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掘地求生

栾城以南七八里远,杨业率着他的部下,领着一干民夫在残破的营垣间翻找搜索着。这一片区域,同样死了不少人,且观尸身衣着,多是被强掳北上的原晋国官员。

头盔夹在腰间,神色间,残留着疲惫,站在边上,指挥着。在昨夜的战斗中,杨业前后阵斩契丹将校数名,射杀契丹大将耶律拔里得,表现得异常凶猛。

而杨业的任务,便是找到那些后晋公卿。刘承祐此前也是忽略了那些人,还是意外地自营中见到了一些苟活下来的后晋官僚,方才反应过来,当即着人搜救。

他的身边,跟着一名官员,魏仁浦。

魏仁浦一身粗旧布衣,形象不及打理,发髻乱扬,但眉宇之间仍带着一股优容大度。

不凡之人,自行非常之事。在昨夜的纷乱中,没有如常人那般慌乱无措,而是冷静地分析局势,见机鼓动起丁壮劳役,共击契丹。他的记忆力十分好,早就洞察周边看守辽兵的情况,因势而击,没有费多少力便将一部契丹人击溃。天亮后,也是他组织起人,安抚人心,率众投靠。

魏仁浦率众来归,听得他的情况,刘承祐亲自接见了他,虽没有细谈,但三言两语间,自能感觉到他的不凡,对其组织能力很满意,立刻着其任事。

目光四下扫了一圈,见着这一片惨象,杨业偏头对跟在身侧的魏仁浦说道:“魏先生,看来这些晋室臣属,在乱兵之中,是死伤殆尽了。也许那些宰臣,已然丧命了......”

“听闻辽主对冯相公等人颇为重视,身边有士卒保护,当不至于此!”魏仁浦答道。

杨业却是摇了摇头:“似昨夜的情况,那等疯狂杀戮,自身尚且难保,契丹人又怎么会卖命保护汉臣?”

闻言,魏仁浦叹了口气,指着北边:“若在下没有记错,这几座营地,都是安置晋臣高官的,我们沿途寻找吧。”

“只能如此了,殿下有令,总要有个结果,哪怕将这尸堆都翻一遍。”

招呼着一干人,继续搜寻,耗费了些时间,有了结果。

阳光普照,风继续吹,战场上的血腥之气,似乎消散不少。河滩上的一片营地中,杨业与魏仁浦看着自坑洞了爬出的数名石晋宰朝臣,不禁愕然。

地势平坦的河滩边上,红蓼密布,荒草丛生,枯枝烂叶浸在砂土烂地中,各处残留着战争袭击过的狼藉。

营地中,挖了好几处坑洞,洞不大但够深,仅容一两人,而那些大臣便自这些坑洞中被拉出。

昨夜战起,冯道这些晋臣也是惶惶不安。他们这些人,虽然大多经历过王朝兴替的兵荒马乱,但是这种行军营中的变乱,可就少了,安全感太低,性命时刻受到威胁。

其后,暗暗期待着的动乱并未被扑平,当耳边尽是“杀胡虏”的喊叫声时,保护他们的契丹军士再也顾不得这些晋臣,四散而亡,各自求生。事实上,冯道这些感谢上苍的保佑,那些契丹卫兵没有趁乱将他们宰了......

一干人聚在冯道这儿,等他拿主意,如何避难。在辽营处处杀戮,动乱愈演愈烈的同时,还是冯道够冷静,没有如一般人那般慌不择路,四处乱窜,那样只会死得更快。

而是聚集起诸臣身边的忠仆,在营地上挖起深坑,藏身其中,上报盖一层木板、荒草、枯枝,再洒上泥沙。

上演的这一番掘地求生的戏码,虽然离奇,却意外地有效。奴仆们最后被乱兵冲散了,他们却安安稳稳地保全下来。一直到杨业率人经过,才高呼求救,得以苟全。不过,有几个倒霉蛋,大概是仆人太忠心,遮得太严实了,直接在坑洞中被憋死了。

不过,活着的人,都不禁喜极而泣,激动地谢天谢地,一点也不在意什么公卿大臣的形象与气度了,当真只有在生死边缘试探过了,方知生命的可贵。

相较之下,冯道这老头虽然激动,表现却也还算淡定,身上、脸上全部沾着污泥,稍稍清理了下白须上黏着的泥污,摇摇晃晃地走到杨业面前。

毕竟一把年纪了,经过这一夜的惊吓折腾,冯道的身子骨也有些扛不住,魏仁浦见机,立刻上前扶住这老儿:“相公当心。”

“你认识老朽?”冯道有点意外地看着他。

魏仁浦命人递上一个水袋,朝他说道:“在下魏仁浦,原本是枢密院一小吏,有幸目睹过相公真容。”

“你就是魏仁浦?老朽在中枢,有所耳闻。”打量了魏仁浦几眼,冯道露出一点疲倦的笑容,这样说道。不过,是否真的听过,那就不得而知了。

小抿了一口水,冯道这才向杨业拱手道:“多谢将军救命之恩。”

“不用谢我,要谢,就谢殿下吧!”杨业回了个礼,说:“若不是殿下降令搜寻,恐怕诸公,将长眠于此了。”

“殿下?”冯道张着老眼,急问:“敢问将军,你们可是龙栖军,河东二皇子麾下!”

虽是疑问,但冯道的语气很肯定,待得到杨业肯定的回复,这老儿直接摆脱魏仁浦的搀扶。不知道刘承祐在哪个方向,干脆便朝西面太原方向躬身作揖,表示感谢。

其他的晋臣,得知是刘承祐救了他们的性命,有样学样,稍稍恢复后,也都吐露感谢之言,当着众军士、民壮的面,嘴里满是对刘承祐的溢美之词。

至于是否发乎真心,那便有待商榷了,毕竟,是刘承祐发起的这场袭击,才导致他们这一夜的惊惧与苦楚,否则,在辽营中,凭着他们的地位与身份,还是能过得很滋润的。

当然,总归是有些感激的,就眼下的情况,至少不用再入北国,当契丹人的臣子,日后做那异域之鬼。且凭他们的身份与资历,是肯定能得到刘知远的善待的,几次王朝兴替下来,对前朝旧臣,都是这般。这一次,还不是“篡夺”江山。

日后在刘知远的新朝,他们总能得到些好处,纵使没有实职,一些勋爵也还是有的,待朝局稳定,位及将相也不是不可能。至于那些丧命的人,只能怪其运气不好了,在这种乱世,运气不好都是一种罪过。

除了杨业救出的这些人之外,还有不少其他晋臣活下来了。

冯道、李崧、赵莹、冯玉、李浣、和凝、徐台符、陶谷......这是上呈刘承祐的一份晋臣名单,人数还不少,毕竟几乎代表整个石晋朝廷。

不过,除了冯道之外,刘承祐基本都没听说过。那个陶谷,似乎有点印象。

对这些晋臣,刘承祐暂时没有接见,只命人妥善安置。倒不是不重视,而是,他实在太累了,将所有事务交给张彦威、郭荣、向训之后,躺下便陷入沉睡。

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亚风云(下)第397章 指点第412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59章 明贬实升第398章 虞美人第416章 尾声第97章 再临六合第213章 纡尊降贵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146章 近亲通婚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196章 开宝八年第382章 朕知道你们不满第140章 恼火的赵匡胤第329章 游市第1706章 拾遗补阙第47章 诱其北上第149章 西拓南并第21章 聪明主动的安氏父子第43章 大公主回来了第27章 大汉二十三道第1736章 试炮第78章 召还二郎?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义第144章 两月灭蜀?第115章 瀛州第356章 太子犒军,限期已至第301章 从清丈土地开始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398章 换个思路第93章 完了第177章 耶律妃第135章 赵家父子第128章 蜀中乱象第107章 巡幸江南仁宗篇8 罢相“疑云”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1774章 又罢一相第1767章 心头发慌第327章 相对公平第436章 乾元之巅揽月台第76章 效郭威战法第509章 最后的旅途8第1803章 运动第19章 罢免两勋贵第67章 来自河阳的消息第86章 活下来,就是名将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猎天子第401章 王彦升之死第158章 朝官实用第99章 御帐议战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第2045章 最后的旅途16第252章 两面攻势,四路进兵第130章 御汉大计第423章 安东国的权贵们第296章 缺人了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27章 冬至宴3第14章 腹黑之谋第339章 那一脚第318章 皇子们渐渐大了第35章 坐不住了第99章 两个人才第91章 栾城之战(3)第441章 刘皇帝的财产第260章 论婿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义子第485章 老皇帝:查一查是否有问题世宗篇51 皇太孙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键政第350章 韶州大捷第281章 全军覆没?世宗篇25 宗藩新约第216章 下诏北伐第328章 默认第34章 崇元殿中第124章 目标大理第139章 韩常案第116章 挣扎无力第85章 浮雕第34章 惊陶谷第43章 刘皇帝训子第34章 三次铁离之战第32章 天子上门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355章 韩熙载准备好了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319章 重任相托第131章 川间栈道败兵急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诞生第163章皇后染病,储君人选第121章 招降纳叛第155章 着周王善后第284章 虚了第232章 淮南情况第13章 战争的脚步正在迫近第1698章 做贼心虚第105章 逐一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