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5 糜烂的西北

所以,趁着此时西北有战事,赶紧将松弛的武备紧张起来,顺便将那里的问题厘清,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听你的意思,是支持出兵?”老方从孙子的话里,已经听出弦外音。

“爷爷,有好处的事情,为何不干,吐鲁番王朝这些年都快分崩离析。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土地是宝贝,不如我们帮他们认识清楚……”

所谓帮他们认识清楚,不过是借口罢了,方书安的心思,他爷爷自然能看出来。

“什么宝贝,那个地方可是苦寒之地,无人愿意去。你不要琢磨了,前汉前唐倒是有西域都护府,但是并没有给国家带来多少帮助。相反,还一直靡费国力。”老方对孙子的话不以为然。

“苦寒之地,可不是那么回事,爷爷,那些话都是说给咱们听的。实际上,西域虽然不少地方是沙漠戈壁,但是也有很多绿洲,稍微利用好,产出的粮食不是小数目。最主要的是,那个地方的气候和土地十分适合种棉花,只要能在那里大规模推广棉花,得到的收益将会十分巨大。”

“棉花,能有多大收益?”

“下一个羊毛布,甚至比羊毛布更广的市场!”

方书安的说法,让老方陷入到沉思当中。

他孙子说的事情,没有失手过,但是西北有没有说的那么好,他也有疑问。历史上,还没有人能在西域获益,方书安真行?

“朝廷很难同意,除非你能拿出来,说服大臣们的证据。”

这是老方能想到的办法了,真要是想说服大臣们,必须有说过去的证据。

而对于此,方书安从来不缺。

“两天时间,我就能给出您东西来。”方书安激动的笑着,说服他爷爷,也是个开始。

羊毛纺织用的机械,最开始就是为棉纺织开发,原型也是方书安在后市见过的棉纺织机器。

实际操作来说,棉纺织的难度要比羊毛纺织小,调试和转化也更快。

有老方的态度之后,他们便赶紧去工坊,将之前改造过的棉纺织设备继续优化,拿出来强有力的证据,来说服朝廷大员。

事实证明,老方说的一点都没错。在西北之事上,成化年间以来,内阁很是专一,那就是置之不理。

内阁扩大会议上,一众人都不同意出兵嘉峪关。哪怕是兵部尚书崔景荣,都持很谨慎的态度。

别人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李汝华,甚至连提高嘉峪关防御等级的建议都不支持。

自从国库开始变得充盈之后,李汝华反倒是越来越小气了。

穷的时候穷大方,富裕的时候开始抠门。

以前该花钱的时候,他还是能支持花钱。现在倒好,就算是该花的钱,他都要犹豫一阵子。

赵焕作为吏部尚书,对于西边的事情也不看好,那边官场的情况,他很是了解,不具备支撑大规模作战的基层组织。

“陛下,从您登基开始,我们就在尝试恢复西北地区朝廷的编制。现在,实不相瞒,西边还差不少,若是几万大军开过去,莫说是粮草,当地连配合的官员都还不全。”

西北陕甘地区,布政使自然是有的,但是一级级下去,尤其是知县以及县丞级别的官员,到现在还是空缺。

很多地方,县尉竟然是实质上的一把手。

说起来,也是历史遗留问题,并非是朝夕之间酿成。

“为何还没能修复完毕,到底是什么原因?”泰昌有些恼火,关于恢复大明架构的问题,从他监国之初,就已经开始。中间经过到万历禅让,再到太上皇驾崩。

两三年时间,不可谓不充分!

难道说找人去当官,还要拖上十年八年?

起码京城朝廷的缺编,很快都填补的差不多。

“陛下,您有所不知啊,从万年早年征伐宁夏开始,西北人口一直吃紧。这人口吃紧,当地的财税也就成为问题。很多知县和县丞,在当地根本就没有办法完成上级的任务,最后无法完成考评,更谈不上升迁。

长此以往,造成的后果就是没有人愿意去西北做官。县尉不同,他们多是当地的世家,无论如何也离不开,知县和县丞都不愿意做官,最后只好有他们出面,完成基层的治理。”

赵焕阐述的,就是西北地区的现状。

从当年万历第一次大规模征伐,也就是宁夏之征开始,西北的基层治理就开始出现破碎。

原本人们在此地的生活条件就十分艰苦,再经过战乱的祸害,便更加不成样子。

后来的播州之乱,潮鲜之战,朝廷都在西北人民头上不断加赋税。

沉重的担子,让原本就困难的百姓生活更加要命。人们都活不下去,也没有了对官府的敬畏,当地官员莫说是想要加赋税,原有税务都收不全。

越是这样,那些原本能收上税的百姓受到的压榨就会更强烈。

总数不变,地方官要完成任务,只能去变本加厉。

到了后边,百姓们实在过不下去,便只有不断的来闹事。

一边是收不上来的税银,一边是不断闹事的百姓,再加上此地还是贫瘠的苦难之地。

综合之下,没有一个人喜欢在此地当官,因为永无出头之日!

即便是任命了官员,人家也找各种借口不去上任,有什么办法。

赵焕将实际情况说出来,也是不住叹气。

实际上,这不是他自己的问题,而是大明的遗留问题。原本的历史上,就是因为西北地区人们生活压力太大,最后只能成片的起义……以至于到最后,李闯带着过不下去的灾民,席卷天下。

泰昌听完,良久不说话,他是没有想到,西北现在已经是如此局面。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像李汝华说的那样,休养生息,给西北三年时间,或许能缓过来。

但是,他清楚的很,休养生息是在基层官员健全的情况下。现在的局面,地方官都找不到几个,何谈休养生息?

即便是朝廷发出轻徭薄赋的指令,或许还有人趁着信息阻塞的情况,会自己从中渔利。

“何大人,如果我们不出兵,可有别的办法?”泰昌问问何宗彦,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通过外交手段就能解决。

“陛下,如果是蒙古草原任何一个民族,都能用和市的手段来和他们谈判。只要他们想要维持和市,维持东西的买卖,就都不是问题。可是,偏生到他们这里,就有问题。

由于那些人与喀尔喀等部族并不和睦,因此他们没有从合适当中通过贸易得到东西。而他们自己,又从来没有与我们开展过和市。所以啊,这一手基本无效。”

何宗彦对双方的关系了解的很是深刻,也对他和其他部族的事情很清楚,如果想要通过原有的渠道,还真是无法解决。

何宗彦说完,紫光阁安静下来,其他人不知道是说什么,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吐鲁番王国的事情,如果我们不加理会,会怎样?”泰昌想了想,看看放弃会造成的损失“

“陛下,若是我们放弃,对名声肯定是有损失。毕竟现在吐鲁番王国在纳贡,也就是我们的藩属国,如果他们请求出兵,我们没有任何理会的话,在某些国家的操纵之下,或许会有很大的影响。”何宗彦回答。

“何大人,也不能这般说,吐鲁番王国虽然是我们的属国。但在历史上,他曾经不停的叛变和归顺,硬要是说起来,并不是什么听话的国家。所以啊,若是真不错,和别的国家也不同。”

两个完全相反的声音,泰昌更加难受了。

现在但凡是有一个支持者众多的意见,他就会按照去执行。

瞬间,人们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个时候,往往都是阁老出来说些话。要么是鼓励,要么就是场面话,他已经很少直接提出来自己的意见。

但是这个时候,情况真的有些不同。

“诸位,你们有没有感觉,此次出兵和当年兵发辽东一样?当时人们都觉得,三百万两的饷银,根本就不够支撑辽东之战。可是结果呢,大家都看到了,不但很小的代价获得胜利,更是很好的解决了费用的问题。你们就没想过,在西北用兵,也有可能不用花费太多?”

方从哲突然说出来的一番话,让人们陷入沉思当中,想要在西北挣钱,谈何容易?

“阁老,西北那种地方想要赚钱,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李汝华自认为做过研究,对当地的情况算是了解。

“是啊,阁老,我同意李大人的意见,在西北想要赚钱,那真的是靠运气。而且赚回来的也只是小数目,想要捞回成本,根本不可能!”崔景荣对于在辽东的花销很清楚。

西北的战事不需要像辽东花费巨大,可是能赚回来的钱差更多。

辽东虽然也是苦寒,但是那里物产丰富,人们不知道能获取皮毛、人参、鹿茸多少各种各样的宝贝。

而西北,真的就是纯粹的荒凉,除了沙子就是一丁点绿洲,那些绿洲小块的很,种田的庄稼都无法生产,还能干什么?

“棉花,想要赚钱,从棉花来开始!”方从哲总算是匠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棉花上来。

“棉花?”

人们异口同声的问道。

“阁老,那里真的能种棉花?”林如楚有些不相信,棉花虽然不是特别需要水的作物,但是也不是能在西北很好的生长。

“你放心吧,能大量种植棉花,书安此前已经派商队进去探险过,那里的水热条件再适合种植棉花不过!”

老方在向人们推销者着他孙子的观点。

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等到棉布和棉花机能出来,更好的阻挡住别人提出来问题的时候,事情说起来才更方便。

可是啊,看今日的意思,非要定出个子丑寅卯来。

那可不行,如果今天内阁通过,方书安的东西还没拿出来,很有可能就决定,不对西北用兵。

那将是方书安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虽然说老方也不想要去出兵,但是孙子坚持的事情,就一定要有他的道理。先将棉花的事情提上日程,至少也要让皇帝相信,如果真的要做决定,要三思而后行。

“阁老,你说的意思是,真能在哪里大量种棉花?”泰昌听明白了,那话是方书安说的。

现在民间可是有传说,只要是方书安说的事情,就一定会成功。

“正是书安。”

“那,他可曾说过,能产出几何?”

泰昌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在盘算,如果真要是进军西北,凭借那里产出的棉花,能不能对得起他们的消耗。

“经过调查,现在对于西北的看法,多有偏颇,很多消息都是吐鲁番王国故意流传出来,让我们以为那里是一毛不拔之地。其实真的情况是,那里的粮食,绝对能自给自足,产出来的棉花,都属于额外的收入!”

什么?

西域那鬼地方,竟然能做到粮食自足?

怎么可能?

还有在粮食自足的同时,还能完成棉花的增收!

那究竟是怎样的环境?

“阁老,你说的可属实?”泰昌动心了!他是真的有想法!

如果能满足几个条件,那么去西北不会是白花钱的战斗。

“陛下,句句属实,另外,书安他们还在紧急改造现有的羊毛布机器。等到他们做好,便能用棉花做出不同以前的布料,到时候就能知道,为何他们在有羊毛布的情况下,还会坚持使用棉布!”

“既然是方从哲提议,还是方书安琢磨出来的东西,那就给他一些时间,过几日做好,赶紧呈上!”泰昌算是对一天的讨论做了小结。

剩下的压力,就给了方书安。

时间很快,根本用不了三天,也就是第二天,方从哲带着方书安,继续此前的话题。

此行,他们甚至还带着机器,似乎是要现场演示!

对于方书安能带来奇怪的东西,城门守官很是理解,他又不是首次干这样的事情。

守卫皇城的锦衣卫,里里外外看了好几遍,也看不出来东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不过啊,老方前两天说的事情,已经传遍皇城。

“阁老,这就是您说的那个么?”

“正是,可有何问题?”

“没有,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下官都看不出来,它是如何干活。”

老方捋着胡子,“若是你们都能看出来,不是都和我孙儿一样聪明?”

301 准备挣女人的钱042 这才是袍泽!143 建奴的条件513 南洋还是南阳248 又是熊廷弼574摊丁入亩512 监税官们的效率205 事关男人雄风422 细思恐极459 堪比曹操的国公爷472 噩耗传来!077 你说的蓝是什么蓝524 我来自四百年后452 禽兽不如的方书安084 单因素变量491 糟粕的恶果207 干涉后宫344 步入新视界110 明军,真的是好人啊!537 足利名人548 背锅侠419 夜市惊魂555 商业泄密125 方书安和李怀信的心结482 监税司主官556 幕后黑手522 究竟是谁在利用人心!051 布雷弹506 大规模酿酒!419 夜市惊魂421 定装药的可能015 领先四百年的手段072 越发膨胀的熊廷弼(求推荐~)310 宫闱秘事341 放下偶像包袱082 熊廷弼遇刺017 和未来皇帝搞阴谋505 准备大量收购139 宣示主权597 福南王!448 对手开始布局443 考试放水的原因414 忙碌的兵科给事中356 你才三下,你全家都是三下!150 强度和成本妥协148 打脸来的忒快些(修订数据后)547 张居正孙女507 现代化白酒的秘密333 漂亮女教授的优点228 保持现状是最坏之局面583 藩王的出路550 坏事也在丈母娘035 吓得建奴跪地求饶562 杀人诛心537 足利名人037 硬核表扬397 妹子的贞烈134 代善归来440 考证数据的重要性490 大明的教育问题070 城下协议091 兵出抚顺关338 人总是变成当初讨厌的样子183 青儿之密辛398 事态很严重092 装傻充楞的攻城322 男人当然要聊些不正经的049 明知山有虎,送弟兄入虎口!286 “神医”的套路399 隔山打牛289 结成大阵540 兵器库的窃窃私语397 妹子的贞烈213 光盖伞与小人国244 盒子与试药064 九浅一深489 毕懋康找上门421 定装药的可能418 心里阴影470 造谣有好处533 军火贩子140 阴盗贼一把164 扬眉吐气方老爹175 忐忑不安方从哲157 采暖炉火爆280 嘴上客气151 喝热水的历史554 三大殿可行性分析591 半城烟火454 突然紧张的气氛514 麦子的玄机265 万历病情有变091 兵出抚顺关350 黄猛的又一村536 商人思维的国度152 取暖危机011 能摇的床343 “温暖升级”465 自下而上137 武器作坊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