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灰溜溜地滚回去

自家人知自家事,也知道契丹人自己,才清楚栾城一战,他们的损失到底有多大。当拿到战损报告之时,耶律阮的脸都绿了,心中直滴血。

太惨了!

死伤的军队中,除了奚人、靺鞨、室韦等诸族胡兵外,还有大量契丹本族士卒,而上层的契丹贵族、将领、各族酋帅在乱战中也是死伤惨重,似耶律拔里得之类的高级将领都阵亡了好几个,这些人,可都是维护契丹统治的基石。

而能随驾在耶律德光身边的军队,都是契丹的精锐,他们损伤如此严重,是可能动摇统治根基的。此次战败,用伤筋动骨都难以完全诠释。

军队的伤亡只是其一,同样让耶律阮感到心疼的,是随军的那大量财富物资,他们耗费了半年多的时间,在中原、河北搜刮掠夺,眼下似乎全给敌人做了嫁衣。这些财富,对于契丹人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要知道,自石晋与契丹决裂交恶之后,在这数年的角力当中,耶律德光也是穷兵黩武,契丹本国前后的损失也是不小的,尤其在戚城、阳城的两次战役中,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契丹国内,早已是民困兵疲。

及至去岁,南下灭晋,耶律德光几乎是以举国之力而来。原本,纵使无法长期占据中原,哪怕耶律德光死了,就凭借着在中原掠夺的这些财货,运回国内,便足以让契丹回一大口血,缓解国内矛盾的同时,还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甚至于,有助于耶律阮回国争夺帝位。但现在,大好局面一朝丧,赔到姥姥家了。

同时,耶律阮的心中充斥着不甘与懊悔,栾城一战,败得太过憋屈了。有一说一,契丹自立国以来,就没有遭到过如此重创,甚至去岁灭晋,都是契丹军队还没怎么发力,后晋便自己倒下了。

然而,就在这半载之后,在异国,在栾城,十几万步骑,就那么不明不白地溃败了。或许战后细思,能够反思出一些问题,总结出一些经验,此刻,还在真定城忍着痛舔舐伤口的耶律阮,还难以平静下来去认真思考。

尤其在,战后栾城的消息,敌军的情况,传到耶律阮耳中后。八千龙栖军,敌军只有区区八千人,他们十几万精锐渲染对方的背景板,耶律阮的心态直接崩了。

当着归来众将的面,耶律阮便激动地高呼着,要率军回转反击,以复其仇,以血其耻。与耶律阮抱有同样想法的契丹贵族将领还不少,他们大契丹,何曾吃过这等亏,一定地报复回去。

不过,终究是有些头脑还算清醒的人,或者说比较稳重的人。比如,汉臣中的张砺,契丹人中的耶律安搏。

“刘家小儿兵少,前番得胜,仅占偷袭之利。真定尚有数万强兵,挥师南下击之,有何不可?你们,是不是怕了,有怯敌之心?”面对以二人为首的将臣的劝阻,耶律阮厉声质问道。

张砺年纪不小了,遭逢兵灾大变,愈显老态,不过一副铁了心要做契丹忠臣的样子,激动地劝道:“大王,真定城中将士虽然不少,然大败归来,军心散乱,士气不振,如何与携大胜之势的敌军抗衡?且对方有晋兵与燕兵相助,我军也无绝对的兵力优势。此等局面,诚不可南下与之争锋啊?”

“燕兵?迟早我要让这干叛徒付出代价!”提到燕兵,耶律阮更加怒不可遏,忽地双目一凝,冷冷地盯着张砺:“若不是那些汉军背叛,我军何至于此?张公如此劝阻我进军,是否别有居心!”

对张砺,耶律阮并不太感冒,倒不是因为他是汉臣的原因,而是这个人,太受耶律德光倚重。

面对耶律阮的质疑,张砺一下子涨红了脸,面上尽是羞愤之情,抬手指着自己的心口:“陛下对臣有知遇之恩,极尽礼节,不念背离之恶,臣只有竭诚以报。永康王若怀疑我的用心,但可剖心以明志!”

但见张砺那副动情的模样,耶律阮耸了耸鼻子,避过视线,气愤地坐下,不作声了。见耶律阮的反应,张砺急促跳动的心脏这才缓了下来,低调着,心中默语: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张砺这个人,刚直负气,却也不傻,早看出苗头了,知道耶律德光死后,自己日子恐怕不会好过,趁着辽军新败的机会,已然琢磨着寻机南奔了。甚至有些后悔,那夜乱战中,没有果断留下了......

带着气,巡察了一番城中军队,耶律阮果断停下了叫嚣,对军心士气,他心里哪里能没个数,只是没有想到,有坚城依托休整了,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有继续恶化的趋势。

“大王,张砺说的话,还是有道理的。当此之时,以我军的状态,实在不适合发兵作战了,稳定人心,恢复士气才是最重要的!”召集着几名心腹商议,耶律安搏再度向耶律阮进谏。

瞥了他一眼,耶律阮这回没有那么固执了,只是心中实在不平衡:“就这么放过那刘家小儿,这心中郁愤,实在难平!”

耶律安搏却说道:“军中将校,哪个不是怒火满腔,大王还需冷静,从长计议啊。”

叹了口气,耶律阮问道:“以你之见,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南朝已是是非之地,不可久留,士卒念家思归,还是速速北返吧!”耶律安搏说道:“可以想见,栾城之战的消息轰传天下之后,中国各州的反抗会更加激烈。当趁着影响还未扩大之前,传令各州官员将领,率军北撤!”

闻言,耶律阮此时却是两眼一亮:“中原、河北各州,仍有不下十万的军队,可将之集结起来......”

没等耶律阮说完,耶律安搏摇头道:“大王,如今的南朝,就是一片烂泥潭,若不及时抽身,以此时的局面,深陷下去,只会难以自拔,届时损失更大!”

“你们也是这等想法?”耶律阮看向其他几名心腹。或犹豫,或点头,或沉默,就是没有明确提出反驳意见的。看得出来,栾城一战给了这些人极大的挫败感。

“难道连河北都要拱手送与刘知远?”耶律阮语气甘。

提及此,耶律安搏却是冷笑着说:“大王,这南朝的江山,哪里是那么容易做的。自大唐以来,四五十年了,换了多少皇帝了。可以肯定,只要我军一退,有的是人站出来,反对刘知远。”

“以汉人过往的表现来看,不斗个你死我活,分出胜负,绝不会罢休。大王只需率我契丹儿郎于国内休养生息,坐看其内耗即可。幽燕之地,还在我们手中,待他日恢复实力,再行南下。”

耶律安搏的建议,听起来挺有道理的,只是,不谈其他,首先恢复势力这个问题,哪儿那么容易......

不过耶律阮想了想,也就点头同意了。

“眼下,于大王而言,还有更重要的事!”眼珠子转悠了两圈,耶律安搏沉声道。

“什么?”

“国不可一日无主,大王当速登帝位,承继大业!”耶律安搏突兀地起身跪下。

见状,耶律阮倒没多少意外,只是眉头皱起,连连摆手:“我军才遭此败事......”

“正因如此,才需一提升士气、鼓舞军心、稳定局面的举措!”

耶律阮沉默了,若说他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甚至栾城之战前他都计划好了如何众望所归地等上辽帝的位置。

但是,遭逢大败的此刻,他很是犹疑:“上京还有皇叔耶律李胡,述律太后定然是支持他的,以我此时的状况,哪里争得过他!”

“所以,更需集中起遗留在南朝的军力!”耶律安搏说:“况且,皇太弟为人忌刻残暴,骄盈蛮横,不得人心,必不是大王的对手!”

心绪有些烦乱,栾城一败,让耶律阮有些底气不足了。

似乎看出了耶律阮的顾虑一般,耶律安搏继续道:“栾城之败,过错并不在大王,那是先帝种下恶因.......”

起身,沉着脸,徘徊了许久,耶律阮扬起手:“撤军之事,你们立刻派出信使,通知各地的驻防军队吧。栾城那边,给我继续盯着!”

“是!”

......

随着信使派出,辽军也基本定确定,彻底退出南朝土地。比起自开封出发的丰收北归,这一回是满带着怨气,临走前还疯狂了一把。不说其他地方,就真定,辽军将之洗劫一空,也造成了更加激烈的反抗。

虽然,耶律阮不断暗示自己,是欲北归夺位,韬光养晦,但北去的辽军将士,完全隐藏不住,灰溜溜的狼狈气质。

PS:这一章,怎么都长了2cm吧。

第242章 战后第318章 硕果仅存第210章 一锤定音的人第162章 薨逝第67章 又去一老第112章 兄弟第147章 德胜渡第164章蜀臣第159章 还朝第130章 苍山洱海第254章 应州大军第1713章 机遇第274章 老当益壮第141章 纳降第79章 楚昭辅之政第207章 还京第66章 兄弟之国第377章 难知祸福的决议第143章 郭威思退第34章 史卿,朕还有重任相托第335章 凯旋令、刘昉请命第189章 刑不上大夫?第38章 任其纷扰第45章 聪明的瑶蛮第339章 那一脚第22章 慈父的关怀第115章 瀛州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32章 后宫不平静第371章 杀,不杀?第1章 扬州的风波第320章 改革干将第370章 刘鋹第180章 赏功第317章 刘皇帝还是那个刘皇帝第58章 火神淀之乱第353章 杨城大捷第77章 刘知远终于动了第25章 萧燕燕的故事第48章 瑶蛮的格局第140章 两个皇叔第258章 汉军的反应第436章 乾元之巅揽月台第78章 安东这地不简单第170章 艰难的乾祐二年第157章 刘老四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学堂第176章 接风洗尘第1762章 契丹政变第430章 刘皇帝弄孙第413章 分食第269章 先锋慕容承泰第1678章 保守与扩张第165章 夏猎、祥瑞以及进贡第129章 既进京,总有些变动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279章 中路军之失第231章 辽军的反击第97章 再临六合半岛史话·百年基调第235章 开封新城第44章 太后相召第34章 亡国之族第131章 东京乱象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163章 索然无味第70章 大礼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17章 原来这是筵席第47章 八十万军队带来的压力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32章 做媒第125章 颂公亭第56章 是非第53章 有诗云第104章 在真定第16章 态度迥异第134章 回府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东不安第379章 萧思温第198章 解绑的武德司第104章 驾临历城第305章 旧税制下的地方现状第52章 联姻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第1778章 大汉不再需要什么异姓王第74章 根由在朝第144章 两月灭蜀?第78章 涡口之战(2)第195章 漳泉献地第341章 向钱看第1806章 燕燕,帮我参谋一二第50章 打他一仗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289章 捷报齐至第330章 小市民第440章 惶恐难已第145章 糜烂的同化政策第47章 诱其北上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时代下的大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