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正常说话!

府门前,向训的几个子孙都在,不过人数并不多,子子孙孙加起来,也就五个,与那些枝繁叶茂的勋贵之家相比,向训一家算是血脉单薄了,并且都略显平庸,除了长子向德明之外,再无什么出众者了。

向德明此时仍在安西任职,担任安西军的后勤大管家,因此刘皇帝将目光放在向训的次子向昱身上,问道:“你现在官居何职?”

向昱也就二十多岁的年纪,是向训老来得子,一向宠爱,教养也还好,看起来比较温和,文人气质浓厚。

有些未经世事磨炼的模样,面对刘皇帝问话,有那么些局促,不过哀伤的情绪能够掩盖些许表现的不足,只见向昱红着眼眶应道:“得蒙家父荫庇,陛下赐福,臣现居朝请郎!”

朝请郎是文散官,正七品上,虽然是虚职,但级别不算低了,对于这些功臣勋贵子弟,看在他们父辈功劳的面子上,朝廷都会酌情给予一些恩典,但想要有更大的成就、更高的权势地位,还得靠自身的素质与本事,至少在当下大汉的政治生态中是这样的。

向昱,显然不如他的兄长。不过,此时的刘皇帝就表现得有些感情用事了,又或者为了表示对向训的尊重与惋惜,当即说道:“低了!大好男儿,怎能满足区区七品虚衔!明日去吏部报到,让吕端给你安排一个实缺!”

闻言,向昱愣愣地望着刘皇帝,待喦脱给他使了个眼色之后,方才反应过来,赶忙谢恩。

刘皇帝看着他,语气严重地道:“朕听说你是向星民最喜爱的儿子,好好干,不要堕了你爹英名!还有,好生照顾你爹!”

“臣遵命!”听刘皇帝这么说,向昱又不禁哽咽道,他不算精明,却能感受到,刘皇帝这已经在帮向训安排后事了…….

“二十四臣……”踩着脚凳登上銮驾,刘皇帝再度念叨了一句,停在车辕上思索几许,而后扭头对喦脱吩咐道:“即刻派人去一趟江宁,面见寿国公,替朕带一句话,就说,让他好好保重身体,好好给朕活着,待朕六十大寿之时,还要与他把酒言欢!”

“是!”喦脱立刻应道。

刘皇帝的话,有的时候是需要反着听的,不过以喦脱多年对刘皇帝心思的揣摩经验,此时这番关怀寿国公李少游的话,定然是真切的,是发自肺腑的。

毕竟,向训若一去,那曾经朝野羡慕、举国瞩目的乾右二十四臣,就剩寿国公李少游一根独枝了。

……

即便阳光明媚了,初春的晨风依旧寒着,春日高起,雍王刘承勋进宫觐见。垂拱殿前,被刘皇帝赶到殿外侍候着喦脱见了,殷勤地迎了上去,面带焦色地拜道:“小的参见大王!”

刘承勋向喦脱点头示意了下,下意识地向大开着殿门内望了眼,习惯性地问道:“陛下可在?”

“在!”喦脱迅速地点点头,然后道:“大王来得正好,还请好生劝劝官家,官家已经一日夜不曾进食了!”

一听这话,刘承勋的脸色立刻变了,严厉地斥责道:“你们是怎么伺候的!”

“是小的们罪过,只是,官家这两日心情不佳,实在劝不动啊……”喦脱道。

听喦脱这么说,刘承勋没有再理会他,也不待通报,径直往里去了。倒也不是逾越不守规矩,只是雍王刘承勋拥有不经通报而面见刘皇帝的特权,只是寻常时候他不用罢了,但眼下可不是平时,皇帝都那么久不进食了,坏了身体怎么办……

至于刘皇帝为什么心情不佳,刘承勋心里自然是有数的,他又没闭目塞听,身处京中,对最近的分封风波以及温国公病重的事情,也有所耳闻。不过,在刘承勋看来,恐怕还是前者更让刘皇帝心烦。

殿内,刘皇帝正盘着双腿,以一个瑟缩的姿态靠在御座内,手里翻阅着公文。与一般臣工上呈的奏章不同,刘皇帝手里的属于密报,乃是皇城司以及武德司汇报给刘皇帝的西京朝野舆情观测。

相比于单纯地依靠猜疑揣测,如今的刘皇帝也越发依赖于这两大特务机构的情报消息了,而结果,更加让刘皇帝心头郁结了。

就汇报所呈现的结果来看,朝野之间对刘皇帝分封提议,看衰者多,看戏者众,且随着时间的发酵,趋势越发明显,只有少数人在赞叹刘皇帝的开拓进取之外,而这少数人中,也未必有多少人是真心拥护的,至少在刘皇帝看来,其中谋求幸进的投机分子恐怕要占大多数……

“陛下!”隔着十步远,刘承勋郑重地向刘皇帝一礼。

抬眼看到自家兄弟,刘皇帝阴沉的表情释然了些,露出笑容,冲刘承勋道:“你来了,坐!”

刘承勋谢恩,不过并没有入座,看着刘皇帝带有菜色的面庞,关心道:“听闻陛下已有一日夜未进食了?”

闻问,刘皇帝摆摆手,有些无所谓地道:“没心情,没胃口!”

闻言,刘承勋摇摇头,劝慰道:“这可不行,膳食还是要定时享用的!什么事,也不比您的身体更重要,还望陛下早些用膳,保重御体,朝廷可离不开您……”

“呵呵!”刘皇帝笑了笑,澹澹道:“朕可没有那么重要,朕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没了朕,朝政就无法正常运转了?百姓就无法生活了?

何况,每个人都在劝朕保重身体,但难知机心如何!这宫里朝内,只怕盼着朕早死,好解开给他们的限制与约束者,恐怕不在少数吧……”

刘皇帝澹澹然的一番话,让刘承勋面色大变,几乎本能地低下头去,这话可不敢乱接,哪怕他是雍王,刘皇帝的亲兄弟。

不见刘成勋反馈,刘皇帝回过神来看向他,注意到他鹌鹑一般的姿态,不由道:“你这是什么反应?”

刘承勋深吸了一口气,埋头作揖道:“陛下这番话,让臣诚惶诚恐!”

“你怕什么!”对此,刘皇帝有些不耐地说道:“朕说的又不是你!”

大概是自觉反应过激,有些严厉失态了,刘皇帝平复了下心情,以一种平缓的语气道:“你是朕的亲兄弟,是朕的体己人,和外人不一样,也无话不可说!”

对刘皇帝此言,刘承勋此时心中是半个字都不信,他这一生,可都是照耀于刘皇帝光芒之下,也笼罩于其阴影之中,如此几十年了,到今时今日,他哪里还敢真把刘皇帝当哥哥看待?连二哥都有好些年没叫过了……

“陛下信任与厚遇,臣万分感激!”刘承勋只能这么表态。

显然,刘承勋在刘皇帝面前也是不可能再向少时那般放开了,刘皇帝心中稍微感慨了下,转移话题问道:“你也多日未进宫了,今日来见朕,所为何事?”

“多日未见,前来看望一下陛下。”

“不见得吧!朕如今在你们眼中,恐怕早已视为恶虎了吧,避之犹恐不及……”

“陛下!”刘承勋实在有些难以承受刘皇帝如此尖刻的言辞以及谈话方式,不由得大声了些,格外郑重地道:“不论陛下怎么想,不论管他人如何想,至少臣无愧于心,也无愧于陛下!”

刘承勋这番表明心迹的话,说得是斩钉截铁,甭管是否事实如此,至少气势做足了,而刘皇帝还真被震了下。

看着一脸严肃的皇弟,刘皇帝轻舒了一口气:“朕近来,心情一直不畅,说话有些冲,莫见怪!”

“臣不敢!”见刘皇帝有正常说话的趋势,刘承勋立刻伏低,态度再度恢复了平日的谦恭温顺。

“你也是为分封之事,前来劝朕的吧!”刘皇帝悠悠道。

刘承勋略作沉吟,应道:“陛下英明!”

看着刘承勋,刘皇帝也郑重地说道:“朕不管是谁找了你,也不管你究竟是作何考虑,但是朕,不需要你们来劝,朕脑子清醒得很,还没老湖涂!”

第1782章 数百年后的问候第103章 强势、阴谋第114章 范质薨,帝不豫第106章 倒赵第87章 淮东经略正副使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464章 甘州杨氏第351章 南粤,危!第1700章 本州无罪第1718章 太孙之争早有苗头第247章 留给辽阳的时间不多了第3章 田畔问对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1817章 摇人?大汉一并接着第111章 暂息伐蜀之心第14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68章 湖南乱第92章 大调整第82章 杀俘第243章 总结第275章 令人绝望的未来第57章 既得潞,复据泽第386章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第1791章 将来事将来做第313章 晋王一家子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时代下的大汉(上)第118章 考虑结束战争第308章 吃好喝好世宗篇42 极盛背后的阴霾第341章 向钱看第295章 北伐的尾声4第415章 血色将至第102章 辽国现状第151章 听政2第87章 秋后算账第288章 赵普使蜀2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366章 将士百战归第174章 冬季北巡第54章 临阵指挥,尽委诸君第303章 兄弟之间第459章 挫折第464章 难产的封禅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猎敌第474章 立场第130章 御汉大计第373章 被逼无奈第99章 全面对抗的两司第87章 淮东经略正副使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372章 刘皇帝的孝心第257章 龙舟第239章 耀州之战第1807章 无不可杀之人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168章 忠奸难辨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亚风云(下)第196章 橐驼儿第149章 降表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浇筑王权第441章 登闻鼓又响了第210章 一锤定音的人第243章 总结第40章 荒唐太子第74章 十八日,御驾幸淮南第64章 和约是拿来撕毁的第409章 两千贯也能扯出天大的干系?第64章 朕要亲征为耿公复仇!第34章 崇元殿中第433章 韬光养晦第268章 机遇第82章 矛盾第302章 奚王来朝第494章 轻轻放下第286章 你可不能死了第114章 耶律阮称帝仁宗篇8 罢相“疑云”第103章 送菜来了第139章 众臣拾柴第475章 赵卢之间的龃龉第114章 三桩大功第195章 漳泉献地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汉伊六次大战第85章 安心第1727章 府尹正纳妾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194章 减税难第29章 老九浑人一个半岛史话终 极限第408章 兄弟之间第71章 平息的吴越大叛乱第182章 邢州有变第440章 又借钱?不借!第23章 夜宴第29章 老九浑人一个第432章 人事大权第506章 最后的旅途6第417章 庆典一般的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