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救疫河南(六)

顾炎武仔细看了看报童手中的报纸,发现这是大开页的连七纸,估计这价格也就是个纸、墨等成本价而已。

不过就算不为别的,光是新安伯这个好友的名头也值得他掏钱看看。

“你们这买卖做的有些亏了啊”,顾炎武一边递过三文钱,一边笑着调侃道。

谁晓得那报童竟然也莞尔一笑挺了挺胸膛,“这位老爷,新安伯出的这报纸本就不为赚钱,是为了天下人防疫所用呢,要不是怕民人将报纸拿回家糊窗户,这报纸说不定都白送了。”

“哈哈哈,新安伯确实有见地。”

看了看身边一众一直观望的普通百姓,顾炎武对刘锡命的看法深以为然。

这年头,纸也是钱呐。

一拿到报纸,他赶忙低头细看。

只见这个报纸右上角一个显眼的大方框,框内“中原报”三个大字十分显眼。

中原报几个名字之下还印着几行小字,“崇祯十三年二月二十三日印,每旬一刊”,“本报专讲防疫及天下大事,也愿承揽商家代言,有意者请至正阳门外齐东楼中原报社详谈。”

这无疆兄,果然是经营得法。

想到刘锡命关于经商的种种本事,看到这报纸上关于商家代言的消息,顾炎武莞尔一笑。

周围围观的人群一见有举人老爷掏钱买这个什么报纸,又见顾炎武年轻面善,有胆子大的立刻便撺掇起来。

“这位老爷,这个什么报纸里面讲的什么,能不能烦请您给老少爷们儿讲讲?”

看了看身边围着的一帮身着深色或是素色绵衫,双手揣在袖筒里的京城百姓,顾炎武想了想点头将手中报纸摊开念了起来。

中原报几个字往左,用中号字体写着:

大明皇帝陛下钦命,着任新安伯、正三品嘉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刘锡命为中原巡抚,加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衔,升任从二品中奉大夫。

中原巡抚全权负责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河南、陕西、湖光六省疫情,以上各省官吏军民悉听差遣,勿有相违。

“哗”

“这个新安伯是不是就是带兵打退鞑子那个啊?”

“可不是嘛,除了他还能有谁?”

“嘿嘿,我可听说了,这新安伯端的是少年英雄……”

“朝廷总算干了件好事,有新安伯在,这疫情相比能够控制住了。”

早就听说刘无疆在民间声名鹊起,却没想到竟然有如此号召力。

顾炎武有些惊讶地看了看一旁自发议论的百姓,心中有所感慨。 wωw ●тt kдn ●¢O

他继续往下念了下去,人事任免以下,是一段记事性的报道。

“崇祯十三年二月二十二日,皇帝陛下率群臣于地坛祭祀文昌帝君及瘟神,以期消弭灾祸……,本报正告天下百姓,天道无常,人当自强,今虽祭祀,然则灭杀瘟疫亦需人人醒惕,不可有侥幸之念。”

中原报上每篇文章都用不同的方框隔开,加上里面有逗号、句号等句读辅助,顾炎武念起来很快。

但是最吸引顾炎武的,莫过于这报纸上的一张图画。

上面赫然画着崇祯在地坛祭祀时的样子,身边那执三牲的不是刘锡命还能是谁,而且这画面较之一般插画显然更为写实。

这报纸竟然还有插画,这成本恐怕有些太高了吧,顾炎武大吃一惊。

他当即将报纸翻转过来,将这上面的图画拿给围观的人群观看,引得一众百姓惊呼连连。

要是刘锡命在现场估计又要偷笑了,虽然明朝开始已经有木刻插画用于印刷,但是应用到报纸上却是闻所未闻的。

熟知宣传套路的刘锡命自然要将这一点用上,而且相比于中式的婉约派人物画法,中原报采用的是西式写实画法,现场还原度更为清晰。

一众百姓望去,仿佛真的看到皇帝在地坛上祭祀一般。

不过刘锡命还是有些可惜,虽然早期照相机原理很简单,但是由于各种化学试剂还需要不断试验,一时半会还拿不出什么成品。

“中原巡抚、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刘锡命令,疫病非鬼神所降,其早已存在于天地之间。俗语有云,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疫病即此虫中一种所导致,本官称其为细菌也……”

“此病多以老鼠、跳蚤等为载,因此本官以其名为鼠疫,近年中原兵祸连接,百姓尸骨不得收敛,多有鼠疫患者之尸骨为老鼠等啃食,老鼠流窜城乡,更使他人致病……”

“中原巡抚衙门令,六省之中,凡鼠疫病患尸首,一律以火化之。患病之人当与未病之人隔离居住,倘若确需照料,未病之人也应当以湿布掩面,常使草木灰泡水清洗双手……”

整张中原报上,大篇幅都是关于疫病如何发生、如何防治,官府应当如何处置,百姓如何面对等知识,加上语言直白朴素,顾炎武一口气念下来,只觉心中豁然开朗。

原来这疫病是如此来的,疫病也可以通过防范隔绝消灭。

心细的顾炎武更注意到,刘锡命在文中专门提到,天生一物,必有一物相克,自己通过格物致知已然发现对鼠疫相生相克之物,正在大力研发,相比不日便有药物面世。

这一消息,不止让顾炎武,更是让已经对疫病惶恐不安的京中百姓精神一振。

将报纸看到页末,顾炎武发现上面竟然还有一则招揽人才的信息。

“中原巡抚衙门令,为保障六省救疫工作有效开展,巡抚衙门诚招天下有志之士入幕,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国朝养士数百载,当次危急之秋,方能显英雄本色……”

看到这里,顾炎武已经忍不住赞叹道:“这报纸一事原来应该这么办,无疆兄真乃旷世之才也。”

看了看周围围观百姓中的不少人已经开始纷纷掏钱买报,顾炎武心中大赞,当下几下念完收起报纸,径直朝南直隶会馆而去。

不止京中百姓因为中原报而变得纷纷扰扰,就连崇祯在宫中也同样如此。

锦衣卫虽然已经大幅收缩,但是对于两京还是有一定的掌控力,尤其是崇祯为了防疫的事情专门让王承恩盯着一点儿刘锡命的动静。

因此中原报一开售,崇祯便拿到了报纸。

听着王承恩一字一句将报纸念完,崇祯忍不住意气风发地吩咐道:“快去,将新安伯请过来,朕要亲自询问。”

刘锡命此时还在家中准备南下之事,报纸是他前几天早就想好的东西。

作为后来人,刘锡命自然知道,对于疫情这样的公共事件,最重要的便是做到信息透明,尽可能消除公众恐慌的同时,也为大明百姓防疫提供指导。

当然了,这里面也藏了他不少的小心思。

中原报固然有指导防疫的作用,但是也有替他扬名的企图。

岂不见报纸中一口一个都是什么中原巡抚衙门令,新安伯刘锡命令之类的说辞,一旦防疫成功,对于刘锡命个人的威望提升简直不可估量。

一听说宫中召他入宫奏对,刘锡命赶忙换上官服直奔紫禁城而去。

乾清宫内,崇祯已经因为报纸的事情弄得心潮澎湃。

自古以来,从未有听闻如此做事之法。

因此,一见到刘锡命迈步走入大殿,崇祯迫不及待地起身扬了扬手中报纸问道:“这份中原报可是卿家所发?”

刘锡命谨慎地接过来确认一番,这才笑着点头,“正是,自从陛下下旨之后,臣未敢懈怠,一面协调户部、京营等部门,一边便是在为推广防疫做好准备。”

崇祯颇为兴奋地开口道:“此文详实有物,确实是防疫的一等好物,不过若是只能在京师流传,于防疫一事恐怕也没有太多益处吧,这一点卿家如何解决?”

第四章 赚钱想法第八十六章 炼制钢铁 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乾州新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斗智斗勇第三百二十章 汉中风云(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用力过猛第五百零二章 赈济京城(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俘获闯王(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名深陷第二百七十七章 入学金泉第五百四十章 救疫河南(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街头卖艺第四百零六章 大获全胜(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天下大乱(六)第四百九十二章 卢象升死(三)第九十九章 再斗黑虎 一第二百八十章 府城角力(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振府县(七)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安南(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日本开关(五)第六十三章 拯危救难第五百九十五章 朱仙之败(二)第六十八章 招揽人手第七十七章 登堂入室第六百二十二章 吏治改革(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亮相复社第三百四十二章 贿赂中官(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清理行动(三)第三百零八章 名振府县(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突袭庄园(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卢象升死(三)第五百零三章 赈济京城(五)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明丞相(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官不如匪第二百七十九章 府城角力(一)第八十一章 再教子弟第三百零二章 献忠兵至(八)第一百五十七章 分房计划第四百五十章 攻略安南(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四川总兵第五百五十二章 救疫河南(十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莫名深陷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中头名(一)第七十九章 顾盼生辉第六百六十五章 吕宋汉王(六)第九十七章 学子聚会 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德荣从军(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府城角力(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德荣从军(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长腿美女(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细细查访第七百零三章 驱逐靼虏(十五)第五百四十六章 救疫河南(八)第二百二十六章 仲春三月第一百七十一章 突袭庄园(四)第九十三章 村中风貌第一百四十四章 耶稣会士第三百四十五章 取道湖广(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救疫河南(十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巡按御史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明丞相(二)第七百三十二章 南明离火(四)第一百零四章 重整家务第三百九十七章 村中诸事第五百章 赈济京城(二)第二十九章 稳定人心第四百九十一章 卢象升死(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扑朔迷离第一百五十四章 玉泉入村第一百三十八章 青楼遇险第七百二十四章 朝鲜安南(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战而破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堂争斗(一)第四百零四章 乡试期近第七十一章 建窑烧砖第三百六十六章 董家小宛(三)第五章 发现空间第二百六十六章 准备院试(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福建郑家第五百六十四章 救疫河南(二十七)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朝气象(九)第二百二十八章 细细查访第五百一十四章 争夺海权(六)第一百六十四章 永凯当官(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继续敲打第六百五十一章 恐吓清军(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献忠兵至(一)第六百零一章 督师中原(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村大会第六百五十六章 江南劫难第三百八十三章 京城盘桓(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献忠兵至(一)第四百章 建立船厂(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追击逃贼第六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四)第三十七章 拜师入学第五百六十三章 救疫河南(二十六)第六百零七章 督师中原(八)第十六章 小人泼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