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二虎竞食之策

“先讲第一条解决办法。”

姜星火躺着打了个哈欠,问道:“高羽,你是在南军里当过将军的,当时南军里面分发赏赐是怎么发的?”

朱高煦当然不知道南军怎么分发赏赐,但是不耽误他根据自己的常识随口瞎编。

“基本的规则,自是按不同士卒、将佐的功劳和地位来分发,立功大的,平日里辛苦肯干的,就多发一些;立功小的,平日里偷奸耍滑的,就少发一些。”

“再者就是多照顾照顾跟自己亲近的人,最后看看有哪个身后的关系、山头需要顾虑,额外给予其一点关照,大体上做到上下没话说,也就完事了。”

“是真的上下没话说,还是上下不敢说?”姜星火轻笑着问道。

朱高煦挠了挠头,却也诚实:“便是有不满,也是埋在心底没法说的。”

“那这些士卒将佐,如果对分发的赏赐有不满,他们怨恨的对象是谁?”

“自然是我,因为是我根据战功、亲疏、背景,来分发的赏赐。”

“这不就得了!”

姜星火一拍朱高煦的大腿。

“这跟解决供养宗室压力的办法有什么关系?”朱高煦颇有些不解。

“当然有关系。”

姜星火沉吟片刻,换了种对方能听懂的说法,解释道。

“按一门名为《管理学》的学问来说,俸禄,也就是按时发的钱,叫做保健因子。

保健因子获取稳定且门槛低,无论发多发少,都会让人认为是其理所应得的,只是‘没有不满意’,而非‘满意’。

但是一旦保健因子下降,领取者的情绪就会快速转变为‘不满意’。

所以,保健因子应当仅仅让其用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即可,而追求更好的生活,需要另一种因子,也就是激励因子。

赏赐,就是激励因子的一种,也就是这笔钱有没有或者有多少,都不是固定的,获取不稳定且门槛高。

也正是因为其不固定性,极容易引起群体内部的竞争,继而导致领取者在获得激励因子金钱奖励的同时,产生战胜他人的愉悦感,和巨大的‘满意’。

这是一种会令人上瘾的感觉,将促使领取者未来继续保持并变得更好,以免失去当前在群体中的排序位置。”

隔壁的朱棣若有所悟。

姜星火说的极有道理,简直就是直指问题的本质。

俸禄这种东西,每个月都有,大家还都一样,很容易就会让人产生“这就是老子应得的”这种感觉,不会珍惜也不会感激,因此标准定的太高并不是什么好事。

而赏赐则不一样,如果规则公平,你做的不好就是没有,而做得好的人,会受到巨大激励。

朱棣忽然想起来史书中的一条计策,用来形容姜星火的第一条解决办法再合适不过了。

——二虎竞食!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压抑住有些悸动的心,静静地听下去,等待姜星火讲解如何实现他的解决办法。

“这套理论,放在当前的宗室供养问题上,就很容易能套用出解决办法。”

“首先,为了避免未来供养宗室成本过高,导致国运缩减的问题,必须在宗室制度本身上做文章。”

“宗室等级,需要从八级缩减为六级,并且基础俸禄全部减半,从第七级开始,则自动移除宗室身份。”

“如此一来,哪怕未来宗室人口数量上涨,依旧不会对大明财政造成太大压力。

“同时,宗室供养不应是养猪式供养,而是应当在保障其温饱的情况下,让其有事可做,否则人一旦无事,就会思变思乱。”

“具体做什么,待会儿第二条解决办法会提到。”

姜星火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公共管理政策的设计,需要刚柔并济,如果说上面的这些是大棒,那下面就是萝卜了。”

“缩减俸禄,也就是保健因子,必定会导致宗室成员不满。”

“而回到该政策的设计的目的——

通过奖励诸藩来和平解决削除兵权的同时,使宗室供奉制度不会对未来大明财政产生灾难性影响。”

“下面就是最重要的激励因子部分。”

“每年,朝廷应当给诸藩设立一个总数额看起来极大的‘年终赏赐包’。”

“这个‘年终赏赐包’的总数额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国家财政的某个比例来浮动......至于为何这样做,待会儿第二条解决办法会解释。”

“而某个藩国获得的‘年终赏赐包’的数额大小,由朝廷根据对该藩国的审核结果来发放,包含‘生育率、稳定率、贡献率’三个评价维度,共分为优秀、合格、较差共三个档次。”

“具体到该藩国的某个宗室成员,则由上级宗室、平级宗室、下级宗室,根据包含‘忠国、孝悌、爱民、敬业’四方面的表现,来核定其在该藩国宗室成员中的具体排名来发放。”

听到这里。

隔壁的朱棣顿时从刚才靠着桌子叉腰的悠闲姿态,变成挺直身体,瞪大眼睛盯着前方的石墙。

乍一听,虽然听起来很像那么回事,但真的可行吗?

可仔细琢磨片刻后,朱棣觉得可行!

越琢磨, 越觉得可行!

毕竟朝廷现在有了个明确目标——和平削藩的同时,尽量减少宗室俸禄对未来大明的压力。

这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件事必须解决,否则在两百年内就会出大麻烦,直接影响大明的国运。

本来,朱棣现在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搞什么新政策。

所以在这件事上,朱棣已经打算采取道衍的办法。

也就是取消宗室保底,减少宗室等级,可以放弃宗室身份。

这种制度方面的小修小补,跟之前相比无疑是可以减少朝廷的宗室供养压力的。

但跟姜星火的办法一比,说句不好听的。

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减少宗室供养压力这块,姜星火一把40米屠龙宝刀下去,直接把俸禄切了一半,等级砍了四分之一,如此一来未来大明朝廷的财政压力急剧减轻。

而更绝的,是这个“年终赏赐包”!

朱棣一度怀疑,这简直就是神仙才能想出来的主意!

跟财政百分比挂钩的支出,这样做看似跟固定数额没有太多区别,实际上却可以极大地增加大明财政的弹性。

赋税收入不好的年头就少发一点,好的年头就多发一点,不像是固定俸禄那样,不管大明朝廷的财政情况如何,都得支出这笔固定的钱。

这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无异是可以极大地缓解大明财政压力的。

如果遇到了大面积的水灾、旱灾、蝗灾,就是救命钱!

而藩国和宗室成员不同的评价标准,更是绝了!

第六章 纠结的朱棣第六十六章 白银跟纸有何区别?第七十三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谁第四十四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第七章 肯定不会被降维打击了第三十章 姜星火丢了第五十章 道衍疯了第二十七章 臣有办法第九章 二虎竞食之策第六十三章 富可敌四百国!第六十七章 白银宝钞!第四十章 于谦分鱼,称量天下第五十七章 免苏松嘉湖的赋税?第一十七章 天人清且安第二十六章 朱高炽的任务上架感言第二十一章 生产力就是种植粮食的能力第四十五章 徭役、粮食、耕牛与种子第二章 大明国运短一截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为储君吗?第三十六章 血压极速飙升的朱棣第二十四章 什么是王朝寿命第二十九章 一个漂洋过海的旅人第五十章 道衍疯了第三十七章 无耻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一十三章 国运论的疑问第二十章 何谓王朝?第二十五章 震撼无比的朱棣第三十章 姜星火丢了第二十七章 臣有办法第六十三章 富可敌四百国!第五十七章 免苏松嘉湖的赋税?上架感言第三十九章 朱棣:朕绝不允许,于谦再被冤杀!第六十六章 白银跟纸有何区别?第六十六章 白银跟纸有何区别?第一十八章 一百万石!第一十八章 一百万石!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为储君吗?第六十三章 富可敌四百国!第八十章 朱高煦:亡国俺也修黄河!第六十六章 白银跟纸有何区别?第四十六章 凭什么要苦一苦姓?!第七十八章 开始怀疑人生的李景隆第一章 指点江山又不会改变什么第十章 君不见第五十九章 先生第六十四章 什么神风?那叫亚热带低气压第二十九章 一个漂洋过海的旅人第六十一章 白银货币化第七十八章 开始怀疑人生的李景隆第三十四章 剧透未来,李景隆的评价第六十二章 永乐牌常规动力印钞机第六十六章 白银跟纸有何区别?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为储君吗?第六十九章 你只需要‘啊对对对’第五十三章 公平与平等第六十四章 什么神风?那叫亚热带低气压第一十一章 郑和开航母第一章 指点江山又不会改变什么第一十三章 国运论的疑问第五章 黑衣宰相第六章 纠结的朱棣第十章 君不见第三十章 姜星火丢了第六十六章 白银跟纸有何区别?第六十七章 白银宝钞!第八十章 朱高煦:亡国俺也修黄河!第六十章 《华夏货币史》第六十一章 白银货币化第四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第八十章 朱高煦:亡国俺也修黄河!第三十七章 无耻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七十五章 货币凝结着血汗第八十章 朱高煦:亡国俺也修黄河!第六十一章 白银货币化第三十三章 朱棣与姜星火的初见上架感言第四十四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第四十九章 晋侯惰玉,见讥无后第一十一章 郑和开航母第五十七章 免苏松嘉湖的赋税?第四十三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一十六章 姜星火难道是谪仙人?第四十二章 朱高炽的质疑第四十章 于谦分鱼,称量天下第四十五章 徭役、粮食、耕牛与种子第五十五章 全都对上了第八十一章 模拟结束,失态的夏元吉第四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第七章 肯定不会被降维打击了第三十一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二十一章 生产力就是种植粮食的能力第五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六章 纠结的朱棣第七十七章 变钞?我从这跳下去都不会变钞!第一十六章 姜星火难道是谪仙人?第四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