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 自当顺人意(二)

张角看着兄弟,为他解惑道:

“无忌这个‘张’字,本就是‘太平张’,不会是‘五斗米张’,也不会是‘琅琊张’1。不管他身后的那位高人是什么道门,无忌‘太平张’的身份,是不可变更的。”

“天下道家,固然各有不同,毕竟源出一处。那‘南华老仙’再厉害,能够将我太平道二十余年潜移默化之功,尽数消去吗?”

“更何况,无忌这孩子,本身胸中有沟壑。以吾观之,当为识时务者。不问事物的来源,只要对他有用处,不需多说,他便会主动采用。如今道家传承之权,其实非你我可定矣。”

洋洋洒洒的说了一通,张角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太平道中,能成大事者,如今吾所见,不过无忌一人尔。若是大事不成,太平道还有传承吗?”

“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话语,已经是非圣贤不能创立的了。不管无忌是自己所感,还是学人所言,能够将这些话,深藏在心中,便已经深得吾太平道的精髓了!”

听了这些话,一向视兄长马首是瞻的张宝,也就没了个人的意见。但是,他依然有话要说:

“大兄,六弟那儿,会不会有些不同意呢?”

张角神情一怔,慢慢苦笑道:

“若非你提醒,吾却忘记了六弟了!”

六弟,指的是“人公将军”张梁。在张角这一辈兄弟中,张梁排行第六。

“六弟为人,看似豪迈,暗中却颇有些阴柔心思。当年‘兄终弟及’的风声,我便怀疑是六弟悄悄放出来的……”

张宝对各种私下的流言,有着一种天生的敏锐感觉。他这样说了,事实就绝不会差的太多。

张角颔首道:

“六弟的性子,本就有些桀骜。除吾之外,不肯服人。如今执掌十五万大军,自然威风渐生。就算是吾,只怕也扭转不得他的想法了!”

“那么,先让我去试探一下,再做打算吧?”

“也只好如此了。”

张宝接下这个任务,不敢耽搁,立刻便拜别兄长,前去张梁处试探。

张梁虽然身高体健,一副武人的相貌,却绝对是个心思机灵的人。张宝略露口风,张梁便发现了话语中隐藏着的惊天消息。

“什么?大兄他……?”

张梁的眼睛瞪圆,如同一双牛眼,随手将从屋外探头进来的卫士赶出去,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反复的问着张宝:

“真的吗?”

“怎么会?”

“难道说?”

…………

由于年岁上的差异,张梁对大兄张角极为崇敬,却缺少几分亲近。张梁的一身所学,都是自张角而来。从某种程度来讲,与其说张角是张梁的兄长,倒不如说张角是张梁的师傅。

从张宝口中,确定了张角寿命不长的事实,张梁在惊恐中,夹杂着几分悲戚。不过,可能是近来统帅大军,见多了大场面厮杀的缘故,张梁恢复常态的速度,比起张宝预料的,明显要快了几分。

“既然如此,我张梁一定挑起这份担子,为黄巾军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还不等张宝说出来意,张梁便已经大包大揽的,将十五万黄巾军的统帅大权,划拉到自己的手中。张宝心中虽然有些失望,却还是试图传达张角的意图。

“兄长不用说了。那些乳臭未干的小子,知道什么好歹。若是将这些黄巾大军交付到他们手中,只怕不等汉军来战,我手下的那些渠帅,就把人心给带散了!”

张梁的话语,非常直接。

自从十数万大军在手,张梁的心思,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太平道的道主是张角,是张梁绝对不敢挑战的人物。但是,遇到兵权归属这样关键的问题,张梁还是宁愿赌一把。就赌张角舍不得,放弃自己这个劳苦功高、根基深厚的弟弟!

——而且,放眼当前太平道内部,又有哪一个年轻一辈,能够在功绩、血缘、威望、人脉各方面,与张梁一较短长呢?

——张牛角不行,张白骑不行,那个张无忌,更是差得远呢!

听完了张宝的回报,张角沉吟半晌,无奈的说道:

“那位喜欢故作神秘的南华老仙,当真有几分本事。看来吾张氏嫡脉,终究还是要转移到无忌身上啊!”

“无忌虽然没有说,可是南华老仙所出的主意,吾也能猜到五、六分。说穿了,不过是偃旗息鼓,金蝉脱壳,暂避锋芒,以待天时而已!”

如果张狂在场,听到张角的这番推断,一定会大吃一惊。

因为,张狂为太平道所设定的未来道路,便是要借助一场大败,抛下十万黄巾军,只保留太平道的精锐核心,化解汉室的注意力。然后潜伏上几年,他再趁着天下的动荡,东山再起。

“既然六弟不愿隐忍,那便让他执掌一方,看看能够发挥到什么程度吧!”

张角也是果决之辈。为了太平道内部的安定,他略一思量,立刻做出了最终的决断。

路,是张梁自己选的。结果,自然要张梁自己来背负。

在张角的心中,黄巾军既然已是非败不可,那么怎么失败的,就变得无关紧要了。相反,有张梁这个大火炬在一旁烧烤着,张狂这点儿小火苗,应该就惹不起汉室的多少注意了。

——这便是金蝉脱壳!

“至于无忌,以他此刻的威望和功绩,确是压制不住下面那些老兄弟。而且,若是有老兄弟的名气在,只怕反而惹得汉室关注。”

张角一边思量,一边说着,将对张狂的安排告诉张宝。

“你可这般这般……”

张角的安排,张狂自然是一无所知。此刻,他在床榻上睡的正香。当他一觉醒来,时间已经入夜。秉烛侍立在一旁的一位老仆,端上准备好的饭菜,让张狂吃完,便领着张狂,再次来到了张角的居所。

张狂很困惑。

张狂很无奈。

张狂很淡定。

对于不久之前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怪事,张狂并没有追查到底的意思。要是计较起来,他能够与道术惊人的“大贤良师”翻脸吗?实际上,当他再一次见到张角的时候,心情就已经彻底放松了。

——反正,张角不会害他!

ps:1五斗米张,指的是张衡的五斗米道一脉。琅琊张,指的是琅琊人于吉一脉。

不好意思,本节字数有点少,是为了下一节保持完整。

第1节 四处烽烟起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4节 天子坐明堂(上)第6节 张狂攻可取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84节 欲求国中智(下)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78节 骑马与砍杀第52节 回天因无意(三)第60节 飞将不可追第26节 大汉病天子第29节 翻看徐与青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第7节 两军窥匈奴(一)第9节 冀州一人故第67节 乐进布铁骑第11节 两军窥匈奴(五)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51节 回天因无意(二)第74节 李肃有担当第71节 袁术累三军第57节 短弓对强弩第2节 二将城头议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10节 两军窥匈奴(四)第22节 壮士半生死(下)第4节 天下可布武第27节 大军急急退(上)第35节 青史本无常第15节 争权论朝堂(一)第40节 三军取全胜第63节 袁绍定决心第2节 赫赫猛将威!第5节 郡国嚣张卒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32节 两败未俱伤!第35节 飞将非无敌(下)第9节 长社火起否?(上)第8节 智士款款析(二)第24节 黄巾密密铺(下)第19节 运筹谋千里(三)第29节 决胜制万骑(五)第34节 吕布忆美人第40节 巨鹿外无援(下)第41节 欢宴隐杀机(上)第13节 浴血豪强间(中)第28节 攻城休怨累(下)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50节 自当顺人意(四)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59节 骄兵终有悔第34节 郭太托大事(下)第18节 掠地需商量第16节 争权论朝堂(二)第37节 大刀速斩“羊”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26节 猛虎初露头第12节 张杨谍影缠第32节 入城暗横剑第94节 独品惊共骇(下)第23节 运筹谋千里(七)第60节 上应转世星?第13节 复闻黄巾起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24节 黄巾密密铺(下)第23节 回春有良方第24节 征战漫天急(三)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11节 曹操出师黯第66节 真心服预见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53节 科举可立国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第49节 好盐入味道第41节 攻城需汗血第67节 袁术攻刘表第31节 张杨思太原第1节 冥冥我是谁?第45节 且冷眼旁观(三)第14节 时穷节乃现第61节 枭雄大事成(三)第31节 颜良战典韦第58节 贰臣动干戈(下)第2节 竖子安敢欺?(下)第3节 黄巾据太行(下)第28节 大军急急退(下)第8节 战炁耀三军第6节 张狂攻可取第95节 两军斗智勇(上)第1节 四处烽烟起第14节 三英战吕布(三)第44节 单挑拼一骑!第58节 声东而击西第59节 骄兵终有悔第7节 大事多磨砺第37节 有公国名赵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10节 田丰无明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