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君不见

藩国所获得的“年终赏赐包”的评价标准,是生育率、稳定率、贡献率。

也就是说,生育率越高的藩国,在这项首要评价上的得分也就越低。

前三代大明宗室本身俸禄就高,生活很富裕,不介意多几个一些子嗣来共同分享“年终赏赐包”。

但到了第五代左右,随着藩国宗室数量的增长,藩国与藩国间为了竞争,肯定会互相内卷来合理控制多余子嗣数量。

如此一来,朱棣甚至能够想到,减少宗室等级之后,用多生娃多领俸禄的手段来薅朝廷羊毛的事情,都会基本杜绝。

毕竟,在基本满足子嗣传承需求下,你生的多,就代表你给整个藩国都拖后腿了!

没有了宗室成员普遍性的超额生育,朝廷在宗室俸禄上的支出,自然会处于一个合理范围。

姜星火这是用制度和人性去动态调控,而不是如道衍那般单纯地用制度来限制。

宗室即便是有怨恨,也不会怨恨到朝廷和皇帝的头上。

想通了这些关节,朱棣长舒了一口气。

朱棣的眼神中满是震撼,这是他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原来,施政竟然能够如此拿捏人心,用人去制约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却不用背负任何怨恨。

这简直匪夷所思!

朱棣不得不承认,这个姜星火的治国理念,真的非常特殊。

这种“人性操控”竟然可以玩出花来,在他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识到。

“可遇而不可的绝世奇才!”

朱棣的望向隔壁的目光,开始变得炽热了起来。

而至于稳定率,朱棣可以理解,就是藩国内的稳定水平。

这个评价标准也非常有意义,可以让藩国自觉地减少宗室成员违法犯罪、欺压百姓的事件,否则百姓一旦不满,反馈到朝廷耳朵里,稳定率的评价就会下降。

贡献率,朱棣却不甚明白,想来姜星火待会儿会继续讲解。

对于藩国的三个评价标准,朱棣认为,基本上是完美的!

而对于宗室成员的四个评价标准,以及独特的评价排序方法,朱棣更是拍案叫绝!

是真的拍案,把身后侍立的纪纲都吓了一跳。

朱棣笑吟吟地扭头问道:“纪纲,你觉得这种对人的评价排序方法如何?”

“这姜星火设计制度、拿捏人心,实在是让人叹服......用上司、同僚、下属三个方面的人来综合评价,这样相对公平公正,即便是自己的排名靠后,也怨不到朝廷头上,只会对其他参与评价的宗室成员不满,真是绝了!”纪纲心悦诚服道。

“便是如同囚徒隔开审讯一般的道理。”朱棣敲了敲桌子,“朕觉得这个法子不错,今年就先从你们锦衣卫开始吧,辛苦大半年了,到年底让他们互相评价排个序出来领赏赐。”

纪纲大喜道:“谢陛下!”

而隔壁传来的话语,更是让朱棣打起了精神。

“刚才讲的,是第一条解决办法。”

“接下来要讲的则是第二条解决办法,与第一条解决办法相辅相成。”

还有第二条解决办法?还是相辅相成?

这姜星火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多好办法?

而每一项,都足以解决大明面临的现实问题。

简直就是天生圣人一般!

朱棣顿时精神大振,竖起耳朵仔细倾听。

老歪脖子树下,

姜星火亲手拿着手里的一大块西瓜给朱高煦做示范。

姜星火指着手里这一大块西瓜比喻道:“如果把大明一年的赋税收入比作这个块西瓜,那是不是分给宗室后的部分就是这样?”

随后姜星火掰了其中的一瓣出来拿在另一只手上,而原先手里剩下的西瓜就显得不太多了。

“既然‘国家财政收入’这个西瓜的总量是不变的,我分给宗室一部分,分给官员的、军队的,是不是就少了?”

看着眼前姜星火手里的三瓣西瓜,朱高煦点了点头,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

“那你有没有想过,‘国家财政收入’这个西瓜其实是可以做的更大的?”

朱高煦有些不解,他挠了挠自己的大胡子,问道:“姜先生,您既然说这块西瓜就是大明的赋税收入,而大明的赋税收入是基本固定的,最多有一些上下浮动,可如何能让西瓜做的更大呢?”

姜星火没有回答他,而是劈手从他的手里抢了一块西瓜过来。

“明白了吗?”

朱高煦一愣:“抢别人的?”

“对。”

“可是大明不是骑在马上驱赶牛羊就能远征的蒙古人,想要抢别人的财富,要出动军队,要准备民夫辅兵,要千里迢迢持续供给补给,周围又都是穷国......先不论能不能打赢,就算是打赢了,恐怕抢到的东西,还不如花费的多吧?”

“你说得对。”

姜星火把手里抢来的西瓜还给了他, 随后又把朱高煦推出了树荫,夏日灼热,让在阴凉里待了半天的朱高煦一时有些受不了,而他旁边就是放着的几个西瓜。

“现在我手里有叶子,叶子能给你遮阳,你手里有很多西瓜,但是没有遮阳的叶子,你愿意用手里的西瓜换吗?”

看着姜星火手里的叶子,朱高煦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他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姜先生的意思是,地域不同,物产不同,而在此处价格极贱的甲物,可以在异域里换来彼处价格极贱的乙物,双方都觉得赚了,因此达成了交易,而姜先生拿到了对于您很有价值的西瓜后,手里的西瓜就变多了。”

姜星火用一片树叶,换来了朱高煦手里的一瓣西瓜后,问道。

“正是如此,那我问你,我们之间动武了吗?没有动武,我是不是用贸易达到了同样的效果,做大了西瓜?”

“确实如此......”

朱高煦呆了呆,但旋即就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姜先生,既然贸易能够把‘国家财政收入’这个西瓜做大,历朝历代那么多聪明人,就没想到过吗?”

“当然想到过,甚至还实践过。”

看着朱高煦疑惑的眼神,姜星火用一种朱高煦从未见过的神色低沉吟道。

“君不见,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君不见,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第一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和靖难第三十四章 剧透未来,李景隆的评价第三十三章 朱棣与姜星火的初见第一十八章 一百万石!第四十六章 凭什么要苦一苦姓?!第六十八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六章 纠结的朱棣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错的第五十二章 没有吸血虫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第六章 纠结的朱棣第五十二章 没有吸血虫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第一十九章 众筹下西洋了属于是第五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一章 指点江山又不会改变什么第七十五章 货币凝结着血汗第六十一章 白银货币化第四十六章 凭什么要苦一苦姓?!第四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第二十八章 解缙的质疑第一十九章 众筹下西洋了属于是第四十八章 总想给后人留一把伞罢了第四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第二章 大明国运短一截第六十四章 什么神风?那叫亚热带低气压第五十六章 来人间一趟的谪仙人第三十六章 血压极速飙升的朱棣第一十六章 姜星火难道是谪仙人?第四十三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七十章 二皇子怎么看?第七十七章 变钞?我从这跳下去都不会变钞!第四十九章 晋侯惰玉,见讥无后第三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条救命线上架感言第七十三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谁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错的第二十六章 朱高炽的任务第三十五章 “明堡宗”是谁?!第四十九章 晋侯惰玉,见讥无后第五十九章 先生第二十八章 解缙的质疑第六十二章 永乐牌常规动力印钞机第一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和靖难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为储君吗?第二十八章 解缙的质疑第一章 指点江山又不会改变什么第三十四章 剧透未来,李景隆的评价第二十四章 什么是王朝寿命第一十九章 众筹下西洋了属于是第二十九章 一个漂洋过海的旅人第八十章 朱高煦:亡国俺也修黄河!第六十三章 富可敌四百国!第一十一章 郑和开航母第五十九章 先生第五十四章 我已开悟,立地成佛!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为储君吗?第四十一章 新狱友登场第六十三章 富可敌四百国!第二十五章 震撼无比的朱棣第七十六章 货币游戏:模拟元朝第五十九章 先生第三十九章 朱棣:朕绝不允许,于谦再被冤杀!第七十五章 货币凝结着血汗第五十三章 公平与平等第七十七章 变钞?我从这跳下去都不会变钞!第十章 君不见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错的第三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条救命线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错的第七章 肯定不会被降维打击了第八十章 朱高煦:亡国俺也修黄河!第三十章 姜星火丢了第五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一章 指点江山又不会改变什么第八十一章 模拟结束,失态的夏元吉第七十一章 谁赞同,谁反对?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错的第二十七章 臣有办法第一章 指点江山又不会改变什么第八章 原来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二十三章 屠龙术!道衍的震惊第一十三章 国运论的疑问第五十五章 全都对上了第三十七章 无耻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一十八章 一百万石!第七章 肯定不会被降维打击了第七十三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谁第二十章 何谓王朝?第一十一章 郑和开航母第四十七章 摊役入亩第三十五章 “明堡宗”是谁?!第七十一章 谁赞同,谁反对?第八章 原来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三十三章 朱棣与姜星火的初见第五十九章 先生第五章 黑衣宰相第八十一章 模拟结束,失态的夏元吉第七十九章 变钞就能接着玩?真香啊!第四十三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七十六章 货币游戏:模拟元朝第五十一章 人奴役人,就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