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

刘皇帝召勋贵于功臣阁的事,并没有多少隐瞒,如此大的动静,想瞒也瞒不住,因此功臣阁外早已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人,来自各方面的眼线,试探打听,意图窥测大汉最核心的权贵们在会商些什么,为可能发生的朝局变动做准备。

很是自然而然的,刘皇帝的在功臣阁内的讲话,零零总总,陆陆续续地传扬开来,从勋贵到官僚,从宫廷到朝廷,自上而下。

当然,在传播的过程中,少不了夸大其词、添油加醋,甚至以讹传讹的情况,于是,在短暂的时间内,形成了朝野轰动的效果。

而震动最大的,毫无疑问是诸勋贵之家,更具体得讲,是那些非核心、嫡出的勋贵子弟。嫡系子孙,那是要用来传家的,他们的未来在仕途、在军政,拓边垦殖可是苦活累活,是不可能让嫡系子弟去做这些既危险又辛苦的事务上。

如若成行,那些长久以来依附在各勋贵家族的亲戚、故旧子弟们,今后的日子可就很难好过了。对于朝廷过去诸多在对外垦殖上的宣传,能骗得了底层的屁民,也能蛊惑一部分不得志的庶出者,但终究难以瞒过那些更习惯吸血敲髓的权贵子弟们。

比起国内,域外的情况确实要自由些,也有数之不尽的财富资源供其发掘,但是,国内国外的条件那是天差地别,对大部分人而言,就是在海外天天睡黄金床,泡玛瑙河,也不如国内。

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对于他们而言,舒适才是第一位的。虽然这些年,有不少勋贵家族子弟,都参与到在海外拓殖中去,但这部分群体时至如今仍是少数,而其中绝大多数,都只是从事基础的货物贸易,真正放得下身段,狠得下心,深入拓殖事业中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了。

真正为之牺牲奉献的,还得是海军将士,以及那数以十万计的穷苦百姓,那同样是用命去填的。不排除特例,但这种苦,还真不是锦衣玉食的勋贵子弟们能够吃得下的。

刘皇帝那番“苦心”,他们也是不能理解的,何况,说得冠冕堂皇,根本原因,还不是想让他们这些勋贵子弟到海外给封国皇子们打天下......

当然,刘皇帝也不在乎能否理解,不在意他们的想法。把勋贵们赶出国,西进南下,到海外去发展,去祸害,这个想法,固然有些理想化,但是,刘皇帝也不奢望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只不过,对外既然放开了口子,那对内自可再加限制,严加约束,今后但凡敢为非作歹者,以国法严惩,也就不能怪他刘皇帝无情了。

就是逼,也要逼那些管不住手脚,按捺不住剥削残虐之心的权贵们往外发展。另外一方面,大汉勋贵子弟成千上万,出去闯荡的人,哪怕能出百分之一的人杰,能有所成就,那也是在为刘皇帝的开拓蓝图添砖加瓦。

若能发展壮大,最终形成一个新的食利阶层,一股新的军政力量,给国家带来新的可能,才是更为重要的。

同时,闯出去,还要走回来,掊敛国外资源财富,以反哺国内,这才是最终目的,如此方能形成循环。否则,还能真是为了发展海外,传播技术,带领域外土着走向文明吗?

勋贵们喜欢享受,这本身并没错,都能理解,大多数人都是凡夫俗子,刘皇帝也从不奢求他们能有多高的觉悟、多大的理想,他在乎的,永远只是为他们提供享乐的物质来源,至于享受方式,他并不在意,也很难干预。

卷恋故土,贪图国内安逸,这很好,也是应该,完全可以在外边赚足了钱,敛足了财,再回来嘛,若是那样,没人会反对,刘皇帝甚至会大加欢迎。

过去的十几二十年,宣慰司那般卖力宣传,还不是为了在权贵官民之间培养这种意识与习惯,也是薄有成效,前前后后,足有几十个“出海前一穷二白贱民、回国后腰缠万贯富豪”的例子,衣锦还乡,亲眼目的,从来比任何天花烂坠的宣传要更具说服力与鼓动性。

在这每个典型的背后,也意味着成百上千的牺牲,对外开拓从来不是温情脉脉的,同样是那些敢于出海闯荡汉家百姓的血泪史,海外每一座据点、每一亩耕地、每一座矿山,都凝聚着大汉商民的辛酸汗水。当然,当地土着受到的苦难,则还要倍之,只不过这从来不是朝廷与大汉商民需要考虑,顾己尚且来不及,何来的闲心顾一干蛮夷。

作为大汉的上层统治阶级,获取信息的来源更多,对于海外拓殖的真相多少有些了解,也正因为了解其中的辛苦,哪怕知道有暴利可图,愿意放下身段去践行的,仍旧不多。凭借着手中的资源,不劳而获地吃点肉,喝点汤,就足够了。他们毕竟不像那些底层的黔首,需要靠搏命,去拼出一条人生坦途,实现财富的获得,阶层的跃升。

事实上,那些海外拓殖过程中的“成功人士”,已经走在刘皇帝期望的道路上,海外的金银、粮食、香料、木材、珍珠玛瑙,乃至奴隶,都是通过他们反哺国内,为大汉的繁荣做着贡献。

至于今后,或许会发生些变化,毕竟,刘皇帝已经允诺分封,允许勋贵们在诸封国下拥有自己的领地与封邑,自己的地盘,总归要多费些心思的。

但可以想见的是,绝大部分的资源,还是会向国内转移,这也是由他们的地位决定的,毕竟,对勋贵而言,国内才是根基,若无国内的支持,在海外占领再大的地盘,也不过是无根浮萍。

或许在长时间的经营后,形势会逐渐发生变化,勋贵们的发展重心会有所偏移,对海外领地的重视程度会提高,投入的资源会增多,甚至脱离中土大宗的掌控。

但是,在此之前,大汉已经攫取了足够多财富与资源,这本就是刘皇帝所期待的,发挥其作为大汉内部矛盾宣泄的蓄水池的作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即便较前汉、李唐国运延长一百年,那也是一种进步。而同宗同源的关系存在,海外领地想要完全摆脱中国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

哪怕以最悲观眼光去看待,有朝一日,大汉亡国了,刘家子孙坐不稳江山了,那些海外的封国,也能承担起延续他刘氏香火的责任,亡国也罢,不至灭种即可。

多分封几个皇子,多建几个海外邦国,即便不能全部守住,哪怕只存留下一个,刘皇帝这最基本的目标也就实现。而相比于让中国的刘家天下千秋万代,此事实现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第99章 北巡结束第261章 大捷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206章 武德司狱第52章 幽燕变故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234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第60章 皇后进言第276章 君心难测第2138章 世宗篇13 中亚风云(中)第21章 黄袍加身第310章 形形色色第164章 侯府尹升堂第313章 辽国崩溃指日可待第236章 母、妻、子第333章 养子、南征在即第222章 銮驾临幽州第101章 这就是开宝盛世?第285章 吃酒烤肉议荆湖第187章 大汉的军事官僚地主第26章 潘美守城第390章 减丁政策,翻过那座山第217章 李国舅治政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59章 明贬实升第106章 敲打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259章 辽东初定第273 王晏镇洛第341章 实在是敌军不中用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372章 正常说话!第202章 刘皇帝已至长安第242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102章 攻心疲敌第80章 京观第392章 封禅之议,军官学院第378章 辽国近况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92章 万岁殿宴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11章 “名将”之败第180章 赏功第344章 打个赌第141章 雌威第250章 大军会于威武城第215章 手忍不住颤抖第172章 潦倒的钟谟第1818章 慈母败儿第311章 为太子刘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201章 正面交锋第50章 小满与临盆第339章 那一脚第74章 根由在朝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294章 北伐的尾声3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辽帝第433章 圣训第284章 虚了第1811章 归来第1757章 勋贵子弟第368章 吴越结局注定第84章 夏州降第112章 整风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262章 赵普议蜀第152章 压抑的成都第35章 东归第2126章 世宗篇1 谁继大统第453章 注水的开宝功臣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248章 两战破寨第289章 赵普使蜀3第235章 难以乐观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306章 北面事务第208章 狱吏之贵第1761章 新问题第235章 南口大战4第36章 奉宸营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2054章 太宗篇1 变天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贤绅,手段频出第32章 潞州震动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78章 沧州府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乐第125章 文盲将军第307章 算盘打得很美,终究落空第230章 边情暂解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99章 全面对抗的两司第442章 矛头直指第314章 门庭若市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428章 赵王的新任命第2068章 太宗篇15 热闹的夜第30章 湖湘之治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