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气运所钟李守贞

“赟哥儿,国事难宁,纷扰不休,而今皇室平辈之中,以你为长,股肱贵胄,当为天下表率。此番就镇,两州十数万百姓都托付于你手,当施善政,养士民,抚人心,勿作侵害!”刘承祐将养兄刘承赟唤至御前,亲自叮嘱。

刘承赟才能不著,以皇亲身份,任事于禁军,为护圣左厢都指挥使,在军中素来也没什么威望,老实做人,规矩做事,无骄纵逾越之举。为人虽显平庸,却也还算是个本分的人,看起来并未太多心思。

与刘承祐交情不算深,此时闻其叮嘱,很是恭敬地应下:“臣定然牢记官家教诲,不敢有片刻忘怀,到镇之后,必严格遵从朝廷诏制。”

“兄有此心即可,那是邢洺百姓的福音。”刘承祐态度温和道。

对于刘承赟往镇邢州,刘承祐的要求并不高,心里的底线便是,勿生是非即可。

招了下手,侍奉在侧的张德钧端着两杯酒上前,刘承祐起身,亲自拾起一杯,递给刘承赟:“朕谨以此杯,为兄饯行。”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刘承赟哈着腰,双手郑重地接过:“谢陛下。”

送走了刘承赟,刘承祐命人将河中府及其周边的地区的舆图拿来研究,对于河中那颗钉子,刘承祐已经有拔除之心了。这段时间以来,尤其是夏收之后,李守贞是越来越跳了,似乎已经按捺不住了。

同样的饯行,在几日前,刘承祐已经送过宋延渥了。因为将姐夫“贬至”虎狼之地的缘故,姐姐永宁公主妇人心态,舍不得丈夫远行,还进宫找刘承祐“理论”,被刘承祐稍显严厉地打发掉了。

刘承祐与这个姐姐平日里交流虽然不多,感情也不怎么深,但还算谦和有礼。此番,“龙威”爆发,显然将之吓到了,哭哭啼啼地去仁明殿找太后李氏告状诉苦。李氏深明大义,自没有因为其无理取闹来给刘承祐添麻烦,只是轻言劝慰了一番。

随着宋延渥与刘承赟的先后调离,伴随着的是对东京职位的调整。京城巡检之职,以武节都指挥使盖万继任,将之调出了禁军。而武节军,又以前朝老将王全斌接任,由此牵扯出的,是一系列的人员升拔调动。借着此机,将军中年轻辈的中低层军官升了升。

另外一条线,刘承赟所任护圣左厢都指挥使,由下属左六军都校郭崇威继之,这也是名河东旧将,去岁有先锋之功,率先入开封的汉将中就有他。

同时,借着机会,刘承祐将两个大舅哥也调了调,符昭信为散员都虞侯,高怀德为护圣军都校,掌兵。

若不是因为幽燕情势不定,恐有战事,刘承祐是打算将慕容延钊、罗彦瓌等旧部,调回东京在禁军中统兵。彼等镇戍冀中一线,已有一载的时间,履历功劳上,没有什么问题。迁至禁军,纵不为高级将帅,称号军都虞侯抑或大军厢主一级别,总归是有资格的。

在这个过程中,军队的调整迁补上,此次是由枢密院牵头,侍卫司辅助的。在人事调方面,枢密院权威渐树,当然,这是在禁帅尚洪迁的主动配合下进行的。并且,此番职位调动,基本都有升拔,最差也是平调,将校满意了,事情自然顺利。

至于侍卫将帅们,是否会因为权力的流失而心怀不满。身为统帅的尚洪迁都没意见,其余不在其位者,又岂会站出来当出头鸟?

......

河中府,河东城。

近来气氛越加微妙了,在李守贞累月的修缮下,城池越发坚固,夏收之后,辖下诸县镇钱粮都为其集于城内。李守贞又将治下县卒、乡兵尽数召至府城中,与牙兵一道操练,到如今,城内已经有蒲军两万卒。当然,良莠不齐,战力如何,尚待检验。

节度府衙内,李守贞召集着一干亲信,密议“大事”。

“看到了吧,纵使本帅断了潼关的钱粮,朝廷仍旧不敢有异动,只敢发此文,做些不痛不痒的申饬!”李守贞跨坐在帅案上,环视一圈,呵呵笑了几声,有点得意地说道,意态骄狂。

在堂间,两排坐着十来名文武,武将居多,看起来倒是济济一堂,只可惜,基本都是些无名之辈。其子李崇训与和尚总伦分居两首,看得出来,这和尚在李守贞这儿地位已远逾文武。

“只可惜,小皇帝那般折腾,朝廷竟然还没乱。”李守贞以一种失望的语气感慨着。

到如今,李守贞在属下面前,已经毫不掩饰其叛心了。

闻言,总伦在旁,捋着胡须,言笑炎炎,说道:“刘汉得其国,乃恰逢其会,侥天之幸。故汉祖在朝一载而终,盖因德行浅薄,难负社稷。而东京那少年天子,又有何才德,高居帝位,掌御天下?”

“入夏以来,先徐州饥馑,后黄河决口,再河北连月干旱,又有青州蝗灾,此皆汉天子无德,上天厌弃的警示。相较之下,河中则风调雨顺,收获丰盈,此乃明公气运之所钟啊......”

被总伦一通忽悠,李守贞眉开眼笑的:“如此说来,当真是上天都在襄助于本帅!”

从客观的角度看,只会觉得李守贞愚不可及,仿佛被施了降智光环一般。但是,身处迷局之人,往往是看不清局势,分不清情形的,更听不进人言。在反叛的道路上,李守贞自我陶醉已深,并早没了回头之路。

至于自己是否会功成,那是一定的,李守贞很有自信。自信何来,除了总伦法师的术法推算之外,近来在李守贞身边已经发生的不少“吉兆”了。

比如,三月的时候,龙门县报,有民见,河鲤跃于龙门,河峡深处,有龙吟阵阵。

五月望,清晨,又有喜鹊落于节度府后宅枝头,逗留盘旋,叽喳“祝愿”。

前不久,李守贞宴请麾下将校,酒醺,一时兴起,遥指堂中所挂“虎舐掌图”,说:“我若有非常之事,当中虎舌。”然后抬弓引弦瞄之,箭出,一发中的。

总之,大汉朝处水深火热中,而河中府这里风调雨顺,祥兆不断......

李守贞已经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谁要敢戳破其美梦,恐怕第一时间为其所噬。

而在场的河中府将校,都是一心一意跟随李守贞?当然不是,李守贞还没有那个能望。只是为求富贵耳,汉廷立国未久,便逢大丧,幼主继位,占据的还是中原四战之地,怎么看都难守江山。

跟着李守贞,若是成功了,那便是开国功臣,若是失败了,投降便是。这么多年以来,多少“前辈”、“榜样”在前,他们只是循旧路前进罢了。

第153章 乱事终不可免第31章 议治湖湘第1779章 四王毕第82章 瓦桥关第57章 扬州案有结果了第163章皇后染病,储君人选第28章 刘承祐的想法第440章 惶恐难已第35章 唐将空谈第59章 病榻陈情第364章 沉默第269章 军事会议第6章 相形见绌第11章 刘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25章 光靠水军也不行第302章 朝局大变动第58章 七皇子,安南问题第330章 最后一次东进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376章 降臣纷来完结感言第116章 辽军的异动第226章 一溃百里第95章 皇后又进谏第92章 大调整第126章 第一个被杀的宰相第43章 “梳理”、“优化”第388章 驻吐蕃大臣第425章 安东国的太子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遗产第108 状元第265章 谋划高丽第420章 刘皇帝:皇子欠管教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395章 大商人第103章 郭王会第387章 契丹终被打回原形第149章 西拓南并第150章 听政第361章 “龙宫”第371章 杀,不杀?第114章 范质薨,帝不豫第453章 注水的开宝功臣第455章 鞠躬尽瘁赵相公第176章 去邺都第146章 到了还得亲征第151章 凋零第53章 兵制改革第163章皇后染病,储君人选第1756章 海丰号第267章 亲赴云州第93章 完了第106章 敲打第87章 兄弟第150章 听政第215章 手忍不住颤抖第1687章 癸未年科举第191章 “从谏如流”第1690章 拼图第240章 南口大战9第187章 纷纷上表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219章 不踏实的刘皇帝第387章 契丹终被打回原形第2045章 最后的旅途16第83章 东京反应,王峻密奏第131章 鸣沙匪第235章 开封新城第219章 不踏实的刘皇帝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243章 总结第269章 先锋慕容承泰第297章 怪圈第1805章 度日如年,驸马张璟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222章 銮驾临幽州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217章 大动干戈第157章 提亲第317章 这山庄还是不建了第62章 难得迟疑第98章 山道第14章 皇城司在行动第19章 赵匡赞北上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452章 终罢西征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32章 后宫不平静第172章 太子妃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7章 恩赏问题第102章 攻心疲敌第1785章 统治从去***化开始第141章 纳降第3章 新皇诏制第242章 何福进之死第9章 写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