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开中法救急

和蒙古鞑子焦急等待建虏皇太极的决策,有差不多心情的是大明登莱巡抚卢象升。不过和蒙古鞑子不同的是,他的急切心情是愉快的。

卢象升没想到阎应元一到京师之后,朝廷竟然马上就有动作。当他接完圣旨之后,把那御厨和国企的人当作宝贝一样供着。他的要求只有一个,尽快把鱼松厂办起来。

选好地址后,马上就开始动工开建鱼松厂。

没人力是不是?我这里有。卢象升马上下令各岛屿把辽民、军属统统运到登莱;力气强壮的人不多是不是?马上把兵卒都派上,再不够,直接征调民夫。

鱼松厂在卢象升的大力支持下,一天一个样地在变化中。

作为燃料的煤也一车车拉到厂子附近的空地上堆着,等厂一建好就可以使用。

渔船的话,卢象升暂时先抽调了一部分军中运输船备用。另外在国企资金的催动下,登莱所属的几个船厂开足马力地动工建造渔船。

整个登莱在国企资金到了之后,在登莱巡抚卢象升的全力支持下,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鱼松厂对鱼类的巨大需求,很好地解决了辽民和本地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让卢象升少操了一份心。

他在这些天巡查各岛屿时,能明显感觉到各岛屿兵卒的士气提升了很多。

这让卢象升很是欣喜,他有时候甚至想着,就让阎应元替登莱常驻京师算了。

不过现在唯一让卢象升担心的是,近期的粮食不足。因为各岛屿辽民的安置是他来登莱之前没想到的,一开始从朝廷得到的粮食都只考虑了军中所需而已。

就算把登莱粮仓中的那点可怜库存算上,也不够支撑到鱼松厂投产之后。国企现在还没那个能力,从头到尾替登莱包办所有辽民的安置。

卢象升看着库存的粮食在短短几天内就快消耗殆尽,心中这个急啊。如果实在不行,就只有向登莱的富户借粮了。

这条路是最后才走的,因为这借粮说得容易,做起来却难。会牵扯到好多利益关系,一个没处理好,乡绅群起捣乱,会给他治理登莱造成很大的麻烦。

这天,正当卢象升在为三日后的粮食发愁时,卢大兴冲冲地跑进后衙,向他禀告道:“老爷,有粮了,有粮了!”

卢象升的心事,自然瞒不过卢大等亲信家人,因此他得到消息后才会如此激动。

卢象升现在对粮食这个词特别敏感,一听卢大的话,“霍”地一下转头看向他,脸上充满了惊讶和希望:“粮在哪里?”

卢大满脸笑容地回答道:“就在港口,整整两船粮食,运粮的商人就在前衙大堂等候中丞大人。”

卢象升一听,略微一想,就想起来了,这肯定是开中法所吸引过来的商人到了。

他连忙站起来,快步往前衙走去。一边走一边在心中暗叹,真乃及时雨啊!

卢象升没料到这么早就有商人会运粮过来,按照他的估计,这商人响应开中法,以粮换盐引,必然会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毕竟盐引大量积压,以粮换盐之法又以停用好多年了。

当他来到前衙大堂见到粮商时,一见就能看出这个粮商是个精明人。

卢象升有点好奇,问起他为何动作这么快。

那粮商恭敬地回答道:“中丞大人,草民在看到朝廷重启旧有的以粮换盐引之法后,去盐场看了下。发现盐场的产盐量果然在增加,更重要的是,朝廷巡盐御史张同敞大人就驻守盐场,监督盐的产量,这就给了草民信心。”

卢象升听得微微点头,等这粮商说完,觉得好像还缺点什么,就问道:“就这样?”

粮商陪着笑脸回道:“草民做事一向比较大胆,看准了的事就会去做。所谓饿死胆小的,吃撑胆大的。发现了机会,不抢先下手的话,就会少好多利润,也就没法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

“不错,不错。你有将军之潜质,不如从军吧,哈哈...”卢象升的心情非常好,竟然和眼前的这个商人开起了玩笑。

这个粮商跟着卢象升一起笑笑,待中丞大人的笑声停下来后,才解释道:“草民上有老,下有小,做点小本生意糊口而已,从军的话牵挂太多了。”

卢象升也就是和他开个玩笑而已,他想了下又问道:“江淮之地还有其他商人响应朝廷的号召,运粮前来么?”

“据草民所知,暂时就草民一人而已。”粮商想了一会才回答道。

卢象升一听,情绪一下就没那么高兴了。他也不再耽搁时间,马上就传来巡抚府负责相关事宜的吏员,让他去交接粮食。

粮商看着这位中丞大人很是爽快,心中高兴,千恩万谢地随着那吏员去港口了。

卢象升坐在座位上没有动,心中计较着只来一个粮商可不行,最好是源源不断的有粮商过来。这样的话,登莱接纳辽民的能力将会更强,也更有利于对虏战事。

他想了一会,决定给巡盐御史张同敞写个信件,说明下这情况,请他务必在职权范围内照顾下这第一个响应朝廷号召,运粮到登莱的粮商。虽然他不认识张同敞,但千金市骨的事儿对方应该知道的。

进士的文字功底,让卢象升写信一挥而就,分分钟就搞定了。

然后他把信递给站身边的卢大道:“给那个粮商送去,就说本中丞给张御史的信件。与他有利,务必送到。”

卢大接过来后点点头,然后就准备往外走,忽然又被卢象升给叫住了。

“一起吧,我去港口看看粮食,心中也好有个数。”卢象升等不及吏员的回报,决定亲自过去看看。

卢象升自然是不像其他文官一样,出门坐轿。在亲卫的陪同下,他直接骑马飞奔港口而去。

港口此时倒也热闹,不少人在围观那粮食交接。

卢象升到了近前后翻身下马,也才有一部分人看到巡抚过来而已。

看到卢象升来的那部分围观者,马上让开一条路,使卢象升看到了那个交接场面。

他刚好看到满满的粮食装满一个官器,还装了一个尖头出来。然后那个吏员就站十多步远处,起跑,冲锋,然后飞起一脚,踹在那个官器上面。

这一脚之力非小,官器上那满满地粮食纷纷撒落到地上,围观的人里面还有起哄叫好之声。

卢象升一见,就知道那吏员在搞粮食火耗,那掉到地上的粮食就不算在交接粮食内了。

他以前听说过这事,没想现在竟然还发生在自己眼前。

第652章 接受水营第639章 严管报纸第226章 宋应星第575章 作茧自缚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309章 前功尽弃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57章 货币第8章 担忧第772章 高瞻远瞩第294章 捷报反应第190章 火攻昌黎行么第306章 晋商的作用第528章 稳妥第一第396章 我胡汉三回来了第688章 脑袋被驴踢了第68章 老少合谋第249章 火器的质量问题第86章 理想第171章 盐政会议(1)第778章 战后困境第199章 推波助澜第235章 显微镜的重要性第225章 再访教坊司第641章 建虏反扑第290章 胜了败了第211章 围剿发泄第619章 好想看电影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744章 狙击手部队第751章 我来了第862章 君明 臣贤而后国强第520章 必须建大凌河城第1章 相遇第720章 比乔布斯牛的吴又可第103章 开中法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655章 困难还是有不少第711章 北海道问题第852章 对日之策第35章 卢象升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761章 化敌为友第606章 懦夫第483章 设立大型补给点第623章 担得起第101章 论盐政第752章 泪流满襟第605章 背后捅刀子第319章 份内之事第201章 昌黎第四战(1)第179章 兵书第421章 文臣的态度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28章 浩劫第88章 年夜饭第467章 登莱战报第694章 有心无力第857章 展望未来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766章 垂死挣扎第478章 禁言反弹第587章 沈阳城外第216章 撤军原因第707章 再一次打击了建虏第212章 昌黎解围第305章 辽东汉人的希望第267章 功败垂成第372章 一石二鸟第321章 三千营的考验第865章 电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412章 屌丝的力量第609章 杀手锏第627章 剃发易服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679章 新军能行么第761章 化敌为友第333章 惊变第832章 万事如意第729章 读书人的第二条出路第425章 农业研究院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241章 作秀和托第321章 三千营的考验第335章 携商入秦第150章 各方涌动第217章 贪腐反逼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460章 冰棍第754章 红夷大炮来了第782章 班师回京第560章 计划抢粮第743章 洗衣机随便洗第196章 救还是不救第851章 朝贡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