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 叫花子军队

从西南出发的军队,终于赶到京城。

但是,因为西南地区的军队最近的一次大规模作战,也就是在几十年前为播州治乱掠阵过,自此以后他们甚至没有参加过真正的战斗。

因此,几乎可以说是九边当中,最穷最差的那一方面。

形象差到什么地步?要不是军队打着旗号而来,没准在来的路上,就会被什么地方当作是逃难的百姓。

事实上,那些卫所军比人家逃难的百姓还不如。逃难时候,百姓们也都是带着自己的家当,推着独轮车,大包袱小包袱,什么都不少。

而南来的军队就不一样了,尽管也叫军队,但是除了队伍争气点,很难有样子。人们没有盔甲不说,兵刃也都没有带着,行走在路上,更多人还以为,他们是成群结队的叫花子。

“路上伴行的军队,根本不敢相信那是他们的袍泽,相比之下,西南地方的军队,实在是太不像样了。”

带领军队之人,也不陌生,在辽东时候,方书安曾经见过,是邓显魁的弟弟,也是在西南地区声名响当当的邓显武。

当然,若是跟名噪一时的武将比较,两人的名气都不算大,他们能当上中高层军官,还是因为大伯的原因,也就是著名将领,官至副总兵的邓子龙。

想当年,可是力压刘綎一头的存在。

不过邓子龙在露梁海战战死之后,他的子侄辈也就没有了靠山。

就比如邓显武,直到现在也不过是定国将军头衔,挂着都指挥同知的名号。

看上去官位也不低,实际上那是在贵州,山高皇帝远,常年没有像样的战斗。

尤其是在邓子龙平定西南之后,因为他的名号在,又有邓显武坐镇,便更加没有造反。所以啊,他的定国将军头衔,始终无法再进一步,成为副总兵。

如今已经六十多岁,更加没有希望了。

因此,将邓显武调出来,一方面是因为只有他才能带出来西南十七个卫的卫所军,另一个就是,朝廷要考量一番,是否要让他重新带一支换装的军队回去。

虽然那里没有战事,如今带着几万人出来,力量会薄弱不少。

并且西南地区的卫所军,比其他地方条件更差。

虽然那里气候田间好的多,能生产大量的粮食,但是与其他地方一样,伴随着人口的增长,现有的土地已经远远无法满足要求。

而周围不是瘴疠之地就是苗民,同样没有扩充土地的空间。

种种条件之下,西南地区的卫所军没有任何出路。

所以,这里的军户们,更加有着要走出去的愿望,现在有朝廷的命令,又有邓显武的协调,大部分指挥使或者是千户,都很积极的分出麾下的部分人手。

有些人并不愿意,走掉一部分人也就意味着要少很多兵血。但是在邓显武的指挥下,他们不同意也要同意。

方书安跟刘綎、崔景荣一起迎接的军队。

说是军队,其中有多半是妇孺,一个男丁下边,少说也有两三个孩子。整体下来,可不就是这样的局面。

看着衣衫褴褛的众人,刘綎直叹气,崔景荣双眼噙着泪花,就差落下来了。方书安不争气,已经是泪流满面。

难怪大明最后要崩塌啊,看看这些军户,都成什么样子了。西北可能会比西南好一点点,但是有能好得了多少?

刘綎和邓家的关系一直不怎么样,他当年和邓子龙可是出了名的山头,与邓显武也有过龃龉。

但是刘綎的能力要比邓显武高出不知多少,这些年南征北战,麾下的事情光是甲胄都换了一茬又一茬。如今指挥的更是武装到牙齿的新军,看见西南军的样子,他早没有了往日的仇怨,心里都是对这支军队的同情。

当然,很快他们就不是军队了。

“难为你了!”刘綎握住邓显武的手,使劲上下摇了摇。

邓显武苦笑一声,“刘将军,让您见笑了,在下只能带出这样的军队。”

“哪里的话,这怪不得你,朝廷信任你们,将你们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菜,实在是太菜了,要是邓子龙当年带领这样一支军队,根本就不可能和刘綎麾下的老戚家军底子相抗衡,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啊。

“邓将军辛苦,放心吧,交给我们安置,定然能让军户们过上好日子,不用再这般清苦。”崔景荣代表兵部,也代表朝廷说出了计划。

既然万里迢迢的将军户们拖家带口的迁过来,自然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你就是方小子吧,真是人中龙凤,家兄没有少夸你。”轮到方书安,邓显武露出笑容,一拳打在方书安胸口,这样的见面方式,要比那些假惺惺的客气要亲密的多。

“邓将军笑话了,正是区区在下。”方书安还是客客气气的行礼道。

“唉,太客气就过于客套和假惺惺了,你的身份地位,可比一般的年轻人要厉害的多,放眼大明,有谁不知道年轻一辈当中有个不世出的人才,就是大名鼎鼎的方书安你啊。”

作为武将,邓显武夸人不会像文官那样浮夸,有啥说啥,绝对是真心实意的夸奖。

“好了,先不要互相吹捧,咱们先安顿下来人马,来日方长,回头慢慢叙旧。”刘綎看着他们说个不停,也不知道要寒暄何时。

不过方书安有些问题,便说道,“将军,小子有个问题,不吐不快,不知可否?”

“你呀,客气个什么,有话尽管说!”邓显武大方的很,什么都不打算隐瞒似的。

“为何西南的卫所军里,都是妇孺,怎么就没见过老人呢?”

他这一说完,几个人一愣,尤其是邓显武,眼神明显暗淡下来。

“唉,想不到你这小子,总算是看出来了,也不枉费他们一番心意……”

卫所军世代军户,流传两百年的卫所军队,不可能没老人家。

就算是年纪太大的行动不便,有些年纪差不多的,总能跟着队伍一起到来。

眼下,莫说是老人家了,就是中年人都不多,这样的状态有些异常,根本就不是应该出现的情况。

“实不相瞒啊,老人家都不想来,他们知道自己什么都干不了,过来的话只能是拖后腿,造成负担,所以都选择留在本地……”

刘綎和崔景荣多少猜到一些,听闻他说完,都是隐忍不住。

多好的老军户,他们知道自己会造成负担,竟然做出了不随家人一起背上的决定,这需要多的勇气啊!

“将来有机会,把老人接出来吧,他们会过上好日子的。”刘綎说到。

“既然都能过上好日子,这些崽子们肯定会送钱财回去,那出来与否。便不再那么重要。”老人家们选择留下,就已经想好了结果。

他们不少人已经一把年纪,真要出来一次,能不能顶的住还两说。

再者说,调令里也说,出来的军队会转为专业的建筑工队伍。

虽然他们无法理解建筑工干什么,但是提到过会辗转东西南北,那样还是会四处飘零,不如就在老地方,不耽误年轻一辈。

老人们能做出这样的牺牲,方书安是由衷的感动。

“您放心吧,邓将军,建筑工会是个很挣钱的行业,比一般种田的收入要高得多,只要大家愿意,钱是挣不完的。”

先不管京城存在很多需要翻修的建筑,就是以后打算大规模开展的修路和治理黄河等项目,都有大量的用工需求。

虽然他们此次出来带着的人手不少,足足几万人,即便当中只有一半能劳动,也是建筑队伍的基础。

只要将那些没有长处的灾民们一起混合进来,揉沙子,就能形成很好的队伍。

几万人看着吓人,分出一半的劳动力来说,再散下去,也看不出什么来。

“城西空出来大片的临时营地,此时应搭建好了临时居所,等到修整两日,习惯之后,咱们就去施工的地方边看边学,等上半个月熟悉以后,回来一部分人把住处修好。以后啊,那里就是他们的家了。”

崔景荣和邓显武说着已经制定好的计划,几万人的定居点,不是小数目。让他们直接住进城里,太不现实,那里没有多余的土地,购买价格要高不少。

再者说,如果朝廷将他们安置进城里,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都要比照着来,哪里有那么多银子用来安置工人?

也就是在西边找些空地,圈起来修建定居点合适。

城里的建筑队伍都在忙着赶进度,他们没有多余的人手来修建此处住房。而在计划当中,这些房子最终是会安排给军户们居住。

如果是全套免费到位,不付出什么,会让人觉得过于容易,不但引起他们的不珍惜,还会让其他百姓眼红。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学会如何修建房屋以后,统一在定居点干活,由他们自己修建自己的住处。那样一来,最后将房屋再分配下去,遇到的阻力便会小上很多。

“按照朝廷的吩咐即可,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待遇,都是些苦命的人,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都是肯出力气的好汉子。”

邓显武清楚了解这些人,他们是军户不假,但是却没有其他地方的狡黠。

因为西南地区,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外面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基本上都保持着淳朴的民风,只要给他们承诺好的东西,不用花里胡哨的好听话,他们就能踏踏实实的工作。

“您放心,钱粮我们会悉数安排到位,绝对不会亏欠。”方书安拍着胸脯保证。

他现在缺的是时间而不是钱粮,现在卖出去的房屋,早就赚回来的投入,剩下将近一半的房屋还没有卖,就已经开始盈利。

算起来这几乎是他们单笔最大的收入之一,就怕他那些合作伙伴们,赚了这些快钱之后,就不愿意从事其他行业……

暂时来看,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初期工业化的脚步才刚刚开始,每一个行业引进工业化带来的优势都是颠覆性的,在现有的情况下,生产制造的利润率也足够吸引人们的目光。

“都是你们商人提供粮食的话,是否安全,会不会到某一天,突然没有粮食?”

邓显武表达除了自己的忧心,如果粮食是朝廷提供,他肯定就没有问题。

现在看来,是方书安等商人提供,那就值得商榷和讨论了。

商人毕竟是商人,即使他们有钱,也要花到能赚钱的地方,几万人白吃白喝,换成是邓显武,如此巨大赔钱的买卖,他铁定不可能答应的。

听到此话,刘綎和崔景荣都是笑笑,并不开口。

“邓将军啊,此时你算是看错了,这么说吧,整个朝廷现在富余粮食最多的,恰好就是他们这些商人。”

粮食竟然控制在商人之手?

邓显武不但没有放心,反而将眉毛拧成了疙瘩。

如果粮食不在国家的场控制下,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如果商人们有所诉求,控制粮食的供应,那么百姓怎么办,朝廷怎么办?

“难道,现在朝廷缺少钱财买粮食?还是说他们控制着粮食不卖?”

邓显武常年在西南,不知道此前发生的粮食事件。

“我的邓将军啊,您就不要操心了,咱们库里的粮食多着呢,下边大粮仓的存粮,能保证百姓们吃上整一年!”

“既然粮库是满的,那商人们的粮食又是从何而来?他们是怎么做到更多的?”

几个人越说,邓显武就越是迷糊,粮食这是凭空多出来的?

朝廷只有丰年时候,才有可能存上一年半载的粮食。

按照现在的意思,是在存满之后,商人们还有多余的存货!

以前要是有这样的产量,西南卫所们也不至于穷苦如斯。

“说来话长啊,此事要从一个故事说起……”

刘綎和他年纪差不多,比较有共同语言,见邓显武十分困惑,老刘便将发生过的粮食价格保卫战讲述一番。

以老刘纵横多年的表达能力,愣是将一个粮食购买的战争说成是史诗级决战一样。

不过,在听完方书安他们的事迹以后,邓显武是真的佩服,商人们能做到这个程度,那是真的没得说。

099 真的败了?528 双生花130 吴克善献计070 城下协议105 保证大明未来的光明!143 建奴的条件274 渡口偶遇040 中伏551 大火掩盖的真相568 ?热火朝天332 在身上好好探索316 一半真,一半编248 又是熊廷弼221 知道装作不知道126 你看这雪,它又大又白472 噩耗传来!158 再给熊廷弼挖坑045 分明是息壤!306 买买买,不买还是人?021大明版生化武器136 烈马红颜?钢铁直男?330 徐光启兼职拉皮条?295 让百姓吃饱穿暖572 姐妹们的算盘256 买一送一还不算022 不走心的房事064 九浅一深426 胡梅儿被敌人收买?444 表面抢手的学生430 寻找老船工047 我愿意!(神奇的加更)072 越发膨胀的熊廷弼(求推荐~)518 收储与香型517 可以一起323 “借”并非是真的借461 谁还不是个狐狸246 老僧531 产不了庄家的田425 洪元奇的破坏计划!338 人总是变成当初讨厌的样子042 这才是袍泽!123 狂轰滥炸105 保证大明未来的光明!513 南洋还是南阳539 平反的希望096 野战生存之王博尔晋291 孙传庭的心思430 寻找老船工478 久违的熊芷晴322 男人当然要聊些不正经的189 各有灵通024 草原绿油油440 考证数据的重要性523 回光返照318 片面放大008 科技强国朱由校383 考验讲故事的水平250 看菜下碟456 打开城门254 他一定还留着什么后手!564 规划西北225 不可一家独大!306 买买买,不买还是人?575八百年,汉儿重回!001 当孙子247 感情哪有机械重要403 并非铁板一块187 再现价格战36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51 准备上市452 禽兽不如的方书安349 还想占方书安的便宜?169 放榜日187 再现价格战309 尖叫划破宁静080 李鬼遇见李逵011 能摇的床083 局中局515 王三会的黄粱梦361 带着护具的战斗120 人生在世,全靠唱戏222 集资办学170 方书安何德何能147 安全高效的取暖方式404 小事变大事150 强度和成本妥协395 问还是不问?都是个问题!220 李选侍的待遇009 多去青楼学习切磋191 方书安烧得羊毛437 平板玻璃的难处078 格局提高了598 扩建舰队209 带上女打手098 破片的威力187 再现价格战336 初战并不理想548 背锅侠216 风雨起011 能摇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