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降将→良将

“都帅怎知?”见赵匡胤淡然之间,做出自信的判断,党进不由好奇道。

党进是个粗汉,目不知书,行为粗鄙,不爱动脑筋,以骁勇立身存世,闻名军中。领军作战,厮杀从无怯惧,不知死为何物。跟在赵匡胤身边,则更加懒得去分析敌情,思考战局了,一切听指挥即可。

闻其问,赵匡胤淡淡地道:“论士卒之精炼,将校之指挥,两军差距,难已计量。前番数报,激战正酣,如此近的距离,激战近两个时辰,如张彦卿局面不利,处败势,必然求援。他既不请援,而今杀声消弥,则战局已定,且必是张彦卿战而胜之!我想,用不了多久,胜报当传!”

“听都帅分析战情,如饮佳酿,不胜陶醉,真统帅也!”党进憨憨一笑,恭维说。

未己,一艘走舸顺流轻便东来,穿梭过护卫在前的水师战舰群,直至赵匡胤座舰下,高声道:“启禀都帅,张将军已击破蜀军,蜀军溃败,正在清剿残敌,扩大战果!”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好!张将军真良将也!”赵匡胤喜赞一声,当即下令:“传命魏辚,率一千水军西进,协助肃清残敌,收降俘虏,从速清理水道,以供大军通行!”

“是!”

“另外,传令全军,准备起锚西进!”

正值午后,时间还早,取得了开门红,赵匡胤打算再趁胜进军,以迫蜀军。军令一层层地下达,整支庞大的船队,仿佛苏醒了一般,做好出发的准备,而头前拱卫的水师,也在汉将魏璘的率领下,西出一支。

魏璘,这个荆南降将,虽然才干略显普通,归顺朝廷之后,日子倒也还滋润。打周行逢的时候,捞到了不少战功,献了投名状,而今西征,也作为水军副指挥从军,如果能苟到后边,至少三四代的富贵,是没什么问题的。

又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清剿与疏通,巫峡间的水道,被清理出来,一部水师舰船的护卫下,赵匡胤赶到战场。望着江中的遗迹,优美的江峡景色,被战争与杀戮破坏了个干净,仍具美感,但肃杀的氛围,令人蹙眉。

缴获的船只与俘虏,被移泊两岸,专门看守,空出一条中间水道,魏璘亲自登上赵匡胤的座舰汇报。

“战果可曾清点出来?”赵匡胤问。

赵匡胤的统帅能力,在前期的筹备调度之中,已然表现得淋漓尽致,折服了西征的将校们。而魏璘,对于这个年轻的统帅,更不敢小觑,闻问,当即述来:“张都将以寡敌众,大获全胜,杀敌无算,必在千数,缴获各类船只七十余艘,收降蜀卒,约在两千之众,蜀军败走者,兵不满千,船不足三十艘!”

“张将军呢?”

“已率军追剿残敌,意欲尽歼之!”魏璘答道。

赵匡胤闻言,浓眉稍微一拧,略作思考,当即下令:“留一部,将俘虏集中看守,等候中军船队,循序西进。剩下的水军,随本帅的大纛西进,支援张将军!”

“是!”

“都帅,蜀师全军而来,尚且为张都将击破,如今已成丧师之徒,更不当为张都将对手,何需支援?”魏璘疑问道。

摇了摇头,赵匡胤淡淡道:“本帅只恐,张将军目的不仅在那些残军!”

巫山县东四十余里,有狭溪汇入大江,溪右,蜀军设有一寨,水陆相连,寨名松木。西逃的二十来艘败船,直接退入其间,而张彦卿率军,追及于此,不加思索,直接引军船冲入水寨。

败军带回来的,不只是失败的结果与情绪,更严重的,还有趁胜进军的敌人,杀气腾腾,势不可当。显然,张彦卿的目的,就是这座蜀寨。

残余的蜀军水师,面对侵掠愈急的汉军追兵,毫无抵抗之心,迅速溃败,直奔旱寨。张彦卿也下令弃舟登陆,聚众随后直击。

连战多时,又兼追击,士卒皆已疲敝,但士气高昂,又有张彦卿亲自指挥,鼓舞士气。就借着那股子气,再兼败卒的扰乱,在毫无攻坚利器的情况下,张彦卿率着水军,直接向松木旱寨发起冲击。

松木寨的蜀军守将姓卢,在察觉到张彦卿军的作战意图之后,只觉其狂妄无比。水寨虽破,乱军丛生,但反应还算快,积极组织人,弹压乱军的同时,以弓矢、木石、长枪据寨截道而守,想要就此予以这支骄狂的汉军以杀伤。

然而,还是那个理由,毕竟久疏战阵,混乱之间,将士错愕,军心动摇,想要在短时间内,组织起足够的战力,并两面兼顾,可没有那么容易。蜀将有其心,却无其力。

张彦卿的顾忌则没那么多,抓住机会,趁着旱寨的防御漏洞被弥补之前,集中兵兵力,突击一点。但不得不说的是,这样的冲法,牺牲很大,伤亡很多,在一刻多钟的时间内,汉军在松木寨前,便倒下了上百的士卒。

天色已微显黯淡,江峡间的秋风呼呼作响,似乎在为激烈交战的双方助威,又似乎在嘲笑凡人的争端,哀叹生命的流逝。

松木旱寨前的战斗,规模并不大,受地形所限,双方都难施展开,蜀军有守御之利,汉师士气高昂,但交战的烈度极高,几乎每一个呼吸间,都有伤亡产生。

在寨前,仍有数十名汉卒,执大盾,持钢刀,踩着木牌,向敌寨发起前赴后继的冲击。后方不远处,张彦卿神色冷硬,死死地盯着前方战况。

受限于地形,受限于攻坚军械的不足,到目前为止,只能选择死战,并从速破敌。张彦卿并不是贸然选择进攻,而是从俘虏的蜀军将校口中得知了松木寨的虚实,只有不到两千人,他觉得能战,是故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

但是,当视野之间,见着那些受他调教的儿郎,以血肉之躯,仰攻前进,不断地倒下,哀嚎的声音,仍旧不免让他心生波澜。

不过这种情况下,是容不得任何心慈手软的!

“将军,蜀军的抵抗很顽强啊,寨前已经损了不下120卒,既失突袭之效,将士们又连续作战,疲惫不堪,士气不断回落,一旦让寨中蜀军彻底稳固下来,再迁延于此,我军恐受重创!”见战况焦灼,紧跟于侧的一名营将,严肃地说道,似有劝退之意。

闻之,张彦卿目不转睛,厉声道:“那就在其稳固之前,击破他们!蜀军可作依托的,也只有那几面寨墙,险则险矣,一旦攻破,必然一举破之!”

深吸了一口气,眼光不断闪动,寨前的信息,不断地摄入眼帘,进入大脑。牙齿将嘴皮咬破,张彦卿道:“强弓硬弩,给我上前,将所有的箭矢,全部射出,压制寨上蜀军。”

看着身边既作护卫,也作后备的一百多名士卒,道:“你们也歇了一段时间了,不要跟在我身边了,冲上去!”

“你亲自上去,告诉将士们,生路只在前方,踏破敌寨,击灭蜀军!”张彦卿唾沫横飞,严令道。

言罢,十几支箭朝张彦卿射来,被盾牌挡了几支,扎地数支,还伤了两名汉卒。营将拔出了腰间的佩刀,一脸慷慨之情,对张彦卿道:“将军,我带人上前支援,至死方休!此地距离寨墙太近了,还请将军暂时退后避一避!”

“将士们浴血厮杀,赴蹈向前,我身为主将,岂惧区区矢石?”张彦卿双目一睁,怒声道:“你不必管我,尽管上前攻寨,破了蜀军,我请你喝酒!”

“是!”

待营将领兵上前,加入血拼,张彦卿又以箭指天,高声说:“传令,本将在此督战,攻寨士卒,敢有退后者,我将亲自斩杀!”

言方罢,一支流矢,带着强劲的力道,直扎张彦卿肩膀。虽有肩甲防护,仍旧被破,刺入肉中。一声闷哼,张彦卿身形一个动摇,身边的亲兵关心紧张地护在前边。

张彦卿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如常地盯着敌寨,面皮轻轻抖动,只让士卒,将箭杆斩断,整个人依旧如一块坚石,牢牢地屹立在后边督战。

在张彦卿的激励下,汉军忘死冲杀,终于在敌寨打破了一道阙口。阙口一开,就似虎入群羊,一发不可收拾,而守寨的蜀卒,早为这干悍不畏死的敌军所震慑,砦墙一破,直接溃败,逃亡者有之,但投降者更多。

等赵匡胤领着人赶到时,战场已成残局,松木窄间仍显混乱,但汉军的旗帜,高高竖起。

得知张彦卿不只追灭敌水师败军,还以少克众,趁势拿下了松木寨,赵匡胤不由感慨道:“张彦卿者,真良将也!水战强悍,陆战攻寨,也丝毫不弱。如此人才,当年唐主竟不能用,可见其昏聩!”

“虽然成功拿下松木寨,但张都将,不加请示,贸然进攻,终有擅作主张之嫌。此举风险极大,死伤必然不少......”赵匡胤身边的一名短须中年将领,名为崔彦进,乃东路军步军指挥之一,比较中肯地评价道。

赵匡胤则道:“战场之上,情势瞬息万变,因随机而动,岂能事事请示。我前已与其出击之权,张将军既然选择趁势攻寨,必然是发现了战机,只要结果是好的,那便是大功!”

“都帅之器量,在下佩服!”听其言,崔彦进不由点了点头,露出感佩之色,拱手道。

第257章 上京叛乱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202章 钱粮百万计第382章 契丹尽失东北第495章 市场的形成第419章 刘皇帝请客第456章 遗泽第413章 态度与宣言第124章 幽燕事了(续)第68章 婚宴第484章 不对劲!第431章 花蕊夫人之殇第420章 老年丧子第29章 太后的病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认可第55章 拉开序幕第60章 惊喜来得太突然第2051章 最后的旅途(终)第160章 平定第200章 谁能继位?第123章 株连不可避免第1729章 太子之问第299章 温情脉脉第122章 连锁反应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440章 又借钱?不借!第110章 坦白第307章 南国风雨第60章 家事、国事第256章 辽帝的决断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国的政治生态第212章 开宝北伐第112章 幸灾乐祸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322章 再启西进第93章 噩耗连连第394章 永远在猜忌的路上第129章 割地、称臣、纳贡第470章 分封第27章 郭威病了第266章 断云岭大捷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风波第186章 赐死第47章 战略所向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144章 东宫家事,接连凋零第314章 门庭若市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80章 京观第405章 杨吕觐见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阴霾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135章 赵家父子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21章 西巡第110章 坦白第184章 教训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081章 太宗篇28 剑南“玩”脱了第83章 佛陀入世,亦在治下第95章 皇后又进谏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2053章 终章第315章 质量最高的一次科举第325章 成长与成熟第501章 最后的旅途1第65章 君臣相宜第130章 丧国之约第309章 衡酿第1808章 老来丧女第457章 粉饰一二第82章 不手软第227章 延州事第39章 濮州案(2)第173章 钟谟当秦桧第456章 刚愎的刘皇帝第225章 恩爱与恩典第376章 对策第61章 气运所钟李守贞第346章 天子的“怜悯”第247章 视察第259章 兵临梁泉第200章 谁能继位?第33章 东京城内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364章 皇子戍边第412章 二王第354章 贵妃母子第512章 最后的旅途11第1775章 调整第169章 王溥的补充第228章 巡边汇报第473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224章 攻略方向第49章 求援第1803章 运动第7章 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