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经济危机(下)

“什么?你是说委托英国麦加利银行的在其发行银元票和银两票上加盖新银元标注,并发布通告声明其价值与新银元等值,一次来解决市场对新银元的需求?”当姚兴华听到容闳提出的这个解决当前经济危机的办法后,便被这天马行空般的创意所深深折服。

仔细想想,这想法还真的能够称得上是一个当前最简便,也最有效地解决方案。而且以姚兴华这个现世过来人的眼光来,这个办法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的。比如在民国时期,便有不少地方在国家货币上加盖自己地方的名字,成为局限于一地的局部流通货币。在建国以后,新中国也曾在邮票,这个有价证券上,使用过加盖的方式,改变邮票原有面值,使其与新货币等值。

不过姚兴华的心理是怎么想的,他容闳并不知道。所以,当他看到姚兴华在听到自己的这个办法后,吃惊的样子,容闳的心里便开始打起鼓来,“当初我就说不行,还非缠着我让我来说,看看给大人吓得。”,不过人都已经来了,总不能就这样回去啊,没办法容闳只得继续硬着解释道:“大人,这个主意初听起来,虽有些荒诞不羁(荒诞不羁?在容闳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只有白痴才能想出来的主意。),可也确有可行之处。首先,到明年一月一日新银元正式全面同行以后,像现在流通的英国麦加利银行所发行那两种纸币,其结果就只能是全部作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购买他们的雕版应该花不了多少钱,而且我已经与从美国请回来的技师仔细谈过,他们说在现有的纸币上加印不存在任何技术难题。”

说到这里,容闳略微停顿重新整理了一下头脑中的思绪,接着说道:“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训练我们的印刷工人,让工人们了解和熟悉我们新印刷机的运行方式,磨合人员与机器设备的配合度。”虽然容闳嘴上说得是那么的信心十足,可是他本人确对从自己嘴里蹦出来的每个字,都一点也不相信。他现在之所以能够说得如此流畅,也全都他体现背下来的。

“容督办,你是怎么想出来这么个好主意的?”说实话,为了尽快解决当前的经济危机,姚兴华可谓是想尽了办法,出尽了主意,可是连一个理想的都没有。没成想,这个在封建社会下成长起来的老头子,却有如此跳跃性的思维能力,着实让姚兴华惊叹不已。

“大人扭攒了,其实这个主意并不是卑职想出来的,而是卑职这次花重金从美国聘请回来,传授钢凹版雕刻制版技术和设计新式纸币的海趣先生想出来的。”原来,自那天登船时,被容闳忧心忡忡的样子所感染的海趣,便一直闷在船舱之内,思考解决当前危机的良方。结果皇天不负有心人,还真就让海趣在抵达中国前三天的时候,想出了这条绝妙的主意来。不过为了说服容闳把这个建议递交到总督大人的手里,海趣先生又花费了足足两天时间,就在依稀能够看到海岸线的时候,容闳才勉强答应帮海趣试试。

“海趣?”姚兴华当然是知道这个人的,在原来的历史当中,清国为了统一全国币值,在一九一零年,决定设计印制大清银行兑换卷。可惜时逢辛亥革命前夜,清zf也是自身难保,岌岌可危。最终这套拟议发行的钱币,伴随着清王朝的轰然倒塌,而胎死腹中。不过当时这套钱币的设计者和雕版雕刻着,便是海趣。所以,当姚兴华得知容闳从美国聘请回来的就是海趣后,心中对两江新式纸币设计和印刷工作,便完全放心了。

“容督办,我认为海趣先生的这个主意,咱们确实可以尝试一下,我甚至有种感觉,这个主意就是解决当前经济危机唯一方法,所以我就去找英国总领事霍必澜,请他帮忙与英国麦加利银行进行沟通,看看对方的态度怎样。至于帮咱们解决了大问题的海趣先生,就只好委屈他一下了,这段时间你可以先带着他去看看咱们的两江民兴银行,熟悉一下这里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咱们的印刷厂建成以后,我要亲自宴请海趣先生。”这段时间因为新银元数量无法满足市场的庞大需求,而造成新银元市值的飞涨,弄得姚兴华是焦头烂额,寝食难安,如今突然间就抓住了这一条救命稻草,自然是表现得有些急不可耐。

“大人,印刷厂的设计图纸,卑职在美国的时候,就已经委托美国米拉奔公司设计好了印刷厂的建设图纸,只是这印刷厂设在上海的科技园区内,还是其他什么地方,今后使用什么名字,还得大人一一做主。”说到印刷厂,容闳这才想起来还没有向总督大人请示,今后这新印刷厂的厂名和厂址所在地呢。

本来急急忙忙就要去找霍必澜的姚兴华,听了容闳的话后,便停下身来仔细思考了一番后说道:“这印刷厂是为我两江印刷钱币所建,之重要性关系到我两江的根本,这上海位于沿海之地,与曰本国又近,上海水道市场还有外舰往来,这印刷厂不适宜建在那里,南京城南郊远离水道,又有南京城做为屏障,应是稳固之地,我看就建在那里吧。至于厂名嘛,你觉得叫‘两江第一印刷局’如何?”

“卑职一切听从大人做主。”——

小弟这周是分类封面推荐,心里这个高兴啊:)这可是小弟子写这本书以来,享受到的最高推荐荣誉了。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cctv、mtv、tvb8和起点频道,我还要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书虫、书友、书迷们,是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才使我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对你们,我只能有更多、更快的更新来报答你们,希望你们能够一如既往的继续支持我,帮助我。谢谢!

第九十七章——两江危机(上)第七十九章——大清皇家海军第一百零三章——天时、地利、人和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鸿章(上)第八十八章——军事改革第八十一章——迁都奉天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第三十五章——钢甲巡洋舰第九十章——上海博览会第八章——落户安家第一百一十章——济南会战(六)第三十一章——两江银钱制造局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鸿章(下)第九章——“金顺”典当行第一百零六章——强取豪夺第一章——神秘玉佩第一百零三章——天时、地利、人和第一百零二章——黄袍加身(下)第二十一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二)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九十九章——咱也微服一把(上)第十八章——洋务新学(一)第十章——意外横财第二十九章——技工学校第八十章——南京合约第四章——提前准备第六十三章——两江新军(上)第四十章——工业化的石碌(上)第十三章——兴业办厂(二)第九十一章——同盟第五十六章——腾飞的两江第六章——落户广州第十二章——兴业办厂(一)第一百零七章——1893年的春节(上)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下)第一百零三章——天时、地利、人和第五章——初来乍到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百零四章——北伐开始第一百零三章——天时、地利、人和一些话第三十章——初到上海第十七章——拜见张之洞(三)第十章——意外横财第五十章——新婚妇人第八十六章——重设内阁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强新政第十二章——兴业办厂(一)第七十一章——硫球争端(二)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六十七章——高雄军港第二十七章——南澳镇总兵刘永福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第九十二章——国外订单(下)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上)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二十一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二)第二十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一)第二十一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二)第一百零七章——济南会战(三)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八十七章——新皇登基第二章——下定决心尾章第六十四章——两江新军(中)第九十八章——两江危机(中)第五十一章——重返两江第三十四章——纸币第九十一章——国外订单(上)第一百零三章——寂静前夜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十章——意外横财第三十七章——工业化进程第三十三章——两江民兴银行第九十五章——南中国互惠条约(下)第四十一章——工业化的石碌(下)第九十九章——咱也微服一把(上)第八十二章——后续效应第四十一章——工业化的石碌(下)第六十二章——重回轨道第四十章——工业化的石碌(上)第六十八章——英国的抉择(上)第六十五章——两江新军(下)第九十八章——宗室的忠心第一百零七章——济南会战(三)第十四章——兴业办厂(三)第五十章——新婚妇人第十四章——兴业办厂(三)第三十六章——两江上海科技园区第三十七章——工业化进程第一百一十章——济南会战(六)第九章——“金顺”典当行第六十二章——重回轨道第七十章——硫球争端(一)一些话第九十四章——初到武汉第一章——神秘玉佩第三十章——初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