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严惩不贷

罗昭云回宫了,临行前,吩咐刑部尚书辛公义,彻查刑部官员徇私枉法之事,而且,到宫内又发出圣喻,责令大理寺、御史台协办,定要将牵扯进此次案件中的贪官污吏绳之以法,尤其是将刑部毒瘤清除掉。

事关了刑部的颜面和底线,辛公义、裴行俭等人都高度重视,连夜提审,裴劲光、裴大同等人都被隔离审问,一些徇私枉法、贪墨受贿的事,都逐渐被抖出来。

原来这裴大同,传统窦家、独孤家的几个人,大同刑部内部的个别官员,还有牢房的狱头,对死囚犯进行了掉包,将私下抓回来乞丐、流浪汉等,冒充死囚,顶替执行,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就发生了六七例,获得不少银两。

辛公义听闻之后,气得暴跳如雷,这等事发生在刑部,他脸上无光,跟着丢人啊。

“严惩不贷,必须严惩,草菅人命,无视国法,必须问斩!”

“吾等支持尚书提议,严惩这些贪官。”

次日,辛公义也不耽搁,直接入宫请罪,如实禀告了案情进展。

罗昭云在御书房内批阅奏折,听到辛公义的汇报之后,同样有怒气,但是,也冷静下来,也明白这些事情不可避免,在后世都存在,何况是封建王朝的古代,信息不发达,监管不得力,徇私舞弊的案件实在太多。

有权力的地方,就有党派,有官途的地方,就有黑暗,没有旧贵族势力,自然会诞生新的贵族势力,争权夺利。

尤其是一些外戚勋贵,豪门大族等,他们官位不大,但是仰仗靠山,为非作歹,小鬼难缠,一般司衙,大多刚成立,对于律法把握度,还没有熟悉运转,所以空隙比较多。

推行法治,以法治国,注意教化和规范引导,都是非常重要的。

罗昭云说道:“这次案件,但凡牵扯到的官员,一律严惩,并且要求证据确凿,给文武百官一个警惕,立国之初,百废待兴,不思进取锐进,却在这里为了蝇营小利,藐视国法,实在罪不可恕,这些人按照律法,该怎么处置就这么处置,另外,这些贪官污吏的财产一律充公,收入国库,做一点难得的贡献!”

“臣明白了。”

罗昭云沉吟片刻,开口道:“这一次,虽然事情出在刑部,你作为尚书,也有连带责任,没有及时察觉,有所警戒,职务不变,但降品秩一阶,罚半年俸禄,可有意见?”

辛公义汗颜道:“臣没有意见,管理刑部不力,几条人命被替死,愧对国法,当罚!”

罗昭云看了老臣一眼,微微点头:“嗯,不过也不要太自责了,任何时候,都有这种贪墨枉法官吏,以后要想办法在部门建立多审机制,权力要分摊,决不能每个人光处置自己的事,不公开,不透明,那就容易出问题了。”

“是,臣回去做好防范措施。”辛公义认真谨慎答道。

“退安吧。”罗昭云一挥手,这件事暂时不多讨论了,让刑部尚书出了宫。

又批阅了一会奏折,罗昭云起身,感到有一些烦躁。

成堆的奏折,最后需要皇帝点头批准,牵扯到了律法、赋税、徭役、用兵、土地变革、贸易经济、交通、建筑工程、水利、官制、医疗等等各个领域,一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做到全能,要皇帝最后来评定,还真是难为人。

难怪古代四百多个皇帝,就没有几个明君,除了一些开国皇帝,雄才伟略,或者寥寥几个中兴王朝的英主外,九成的皇帝都不靠谱,甚至一半都碌碌无为,还有一些荒唐的皇帝,十年不上朝,什么事不管,只在宫内吃喝玩乐也是有的。

如何分权,如何把系统设置完善,让各部门把工作都处理好,再有审议的机构,监督机构,事后评估机构,皇帝只是最后一票否决权或是同意权,就可以了,减轻一些工作量,这样对后面的皇帝才有良性引导。

否则,换了其它继承人,看到成堆的奏折,知难而退,从此自暴自弃不理朝政了,反而是个错误的示范。

“在皇宫待久了,太过安逸,的确没有在外面带兵征战过瘾啊!”罗昭云有些怀念当初征战沙场的畅快淋漓,现在困在宫内,每日处理的都是国家大事,绞尽脑汁,推动朝廷改革,提升各方面生产力,很消耗精力,幸亏他习炼武功,体魄很强,还不担心久累成疾。

走到后宫院落,发现几个妃子正在皇后的寝宫内打麻将。

每个妃子都是盛装在身,长裙锦绣,气质与容貌都是万里挑一,但此时的行为.......

“二饼!”

“不要!”长孙皇后摇头,随手摸了一张牌,然后打出去一张,声音如莺清脆:“八条!”

“杠!”

“又杠了,芷箐姐姐,你都快胡了吧。”萧依依有些羡慕和紧张。

“还差一点点,嘿嘿,这次要是胡了,输了的,能捞回来一半了。”连薛芷箐这个大才女,最近也融入进来,跟其它妃子们,聚在一起玩一会麻将。

当然,押注的金额并不多,妃子们聚在一起也不是靠赢钱来满足资金需求,都是喜欢这种打发时间又能交流的游戏,几个人很好的说说笑笑,促进关系,免得像以前,凑在一起要硬找话题。

另一边,高雨霏在和宁沐荷在下象棋,也是新东西,被罗昭云曾提出并制造,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了。

象棋一般被认为成型于北宋,定型于南宋,发展于明朝,其实在宋之前,也有一些棋类与象棋下法类似,但是棋子数量和步骤、吃法不同,是一个演变、完善的过程,如今只是被罗昭云提前定型下来。

罗昭云走进来,看着皇后和嫔妃们,相处融洽,其乐融融的样子,心中因公务案牍积压而烦躁心情,变得淡化许多。

自己魂越到这个与大隋相似的世界,经过一番努力和挣扎,最后拥有江山美人,这就是一种收获,如今坐在皇帝位上,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向前,否则,一旦被别人夺了权或是架空,不但自己性命难保,连自己的家眷和后代,都有灭族危险。

想到此处,罗昭云的目光更坚定几分,变革制度,治理朝政,统一天下,都要继续推进了,不能有懈怠之心。

第一百七十五章 诱敌深入第三百六十章 河滩之战 下第六百八十四章 破局第四百二十八章 节外生枝第十九章 政斗漩涡第四百九十七章 途中血杀第二百五十六章 余波第四百八十六章 突厥来袭第五百三十一章 渤海高氏第七百三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五十章 祭天之典第四百九十一章 外族之祸第四百二十九章 半路截杀第六百三十二章 拨乱反正第六百八十章 不斩来使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淮南局势第七百六十一章 局势各不同第一千零二章 胥吏的扩用第三百三十一章 言论惊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汉王反第四百三十五章 聪慧的塔格第八百二十二章 皇子诞生第七百零五章 意外重逢第三百八十八章 骤然夜袭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大局定第二百八十五章 设西海郡第二百八十四章 围猎布局第两百零二章 佳人吹玉笛第五百八十章 投奔幽州第三百六十六章 失利的阴影第二百一十三章 印刷术第七百二十一章 巾帼俏公主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以论道第三百七十一章 被迫弃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进退维谷第六百七十七章 暗流汹涌第八百五十一章 鏖战太谷城关第一千零九章 赈灾大使第一百一十八章 罗府团聚第七百七十八章 朝会争论第一百一十八章 罗府团聚第二百八十九章 劫后余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断后搏杀第三百零二章 游坊市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重振军心第五十章 铁甲锵锵雄威壮第二百六十六章 慕容紫嫣第九百五十章 主力初交锋第二百七十八章 四路军齐至第四百零一章 计中计第六百一十章 合作新项目第三百一十章 杨族密谋第六百四十八章 运筹千里之外第五百四十三章 堵死后路第七百五十七章 烽火连天第三百三十章 出谜题第七百六十九章 人心与军心第六十一章 别离酒第二百一十五章 委派新任务第六百四十八章 运筹千里之外第七百二十一章 巾帼俏公主第九百二十一章 大势已去第九百七十一章 关心第二百七十九章 炀帝西巡第七百八十七章 睡错了床第五百六十四章 驱狼逐虎第三百三十八章 乱局将启第五百七十章 势成骑虎第六百九十章 谋巴蜀第八百六十七章 唐国朝局第一千二十章 饲养新技术第三百零二章 游坊市第七十四章 知辱而后勇第八百五十八章 岌岌可危的太谷城第三百五十章 问罪第三百八十二章 肉飞仙第七百三十四章 替罪羊第七百五十四章 炸惨突厥第一百三十八章 仁寿宫变 中第一百四十四章 平叛第五百一十章 大婚之日第七百一十章 围堵玄霸第五百九十九章 反围杀第四十八章 神武飞扬第五百七十章 势成骑虎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容乐观第七百一十三章 陇关到手第二百一十九章 建都诏书第九百五十九章 开始收网第一百四十六章 登基为帝第二百二十八章 郎情妾意第一千零六十章 合围截杀第四十六章 发现敌情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新型织布机第四百五十九章 尽信书不如无书第四百一十六章 患难与共第九百八十一章 父女重逢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进军第二百九十六章 班师回京第四百三十九章 仆骨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