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李肃有担当

对吕布来说,以他超凡脱俗的射术,刺杀董卓只是举手之劳。可是他既然不会出手,这个九死一生的任务,就只好由李肃来完成了。

在宫门旁的一处小院落里等待了良久,李肃觉得自己的脚踝都有些麻木了,这才有一名军吏模样的男子,匆匆走过李肃所在的小巷。那军吏见到李肃,并没有说任何话,只是将一块小小的木牍塞进李肃的手中,便匆匆离去。

木牍是很普通的那种,军中常常用这种削的极薄的木牍来撰写文书。李肃低头看去,木牍上只有两个字:

安汉。

安汉,便是今天宫城卫士的军中口令。在两刻钟以前,这个口令刚刚从郎中令李儒的口中说出来。有了口令,再配合曾为执金吾的士孙瑞给他们准备好的腰牌,李肃就暂时拥有进入皇宫外围的权限。

将口令牢牢的记在心里,李肃便把木牍递给身后的一名甲士。这名甲士身材不高,一双手却有如蒲扇。他将木牍合在掌心,运力搓了几下手掌,便有一层木屑粉末纷纷扬扬的落在脚下。显然,这位古代版碎纸机,使用起来还是颇为便利的。

时间又过了片刻。这时,有一名大族豪奴般模样的男子,又经过了这条人烟稀少的小巷。哪怕此人没有与李肃说一句话,进行任何形势的接触,李肃的眼睛还是如同被点燃的篝火那样,猛地明亮起来。

“出发!”

这个命令,仿佛是从李肃的喉咙里一点点挤出来的。但是,不管李肃的声音变调有多么严重,这一行人的步伐,却如同用尺子量过的那样精确。每一步迈出。都是二尺八寸,不多一点,不少一点。

保持这个速度,李肃如愿的在与守卫宫门的武士交接口令和通行腰牌时,遇到了相国的车驾到来。由于躲避不及时,李肃不得不与宫门卫士们一起单膝跪倒。向相国车驾的来到行礼。

当然,行完礼之后,此时的李肃一行人,便被卫士们赶到一边,好为相国进宫让路。

在场的飞熊军卫士虽然高达百人,却只有中郎将吕布一个人有足够的地位,可以跟随相国一起入宫觐见皇帝陛下。所以,这些飞熊军将士停步在宫城之外,众星捧月般的护卫着相国董卓。却没有继续跟随的举动。

看着董卓下了装饰豪华的辎车,正两眼低垂的看着地面,貌似恭谨的李肃,开始计算董卓和吕布两人的步伐。

九步,八步,七步,六步,五步。四步,三步!

此时。李肃距离董卓,起码有十四步,但吕布距离董卓,却仅仅有三步之遥!

——发动,就在此时!

李肃鼓起全身的勇气,对着十四步以外的相国董卓大叫一声:

“相国。骑都尉李肃,有事禀报!”

董卓的瞳孔猛然收缩了一下,停下脚步,转过脸去,看着李肃。

“李肃?汝有何事?”

董卓本就是沙场上打老了仗的宿将。在担任了几年的相国高位以后。他的举动之间,更是充满了上位者的那种威严,仿佛一个眼神,便能将人生杀予夺。面对董卓的恐怖目光,李肃只觉得自己的心跳快要让胸口爆裂。他鼓起勇气,脸色涨成通红,大声叫道:

“属下奉郎中令【李儒】之命前来。郎中令刚才查实了一个消息,确定中郎将吕布与‘貂蝉’夫人……两人有染!”

李肃的话语,如同一个晴天霹雳,让所有听到的人,都猛然变了脸色!

脸色变得最快的人,当然是“绯闻”的男主角吕布。但见吕布英俊的脸庞上一阵青一阵紫,变幻莫测。那种表情,活脱脱便是遭人揭破阴私之后的恼羞成怒,带着三分杀气,六分尴尬,却还有一分惭愧参杂在内。

“你……李肃,你……胡说!”

吕布张口欲反驳,却是一时间难以想出适合的措辞。

好吧,口才这种东西,向来不是吕布的强项。

相比吕布的剧烈反应,另一位当事人的表现,便平静得多了。

董卓眯起眼睛,脸上堪称面无表情。除了将手握在腰间的剑柄上,相国的神色与平常无异。

董卓对于这种姬妾偷人之事,当然不会毫不介怀。就在他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瞬间,董卓差一点儿就要抽出宝剑,一剑刺死吕布这个该死的反骨仔!

不过,一瞬间的冲动过后,董卓硬是生生的按捺下自己的情绪。在相国的位置上坐了这么久,董卓对什么人有用,什么人没用,应该如何对待有用之人,都有了自己的心得。而他的性子,也在几年以来的一桩桩无奈之事下,磨砺的越发阴沉。

吕布固然该死,如今却是董卓树立给非凉州一系将士们看的一杆大旗。如果因为一个女人的事情,便将其拿下,对董卓收拢军心的大计当是极为不利。

相国府里的那个任氏,原本在雒阳宫城中担任女官。后来在灵帝驾崩,新天子继位之时,宫中按照规矩,将一批年纪较大的宫女放出宫来。任氏便是在那时,被董卓挑选出宫,收为侍妾的。因为任氏原本负责管理宫中头饰、冠冕之类,故而又被相国府的下人们称为“貂蝉”夫人。

对于任氏,董卓虽然喜欢她的美色,却并不太重视。要不然,“貂蝉”夫人也不至于一个人孤零零的被董卓留在长安城内,独守空闺。那些真正在董卓心里有足够地位的姬妾,如今可都是在郿坞里享福呢!

至于吕布与任氏之间的事情是真是假?

看到吕布脸上的表情,董卓心里便有了数。

——春秋时期的楚庄王,有“绝缨”之举1。吾若是将貂蝉送与吕布这厮,能不能得其忠心呢?

——不对,这个李肃,怎么会是文优的手下呢?

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董卓正要做出自己的决断,却听到那个前来禀报的李肃又急急开口了:

“吕布阴谋败露,小心他要刺杀相国!”

听到这句话,吕布差点儿一口老血没有喷出去!

天地良心,他在此事的发展过程中,从头到尾。可是绝对没有这种大不义的念头!

“相国……”

吕布情急之下,向董卓踏上一步。四周都是董卓的心腹部下,如果不想被董卓的亲卫飞熊军当场杀死,吕布就必须及时想办法向董卓解释。

可惜,吕布的这个举动,却被董卓的侍卫们误解了。

就在吕布被指出奸情的那一刻起,对董相国忠心耿耿的西凉子弟兵,便自觉的对吕布进行戒备。而在李肃喊出“刺杀相国”之语以后,西凉勇士们的警戒心。立刻被提到了最高!

——吕布与“貂蝉”夫人偷情;吕布的奸情被发现;吕布铤而走险,试图劫持相国;吕布真的行动了!

无需多么复杂的脑补,沿着这样一条逻辑线下来,飞熊军卫士们已经对吕布充满了敌意。而吕布平时以勇武自傲,在飞熊军卫士面前也向来趾高气昂,让卫士们对他积累起不小的怨气。两者一结合,冲突便变得不可避免了……

“止步!”

两名董卓的贴身卫士,毫不犹豫的抽刀出鞘。对吕布的试图靠近,毫不留情的便是当头斩下!

区区两名“百人斩”。还不放在吕布的眼中。但是,这两名侍卫的身份,却让吕布心中一沉:

——相国真要杀吾?

作为一个绝世猛将,吕布的动作,甚至还在他的思想之前。就在吕布心里还在琢磨不定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本能的感受到对方刀上的杀机。拥有草原巫术“兽性灵觉”的人,绝对不是区区两名“百人斩”的偷袭,可以暗算得到的。

刀光在眼前亮起,吕布的身体却不退反进。就在两柄鲜亮的战刀挥至最高点,即将开始全力下落之时。吕布却已经抢入一名侍卫的怀里,双手一握,握住侍卫的双肩,将他一把提起,如提童稚,挡在了另外一名侍卫挥出的刀光面前。

刀光一闪,惨叫声骤然响起。

不是一声,而是两声。就在侍卫一刀将被制住的同伴从肩头斩到胸口之时,被制住的侍卫手中的刀,也已经不由自主的切断了同袍握刀的手腕。

这,便是吕布在进京以后,所新学的手搏之术的威力!

自从数年前,吕布在南匈奴美稷王庭,与手搏高手史阿交手吃了瘪以后,他便对这次吃亏念念不忘。作为一个堪称从来没有在单打独斗中失利过的强者,吕布决定,以后一定要在手搏这一项上,将这个场子给找回来。

于是,在进入雒阳以后,吕布特意寻觅京师中的第一等手搏高手请教,暗中苦练了数月。经过一番苦练,吕布相信自己若是再如上次那般对上史阿,失败的人,一定不会是他!

只可惜,自从吕布学习手搏之术大成以后,还没有机会遇到过史阿。没想到,事实奇妙如此。他那套没有在史阿身上发挥作用的手搏,倒是先在董卓面前展示了一回。

此时,董卓刚刚从要不要处罚吕布的考量当中回过神来,见到的便是吕布借刀杀人,废掉他的两名贴身护卫的情形……

饶是董卓一心想要拉拢吕布,维持非凉州一系士卒的军心,见到这等情形,也忍不住怒发冲冠!(未完待续。。)

ps:??ps:1楚庄王绝缨: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有次宴请群臣,直喝到天都黑了,就点上蜡烛接着喝,这时蜡烛突然灭了,有个大臣喝高了,就趁黑灯瞎火的当口调戏这位美人,这样美人一伸手把这个人的帽缨扯下来了。

美人摸黑跑到楚庄王那儿对他说:“刚才蜡烛灭后,有人调戏我,我把他的帽缨弄下来了,你赶紧命人点灯,一看就知道是谁了。”楚庄王说:“是我让他们喝酒的,醉后失礼是人之常情,怎么能为了要显示妇人的贞洁而使臣子受辱呢?!”他马上命令群臣说:“大家都把帽缨扯下来,一醉方休。”大臣们都把帽缨扯掉,然后点灯接着喝酒,尽欢而散。

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首先杀败了晋军。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说:“我的德行不够高,从来没有重视过你,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

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调戏美人的就是我,大王您宽宏大量不治我的罪,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我就是当年缨被扯下的那个大臣。”之后晋国被打败了,楚国强盛了起来。

第38节 白波起乱战(二)第63节 征程鞍未解(下)第18节 敌讯水上败(二)第37节 列人内有乱(上)第29节 程普抢先攻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58节 华雄谨而骄第19节 伏击成笑柄第25节 败犬疲且瘦第17节 争权论朝堂(三)第45节 何得识天机(五)第56节 董卓大起兵第59节 子龙搏激流(上)第11节 两军窥匈奴(五)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第38节 侠士亦官迷(下)第10节 智士款款析(四)第43节 欢宴隐杀机(下)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57节 真定藏麒子第26节 冀州暂平静(下)第11节 何进求臂助第60节 子龙搏激流(中)第34节 仙师滚滚雷第44节 且冷眼旁观(二)第19节 敌讯水上败(三)第22节 征战漫天急(一)第22节 伏兵城中来(一)第69节 麹义树威信第4节 需胜方由己(下)第54节 故王留胡族第69节 麹义树威信第48节 但埋头种田(三)第17节 坚城可称粮第37节 何为万人敌?第17节 运筹谋千里(一)第37节 侠士亦官迷(中)第五 卷终·是非成败转头空第27节 攻城休怨累(上)第62节 无忌思好逑(上)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27节 谈笑定军机第19节 伏击成笑柄第28节 朝堂拟新帝(下)第50节 功臣孰为首?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32节 科举立新制(下)第6节 公路何足道(下)第50节 筹谋幕府间第61节 子龙搏激流(下)第82节 锐士悄悄至第33节 郭太托大事(上)敌讯水上败一第53节 流亡亦强力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13节 好汉当食肉!第98节 三英现峥嵘(下)第11节 踌躇黄河岸(下)第68节 太行根基盛(五)第59节 胜负本鲜明第5节 诸侯汹汹势(三)第51节 王刘遭暗劫(上)第28节 华雄战不休(下)第3节 游侠探可疑(上)第21节 二帅意自平(上)第11节 北骑若入口(上)第56节 阉党鸣挽歌(下)第36节 张狂行暗计(下)第18节 争权论朝堂(四)第38节 列人内有乱(下)第58节 赵氏有佳丽第33节 敌前徐缓动第14节 难现太平齐第16节 一城独临危第51节 当朝有太傅第76节 战歌当好战第35节 张狂行暗计(上)第46节 但埋头种田(一)第57节 本初终陨落(上)第72节 鲍信试应付第34节 飞将非无敌(中)第23节 臧霸露破绽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44节 汉宫现连环(二)第30节 先登知是谁?(下)第27节 大军急急退(上)第21节 敌讯水上败(五)第39节 巨鹿外无援(上)第46节 汉宫现连环(四)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43节 汉宫现连环(一)第29节 决胜制万骑(五)第46节 大刀斩虏敌(下)第66节 苦斗马不歇(下)第61节 料中是良骥第2节 朝中风波恶(下)第31节 水火腾刀浪第64节 苦斗马不歇(上)第97节 三英现峥嵘(上)第64节 欲静风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