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战损与战果

由于太过劳累的缘故,刘承祐这一觉,睡得只感觉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昏昏沉沉睁开眼的时候,才发现,真的已经到深夜了。只不过,透过帐顶的空隙可以看到,夜空中悬挂的那轮弯月十分地明亮,缕缕清辉伴着星光洒下,周边一片静谧。

身体间仍旧满是困倦,大脑一时空白,只欲再倒地而眠。同样是熬夜,这一回,可比此前羊头山一役,要辛苦得多,仅身体与精神的压力,便不是一个量级。

刘承祐此时的状态,有点像前世,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周五约着同学网吧五连坐通宵,天亮了吃顿早餐,回宿舍再战至午后,尔后躺尸到周日的那种感觉。只是,此时的状态,自然还要差不少。

缓了一会儿,回了神,深呼吸几口,抑制着闭眼再睡的欲望,刘承祐起身,朝帐外吆喝一声:“来人!”

“殿下。”一名亲兵队长入内。

“什么时辰了?”脑袋发昏,隐隐生疼,掌心按在额头上揉了揉,刘承祐问道。

“已过亥时。”队长答道。

刘承祐微愠:“孤不是交代过,黄昏时分便叫醒我吗?”

队长埋下了头。见其状,刘承祐:“李崇矩呢?”

“李都头他......”队长有些迟疑:“在帐外。”

双目中闪过一丝疑惑,刘承祐穿好鞋子起身,走出帐外,只见,李崇矩正垂着头,跪在那儿。

“你这是何故?”刘承祐问。

闻声,李崇矩抬头,那张老实的面孔上尽是疲倦,低着嗓子答道:“请殿下治罪!”

抬指揉了揉发胀的眼睛,刘承祐好整以暇:“哦?你,何罪之有啊?”

“昨夜战场抗令,今夜又自作主张,违背殿下吩咐......”

“如你所说,你犯的可都是死罪,你觉得,孤当如何处置啊?”刘承祐嘴角扯了扯,说道。

闻言,李崇矩有点局促地眨了眨眼睛,沉默了一会儿,方瓮声道:“无论殿下如何知罪,卑职必无怨言。”

又审视了李崇矩一会儿,刘承祐似乎有点不耐烦地对他摆了摆手:“你若心中难安,自己找郭荣,由他评断论罪处罚。唔......至于现在,你也别跪着的,孤再给你一个任务。”

“请殿下吩咐。”李崇矩一脸郑重。

动了动手指,刘承祐说:“去找人,给我弄点吃的,我腹中饥饿!”

先是有些呆,随后李崇矩反应过来,应了声是,扭身去了。望着其背影,略显蹒跚,看起来跪了不短的时间。

刘承祐这才将注意力放到周边,营地已然十分庞大,龙栖、晋、燕、官、民,各路人马都齐聚而来,郭荣、向训等人将一切安排得很不错,井然有序的,人虽杂,却没什么乱象。防御也没有落下,营栅鹿砦设置地很有章法,巡逻的士卒也没有松懈的样子。

刘承祐所处,基本在整座营地的中间位置,各州转悠检视了一圈,躺倒在一架堆着茅草的车上,望着夜空,此时心头竟有些空荡荡的。

脑中不由自主地重现此次大战前后,怎么想,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忽地,一阵风自东南面卷地而来,已然有些油腻的头发被撩动起来,感受着风的吹拂,刘承祐忽地脑袋一清。

心中生出些恶趣味。昨夜大战,虽没有陨石降落,坠于敌营,但是,那场猛烈的夏风,还是有些说法的。自己,勉强算得上,风魔导吧......

顺着风势朝西北望去,那是一大片茂密的树林,隔得虽远,却能清晰地听见风过时的沙沙作响,另有夏虫长鸣。

那,应该就是“杀胡林”吧。

刘承祐心中这样想到,同时暗下决定,明日便命人立个碑。顺便,再寻一晋臣以此战写一篇碑文,刻上去。

等刘承祐回到军帐之时,饭菜已然准备好,且已凉了。不过,腹中饥饿,他也不是挑剔的人,顾不得那些许,狼吞虎咽以充饥。在擦嘴的时候,抹过下巴,感受着那麻麻痒痒的感觉,刘承祐才发现,在这一日两夜间,胡茬竟然疯长。

吃饱喝足,刘承祐开始扰人清梦了,命人将龙栖军军级以上的军官以及两名马军指挥召来,进行战后总结。

老面孔,一下子少了两个,第二军指挥使孙立还在昏迷之中,这么久了,还吊着一条命,应该有可能恢复过来。

所幸,张彦威、郭荣、向训、马全义、慕容延钊这几人还在。

“辽军的情况如何了?”刘承祐先问归来的韩通。

“辽军退至真定,收拢败兵整顿。”韩通回答道:“殿下,真定距离栾城不过五十余里,一旦其整军完毕,恐其会南来复仇啊!”

“崩溃的士气,哪里是那么容易恢复的。”刘承祐说:“不过,却也不得不防,加强警戒,派人给我死死地盯着真定城!”

“是!”

刘承祐眼下,还真不惧辽军复来,至少不怕,真定的辽军。

略作沉吟,刘承祐扫视一圈,开口道:“说说吧,战损如何?战果如何?”

闻问,向训呈给刘承祐一本簿子,大概的情况,基本都统计出来了。刘承祐一面翻阅着,一面听着其口述。

龙栖军的死伤,只能用惨重来形容了。战前八千将士,战后归建者不过五千来人,且半数都带着轻重不等的上,营中陆续有伤重而亡者。剩下的,尽数没于战阵之中,不是阵亡,就是失踪,尸体根本难以全部寻回。

军官的损失也不小,两个军指挥一死一伤,下一级的营指挥没了三分之一,更下面的都、队军官则更多了。第二、三两军,干脆有些都、队,无一人活着归来......

伴着向训的叙述声,帐中的几名将领,都不由面露黯然,气氛渐渐沉闷。

对战损,刘承祐心里实则有些数的,强颜释然,说:“付出的代价再大,终究是赌赢了,我们是胜利者。将士们浴血厮杀,他们的血没有白流。”

对栾城一战,刘承祐基本可以想象,日后的史书中会怎么形容,大抵会夹杂着“以寡敌众”、“奠基之战”、“战略性胜利”、“历史转折”诸如此类的短语。

不提其他暂且看不到的影响,比起丰硕的战果,龙栖军的战损,却又微不足道了。

确切的数字,出去燕兵,辽兵中的契丹、奚人等胡族士兵等十一万余,有半数都留在了此地,死在乱战之中。俘获战马近两万匹,牛羊牲畜数万,军械数以十万计,财货更是不计其数......

先后得晋兵、燕兵的降服。

当然,燕兵死伤很严重,近半;晋军降卒生存者不足一万;至于那些百姓、民壮,就更惨烈了。洨水之畔的尸身,必是十万往上,可谓惨烈之极。

第381章 刘皇帝返京第483章 南巡第272章 被放弃的耶律斜轸第240章 家宴第73章 纸上谈兵第388章 驻吐蕃大臣第22章 改革急先锋第122章 相互诛心第163章 河东风云(终)第328章 决议横涉流沙第8章 掺沙子的效果第60章 “暴毙”第146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114章 三桩大功第139章 崇政殿听政1第56章 南平王让朕好等啊第197章 刚愎依旧第230章 压力都不小第508章 最后的旅途7第455章 见闻第115章 冬月第75章 去吧,杨无敌!第365章 边事结论第109章 大相国寺第77章 安阳之殇第23章 皇帝的底气第9章 写得不错!第133章 西征!第457章 郑州第100章 河西大案第84章 刘承祐的决定第35章 瑶华春第291章 汉辽山阳之战第22章 荆南既定第503章 最后的旅途3第21章 黄袍加身第356章 被忽视的皇子第151章 凋零第39章 归义军有归心第400章 柴荣死了第286章 宗室第108 状元第80章 春夜第35章 室韦覆灭第465章 “教匪”第49章 花里胡哨不管用第462章 当年善政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45章 移镇之议第433章 圣训第161章 河东风云(8)第145章 糜烂的同化政策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456章 遗泽第53章 遁第116章 凉甘瓜沙第8章 杨苏还京第327章 相对公平第69章 虞国公也走了第138章 从长计议第391章 暗箭第1750章 《桃兰赋》第222章 阉宦之虑仁宗篇3 欧阳大家第19章 韩熙载都等急了第72章 颐指气使VS意气风发第136章 收一将,纳一妃第166章 这个太子不好当第140章 崇政殿听政2第440章 又借钱?不借!第76章 王峻用兵第227章 席卷半岛第24章 人事调整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国病斑,皇帝无后第397章 盐事暂定第412章 结局早已注定第300章 灵州换任第248章 耶律屋质真正的建议第207章 还京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隐患第298章 对党项策第1793章 又一个四品大员没了第257章 龙舟第93章 栾城之战(完)第422章 朕的话说完了第380章 投汉第407章 麻烦第71章 平息的吴越大叛乱第506章 最后的旅途6第262章 赵普议蜀第169章 两面三刀第216章 马政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261章 冒进追击第200章 御敌第139章 韩常案第170章 全线动员第106章 陈觉怯战观成败第421章 为什么不喝酒?第341章 实在是敌军不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