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原来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

“你说诏狱能越狱?”

“不错!”

“那我们在狱卒边上大声密谋是不是不太好?”

朱高煦松了松筋骨,发出发出咔咔作响的声音,然后看向对面站着的人。

“......”

狱卒识趣的离开了。

朱高煦拿着笤帚,姜星火拿着簸箕,正在清扫监牢外的院子。

此时正值夏末清晨,还没到日出之时,天气有些微凉。

空中弥漫着薄薄的晨雾,偶尔远处传来几声鸟鸣,倒也十分惬意。

两人今日被抽到签,负责打扫这片院子,不过两人都不是干活的料,一个粗手粗脚,一个专心摸鱼,做起事来并不像普通犯人那么麻利,所以清理干净监牢外面的半个院子就已经花去了半个时辰,等他俩忙完回头一看,已是日出了。

红彤彤的太阳冉冉升起,两人把院子里的垃圾清走,又去旁边的井里舀水洗手,随即坐在地上休息。

朱高煦把笤帚放在地上,转头朝姜星火说道:“姜先生,今天咱们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必须严肃。”

姜星火把簸箕倒扣在地上,自己一屁股坐了上去,问道:“什么重要的事情?”

朱高煦一本正经的说道:“当然是我刚才说的越狱了。”

“噗哧......咳咳咳......”

姜星火被刚喝到嘴里的冰凉井水呛得直咳嗽。

朱高煦赶紧起身给他“轻轻”拍背,并且安慰道:“姜先生,我知道您很激动,不用激动,这种事早就该想到了嘛。”

“停!停!”

姜星火没被水呛死,差点被朱高煦给活活地拍死。

姜星火缓过劲来,擦了擦嘴角溢出的水渍,瞪着眼睛道:“你知不知道自己劲儿多大?”

“劲儿最大有多大俺也没试过。”朱高煦郁闷的摇了摇头,“反正打仗的时候俺都是单臂抗纛的,大概跟这个大树那么高吧。”

姜星火翻了个白眼。

自古沙场膂力最盛者扛大纛,单臂抗纛的往前数上一个叫典韦。

“你打算怎么越狱?”

“诏狱后墙有一处运送死尸的所在。”

朱高煦把他的越狱计划和盘托出:“俺与负责检验尸体的刑曹小吏有几分交情,可以让他把我们装作尸体蒙混过关,拿草席裹着以麻绳吊出去,一般不刻意去查没人会深究。”

“第二步呢?”

出乎姜星火意料,大胡子的计划非常周密。

“当然是坐清晨的夜香车出城......靖难之役打了四年,天下人口离散,等出去以后,随便做个死人的勘合路引,姜先生便可改名换姓了。”

姜星火难得认真来问:“你认真的?”

朱高煦一愣,很诚实地答道:“自是认真的。”

“姜先生是大才。”朱高煦捋了捋胡须,诚恳以对,“照着说书先生的叫法,那便是如汉末荀令君那般的王佐之才。”

“俺没读过太多书,也不乐意读,但俺也晓得......依着姜先生这般才学,生来就是应该高居庙堂之上,做称量天下、为民治世的绯紫相公的,便不该埋没在这暗无天日的诏狱里。”

“我很感动。”

姜星火尝试挤出几滴眼泪,可惜失败了。

“但我真的就想等死啊!”

朱高煦扬了扬手,豪迈地说道:“姜先生不必推辞,我也能出去,并非是机会给了您,我就出不去了。

姜星火无奈:“那要不这样吧,你先去越狱。”

“姜先生您呢?”朱高煦有些感动。

“我会将你的姓名刻于诏狱粪坑压坑石,并记越狱之事,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后人镜也。”姜星火一本正经地答道。

“哦对了,你叫什么来着?”

“高羽。”

朱高煦取了自己的“高”,和最崇拜的项羽的“羽”,组了个假名。

“好名字,高敖曹死前言‘来,与汝开国公’,项羽死前也曾言‘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看来你的脑袋将来一定值个好价钱。”

朱高煦听了这话,不怒反喜。

所谓‘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唯有南北朝时马槊绝世的高敖曹能与之相媲美,拿这两个人去对比某个武将,无疑是对其人极大的赞美。

朱高煦复又问道:“为什么要刻在粪坑压坑石上?这不是遗臭百年吗?”

“成王败寇,败寇遗臭百年难道不是理所应当?”

朱高煦一时语塞。

果断拒绝了大胡子的越狱邀请后,姜星火回去好好睡了个回笼觉。

开玩笑,自己马上就可以死了,离自己大功告成又近了一步,为什么要越狱?

越狱成功了,自己又要浪费很多时间;越狱失败了,算自己故意求死怎么办?

............

正午,老歪脖子树下。

盘算着离死期又近了一步的姜星火心情大好,甚至主动出来指点江山。

照旧是先啃了大半块瓜。

“姜先生,上次那个棋盘摆米究竟是怎么回事?俺还是不懂。”

面对智力明显不够的学生,姜星火也不生气,选了个位置躺好,随后给大胡子解释了一番。

朱高煦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俺就说吧,留着生这么多崽子有什么用,不如让俺带兵出征,直接都砍死算了。”

姜星火狐疑地看了他一眼,问道:“你一个南军骑将,今上怎么会让你带兵出征?咋的,你叫徐辉祖?”

朱高煦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打了个哈哈敷衍过去,旋即又问道。

“那既然没法杀光,姜先生说的解决办法是什么?”

隔壁正在偷听的朱棣精神一振。

来了!

“呵呵,除了取消宗室最低等级、给诸藩找茬,朕就不相信你姜星火还能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

朱棣单手扶着桌角,另一只手叉在腰上,眯着眼睛,静静倾听。

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聆听,每天都要从姜星火的讲课中获得新鲜的灵感。

而墙壁对面的姜星火却不急不缓,只是说道。

“解决供养宗室压力的办法其实很简单。”

“无非就是两条。”

隔壁的朱棣闻言,一丝笑意不仅爬上了眉梢。

朕还以为你姜星火是什么天纵之才,原来也仅仅是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

就这?就这?

当然,朱棣没有想过,如果一个人能在他心里智谋跟“黑衣宰相”相提并论,那这个人是不是已经是当世无双的水平了......

然而姜星火接下来说的话,却让朱棣的笑意凝固在了眉梢。

第五十六章 来人间一趟的谪仙人第二十四章 什么是王朝寿命第四十一章 新狱友登场第五十七章 免苏松嘉湖的赋税?第一十六章 姜星火难道是谪仙人?第七十四章 夏原吉的不屑第八十一章 模拟结束,失态的夏元吉第四十八章 总想给后人留一把伞罢了第三十章 姜星火丢了第一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和靖难第三十七章 无耻到李景隆自愧不如第四十七章 摊役入亩第一十五章 不就是想立二皇子为储君吗?第六十一章 白银货币化第三十四章 剧透未来,李景隆的评价第五十八章 有辱斯文第七十章 二皇子怎么看?第七十四章 夏原吉的不屑第一十六章 姜星火难道是谪仙人?第八章 原来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二章 大明国运短一截第六十五章 不顾身第四十八章 总想给后人留一把伞罢了第六十章 《华夏货币史》第三十五章 “明堡宗”是谁?!第七十五章 货币凝结着血汗第六十一章 白银货币化第四十七章 摊役入亩第二十八章 解缙的质疑第五十六章 来人间一趟的谪仙人第七十三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谁第二十二章 恐怖王朝第一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和靖难第四十五章 徭役、粮食、耕牛与种子第三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条救命线第一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和靖难第二十九章 一个漂洋过海的旅人第七十二章 拜姜星火为国师?第三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条救命线第六十八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一十六章 姜星火难道是谪仙人?第二十四章 什么是王朝寿命第六十六章 白银跟纸有何区别?第三十二章 熊心和豹子胆第一十二章 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和靖难第二十六章 朱高炽的任务第一十一章 郑和开航母第二十七章 臣有办法第一十七章 天人清且安第二章 大明国运短一截第十章 君不见第六十三章 富可敌四百国!第六十三章 富可敌四百国!第六十二章 永乐牌常规动力印钞机第六十五章 不顾身第四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第四十五章 徭役、粮食、耕牛与种子第三十章 姜星火丢了第六十九章 你只需要‘啊对对对’第三十二章 熊心和豹子胆第八章 原来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六十九章 你只需要‘啊对对对’第五十六章 来人间一趟的谪仙人第四十二章 朱高炽的质疑上架感言第四十三章 人地矛盾,根源上是人跟人的矛盾第一十六章 姜星火难道是谪仙人?第一十一章 郑和开航母第七十一章 谁赞同,谁反对?第二十九章 一个漂洋过海的旅人第二十一章 生产力就是种植粮食的能力第三十六章 血压极速飙升的朱棣第一十九章 众筹下西洋了属于是第八十一章 模拟结束,失态的夏元吉第一十八章 一百万石!第四十五章 徭役、粮食、耕牛与种子上架感言第二十二章 恐怖王朝第二十五章 震撼无比的朱棣第七十三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谁第二十七章 臣有办法第五十三章 公平与平等第五十九章 先生第一十一章 郑和开航母第五十四章 我已开悟,立地成佛!第七十二章 拜姜星火为国师?第一十四章 解缙献图第二十章 何谓王朝?第五十章 道衍疯了第一十一章 郑和开航母第二十八章 解缙的质疑第六十章 《华夏货币史》第三十二章 熊心和豹子胆第六十五章 不顾身第六十五章 不顾身第十章 君不见第二十七章 臣有办法第三十一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第一十八章 一百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