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登莱出击

“住手!”一声暴喝在围观人群中响起。

那吏员和围观的人循声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中丞到了。

吏员连忙过来见礼,一边陪着笑脸解释道:“中丞,这是惯例。”

“惯例?本中丞辖下就不得有此惯例。”卢象升沉着脸,大声喝斥道。

他见那吏员的面色极其难看,其他围观的百姓也一脸愕然地看着自己。好像卢象升阻止这种敲诈吸食百姓血汗的事,让他们反而感到很奇怪。

卢象升明白积习一时难改,这吏员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他。

卢象升就对那吏员解释道:“以前怎么样,本官不管。但朝廷增加官吏俸禄,告老还乡又有廉洁金可拿之后,再用这等手段榨取百姓血汗,本官决不允许。这次就算了,你记住,没有下次!”

那吏员低着头,连声点头道:“是是是。”

卢象升抬头扫视了一遍围观的百姓,然后又看向吏员身后那个满脸激动的粮商道:“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你可到都察院设在地方的举报处进行举报,自有人会为你做主。”

那粮商本来早就在来之前就做好了这些损耗的打算,没想现在在登莱巡抚的插手下,竟然省下了这些损耗,真是喜出望外。

他在江淮时也有听说过卢象升刚才说的这些变动,可江淮那边好像实行的很慢。因此他听听就也没往心里去,没想到在登莱竟然会认真执行。

这么一来,粮商能省下不少本钱,对应的利润就会大大增加。他激动之下,当即跪倒向卢象升磕头。

他没想到的是,好处竟然还有。卢象升让卢大把那信给他,让他交给张同敞。

这粮商是个精明人,眨眼间就明白了这信会带给他的好处,当即是乐开了花。在感激卢象升的同时,也为自己这运粮第一人的决定而自豪。这螃蟹,硬是吃得!

卢象升处理完了这些事情,巡查了一遍粮船之后,便不再逗留,把卢大留在现场,自己回府衙了。

谁知卢象升刚回,屁股还没落座,就有皮岛的急报至。

卢象升一听,以为是建虏要攻打皮岛,但建虏没有水师,要攻打只有等冬季结冰。一时之间没想明白,只好先接见信使再说。

“禀中丞,朝鲜有异动。”信使竟然是刘兴治,他一进入大堂,就单膝跪地禀告道。

说完之后,他从怀里掏出一份陈继盛写得急报,交由卢象升的亲卫转呈给中丞。

卢象升听了,心中不由舒了口气,原来不是建虏攻打皮岛。

不过马上他又猜测起来,不会是朝鲜出动水师来攻打皮岛吧?或者是建虏和朝鲜联合起来,建虏出战力,朝鲜出船,如此攻打皮岛吧?

卢象升想到这里,心中不由一紧,一边吩咐刘兴治起来说话,一边先看急报。

看完之后,卢象升才放下了心,原来是自己多虑了。

他一边用手掂着手中的急报,一边问刘兴治道:“这里面说得可是真的?”

之所以刘兴治亲自跑过来,就是为了给卢象升当面解释。

他抱拳回答道:“是的,中丞。末将和陈副总兵分别审讯了好些个逃至皮岛的朝鲜人,都是如此说话。”

“建虏真是鼠目寸光,这么压榨朝鲜,真是给了大明一个机会。”卢象升脸色马上兴奋起来,还给刘兴治评价道。

“中丞所言极是。”刘兴治带着笑附和着卢象升。

卢象升略微思考了一会,问刘兴治道:“依你之见,朝鲜被建虏如此压榨,会忍受到何时?”

刘兴治一听,这个就不好回答了。他想了会才谨慎地答道:“中丞,朝鲜上下**无能,那些官员只要不祸及自身,那会管百姓死活。如若建虏不损及他们的利益,怕是还会一直忍下去。”

卢象升听了点点头,没有说话,显然在考虑着事情。

过了一会,他才又对刘兴治说道:“其实从此事上也能看出,中兴侯在张家口查抄晋商之事,已引发联动反应。建虏粮食短缺,又得不到晋商的补充,只好向朝鲜下手了。如若加大建虏的粮食消耗,相信更是有好戏可以看,我大明也可以从中得利。刘兴治。”

“末将在。”刘兴治一听,知道卢象升有决断,连忙抱拳应声待命。

“你即刻回去,和陈副总兵一起商议下,派人入朝鲜境内,查探建虏及朝鲜两方的动向,有情况随时回报。”卢象升命令道。

“末将遵命。”刘兴治大声领命。

卢象升接着又补充道:“皮岛做好战前准备,要随时可出击。机会稍纵即逝,明白么?”

“末将明白。”

“好,你马上返回皮岛,把本官要求的事情做好。本官当在这几日之内也会前往皮岛一趟,巡查战备情况。”

卢象升命令完之后,看着刘兴治匆匆而走,心中按捺不住这消息所带来的喜悦,就在大堂内来回踱步。

忽然,卢象升停下步子让亲卫准备文房四宝。他要给朝廷上奏章,禀明这一切,并把自己的估计和建议附上。如若可能,最好关宁那边能多搞出些动静,让建虏多消耗一些粮食。再加上自己这边也会来一些动静,建虏的日子就会更不好过。

让卢象升没有想到的是,在信件送出去的次日,阎应元随同钦使一起返回登莱。

这钦使所传达的圣旨就是让卢象升发动攻势,支援锦州战局。

卢象升当即接旨,开始着手准备。目前的局势,就是他在昨日的奏章中所期待的那样。

他传令各岛屿的将领出兵对建虏进行骚扰作战,敌弱则灭之,敌强则不可恋战。

卢象升当然不会只局限于骚扰,他准备带着标兵营和一千五百关宁铁骑,前往皮岛,寻找朝鲜境内的战机,准备打一个大的。打疼在朝鲜境内的建虏,同时也向朝鲜显示大明仍然很强大。

阎应元虽然得到钟进卫的答复说朝廷即将大举造船,并且优先配置登莱水师。但目前他手头的船只还是太少,不足以运送这么多兵马去皮岛。

卢象升没法,只好下令征调民船,调配给阎应元所属使用。

经过两日的准备,一支大型舰队,浩浩荡荡地往皮岛而去。

第398章 王朝兴衰事第421章 文臣的态度第246章 士为知己者死第301章 去宣府镇的路上第292章 会师第247章 思海战第838章 粮食危机始解第421章 文臣的态度第428章 关宁现状第828章 第二重运粮保险第773章 皇太极的遗愿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786章 北方军队的改编方案第683章 没船真不方便第203章 昌黎第四战(3)第617章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第22章 攻守第33章 苏醒第220章 廉政公署第31章 京师之战第492章 藩王会议(2)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132章 开民智第431章 又见阎应元第51章 难民营第495章 藩王会议(5)第31章 京师之战第746章 天津卫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35章 卢象升第414章 大明中央银行第799章 过扬州叹第561章 找到了第308章 要自救第828章 第二重运粮保险第87章 漱口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289章 战局突变第285章 建虏的危机第504章 报纸第496章 藩王会议(6)第339章 冥冥之中的天意第511章 泥模铸炮第588章 偷城第425章 农业研究院第845章 北方舰队第607章 一招打建虏第767章 诀别第572章 各有算计第532章 一丝不安第724章 四小请战第548章 南京民变的结果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73章 汰兵插曲第741章 又到过年时第222章 廉洁退休金第775章 文明的进步第366章 流放东江镇第523章 一网打尽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613章 怕了侯爷第787章 新的三军第809章 幼学的冲突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782章 班师回京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322章 组建远征军第774章 身死国灭第810章 吃西瓜第148章 教育部第310章 绝境逢生第659章 竟然败了第264章 滦州光复第123章 解析裹脚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636章 研究蒸汽机的最佳人选第357章 报应第389章 要解决宗室问题第497章 藩王会议(7)第158章 彷徨和骄蛮第64章 舆论之论第790章 大赏第419章 大明烟草的危害第435章 急报之议第101章 论盐政第145章 推荐甘薯第252章 不甘认输第620章 胜利回归第711章 北海道问题第778章 战后困境第868章 汉语好难学啊第779章 翘首以盼第24章 防御第541章 乌超哈真第169章 内阁风波第100章 阎应元的要求第785章 朝廷的困难第351章 收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