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花木兰——区夏民

红色花木兰

——区夏民

只要我有一线生机,就为党做一天的工作,决不屈服,决不投降,誓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

——区夏民

区夏民(1906~1928),生于广东佛山,1922年入广州市立女子职业学校学习。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组织广州市电话女司机联合会。1925年参加省港大罢工。1926年入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在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任女子武装少年先锋队负责人。1928年5月因受伤被俘。同年底在惠州被秘密杀害。

为革命毅然离家

她,年仅16岁逃婚离开自己的家乡,投身革命。为了革命事业,她出生入死,与同志齐心协力,攻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最后坚贞无悔地献身革命,她就是曾被中共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彭湃赞誉为“红色花木兰”的区夏民。

区夏民1906年出生于佛山的一户安南(越南)归国华侨家庭归侨家庭。父亲从事的是手工业,家境谈不上富庶,也算作是“小康之家”。区夏民的父亲在她读完私塾之后,将其送到新开办的秀德女子小学。这是一所宣传新文化的小学,在小学学习期间,区夏民不仅接受了启蒙教育,同时还很快形成了自立自强的性格。据记载,秀德女子小学开办不久,扩设幼童班,破格聘区夏民为幼童班教师,时年13岁的区夏民便同时成了该校的学生和小教师。

1922年,区夏民正是16岁的花季少女,长得亭亭玉立,成为名门商贾子弟追求的对象,父母也想为她选择一个名门快婿,好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于是,父母根据旧风俗为区夏民选择了一户殷实的男家,准备把她嫁到大户人家。

而在秀德女子小学读书之后,区夏民产生了一些进步思想,极力反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包办婚姻,不愿成为封建婚姻的奴隶。她不顾父亲的呵责和母亲的眼泪,就在家里强行给她订婚的前夜,毅然离家出走,来到广州。

到广州后,区夏民考取了女子职业学校商科读书,与谭竹山(时任中共广东支部书记谭平山的妹妹)等进步女青年一起学习。

1922年9月,她到广州市电话局当接线生,边工作边学习。1924年春至1926年3月,在中共广东区委、广州工代会的领导下,她先后参加了发动电话局女接线生组织工会、组织女工声援省港大罢工等工作。其间,她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通过与这些人接触,区夏民更加坚定地参与革命斗争。

1926年8月,区夏民以优异成绩考进广东大学(现中山大学)中文系,与陈铁军等志同道合的同学一道,以撰写文章、发表评论的形式,开展妇女解放、民众解放的革命宣传工作。

区夏民从开始参与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后来升华为参与共产主义斗争中,其中变化是怎样的?

区夏民除了成为广东电话女司机联合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她还认识了蔡畅、邓颖超等当时中共广东区委妇女运动牵头人,通过与她们这些人接触,区夏民更加坚定地参与革命斗争。中共广东省委和后来的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等我党的主要活动地点,都是在今天的广州文明路那一带。而当时区夏民就读的学校也在文明路那一带,党组织在进步学生中发展了一批党员,成为革命的新生力量,参与到革命斗争中去,区夏民、陈铁军她们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加入了党组织。

1927年3月,区夏民被共青团广东区委员会选派,在出发的时候,区夏民还结识了彭湃的夫人许玉磬。区夏民等人作为代表参加了5月10日在武汉举行的共青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来还当选为共青团第四届中央委员,不久,她被选为团广东省委委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但随着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

反革命暴动之后,白色恐怖笼罩广东,区夏民也被组织转移到香港暂时躲避白色恐怖。

人人叫她铁姑娘

在香港的时候,区夏民结识了彭湃。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中共南方局和广东省委决定在海陆丰发动武装暴动。区夏民主动请缨,她向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兼东江特委书记彭湃提出,要去海陆丰地区,参与中共八七会议后举行的武装斗争,彭湃拗不过她,征得共青团东江特委书记王克欧的同意后,区夏民来到海陆丰地区,投身革命的最前线。

同志们担心区夏民到农村生活不习惯,不懂当地语言。可是区夏民说:“共产党员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长期不到农村,怎能熟识农村呢?语言不懂,学学就懂了。”

当年10月下旬,区夏民来到了海陆丰。她很快克服了各种困难,适应了当地的工作和生活。有一次,她和一位同志赶路,一不小心,扑通掉到河里,腿上鲜血直流,身上冷得起了鸡皮疙瘩。那位同志心里非常不忍,说:“你坐下来歇一回,换上我的衣服免得着凉吧。”

区夏民豁然一笑说:“摔一跤算什么,将来真的打起仗来,我们还不知道摔几次跤呢!”她还开玩笑地说:“衣服也不用换了,一个着凉变成两个人着凉才不值得。让我们来唱一首歌把心头热起来吧。”说完,她就跑着跳着,唱起一首当时流行的《少年先锋队之歌》。

为了便于接近群众,区夏民经常不戴帽,让太阳把她娇嫩的皮肤晒黑,还把头发梳成像个农村大姑娘的样子,和农民打成一片。

1927年下半年,为响应广州起义和举行海陆丰地区第三次大起义,彭湃积极组织革命力量。那时候,共青团省委在海丰组织了武装少年先锋队,一共有900人,都是15岁至18岁的青年,分为马克思队、列宁队和李卜克内西队,准备响应广州起义。区夏民负责这支队伍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她还向彭湃同志建议,组织一支女子武装少年先锋队。彭湃又接受了她的建议,经中共东江特委批准,决定由区夏民组织和训练。区夏民接受任务后,率党团、团员和妇女干部,一起到乡村挑选队员,很短的时间内,一支300多人的女子少年先锋队成立了,彭湃将其命名为“卢森堡女子武装少年先锋队”。

区夏民着手组建的这支“卢森堡女子武装少年先锋队”,成为了中共领导的最早的妇女武装之一。虽然规模不及后来的“红色娘子军”,但在海陆丰大起义的过程中,她们也进行了一定的训练,不仅参与了武装斗争,还进行发动群众,说服群众加入到起义行列中来,参与到起义的各个方面来。

该队由区夏民任指导员,她虽然年纪轻,但是非常勇敢,在这支妇女武装中,队员们都非常支持她。区夏民为这支女子武装的迅速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她和队员们一道手执大刀、梭镖,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训练之余,区夏民带领队员们到农村访贫问苦,帮助缺乏劳动力的老人洗衣服、挑水、磨米、喂猪;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政策,帮助农民开展收缴土地旧契,废除高利贷的斗争。由于事事身先士卒,大公无私,区夏民被群众和队员们誉为“区为民”。

这支妇女武装活跃在紫金县的南岭、炮仔一带,开展宣传、组织群众工作;转战于陆丰的河田、碣石等地,组织发动当地妇女参军和支前,配合工农革命军镇压反动势力,在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建立的4个月中,发挥出重大作用。

1927年10月30日,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打响。区夏民带着男女少年先锋队员,配合红二师与农军联合攻打公平区等数十个村镇,对海丰城形成包围之势。接着,乘胜攻占了梅陇、汕尾等地。

当年11月5日,区夏民又率队配合红二师四团和农军攻占了陆丰县城。在海丰县城举行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大会上,彭湃亲手赠送区夏民一套军装和一支短枪。

1927年11月,董朗和区夏民率“卢森堡女子武装少年先锋队”参加了攻打捷胜城的战斗,摧毁了负隅顽抗的敌人的堡垒。攻克捷胜城的捷报传来,海丰工农兵代表和全城群众都欢呼雀跃,彭湃亲自出城十里迎接凯旋的战士。

当彭湃见到一脸硝烟,身穿军服、手持短枪押着俘虏的区夏民,上前一步与她握手,并哈哈大笑地向群众赞誉说道:“你们看,我们的红色花木兰区夏民回来了!”从此,“红色花木兰区夏民”的美称就传遍了东江革命根据地。

1927年11月11日,工农革命军第二师一个营及陆丰东南农军攻打碣石。但因城墙坚固,敌人防守严密,强攻不遂。于是,区夏民她们接受了潜入碣石城内摸清敌情的任务。龙母诞辰日当天,区夏民巧用“新娘计”,带领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和“新媳妇”,手持竹篮供品,混在拜龙母的妇女中,进入碣石城内。敌人谁也没料到,这群叽叽喳喳的姑娘和“新媳妇”竟然是执行侦察任务的战士。

区夏民等人机智地避过敌人的哨兵,将敌人在碣石城内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置及宿营地等信息一一侦查清楚,向工农革命军领导报告。

当明月升空时,她们一下子变成了握着手枪的巾帼英雄,夺取了城门,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碣石城就在里应外合的情况下解放了。

打下碣石城后,一首“人人叫她铁姑娘,铁石身躯铁石肠……”歌谣在陆丰群众中传颂,红色花木兰的美名也在根据地传了开来。

视死如归

1928年4月间,以国民党第四、第五军为主力的反动军队数万之众,加紧围攻东江革命根据地。

大敌当前,区夏民率领女子少年先锋队配合农军参加了保卫海陆丰的战斗。在一次突围中,子弹从她的右耳颚骨射入,擦过左颚骨穿出。她重伤倒地,被同志抢救起来,送到破庙里的临时后方医院医治。

区夏民的伤势严重而医疗条件却很差。可是,区夏民卧在那潮湿的稻草上,从不吭一声,每当听到战斗胜利的消息,她那苍白的脸上就会露出微笑。

一个月过去了,区夏民的伤势还没好转,伤口化脓,危在旦夕。群众更焦急了,便筹资买了两条小木船,准备送区夏民和一批伤员往香港治疗。然而,船太小经不起海浪的袭击沉没了,区夏民又被转回医院。

这时,敌军卷土重来,负责护送区夏民等伤员的七区区长杨铁如便把她托付给一位党员何老伯。何老伯把她藏在山洞里。后受到敌人放火熏山洞,区夏民和其他伤员遭敌人逮捕。敌人妄图从区夏民口中得到更多秘密,决定给区夏民治疗,并将她转移到海丰城内的陆枝团部监禁。

此时的区夏民,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她利用一切机会,向敌营的军官、士兵进行宣传教育,争取了几个有进步倾向的军官、士兵。通过他们与中共组织取得联系,使组织及时将武器转移并处决了叛徒。

面对敌人的审讯,区夏民全无惧色,大义凛然。她在牺牲前给党的一份报告中说道:“只要我还有一线生机,就为党做一天工作,决不向反动派屈服,决不投降,誓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

最后,敌人什么酷刑都用过了,但区夏民始终保守党的秘密。他们又以富贵荣华来引诱她,但都被她严词拒绝。区夏民始终坚贞不屈,不惜以年轻的生命捍卫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1928年底,区夏民牺牲于惠州西湖旁的刑场上。

区夏民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到海陆丰后,革命群众都十分伤心。尤其是照顾过她的何老伯和少年先锋队的战士,更是悲痛不已。

中共东江特委为区夏民召开了追悼会,号召党团员和青年们学习区夏民把生命贡献给党的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设在香港的中共广东省委和团省委也对这位牺牲时年仅22岁的“红色花木兰”表示了深切的哀悼。

(本章完)

Wωω ▪тt kán ▪¢○

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革命女将——胡筠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智勇双全女英雄——林心平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智勇双全女英雄——林心平闪耀的青春——陈铁军英灵不朽——八女投江左联志士——冯铿左联志士——冯铿智勇双全女英雄——林心平“双枪老太婆”——邓惠中迎着革命的晨曦——游曦英灵不朽——八女投江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南粤的红棉树——高恬波红色花木兰——区夏民为革命倾尽所能——彭灿碧南粤的红棉树——高恬波南粤的红棉树——高恬波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革命女将——胡筠红色花木兰——区夏民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为革命倾尽所能——彭灿碧南粤的红棉树——高恬波迎着革命的晨曦——游曦英灵不朽——八女投江革命女将——胡筠“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七月榴花开——张露萍闪耀的青春——陈铁军坚贞不屈巾帼志——郭隆真南粤的红棉树——高恬波英灵不朽——八女投江坚贞不屈巾帼志——郭隆真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英灵不朽——八女投江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妇女的星,大众的牛——茅丽瑛英灵不朽——八女投江红色花木兰——区夏民革命女将——胡筠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英灵不朽——八女投江英雄母亲——陈若克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为革命倾尽所能——彭灿碧红岩上红梅开——江竹筠英雄母亲——陈若克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为革命倾尽所能——彭灿碧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双枪老太婆”——邓惠中革命女将——胡筠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妇女的星,大众的牛——茅丽瑛坚贞不屈巾帼志——郭隆真英雄母亲——陈若克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英灵不朽——八女投江七月榴花开——张露萍英雄母亲——陈若克视死如归的女政委——吴富莲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李林智勇双全女英雄——林心平英雄母亲——陈若克“双枪老太婆”——邓惠中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坚贞不屈巾帼志——郭隆真红色花木兰——区夏民坚贞不屈巾帼志——郭隆真正气凛然——李青林左联志士——冯铿智勇双全女英雄——林心平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杨开慧共产党员中的女杰——何宝珍左联志士——冯铿闪耀的青春——陈铁军坚贞不屈巾帼志——郭隆真英灵不朽——八女投江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赵一曼闪耀的青春——陈铁军智勇双全女英雄——林心平英雄母亲——陈若克英雄母亲——陈若克妇女的星,大众的牛——茅丽瑛妇女的星,大众的牛——茅丽瑛为革命倾尽所能——彭灿碧革命女将——胡筠女游击队长——毛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