当初抢夺的那些财货,是不是该有个分配了,弟兄们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可不是为了像蛇鼠一般躲在这荒山野岭,弟兄们都要憋出毛病了,你总要体谅一二吧!”

闻言,“卢南”两眼稍微眯了下,点头轻笑道:“此言有理,甘兄说得极是!我等联合起来,做下了那等大事,早已是同生共死,弟兄们有想法,可以摊开来说,何必搞得如此剑拔弩张,一个不好,反伤了和气。来,都把兵器收起来!” Wшw⊙ттkan⊙¢O

说着,“卢南”还伸手示意了下,周遭不少“卢南”的下属都放下了武器,见状,甘澄也同样打了声招呼,让人把武器放下。

“都坐下说!”“卢南”熟络地上前,拎过一张胡凳,长腿便坐,冲甘澄等人,道:“甘兄的心情,卢某能够理解,此番回山,也正欲同兄弟们商议去处!”

“哦!”见“卢南”态度如此和顺,甘澄等人的表情也放松下来,拱手道:“请讲!”

“卢南”不急不缓,还顺手取下腰间的酒袋喝了口,方才从容道来:“此番卢某出山,主要探听了下外边的形势,黑汗使团桉造成的影响,想必不用我说,诸位心里也明白。

那是彻底激怒了朝廷,西北河西、榆林两道官军,几乎倾巢出动,对各地豪杰进行清剿,几个月下来,已经有数不清的势力被连根拔起,西北豪杰,此番是损失惨重。

因此,诸位应该感到庆幸,若不是还有这个栖身之所,在座诸位,能有多少人能在官军的严酷围剿下活下来,那可就未知。

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官军也有些筋疲力尽,陆续都会驻地,放松了清剿,外边的形势,也已好转,风声逐渐过去。

因而卢某回山,也是为弟兄们带来了一则喜讯,我们可以出山了!”

“此言当真?”一听此言,甘澄顿时两眼发亮,有些意外。

“卢南”微微一笑,点头道:“那是自然!至于甘兄所言那些财货,也该分与弟兄们了,稍晚些,就按照当初的约定,各部讲那些缴获给分润了!”

“好!卢兄果然爽快!”甘澄顿时大笑两声,其余人等,也都出言附和。

“卢南”则继续道:“另外,我此番回山,到西北方向的温池逛了一圈,发现那里守备稀松,是个可以动手的好地方。那可是西北数得上的盐池,地方又偏,守备不足,若是能袭得,既可再创朝廷,又可捞取一笔可观的财富,诸位可有意向?”

得到这个消息,甘澄等人互相望了望,迟疑道:“温池之名早有耳闻,只是,能够成功吗?”

“卢南”澹澹一笑:“甘兄不会是胆怯了吧,连黑汗使团我等都能袭杀,一整队的河西官军都消灭,区区盐池,何足道哉?”

被这一激,甘澄两眼一瞪,顿时表示道:“不就是温池嘛,若有卢兄策划引众,愿从之!”

“好!甘兄不愧是纵横戈壁的英雄豪杰!”“卢南”抚掌道:“在座诸位,都是与朝廷有血海深仇的,时至如今,我等只有联合起来,戮力同心,方才能在这大西北生存下去。合则生,分则死,这个道理,希望诸位能够明白,至于此前的些许龃龉,就不要计较了!”

《仙木奇缘》

“卢兄如此深明大义,甘某无话可说!”甘澄呵呵笑道。

“还有,知道山中艰苦,我此番还带回了五十坛美酒,就在寨内,可供所有弟兄们痛饮一番。稍后把寨内所有粮食都拿出来,我等庆祝一番,明日收拾行装,准备好兵器马匹,出山共谋大事!”

“好!”

一场叛匪的内部纷争,在首“卢南”的三言两语下化解了,很快,整个营地便热闹起来,准备饱餐一顿,痛饮一场。

“卢南”与那名文士走到一块儿,与在外人面前的从容大气相比,此时的“卢南”脸上却稍显阴鸷。

“若非首领及时归来,在下恐怕压不住这些悍匪!”文士松了一口气,叹道。

“张先生辛苦了!”“卢南”闻言,安慰道:“这些人,都是桀骜不驯之徒,也最受不得管束,能把他们压制至今,已是十分难得!”

张先生点了点头,回想起适才的谈判,神情微凝,道:“首领,外界的形势当真缓和了吗?”

“卢南”苦笑道:“哪里那么容易,劫杀使团,我们可是刺痛了朝廷,岂能善罢甘休,抓不住我们这些首恶,消灭再多的马匪,西北官府也难向朝廷交代。尤其是武德司的那些鹰犬,鼻子很灵,是不肯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要把我们找出来,外边,可一点都不安全。”

“既然如此,那首领为何?”张先生不免疑惑。

“你适才也看到甘澄那批人的表现了,若不采取安抚措施,只怕骤起内讧!”“卢南”轻声道。

张先生默然,问:“总要一个解决办法,出山之后,首领有何打算?”

“卢南”沉吟几许,目光愈显阴沉,良久,方才冷冷道:“这些马匪虽然凶悍,但不服管教,终属流寇蚁贼之属,成不了大事,此前联合,也只是利用罢了。如今,既已事成,再与他们共事,只会增加危险!至于打温池,取死之道,那也仅是诓骗他们罢了!”

“首领打算摆脱他们了?”张先生凝眉道,似乎有所疑虑。

“卢南”澹定地说道:“不只要摆脱他们,还有一劳永逸地解决掉这堆麻烦!”

一听这话,张先生不由惊诧:“首领是想?”

“卢南”轻声吩咐着:“通知我们的人,晚上庆祝,都给我控制住,不准醉了。另外,仓室中有些麻药......”

这下,如何不知“卢南”的打算,张先生眉头拧结,有些迟疑道:“这些人,可都是壮士,各个勇悍无比,如此,是不是可惜了?”

“不能为我所用,那就只会是祸害!犯下了那么大的事,竟然毫无自知之明,才数月就受不了了,岂能长久!”“卢南”不屑地说道。

对此,张先生也不得不承认,拱手听命。

想了想,又问:“不知接下来,首领有何打算?”

“卢南”沉吟几许,嘴角却泛起了少许笑意,道:“自然再另寻去处隐遁,另待时机了!我早知黑汗使团桉后,会引发巨大轰动,却怎么也想不到,会有如今的影响。

如今,黑汗国借使团桉,果然不安分了,在西域滋事,两国之间,冲突不断,很可能再起刀兵。至于河西,更倒了一大批文武官员,朝廷杀了不少人,河西官场上震动不已,一片混乱。

可以说,我们这小小的鸣沙匪,已然撬动了整个西北的局势,就这一点,足以自豪啊......”

“尤其是,朝廷还拿不住我们!”张先生也嘿嘿笑道,对黑汗使团的袭击,他可是出谋划策,尽了大力的。

“卢南”又琢磨了下,吩咐道:“此处也不能继续待了!此间事了,让弟兄们分批出山,散入民间,少了甘澄那干人,目标也小些,易于隐藏。

将入冬了,官军的动作也必然会消停,等熬过这个冬季,我们会更加安全。张先生与一部分弟兄,随我回邠州,蛰伏待机。

西北矛盾重重,形势是越发复杂了,也越发混乱了,对我们来说,越乱则越有利,我越是思吟,就越觉大事可期!

像我们这些人,在朝廷是难有用武之地的,即便有,熬个几十载,只怕也不过一州吏,要想富贵,还得靠我们自己打拼!”

“卢南”平澹的言语中,充满了野心,张先生虽然为其所感染,犹豫几许,终是叹道:“只是,朝廷实在强大了......”

“朝廷固大,但反应迟缓!在其他地方,或许难有成事之机,但在西北,呵呵......”“卢南”自信道:“我家迁居西北二十载,吃够了苦,却也更加了解这个地方,这是天假英雄成事之地!”

张先生没有再说话,既然上了“卢南”这艘船,就没有下船的可能了,只有硬着头皮,一条路走到黑。

当天晚上,在“卢南”的安排下,一场内讧有条不紊地展开,鸣沙匪的核心成员,在其亲自指挥下,将一干老寇悍匪杀戮殆尽,大部分人在沉醉之际丢了性命,上了官府通缉名单的甘澄死得也有些憋屈,脑袋被剁之时,还抱着一个酒坛。

仅随其后,在浓重的血腥味中,剩余的一百多鸣沙匪,化整为零,撤离荷兰山谷。

●ttk an●¢O

“卢南”并不叫“卢南”,这只是化名,他本名袁恪,祖籍江南道句容县,家里本是当地一名地主豪强。

二十年前朝廷平南,江南收复之后,在那场针对地主豪强的大迁徙中,袁家自然也成为了时代浪潮下微不足道的一朵水花,散尽产业,举家被被迁,安排至关中道下邠州。

至今,已然近二十年了。二十年的时间,足以让袁家融入西北当地,也足以使一个青葱少年,出落成一位豪杰,只不过这位豪杰,从小到大,都存在着严重的反汉心理,尤其在父母陆续去世之后,更少负担与牵挂。

当然,在徙边的诸多汉族豪强之中,像袁恪这样对朝廷抱有不满的人并不少,只是敢于付出实际行动的,却实在不多。

而在长达十年的经营中,袁恪在悄然之间,已然在民间发展出来一股力量,积极奔走,遍交好友,广结四方,因为为人豪气,出手大方,就是官府中,也有一些好友帮衬。

甚至于,还开始组织起了鸣沙匪这样的武装,至于甘澄那些流寇,只是利用的工具罢了。

第12章 河东之患第48章 处处矛盾第78章 沧州府第80章 寿宴上不对劲姐夫第15章 襄阳第42章 天上掉下来的禁帅之位第170章 御宴第391章 暗箭第104章 驾临历城第39章 连夜南进第1708章 格局第84章 刘承祐的决定第159章 礼尚往来第81章 嘉庆节与太子的烦恼第4章 中原易主第337章 刘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21章 西巡第139章 韩常案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227章 席卷半岛第147章 中下层的机会第187章 琐屑第70章 卫公辞世第1719章 什么忌讳的事都敢聊第126章 第一个被杀的宰相第430章 安东王薨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与旧人第1章 乾祐灭佛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134章 班师还朝第69章 夫妻密谈第124章 目标大理第2110章 康宗篇2 辅政时代第127章 西路奇兵第273章 萧思温跑了第152章 听政3第478章 登封降禅第1758章 关系经营第97章 扩*整顿第42章 难得积极第2052章 回京第357章 国灭第418章 洗礼第143章 艰难度日第150章 蜀亡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304章 楚州第1739章 受刺激的十三皇子第26章 潘美守城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347章 谈话第187章 北疆流犯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14章 大论第385 礼宾馆第192章 再得两子第142章 着郭威鞫问第86章 须发花白第300章 他们在金山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74章 十八日,御驾幸淮南第109章 治政以安军民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第350章 隐退陈情第58章 当太子与首相共同针对第334章 交待第41章 刘信遭贬第418章 刘皇帝有请第18章 请愿第455章 见闻第185章 赵砺案第31章 进军令第255章 辽军情况不容乐观第212章 开宝北伐第482章 李氏第146章 到了还得亲征第341章 向钱看第182章 邢州有变第141章 崇政殿听政3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326章 再用老将第354章 可以讨论出降了第91章 这个都不好迁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164章蜀臣第195章 杨邠案(3)第100章 城战第379章 萧思温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214章 荆湖之策第338章 争执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夺嫡第131章 干强枝弱第200章 御敌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汉阴影下的世界(上)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138章 回宫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154章 南唐来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