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二)

在易储风声刚传出之时,吕雉就跑到刘邦跟前,验证这个风声的真实性,而得到的回答是——“子乌虚有之事,无需挂怀。”然而吕雉不是个容易糊弄的人,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一直关注着刘邦的一举一动。

刘邦和萧何对话的内容就这样很快传到了吕雉的耳朵里,萧何的引经据典和刘邦的不置可否都完完全全地展现在她的面前。这让吕雉很生气,她在心里很轻楚:刘邦要有举动了。

随即,吕雉把大哥吕泽和二哥吕释之叫到了跟前。

吕家叔侄纷纷表示要上书请愿,决不允许刘邦这种卸磨杀驴的行为发生在太子的身上,也不能发生在吕家的身上。

就在这俩人热情洋溢地抒发个人情感之时,吕雉伸手制止了他们:“此时,你们不宜上书,吕氏旧属也不要如此。”

吕泽和吕释之迷惑了,现在不说话,难道等着刘邦欺负?

然而吕雉紧接着的一句话揭开了谜团,“示弱群臣,收取人心,放出话去,就说‘太子何罪?’”。

真正的较量开始了。

三公进言,刘邦答复:没有此事。

要说皇帝亲口否认了,也就该结束了,可事情不算完。

九卿上书,刘邦很生气,这是搞什么啊?刚放出点风声,就这么闹腾,要是真着手,那还了得?因此,刘邦又一次答复:没有此事。

这一次,大臣们消停了。

要说试探的差不多,大家都反对,哪个儿子当太子似乎是无所谓的事情,就此打住不就得了?而事实上,此时的刘邦根本没放弃换太子的想法,理由很简单,戚姬在得到群臣一直反对的消息后,在刘邦面前一直哭。刘邦把眼前的泪人看看,又把刘如意拉到跟前看看,又洗了一把脸准备进行下一步的闹腾。

给你们面子,但不是怕你们,一国之君难道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办点事情?

随即,刘邦下令召开廷议,京城千石以上官员全部参加。

廷议的通知下发后,与会人员都还不知道会议主题是什么,一头雾水的进入了会场。

刚刚落座,刘邦就直奔主题的为此次会议定了性——更易太子。

群臣被这突如其来的一棒打蒙了,仰着头看着皇帝,还以为老大在拿他们寻开心。前一阵也是这位仁兄亲口否认没有这回事,不成想等到大家注意力分散了,却又从他嘴里提了出来。

先是一阵沉默,后是窃窃私语……

随后,几个小官先行发言了,他们在老大面前表示了不满,把能想到的难听话淋漓尽致地讲解了一遍。

他们的表演让刘邦的脸越来越黑,咬牙切齿地听他们大放厥词。就在刘邦的忍让过程中,有位仁兄不合时宜地把“胡亥”这两个字给带了出来,这让刘邦极为恼火。自己看中的“如意”儿子,竟然被你们说成了那个缺心眼的家伙,不能不使刘邦有些愤恨。随即,刘邦就表达了他的不满。

待他们几个人闭上嘴后,刘邦耐着性子问了一句“说完了没有?”

几个人没闹明白老大的意思,纷纷点头表示完结。

他们的优良表现赢得了刘邦的奖励:当场拉了出去,每人领五十下大棍子。要说这几个人挨打是一点也不亏,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些带头大哥都还没说话,你们就叽叽喳喳地乱叫唤,不打你们打谁?“杀鸡给猴看”正是如此。

刘邦虽然废除了秦朝很多酷刑,但打板子这一项还是很顽固地保留了下来。看谁不顺眼,就照屁股上来他几十下,这是一个很实用也很解气的好办法,刘邦这么多年来没少打人,不过这一次算是很过瘾的,因为他不光打了这几个人。

见如此,吕泽、吕释之、丁复等几个吕家嫡系侯爷们纷纷站了出来,这些人终于找到了发泄机会,不过他们也很荣幸地领到了刘邦上述的奖励。

如果刘邦不动刑,似乎整个会场还是比较有序的。可经他这么一搞,效果适得其反。这一次,犹如茅厕炸了坑,会场秩序彻底乱了……

在哄哄闹闹的声音中,樊哙、夏侯婴、灌婴等“刘家军”们也站了出来,表达了他们反对的意见。

事情闹到这地步,刘邦一咬牙准备狠到底。就在他准备叫那几个站在门口比较忙活的守卫时,一个猛人站了起来,他的亮相,让这樊哙等人的屁股少挨了一顿打。

站起来的叫周昌——御史大夫,这个职务就是让他说话的。这个人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刘家军”出身,而他说话的分量却比在场的很多人都要重的很多,甚至要包括萧何、周勃在内。

既然他现在亮相了,我们还是有必要对其以往的经历做一下简单的介绍的。

周昌有位堂兄名字叫周苛,这个人我们在荥阳大战时提到过。当初周苛以“客”的身份随刘邦,也就是说周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团体。刘邦称王后,由于周苛比较忠诚,并且彪悍能言,被任命御史大夫。

随后就是荥阳大战,周苛的事迹我们在那一章中是做过介绍了的,在此我们就不再复述。周苛被项羽弄死后,刘邦为了彰显周老兄的彪悍和忠诚,由周昌接任堂兄御史大夫的位置。从那时开始,周昌兄弟就开始了自己这份很有意思工作。

周苛比较能说话,还把项羽气的半死,可周昌说起话来可就不是那回事了,因为这位仁兄是个结巴,一句话要唧唧歪歪折腾好半天,累得满头大汗才能说清楚,因此周昌兄在日常生活中说的话是比较少的。

搞笑的是,他是御史大夫,这还恰恰是个靠说话吃饭的岗位;可夸张的是,周结巴在这个岗位上干的很好,并且还不是一般的好,因为他在这个岗位上干的很多人都害怕,甚至刘邦还得让三分。

原因要说也很简单,因为周仁兄说话不利索,平时不说话,但说出来的都是要命的东西;并且这位仁兄继承了他堂哥的传统——极其彪悍,一旦认准,不管是谁,揪着不放,狠话能撂你没完。

刘邦就在他面前吃过亏。

有次,周昌进宫奏事,内侍传话皇上庭院闲暇,周昌二话不说就跑了过去。没头没脑地冲到刘邦面前,眼前的场景让他一愣。

要说他看到的也不是很严重的事,只能说是有些不合时宜。这种事李斯曾经就玩过,不过我们在前边没有对李斯着意描述,也没有提起过。当然,李斯是被赵高故意作弄,而周昌则算是无意碰到。

周昌看到的场景是刘邦正搂着戚姬……

省略部分你可以想象。

周昌见此情景,扭头便跑。

刘邦的举动也很让人吃惊,站起身来就追了过去,拽着周昌把按到地上,并且还骑到他的脖子上。

我真闹不明白刘邦的心里,你说当上皇帝了,叫人打他一顿都能理解,还提起俩腿追?纵然追上了,推他一把、捶他几拳也算合情合理,可还非要骑他的脖子上。这种举动,真是太符合他刚出道时的身份。

刘邦骑在他的脖子上还问了一句话:“我是什么样的皇帝?”

周昌是个硬骨头,又羞又怒,直着脖子、昂起头,大声吼道:“桀、桀……桀纣之君!”

刘邦挨了骂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站起身来哈哈大笑,放走了周昌,但至此不敢和姓周的愣头青开玩笑了,甚至有些敬畏他。当然持这种态度的人不仅仅有刘邦,萧何、张良、陈平那一群人见到他,也恨不得绕道走。

君臣之间能有这种场景,从古至今算是稀有。

这一次,刘邦废太子,周昌很生气,但由于自己是个结巴,别人说话的时候他又插不上嘴,因此一直酝酿到现在。终于忍不住了,他站了起身,会场安静了,大家把目光投向了这位猛男,静待如何表演。

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节 晁错其人第12章 覆灭—第十三节 吕氏败亡(六)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四节 群臣定主(一)第2章 大泽乡起义—(六)第12章 覆灭—第六节 陈平的动作(六)第4章 军挺咸阳—(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四节 匈奴叩边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九节 败亡(一)第19章 争储——第十三节 脑残的对答第9章 日落长河—(六)第9章 日落长河—(十二)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五节戏弄佞幸(二)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节 密谋(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二)第7章 烽烟再起—(六)第12章 覆灭—第三节陈平的动作(三)第8章 红霞万里—(四十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节 密谋(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九节 改正朔(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八节 刘肥避险(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节 国丧(三)第4章 军挺咸阳—(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四节 刘濞其人(一)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五)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五节 国丧(五)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六节 梁王请罪(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节梁王进京(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八节窦漪房的身世(三)第19章 争储——第十八节 对症下药(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节 国丧(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六节 断粮第19章 争储——第十一节 释疑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三节 明争暗斗(三)第12章 覆灭—第四节 陈平的动作(四)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三节新一轮博弈(三)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八)第7章 烽烟再起—(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七)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二节 走上前台(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19章 争储——第十九节 对症下药(三)第5章 楚汉争锋—(三)第9章 日落长河—(四)第8章 红霞万里—(十九)第6章 旭日东升—(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五节戏弄佞幸(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一)第9章 日落长河—(一)第19章 争储——第十九节 对症下药(三)第3章 乱世纷争—(八)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节 贾谊论政(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七节 戚姬的结局(一)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节 削藩策第19章 争储——第二十节 冲动(一)第9章 日落长河—(二)第7章 烽烟再起—(一)第8章 红霞万里—(十六)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六)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一节 开始吧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八)第5章 楚汉争锋—(六)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一节 冲动(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七节 改正朔(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四节 国丧(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节 密谋(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节 暗斗(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二节新一轮博弈(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四节 抓人(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节 密谋(二)第3章 乱世纷争—(二)第19章 争储——第五节 刘启的那些女人们第9章 日落长河—(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三节 医之圣手(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二节萧规曹随(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六节 断粮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二节好一根搅屎棍八第12章 覆灭—第九节 吕氏败亡(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二节荒唐的谋反(三)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一节新一轮博弈(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六)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三节新一轮博弈(三)第7章 烽烟再起—(十四)第6章 旭日东升—(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八节 刘濞收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