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好人汪巡抚

光福镇青砖白瓦的房屋依山而建,一条市集外小桥流水,茶馆、杂货铺、酒楼、裁缝、游船,在这典型的江南人家,似乎走到哪里都有诗情画意。进了吴家的院子,过天井、中堂、后天井,吴济渊安排汪恒、俞禄两人歇下,贾雨村则是告辞回金陵了。

原本吴济渊安排的饭食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极尽江南美食的精致细巧,可是汪恒早有规定,衙门官员的款待,不得超出八钱银子,这其中包括江苏各地的驿站。驿站在法律上隶属兵部,实际上兵部只给驿站一个合法的勘合,勘合代表不同等级的官员有不同等级的招待。驿站的款待费用是要由本地衙门出钱的,据说不久前两江总督的儿子来苏州驿站大吃大喝,并且凌辱驿丞,汪恒竟然锁了这位少爷交给总督衙门,并且给两江总督写信说:我不信这是你的儿子,我相信制台大人的儿子不会这么没有教养。此事轰传两江,汪恒的法令也因此得以实施,出手阔绰的吴济渊也不得不遵从。

俞禄对吃穿住行倒没有那么挑的,有条件自然要过得好一点,没条件则无所谓。当晚在香菱的揉肩之下,惬意地小憩片刻,就有随从来请,汪恒要请他商议正事,俞禄跟着他七拐八拐地到了厅中,便见汪恒正在和几个苏州商人讨论着什么,这些商人通通给予赐座,见俞禄走进来,高坐主位的汪恒道:“俞老弟,江南不少人都说你文武双全,我这儿正有一件案子,下了手谕给你来做诉讼,正是吴家和邢家的事,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法子。”

“承蒙汪中丞厚爱了。”俞禄笑着拱手,没有坐下,只是摊开折扇在厅中踱步,眼神瞅着前座的两人,一个是代表吴家的吴济渊,一个是邢岫烟之父邢忠,吴家趁机兼并土地,出面的并不是主子,而是市井之中招揽来的泼皮无赖与农户接触,不过吴济渊是吴家的当家人,又是金银堆积如山的苏州首富,俞禄虽答应了妙玉,却不想处处树敌,正想着两全其美的法子。他踱步回来,眼见汪恒对他点了点头,才从袖中翻出一张纸来:“康靖四十五年,邢忠借吴家共五百两,收二分利息,至康靖四十七年,利滚利已近……邢忠以数十亩良田与房产作为抵押,犹然欠下二百两,吴家扔要追债,邢忠、吴济渊,对么?”

“对。”二人异口同声地回答,邢忠体型微胖,在巡抚大人传唤之前,他就安心了不少,传闻汪巡抚是经常偏袒弱者的,吴济渊则是无可无不可的样子,如果不是汪恒锱铢必较、一丝不苟,他宁愿卖汪恒、俞禄的人情。

“好。”俞禄瞧着主位右侧已有书办记录在案,又拿出一本书来,字正腔圆地道:“康靖四十五年、四十六年、四十七年的土地、房产市价与行情差距很大,尤其是四十六年苏州府有水灾,土地价格被压到了有史最低,农户为了讨生活,不得不贱卖土地,邢忠同样是如此。然而,吴家收取邢家土地时,是按四十六年的贱卖价格,又按四十七年的利银来算,此举不妥。按《大乾律法,土地法》第三款第二条、第四条、第六条,放高利贷者对借贷者的追缴,利银不准超出本金的一半!而吴家的索要已经超出本金的一半二百五十两!律法还规定,抵押土地者,三年之内可以原价赎回,追缴的利息最高为二分,但是不得超出五年,否则小户人家何止倾家荡产,连活命也成了问题!”

“今邢家、吴家一案,违律一条,巡抚衙门凌驾于臬司衙门,在下不但要判邢家无罪,而且吴家必须偿还邢家超过原价一半的利银,两位可有异议?”俞禄走到吴济渊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自从答应妙玉之后,他就着手了解了一切,所以这时说起来头头是道,活脱脱像一个讼师。

吴济渊虽有意让步,却不想俞禄这样了得,一本《大乾律法》背得滚瓜烂熟,他谄笑着归还了邢忠银票,只是弯腰鞠躬道:“草民受教了,日后必定强加约束族人与家奴。”

“多谢巡抚老爷,多谢俞大人。”邢忠则是战战兢兢地跪地磕头,等他们散了,俞禄才摇了摇头坐下来,原本按照律法,吴假家还要有人承受杖刑的,但是俞禄不想多生是非,汪恒瞧着也很满意,唯独对此颇有微词。

汪恒请俞禄看了他那准备推行江苏全省的方案,俞禄粗略浏览了,抬起头来看着雕花镂空的窗格,叹息道:“以在下之见,中丞的法子虽有可取之处,然而并不是长久之计。”

“噢?我倒想听听你的高论。”汪恒好不容易才提出三十六条策论,正准备大干一场,闯出自己的赫赫声威,把对百姓的执念和高度责任感贯彻落实,一下子被俞禄否决了,那种难受和不甘心可想而知。

拥有一个现代的灵魂,俞禄对历史的种种变革自然有些了解,在他看来,这些方案分明是愚不可及、纸上谈兵、书生误国,为了保全别人的面子才说得委婉些,他手指敲打着桌子,掷地有声地道:“第一,是不切实际。汪中丞,你想想我当初提《治河八疏》的时候,难道是坐在屋子里空想的吗?你也知道我几乎行遍清河每一个堤坝,勘察、丈量、采土,问里甲、问保正、问耆老、问乡间百姓,然后不知翻了多少前人的法子,结合实际、博采众长才提出策论来。而大人志在肃清土地兼并,大人你查过么?江苏的地界,除了富人兼并穷人的土地不说,但凡有点钱的农户,都会放高利贷,这不仅仅是一个阶层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社稷的问题。”

“第二,江南道御史的弹劾奏折,恐怕快到了紫禁城,中丞得罪的人太多,那些乡绅、豪强的背后当然有人,到时候不是江南道御史,连六科给事中都要参你了。”

“位卑未敢忘忧国!老弟怎能说这样的话?在国计民生面前,我个人的得失算得了什么?”汪恒一拍桌案,语气很是气愤。

俞禄简直无语了,如果汪恒的策略真有好的效果,他无话可说,可是这些策略明明得不偿失,弊大于利,汪恒还这样义无反顾?说实话,他佩服汪恒的气节,但是……汪恒的坚持是错的,对百姓的保障也是微薄的,俞禄冷笑道:“汪中丞请听在下把话说完,第三,我并不赞同你的个人得失放在天下之后。咱们的官位、利益是朝廷给的、皇上给的,因为四爷,你我在同一条船上。倘使你连自己都保不住,还谈什么要保别人?保天下人?这实在是本末倒置!汪中丞,改弦更张是必须的,但是,有时候,你要学会和光同尘!”

“第四,就说你提的章程,没错,你的心是好的,全部放在百姓身上,可是你真正的深入勘察过怎么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他们吗?你没有这一步!就不要妄谈国策!试想,你的三十六个条陈实施下去,全省有多少个府?多少个县?这些府县有多少是朝中九王党派的人?他们会心甘情愿?甘之如饴?”

“第五,你的条陈没有公正机构作为法律后盾,这就说明了它们绝不可能得到实施,汪中丞,汪巡抚,汪大人,醒醒吧,我泱泱华夏,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一个读了孔孟之道的人来治理百姓的国家。而你,只有一个人在战斗,你战斗的武器,是你廉洁至极的名声,有这名声在,朝廷、对手不会整死你,但他们可以让你倒台,因为全国只有你一个异类!你这种做法,是妄想用你自己一个人的至高道德,来改变万千民众,但我可以告诉你,效果会微乎其微。”

“第六,我知道中丞的廉洁奉公,但你知道朝廷需要什么人吗?朝廷并不需要让所有官员变成好官!因为有时候,一个好人来做官,未必能办得了大事,反而会办砸,到时候,中丞的下场,势必会让人束之高阁,仅仅作为大乾的清官榜样,而毫无用武之地!在下所言,句句肺腑,中丞请三思,眼下国库亏空、边疆有战事、官员腐败,九王之中只有四爷志在民生,咱们一则不能给四爷丢脸,二则必须扶他上位,三则,你我最该寻求的,是自保啊!那时候风云突变,你坐稳封疆大吏的位子,我熬足了资历爬上来,里应外合,什么法令不能实施天下?”

起初脸色愈来愈难看的汪恒,听着俞禄一条一条说出来,真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想想那后果,汪恒不是后怕,而是愤懑不平,又想自己竟然不如俞禄看得透彻,深深惭愧,不知何时,他啪嗒啪嗒地抽起了旱烟,眼神布满血丝,似乎苍老了几十岁一般。

俞禄默然退出,汪恒的克己复礼,他做不到,对于后者的精神,他也敬佩过,但是他真的不赞成汪恒的治国理念,当然他考虑的角度是大局观与利益得失,而不拘泥于一丝一缕。汪恒的条陈之中,甚至节俭到了官府用的纸张都不能有空白、全省地方官不得用倚仗来迎接自己,难怪江南道御史参他“吹毛求疵,小题大做”。

只希望汪恒能够听进去一点,不然得不偿失,俞禄在月下轻轻叹息,一年的贾府生活,一年的地方官经历,除了那些各有千秋的美女,官场也不乏汪恒这种好人,何懋卿的蜕变、孟义天的果断、戚建辉的狡猾、李凤翔的道貌岸然……真是纷繁复杂的社会啊。这样想着回到房间,调任济南的日程已经不多,明天见了妙玉,得赶紧辞别汪恒,调兵遣将地北上了。

第47章 瘦西湖三见林黛玉第21章 撩拨李纨第114章 睡香菱第50章 清河青荷第15章 玩暧昧第57章 薛宝钗的第二印象第1章 红楼系统第37章 下扬州、护官符第98章 心动第87章 夜谈第124章 审案第19章 俞禄讲论语第12章 打上门来第37章 下扬州、护官符第101章 八爷定计第148章 推尤氏第89章 情意绵绵第127章 贵不可言第1章 红楼系统第15章 玩暧昧第68章 谈崩第150章 性福生活第125章 私会林黛玉第31章 国士无双第152章 情堪隽永第13章 秦可卿:我要你为我牛马第113章 饱暖思淫第89章 情意绵绵第95章 好大、好香、好软第39章 悲催何运同、狡猾俞运判第51章 织造局、应天府、体仁院第69章 女人真奇怪第1章 红楼系统第154章 也伴心潮掀狂澜第141章 加封平西王第135章 开车了第79章 会见八爷第67章 下马威第34章 朝天子第3章 三计定可卿(一)第10章 专业坑人第57章 薛宝钗的第二印象第93章 贾府反应第29章 有心待相系第19章 俞禄讲论语第94章 撩尤氏第91章 皇宫偷情第103章 机关算尽第137章 最后的政潮第45章 雷霆手段雍亲王第135章 开车了第103章 机关算尽第72章 人生如戏第150章 性福生活第55章 甄应嘉的担忧第104章 再下江南第23章 十年花约第128章 闽浙总督第69章 女人真奇怪第127章 贵不可言第140章 遣妾一身安社稷第57章 薛宝钗的第二印象第146章 天涯何处诉衷肠第8章 强吻秦可卿第4章 三计定可卿(二)第138章 羞羞的黛玉第28章 打脸贾珍第81章 狂撒狗粮第4章 三计定可卿(二)第136章 偷李纨第112章 风起云涌第135章 开车了第95章 好大、好香、好软第97章 尤二姐、尤三姐第99章 争锋相对第65章 走山东第73章 血战黑风崖第13章 秦可卿:我要你为我牛马第148章 推尤氏第137章 最后的政潮第3章 三计定可卿(一)第17章 调戏秦可卿第21章 撩拨李纨第2章 贾珍第118章 夫君第124章 审案第90章 元春第60章 妙玉的请求第68章 谈崩第59章 太湖泛舟第133章 事了拂衣去第148章 推尤氏第49章 县官现管第126章 撩黛玉第87章 夜谈第144章 王熙凤结局第123章第115章 知府断案第115章 知府断案第98章 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