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朝廷应对

一场及时雨,足以稳人心。后续各地传来的消息也是喜人,尤其旱情严重的河北,广沐秋雨。各地枯涸的沟渠,慢慢被蓄满,干燥的田亩与粟稻尽情地吸收着水分的滋润。

以旱情故,河北的田苗,多有损毁,但因这场雨,止损不少,可以说直接避免了饥荒复发的恶况。

“久旱逢甘霖,固然是好事。但是此雨连日,绵绵不绝,恐成涝情,当降制晓谕诸道州府,提高警惕,以防水患。尤其是沿黄河州县,堤岸之防,决口之地,尤需谨慎。”殿中,耳闻外边阴雨不辍,刘承祐对着一干臣子,以一种告诫的语气说道。

“是!”

“臣等只顾欣喜天降甘霖,着实汗颜。而陛下审思周祥,已虑背后隐忧,防患于未然,令人敬仰。”冯道坐在侧,身体微躬,恭维道,不过其语气间的赞许,倒有几分真心。

殿中文武齐备,王章、郭威、尚洪迁、李洪信、冯道、魏仁浦以及受邀列席的开封府尹侯益,再加个范质。

这些人,基本囊括了中书门下、枢密院、侍卫司、三司以及开封府这几个大汉朝廷最重要的衙门,也是处置朝政的中坚力量。人数只八人,集中在一起,显然有大事要议。而最出人意料的是,这样重要的会议,向为文臣之首的杨邠竟然不在座。

旁人或许反应慢点,但似冯道这样的老狐狸,已然嗅到了那不寻常的政治信号。

稍微酝酿了一下,刘承祐神情微敛,淡淡地通报道:“朕召诸公前来,所议无他事。河中李守贞反心已炽,叛乱在即,朝廷当着手筹备应对之法。”

李守贞那边的异动,是消息如飞,纷至沓来,呈至刘承祐御案上,来源还不一。枢密院下属军情司,武德司的探事,刘承祐的暗枭,周遭驻防镇戍的汇报,以及河中内部偷偷向朝廷输诚者。

稍稍让刘承祐意外的,是高从诲,扭头便将李守贞卖了,将其联络书信,送来东京。看起来,高从诲是真的病了,否则,以高赖子以往的尿性,纵不在南边搞事情,也不致于将李守贞联络之事白于朝廷。

李守贞自认看穿了刘承祐与朝廷的想法与打算,对其动作尽收眼底,胸有成竹,智珠在握。却怎么也想不到,他的一举一动完全暴露在刘承祐面前,略无遗漏。

“陛下,李守贞笃信术士妄语,阴怀叛心,不识天数,不知天威,妄图引兵作乱,谋抗朝廷,实以卵击石,自取灭亡。”冯道率先起身,表示对李守贞的严厉谴责与鄙视。

紧随其后,是侯益,只见这老将,有些激动地道:“李守贞素鄙陋,虽为宿将,然不习戎事,沙场生涯,实无可称道者。彼在河中,自谓接英豪,聚人心,实乌合杂聚,为之效死力者能有几何。陛下与朝廷早有御备,彼辈岂能成事?”

刘承祐点了下头,朝郭威示意了下:“郭枢密,向诸位通报一下河中的情况!”

“是。”郭威起身礼毕,方才侧过身体,对在场大臣叙说道:“经军情司调查,入秋之后,李守贞已集蒲兵两万余人于河东城,日夜演练。今夏河中府丰收,李守贞重敛于民,以致河中士民,人衔怨愤。据察,李守贞于州府仓廪共屯有新陈粮秣近十万石,足可供河东城军民一载之用。”

“近来,其屡次召属下文武密议不轨,言辞张狂,毫无收敛,欲行非常之事。”

“另,其这几月来,李守贞遣使联络同州薛怀让、华州侯章,约以共叛。又阴谋北连夏州与契丹,南结孟蜀、伪唐,欲多方并举,共谋大汉。其蛇蝎之心,滔天野望,已是蠢蠢欲动。”

听完郭威之言,在场群臣顿时噤声,无不肃然。

“怎么,都被李守贞吓到了?”扫视一圈,刘承祐淡淡地问道。

“陛下,若独河中一隅之地,自不足惧。以朝廷之力,自可平灭之。然若三叛连横,四寇并来,朝廷应对起来,可就捉襟见肘了。”回话的是尚洪迁,似乎想到了四面楚歌的情形,表情有些凝重。

“魏卿有何看法?”刘承祐问神色平静的魏仁浦。

被点名,魏仁浦起身揖礼,徐徐叙来:“陛下,诸公。河中叛势,看似凶炽,实如空中楼阁。同州西面有邠、耀两州钳制;华州则处京兆与潼关的夹击之中,此二者若敢谋叛,第一时间便会遭到朝廷的毁灭打击。”

“薛怀让与侯章者,居无善政,苛敛财货,早为人所厌弃,彼无根之萍,有何可惧?况,此二人,虽为李守贞勾结,然岂是一心,只需朝廷发兵征讨,面对兵势,彼辈未必会同李守贞顽抗。所谓三叛连横,实只河中一家罢了。”

“至于四路外敌,西蜀这边,蜀主孟昶清除旧臣,朝局正当不稳,鸡峰山一役已使蜀军丧胆,再加前番与我朝签订合约,绝不敢贸然动兵。伪唐主李璟,素来暗弱,且唐军若于江淮,尚可借其水师逞威,其若敢出淮上,我中原虎师岂惧其弱旅?”

说着,魏仁浦问尚洪迁:“尚都帅以为如何?”

尚洪迁正听得认真,闻问,脱口应道:“唐军若敢北上,禁军儿郎必使彼辈有来无回!”

“至于夏州李彝殷,彼为党项众,凶猾狡黠,若见不得实在的好处,其岂会真响应李守贞,更有可能的是,坐观朝廷平叛发展,顺势而动。唯可虑者,还得属岭北的契丹,然倘若胡骑南侵,有幽州防线在,自可驳挡一二。”

“故,李守贞若举叛,至少在初期,朝廷直面威胁,唯有河中一隅!”

听完魏仁浦的分析,在场众臣,眉目多有舒展。仔细思之,情势似乎当真没有那么危急了。

“魏卿之言,深合朕心!”刘承祐起身,在人前晃悠了两个来回,方才冷肃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李逆潜蓄异志久矣,其有这些动作,并不出乎意料。早知其有异心始,朕便一直盯着河中,如观跳梁小丑。前以国情故,朕不闻不问,但如今,有赖诸公辅弼,朝政安稳,军心抚定,粮荒稍解,朕对此等叛逆之徒,断不可能再有任何容忍。”

“朕决议,发大兵,平此逆贼,消弭内患!”

“请陛下降令!”一干文武,齐声应道。

“尚卿、郭卿,枢密院与侍卫司,当着手挑拣平叛军马。”

“是!”

“王卿,三司可先行调度可供五万马步军半载之用的粮秣军械!”

闻言,王章暗暗琢磨了下,面露难色,不过迎着刘承祐的目光,还是咬牙应下:“是。”

“侯卿,自今日起,与巡检司一道,加强对东京的管控!”

“是。”侯益赶忙操着老腰。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传诏北部疆防诸军,提高警备!”

当然,还有一项安排,没有当廷宣告。给武德司的,让其着实清除东京城中的蒲军探子。

散议之后,刘承祐翻出了李守贞此前勾连蜀军以及侯益的信笺,与高从诲呈上,一共三份,命人送往河中。

随其后下诏,河中节度使李守贞,移镇金州。

刘承祐的意图很明显,哪怕李守贞造反,也要看他的眼色

第95章 真定府、寿国公第26章 潘美守城第1762章 契丹政变第235章 南口大战4第2章 王、郑二公第387章 契丹终被打回原形第130章 丧国之约第118章 面静心动第118章 蒲阴第401章 王彦升之死第379章 南北一统第33章 东京城内第138章 回宫第172章 太子妃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407章 麻烦第111章 “名将”之败第407章 一人连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260章 诱敌之计落空第264章 强硬的道理第58章 回师第1721章 再没有比饱暖更真实的了第3章 台怀之事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109章 大相国寺第420章 刘皇帝:皇子欠管教第287章 赵普使蜀1第158章 朝官实用第433章 圣训第495章 市场的形成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14章 外戚第348章 老皇帝第174章 故交情谊第140章 崇政殿听政2第133章 纳了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221章 全线出击第241章 锦州陷落第209章 各执己见第291章 和议达成第250章 秘密战线上的作为第57章 父子双相位,一门两国公第87章 栾城之战(1)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77章 刘知远终于动了第280章 虑难备战于前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11章 刘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择君,兄弟之间第314章 还京第220章 阵斩高模翰第132章 做媒无题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第344章 打个赌第399章 还债第126章 冬至宴2第103章 郭王会第189章 还继续走吗?第2章 分食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145章 中秋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01章 擎天保驾之臣第298章 对党项策第96章 刘皇帝就是定海神针第227章 强势破城第124章 幽燕事了(续)第18章 诏议国策第74章 契丹高丽之事第418章 洗礼第236章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241章 至此战罢第201章 捐资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361章 安东国第2128章 世宗篇3 气质不同第356章 太子犒军,限期已至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第209章 御史台→都察院第78章 召还二郎?第39章 百年大计第89章 破财赎罪第176章 去邺都第39章 濮州案(2)第300章 他们在金山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62章 紧锣密鼓第450章 落幕第1757章 勋贵子弟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238章 杯酒释权第125章 邢州事第70章 大礼第130章 御汉大计第175章 蜀定,凯旋第241章 锦州陷落第137章 后宫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