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海盗问题

崇祯皇帝发现钟进卫那脸,想笑又憋住不笑的难受样子,不由得摇摇头,这钟师傅,有的时候就是和小孩一样。想到这里,他自己也笑了,还笑出了声。

崇祯皇帝一发现笑出声,马上反应过来,这场景,可不合适笑。不过他发现那两人还在发呆,压根没听见他发笑,不由又有点感到好笑。倒是钟进卫听到动静,看过来了。

最后崇祯皇帝觉得他们应该看得差不多了,就对温体仁和徐光启道:“两位爱卿。”

没反应,崇祯皇帝无奈,就又提高了声音道:“两位爱卿!”

温体仁和徐光启这才结束发呆,向崇祯皇帝看过去。

“两位爱卿,你们还觉得朕是好高骛远么,朕还觉得,以前的朕是井底之蛙。”

温体仁的老脸一红,向崇祯皇帝认错道:“陛下,老臣糊涂了。”

道歉完了之后,温体仁又道:“陛下,可眼下的大明,实在无能为力,去争夺天下啊。”

“所以,朕才需要阁老协助朕,革新朝政,灭虏救灾,然后出兵海外,创旷古未有之基业,建日不落之帝国。”崇祯皇帝见温体仁认错,心情马上好了起来。

“陛下,这天下舆图是真的么?”徐光启疑惑了,太精细了,现在反而觉得很假,谁人能画出此图。不可想象,穷尽几辈人的心血都不可能。

温体仁心里却明白这图的出处,向钟进卫看了过去。

钟进卫见温体仁看过来,就微微点了点头。

“徐卿无须怀疑,朕可以向你保证,此图绝对真实。”崇祯皇帝用皇帝的金口为地图做了背书。

“这,这...”徐光启说不出话来了,想想还是不可能有人画得出来此副地图。但要他马上开口否定皇上的金口,又觉得不合适。

“徐大人,不必怀疑了。等有朝一日,大明出兵海外的时候,你可以一起跟着去看看。验证下到底是不是真的,自己亲眼去看看最好。”钟进卫在一边看徐光启要钻牛角尖,就给他出主意道。

“好,我一定要去看看。”徐光启一听,精神一振,说道。

不过,马上情绪就低落了下来,喃喃自语道:“可惜,我老了啊,不知道能不能看到那一天。”

“所以,你要保重好你的身体,注意休息,争取再活几十年。说不定就看到了。”钟进卫显然听到了徐光启的自语,笑着对他说道。

本来他想借用台词说再活五百年,但考虑到皇上也在身边,还是算了,免得误会。九千岁才死不久,自己就提五百岁的口号不好。

“朕需要你们的帮助,帮朕早日平定建虏,搞好内政,早日出兵海外。”崇祯皇帝也给他们打气。

温体仁和徐光启都向崇祯皇帝一躬身:“臣等,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钟进卫听了无语,文人是不是都喜欢引用诸葛亮的话!

崇祯皇帝见两人不再对自己的志向有疑问,就转身问屏风另一侧的钟进卫道:“钟师傅,你接着刚才的事继续说。”

“是,陛下。臣以为,大明迟早要出海与西洋人争一高下的。而这必不可避免的是,要先解决东南沿海的海盗问题。因此,臣建议朝廷,事先进行布局。”

“钟师傅,如何布局?”崇祯皇帝一边问钟进卫,一边慢慢地走回御座去。

“陛下,眼下海盗林立,臣以为应先派一些卧底打入海盗内部。等朝廷一发力,就从内部响应朝廷举措,一举拿下海盗。”钟进卫说到后面的时候,声音提高,还伸出一只手掌,用力一握拳,颇有点一网打尽的意思。

“中兴伯是说细作?是否没有这个必要,朝廷已经招安了原本东南最大的海盗郑芝龙,让他去对付其余海盗便是。”温体仁有点不认同钟进卫的观点。

“温阁老,我问你,这个郑芝龙在朝廷的支持下,吞并了所有海盗之后,他会听朝廷的话么?”钟进卫把视线从崇祯皇帝的背影上收回来,转向温体仁,问他道。

“不会,而且据我的印象,和顾百川的聊天得知,东南沿海现在是群雄争霸,海盗在互相火拼,难分胜负。郑芝龙因此投靠朝廷,想借朝廷的支持来独霸南海而已。”钟进卫不等温体仁回答,就又继续说道。

“顾百川是谁?”温体仁问道。

“我的护卫,东厂的一个档头,他了解一些东南沿海的情况。”钟进卫回答道。

“陛下,以后郑芝龙会独霸南海,日入斗金。他一年的收入,比大明一年的赋税还多。却从没有给朝廷做过贡献,最后便宜了别人。”钟进卫转头看回崇祯皇帝,继续说道。

崇祯皇帝已经走回御座边,坐了下来,凝神听着。当钟进卫说到郑芝龙的年收入比朝廷一年赋税还多时,眼睛露出精光。

“中兴伯,您怎知郑芝龙独霸南海后会有如此之多的收入,最终还便宜了别人?”徐光启不解的声音从钟进卫身后传了过来。

钟进卫听的一愣,说的顺口,把徐光启给忘记了。他转过身,看着徐光启,忽然咧嘴一笑:“我猜的。”

然后,不管徐光启听了目瞪口呆的样子,转回头,又对崇祯皇帝道:“陛下,这个郑芝龙富贵之后,贪生怕死,朝廷控制他应该不会有多难。但他手下还有许多人,各有心思。为防到时候不为朝廷所用,臣建议派出细作,不但卧底各海盗势力中,还要卧底郑芝龙的手下。”

在钟进卫没有说完的时候,崇祯皇帝已经下定决心了。

钟进卫一说完,温体仁却抢先开口了:“陛下,臣以为,中兴伯所言有理。此事无需朝廷费多大精力,却能事半功倍。”

他知道钟进卫的来历,因此对他的话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不像徐光启一样,要去想钟进卫的话多么不合逻辑。

崇祯皇帝很欣慰温体仁没有受刚才事情的影响,已经在替大明将来争霸海上做考虑了。

他点点头,对钟进卫道:“钟师傅,你刚才所说要推荐的人,就是想派去卧底的细作?”

“啊,不是,他一个人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卧不过来。只是这个人,有极高的心理素质,知道如何在敌方势力范围内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不容易被看破。因此臣举荐他,由他训练一批人,派过去卧底,应该会有收获。”钟进卫一听崇祯皇帝想岔了,就赶紧解释道。

“此人是谁?”崇祯皇帝很有兴趣,连忙问道。

“此人名叫刘兴祚,东江镇参将,现在在城外勤王军中。”钟进卫说道,然后他又给崇祯皇帝以及温体仁和徐光启细细地介绍了刘兴祚的经历。

经钟进卫一介绍,崇祯皇帝隐约想起了这个人。

“此人从建虏那边过来,可靠么?”温体仁带着点担心问钟进卫。

“温阁老是担心他和建虏有牵连?”钟进卫反问。

“中兴伯,不可不察,应当谨慎为好。”徐光启也规劝钟进卫。

钟进卫看看他们两人,然后转回去看崇祯皇帝,发现崇祯皇帝眼里也带有一丝疑惑。

钟进卫想了下,就说道:“陛下,臣是在勤王大营中见到他的。当时他的事迹由孙承宗孙大人说给臣听的。”

钟进卫把孙承宗给抬到了前台,要出问题,首先要找孙承宗。不过事实也确实如此,就是孙承宗给他讲述的事迹。钟进卫接着道:“因此,臣以为刘兴祚还是可靠的。假如,他是建虏奸细,那么他用了这么多精力混回大明,是为了什么?有什么能让他舍弃几个兄弟的性命而来做奸细?奴酋如此愤怒,派人追杀他,也能从侧面证明他的清白。”

钟进卫说到这里,为了更保险点,就又补充道:“把他从与建虏对战的前线调到后方,就更能防止他通建虏。使人全程参与他对细作的培训、教导,再把细作派出去,就算他有什么问题,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第302章 雷霆手段第717章 冷面孙传庭第854章 请罪第389章 要解决宗室问题第226章 宋应星第357章 报应第688章 脑袋被驴踢了第753章 连克两城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64章 舆论之论第753章 连克两城第570章 苦啊第143章 《甘薯疏》第617章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第425章 农业研究院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489章 命运的改变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162章 战前气氛第456章 张献忠的观察第400章 藩王会同意么第857章 展望未来第219章 贪腐的形成第259章 滦州建虏第700章 布局交趾第108章 挑选护卫第224章 妄想坐山观虎斗第371章 取自朝鲜第553章 新军扩编第164章 定期体检第247章 思海战第513章 咱是活雷锋第807章 得偿所愿第696章 终于盼到了第25章 拖拖拖第79章 断人财路第228章 建虏细作第247章 思海战第650章 军备情况第592章 明军太凶残了第505章 如何赚钱第619章 好想看电影第573章 出发第490章 愿往东南第739章 建虏的现状第777章 追击多尔衮第514章 燧发枪试验第689章 重现大明无敌水师第174章 影响第450章 明末火药第516章 阳谋第553章 新军扩编第412章 屌丝的力量第690章 建虏求和第306章 晋商的作用第551章 无敌于天下第301章 去宣府镇的路上第180章 三法独立第595章 灭个干净第526章 新军演练第193章 诱骗成功第395章 杀虏放火时第226章 宋应星第27章 蓟州第430章 死营得安第97章 闻报震怒第96章 灭口第452章 改造鸟铳第357章 报应第509章 绑架范文程么第548章 南京民变的结果第250章 红衣大炮第143章 《甘薯疏》第818章 虎头蛇尾第622章 全功第231章 新的征途第488章 朝鲜局势第820章 论奢华风第10章 遇刺第407章 肉松第782章 班师回京第260章 首胜第419章 大明烟草的危害第826章 两份银第238章 建虏自大第680章 快点来吧第470章 收费的水泥路第816章 为人母亲的不易第440章 登莱出击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224章 妄想坐山观虎斗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506章 大明愤青讨伐的对象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201章 昌黎第四战(1)第613章 怕了侯爷第145章 推荐甘薯第290章 胜了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