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 自当顺人意(一)

张角对张狂解释道:

“既然有如此多的同志,当然会对汉室,形成更大威胁。只要将战事坚持下去,等到诸君分头起事,必然可决定大事!”

“但是,这必须要一个前提!”

张角的声音,暗中藏有玄机。不知不觉之中,张狂的胆子再一次壮了起来。他大声的反驳道:

“前提是,伯父您的身体,不出问题!”

这话一出口,张狂的心中又是一个激灵:

——该死的!我怎么又提到了这件事!?

不过,张狂既然在话语中忍不住提到了,他想要对此装聋作哑,已经不是个好主意。

反正,上一次的经验告诉张狂,若是有什么冒犯之处,“大贤良师”张角其实不会太计较。所以,在思索了一下之后,张狂还是咬着牙,继续这个犯忌讳的话题。

究根到底,张狂毕竟不是什么真正的太平道信众。对于张角这个当世顶尖人物,由于他在后世演义、小说中所接受到的种种成见,从心底就不太当做一回事。

若是换做面对曹矮子或者刘大耳之流,恐怕张狂倒是会表现得战战兢兢,汗出如浆了。

“有伯父的黄巾军,与没有伯父领袖的黄巾军,战斗力可还是一样么?”

这句极为忌讳的话一出口,张狂的话语中就没有了忌惮。

“按理来说,我太平道的‘太平真气’,在休养身体,延年益寿的方面,本来就效果不凡。以伯父的修为,再逍遥数十年并非难事。”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南华老仙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伯父的寿元,可能只剩下数月而已!”

听到这里,张角慨然长叹一声:

“无忌,你这位仙长却没有说错。吾日前施展‘九天落雷’之术,轰杀汉军,却被汉军中的儒士反击,受了重伤。以吾自身所料,吾剩余在这个世界上的日子,怕是不超过三个月了!”

张狂事先再有所预料,一旦听到张角这个当事人说出事实,头脑中也不禁有被大锤狠狠撞击的感觉。等到他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居然已经是泪流满面了!

——是这具身体,在发出心中的感受吗?

张狂很不喜欢这种情形。然而,心中的悲痛一阵一阵传来,完全无法抑制。在这种情形下,张狂才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一旦“天公将军”张角逝去,整个黄巾军阵营,将要面临什么样的巨变!

“无忌,不哭。”

面临真实的死亡,张角若无其事,仿佛在谈论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从这一点,便可看出,“大贤良师”毕竟是“大贤良师”,考虑的事情,从来不会是一身的生死,而是心中的抱负。

“太史公【司马迁】曾云,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吾为人五十余年,足以。”

“然而,太平道的大业,不可抛弃。吾遍观道中诸人,可以托付大事者,不过寥寥。其中能将吾之道发扬光大者,却是只有你一人!”

听到这句话,张狂的心中五味繁杂,不可诉说。原本他以为自己在继承张角的大愿时,会有欣喜欲狂的感觉。可如今的情形,完全出乎张狂原本的预料。

“大伯父……”

不知不觉当中,张狂已经跪拜在张角面前。

“吾有吾之道。然而,汝当也有汝之道。”

张角的声音,突然变得飘渺起来。

“吾之道,吾执之。汝之道,汝也当努力实现。吾与汝,道固近,毕竟不同。汝当稳守本心,勿忘‘太平’二字!”

听到这话,张狂心中有些糊涂。

“汝之道?”

——我有什么道吗?

老实说,来到汉时半年时间,张狂的目标,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下来。所谓的“天下布武”,本就是穿越前的张狂,在网络论坛里常常暴出的一句口水话,近乎于玩笑。

若是非要将张狂这些日子的作为,定下一个目标,那张狂的目标,其实不过是最低级的一个。

——求活……

明确知道黄巾军未来悲惨结局的张狂,这些天的所作所为,也仅仅是为了“求活”二字。

求活,然后再求活的更好。

为了活的更好些,张狂一直在谋划在大汉的辽阔土地上,割据一方,当上一个“农妇,山泉,有点田”的军阀土皇帝。看多了现代社会经过精心化妆的各色美女,在张狂看来,那一群他见过的所谓古代美女,大约也就是现代版农妇级别的。虽然张狂在这个世界上,其实还没有多少高层的见识。

“无忌!若有一天,汝为天子,想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张角的声音越发飘渺,完全感觉不到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我的国度?”

张狂再一次完全失神了。

“我的国度吗?”

——我要建立一个大大的国度!从西伯利亚,到澳大利亚,从美洲大陆,到东南亚,都要布满中国人的脚印!

——我要建立一个公平的国度!每个人,只要有理想,有志气,就能够踏实的付诸行动,一步一步向着自己的理想靠拢。付出就会有回报,人们不会被生活所迫,为五斗米而折腰!

——我要建立一个公正的国度!人与人的差异,只在于他们的才能和贡献。即使是社会底层的人民,也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不断向上升级,最终拥有登上顶峰的可能!

这些想法,在张狂的脑子里盘旋着,仿佛就要从他的口舌间飞出去。但张狂总觉得这些后世的话语,并不适合如今的时代,感觉很是犯忌讳,还是辛苦的强行忍下了,没有说出来。

——到底该说些什么话,才会比较应景呢?

顿了一顿,张狂的心中,突然浮现出当年在网上看书时,偶然发现的那段千古名言,立刻不由自主的大声朗诵起来:

“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

如同梦呓般的说完这些话,张狂仿佛极为疲劳,双眼闭上,居然就这样倒在草席上,呼呼的大睡起来。

“说的好!”

一直情绪平稳的张角,听到最后一段话,也忍不住骤然动容,击节赞赏。

“地公将军”张宝,再一次鬼魅般的出现,皱着眉头,向自己学究天人的兄长问道:

“大兄,无忌刚才所说的,好生有气魄,却有些想不到……”

张角平静的说道:

“无忌这孩子,心中自有沟壑。凡谋大事者,所想所为,若是他人都能明白,便是庸才一类。更何况,暗中又有一位高人,托名‘南华老仙’,暗中也不知道教了这孩子多少东西!”

“凡举查人,必须听其言,观其行,才能明了其能力。其中言为轻,行为重。比较无忌这一代子弟,固然有数人杰出,可是有能力独当一面的,唯有无忌一人。”

“尤为难得的是,无忌之才,长在知人、得人、用人。这一点,却是历代成大事者的共同之处!”

“想当年高祖刘邦,不过沛县一无赖。然而萧何、韩信、张良、陈平、彭越之流,皆为其所驾驭,人尽其才,才能击败无敌战神项羽,成就汉室四百年帝业。”

“吾这些日子观察无忌,虽然行事不够慎重,能力亦有局限。可是在收罗人才上,仿佛有如神助。麾下两千人不到,竟然有疑是‘万人敌’者二人,‘千人破’者六、七人!”

“这般本事,即使是为兄,也只得自叹不如啊!”

张宝皱了皱眉头,疑惑的问道:

“可是,无忌的所学,明显不是我‘太平道’一脉啊?”

“可是,无忌是吾张氏子弟,这还不够吗?”

张角的声音虽然不大,却显得异常坚定。

ps:1此话出自北宋大儒张载,原文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字子厚,号“横渠先生”,是关中气学的创始者。?著名弟子韩冈,号称韩打脸,韩灭门,为小怪兽所著一书的猪脚。??

第39节 武夫做干城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10节 智士款款析(四)第63节 暂留基未立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35节 抽丝理乱麻第53节 流亡亦强力第27节 决胜制万骑(三)第55节 磨刀向东胡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47节 越河袭粮道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29节 程普抢先攻第47节 蛮夷显心机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52节 内廷见尚书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57节 孙坚战且逃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62节 征程鞍未解(中)第57节 本初终陨落(上)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35节 李傕托士气第15节 三英战吕布(四)第80节 前战果为因第51节 匈奴伤心身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第3节 游侠探可疑(上)第32节 两败未俱伤!第45节 孰能横刀立?第92节 细分狐与豺(下)第1节 枭雄报新仇第23节 伏兵城中来(二)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47节 歌“明月几时”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9节 长社火起否?(上)第1节 朝中风波恶(上)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51节 群氓一走私第20节 敌讯水上败(四)第7节 大事多磨砺第65节 冀州换方伯第4节 刘虞心在帝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47节 歌“明月几时”第57节 挑战亦快意第24节 豪强陷阵急(下)第4节 诸侯汹汹势(二)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第27节 朝堂拟新帝(上)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61节 枭雄大事成(三)第21节 壮士半生死(上)第48节 友军藏敌意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45节 陷地终有计(一)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21节 运筹谋千里(五)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31节 何进立少帝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3节 游侠探可疑(上)第39节 彭城有曹氏第75节 判敌未如判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75节 吕布遭暗算第18节 董卓思时局(下)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59节 奉先喜得国(上)第56节 一教留传人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39节 胜负终落定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5节 天子坐明堂(中)第15节 乐进破阵弩(上)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31节 出阵有风险第8节 青州有变故(下)第33节 先登浩浩威第13节 日暮途已暗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第47节 歌“明月几时”第44节 何得识天机(四)第8节 河北鏖战烈(四)第54节 断腕且避祸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87节 城中路何在?(上)第25节 伏兵城中来(四)第71节 管亥展勇武第11节 临淄诚难保第61节 雒阳兵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