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同道中人

黄宗会显然多有所思,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只是他这些认识让刘锡命有些皱起了眉头。

“泽望兄这话有些偏颇了”,刘锡命只能再次将他打断。

黄宗会虽然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了一些认识,但是还是有不全面的地方。

“你方才所说刘某有些不以为然,井田制打着土地国有的名头,实际上实行的还是贵族占有制,其背后的分配制度并非你所想的那种公天下之制。”

“再说阶级一说,刘某已在大同论中说的清楚,只要人们不能压抑自己的贪欲,社会生产力没有达到极度发达的地步,阶级便会始终存在。”

“人有智愚之分,学有长短之较,加上社会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出现阶级分化是必然现象,我们要做的并非一刀切,而是要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况且在现阶段而言,适当的收入差距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否则必然会出现人人坐享其成的现象。”

黄宗会定住了身形,低头似乎在沉思刘锡命所说的话。

良久他才展颜看向刘锡命,“不错,看来是我所学不精,只是如我此前发现的,要想推动天下为公,必然触动官绅这个统治集团的利益,这一点如何解决。”

刘锡命直愣愣地盯住黄宗会双眼看了几秒钟,终于闭眼问道:

“泽望兄真的想听吗?”

“当然想,事实上我已经大致猜到你所想的了,只不过想要跟你确认一下而已。”

“哈哈哈”,刘锡命大笑起来,伸出右手冲黄宗会指指点点,“你啊,你。”

两人大笑一通,刘锡命再次负手而立,满脸都是感叹之色。

“易经之中有革故鼎新之说,是以有汤武革命,世人不以为悖逆,而以之为吊民伐罪,顺天讨逆。”

“如今官绅以百姓为奴婢,巧取豪夺,以天下之财供养其数十万之众,如此做法与桀纣何异,正如泽望兄所说,富户豪绅不会自己把到手的利益让出来,能说动他们的只有刀剑,我也将之称为革命。”

“古之革命不过是革除王朝旧命,便已经是天下欢欣,世人称赞,而我大同论要革除的乃是捆缚在世间百姓身上的旧命,刘某私以为,这才是真正的人间正道,这才是真正的革故鼎新!”

“哈哈哈,哈哈哈”

刘锡命说完,黄宗会猛地开始仰头大笑起来,笑着笑着他的眼角却闪出几滴清泪。

“好一个大同革命,好一个人间正道,无疆兄,请受我一拜。”

黄宗会说完便是一记深躬,朝着刘锡命行了一个大礼。

刘锡命没有上前搀扶,反而一脸镇定地等到黄宗会起身,这才看向他道:

“刘某欲至此人间大道,却不知有谁人同行。”

黄宗会脸颊上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笑的仿佛一朵盛开的君子兰。

他再次拱手微躬向刘锡命行礼道:“有德者必不孤也,黄某浅陋之才,愿效无疆兄之志,革除旧命,以至大同。”

“泽望兄”,刘锡命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激动,一把拉住黄宗会双臂大笑起来。

“无疆兄,哈哈哈。”

书房外面,李彪听着屋里不断传出的爽朗大笑,嘴角扬起一丝会心的笑容。

两人大笑一通后再次坐定,黄宗会迫不及待地凑近刘锡命问道:

“我观无疆兄不像是打无准备之仗的人,但不知你这些年为了推广大同论做了哪些准备?我可以配合做些什么?”

经过今晚这事,加上此前对黄宗会的了解,刘锡命基本上已经将黄宗会当做了自己人来看待。

不过他还是牢记我兔的革命历史,说话都要留三分余地。

在心中稍一沉思,刘锡命将自己的家底托盘说道:

“自有心大同以来,刘某所做有三件大事。”

“一是广聚四川、陕西等地流民,拯救百姓的同时扩大自身实力,同时在这些人中推广义务教育和大同教育,这些人是我最坚实的基础,眼下已有近30万人托庇于我家。”

“二是以大同社为基础结交士人,遍寻志同道合者,如今我社中陈翊定、窦玉泉、许卫、杜良骥、赵向阳等七位核心骨干便是坚定的大同论支持者,另外三十余位社员还有待考验。”

“三便是掌握军事力量,官军之中,已经有我家的一位参将、两位都司等数千兵马。”

……

黄宗会张大嘴巴,震惊的表情溢于言表。

几秒钟后,他终于反应过来,表情瞬间转变为狂喜。

黄宗会一把握住刘锡命的双手不停摇晃起来,“哈哈哈,无疆兄,无疆兄,你果真乃非常之人也,准备如此充分,大势可期呀!”

“大同社可有什么章程没有,我申请加入大同社”,黄宗会脸色一转,满脸肃穆地看向刘锡命。

刘锡命大笑道:“能得泽望兄加入,我求之而不得也,这样,等过几日我与社中诸人说一声,咱们便要举办入社仪式。”

黄宗会笑着点点头,“这事倒还好说,关键是以后怎么办,无疆兄可有章法?”

刘锡命再次朝黄宗会的这边凑了凑,隔着茶几在上面一边比划一边向黄宗会解释。

“眼下是有两件大事要做,一个便是寻找我等志同道合之士,此事原本我还有些不知如何是好,如今泽望兄能够托明心志,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他突地想起一件事情,换了个话题问道:“对了,你对复社东林如何看待?”

黄宗会面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犹豫了一下咬牙说道。

“此前受我兄长感召,宗会与东林复社诸士多有往来,以往还觉得他们一片赤胆忠心为国,但是近日从阶级的角度观之,这帮人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一己私利罢了。”

“当然,东林复社并非人人如此,其中还是有不少志行高洁之士,譬如我兄长、彝仲、人中等诸友都是可以托付大事之人。”

刘锡命点点头表示肯定黄宗会的说法,“不错,你这观点与我一般,东林复社背后有江南官绅出钱出力支持,自然会代表江南官绅的利益。”

“只不过他们很好地运用了舆论,将许多不可告人的目的潜藏在光明正大的理由之中,而朝廷昏庸无能也给他们这样的机会。”

“譬如江南设立矿监等事,收取商税、矿税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不过阉宦贪婪无度,以至地方骚乱,东林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将他们的利益隐藏于其中,最终即博得了清名,又得了实际好处。”

“原来如此”,黄宗会虽然聪慧,但是对于这些事情却没有刘锡命看得深远,听到他的解释顿觉恍然。

“不过正如你所说,东林复社之中还是有诸多士人值得我等争取,所以我想请泽望你作为我大同社在复社的代表,从中挑选和发展认同我大同理念之人。”

“你出身复社,令尊又是士林清流,素有名望,此事最适合你去做。”

“好,没问题”,黄宗会满脸兴奋地拍桌子答应下来。

刘锡命忍不住提醒道:“切记,此事不可声张,一来结党素为当今所忌讳,二来我等的主张毕竟是要得罪天下士绅,必须是确实可靠之人才能告知真相,免得暴露我等。”

从刘锡命警惕的神态中,黄宗会体会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刺激,忙不迭地点头表示知道。

刘锡命想了想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他走到书桌后面的书架上,从里面抽出一本书来转身递给黄宗会。

“这本书你拿着,回头有时间看一看,只要照着做,想来保密不难。”

第四百七十章 占领吕宋(十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崖州基地(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献忠兵至(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拯救皇陵(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吕宋汉王(七)第六百六十七章 吕宋汉王(八)第七百二十七章 封藩日本(一)第二百七十四章 入读县学第四百零二章 安抚后院(二)第七十五章 再临府城第五十七章 今事急矣第六十七章 购买田地第六百零七章 督师中原(八)第六百三十五章 另立新君(二)第六十七章 购买田地第二十三章 脱身逃命第四十一章 打击报复第六百一十三章 督师中原(十四)第六百八十六章 攻取江南(六)第六百零九章 督师中原(十)第四百三十二章 联结楚党(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朝鲜安南(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四处扩张(四)第四百八十章 县令雷洪(二)第一百七十章 突袭庄园(三)第一百四十二章 逃出生天第七百二十一章 征服蒙古(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名深陷第四百零二章 安抚后院(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次相遇第九十一章 编练曲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贿赂中官(三)第三百零九章 名振府县(四)第九章 府城见闻 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贿赂中官(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玉泉入村第三百五十八章 怒为红颜(一)第二十章 崇祯七年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房计划第三百三十六章 德荣从军(四)第二十七章 转让交易第七百二十二章 征服蒙古(六)第二百四十九章 长腿美女(二)第五百二十六章 占领台湾(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占领山西第三百九十二章 刘家生变(三)第十四章 县学疏通第四百零七章 大获全胜(三)第九十五章 学子聚会 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日本开关(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战建虏(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再次扩张第三百三十一章 拯救官军第四百八十七章 坐观其变第五百四十二章 救疫河南(四)第七百零四章 驱逐靼虏(十六)第二百二十七章 河西巡检第九十六章 学子聚会 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复社众人第六十二章 智退敌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击退贼寇第九十三章 村中风貌第六百五十三章 恐吓清军(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入学金泉第三百二十二章 汉中风云(五)第三百五十八章 怒为红颜(一)第五百五十三章 救疫河南(十六)第二百二十章 高中头名(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日本开关(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救时司徒(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救疫河南(二十四)第二百八十九章 外援赶到第三百二十二章 汉中风云(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怒发冲冠第四百九十四章 岳托被俘第五十八章 连夜遁逃第三百四十一章 贿赂中官(二)第八章 府城之行第七百零七章 新朝气象(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突袭庄园(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钦点状元(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救疫河南(十九)第一百八十三章 飞天乏术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断博弈第一百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五)第七百零六章 新朝气象(一)第四百零五章 大获全胜(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恐吓清军(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入学金泉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安之行第二百七十三章 清除隐患第五百九十七章 龙归大海(一)第五百五十八章 救疫河南(二十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另寻他法第七百二十一章 征服蒙古(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守株待兔(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不如匪第四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四百一十七章 武当山上(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清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