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中华巨龙苏醒

天京城破之后,曾国荃原先规定,每个营六成兵员冲杀,四成兵员守营,但破城之后,湘军兵员都争先恐后进城去抢掠财物,就连军营里的长夫、雇工等勤杂人役也跟去捞外快,整个兵营为之一空。以致城中向外载送的,都是车水马龙,装运或肩负的都是财帛和女人。除了曾纪泽派刘铭传的淮军特别保护起来的天王府,天京其他王府、馆衙,都被洗劫一空。

大巷战过后,曾纪泽派淮军维持城内的秩序,只许湘军劫财,不许杀人。南京城被洪秀全等人洗劫十余年,有钱的老百姓很少。有钱人家大多是跟长毛有关系的,曾纪泽觉得湘军抢掠他们并不冤枉,他们的钱财也是搜刮老百姓得来的。

当天夜里,城里多处起火。城陷这天,李秀成见湘军打开太平门缺口,冲上了城内龙广山,又见吴如孝统兵来挡,挡不住,败退下来,李秀成遂带了洪秀全的兰妃和幼天王洪天贵等人,以及忠王府的家眷,独自率领自己的一千多最后精锐人马,想由激战尚弱的北门冲出。

此时,黄文金、杨辅清和洪仁玕等天国有头面人物在湖州。湖州及其周边的广德、四安、孝丰、安吉等城镇,有来自江苏、浙江各地的十几万太平军将士。太平天国坚守湖州,是为在江西的李世贤等部来日援京的中枢站,也为天京突围有一个着落点。天京城破后,分散出围的诸王兵将,很多是殊途同归,走向广德、湖州会合的。李秀成也想带着幼天王突围去湖州。

当李秀成的人马以誓死的决心,冲入北营时,他惊奇地发现,这里竟然是一座空营,原先驻守在这里的淮军仿佛一夜之间撤走了一样。

李秀成顿生疑惑,但他却别无选择,只有穿过这座空营,继续往北而去。就在他经过狮子山狭道之时,忽然间两边山丘里喊杀声大作,陡然间遍布了淮军地旗号,竟有数千的淮军,早就埋伏在了此处,几千条洋枪瞄准了将李秀成和他的队伍。

李秀成知道中计,事已至此。根本没有逃脱的希望。再做抵抗,只有死路一条。他命部下围拢在一起,并高喝道:“我乃忠王李秀成,叫你们主将出来说话。”

淮军无人应答,突然一阵枪响,李秀成身边手拿洋枪的亲兵一个个应声掉下马,片刻死了上百人。李秀成顿时又惊又怒,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他下令有枪的手下扔掉洋枪。

接着,又是一阵枪响,李秀成身后拿刀的士卒也纷纷中弹,李秀成的坐骑也被射中数弹。那战马一声悲哀的嘶鸣,翻倒于地。

李秀成摔在地上,爬了起来,心知对方是在立威,这时候除了投降,就是死路,他只好改变了语气:“在下李秀成,还请领军大人出来接见,我李秀成有话要说。”

这些人马,是苏慕白和苏慕莲带的慕字营,五千人。另外,还有程学启部的八千人。曾纪泽早料到李秀成必由北门逃出遁往江北,他故意让刘铭传将李秀成的队伍往北门赶,在这通往江北的最近之路设下埋伏,专等李秀成等人。

不过,按照计划,曾纪泽也并不想杀李秀成。待李秀成喝破喉咙,已经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曾纪泽才现身于山丘之顶,在苏慕白和苏慕莲两姐妹的护卫下,高声道:“李秀成,你已经走投无路了,投降吧。”

曾纪泽这么说,也是为了试探一下历史上李秀成投降的真伪。因为曾纪泽觉得,历史上李秀成被抓后想降清有猫腻,是想误导曾国藩,保存太平天国的残余力量。因为当时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失陷以后,李秀成掩护洪秀全的儿子幼天王冲出重围,他知道幼天王此时已经脱离了险境,还故意说幼天王“十六岁幼童,自幼至长,并未奇(骑)过马,又未受过惊慌,九帅四方兵追,定言(然)被杀矣。”此外,李秀成还隐瞒了太平天国其他主力的动向。如果李秀成是真心投降,完全可以出卖这些情报以邀功,但他却没有这么干。曾纪泽从李秀成一生的功绩以及被俘后的表现上推测,李秀成不像是因为贪生怕死才投降的,一定是另有所图。李秀成伪降很可能是为了劝曾国藩推翻清做皇帝。

李秀成听见曾纪泽的喊话,看不清是何人在喊话,便换了一匹马,往前走了两步,才看清眼前这个人,就是那个将他的苏福省一步步蚕食,战无不胜的淮军之统帅,传说中曾国藩的大公子。生死仇敌见面,分外眼红,李秀成恨不得食曾纪泽之肉,但已为败军之将,只能心中徒发感慨。他勉强笑了笑,道:“秀成愿以身归降,不过望先生放我那些手下,他们跟了我多年。”

“放了你的手下?看来你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曾纪泽哼了一声,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的手下中应该有你们的幼天王洪天贵吧。”

李秀成脸色顿为一变,他本以自己投降,可以换得幼天王逃出升天,为天国留下一线复兴希望,却不料曾纪泽如洞察天机一般,将一切尽掌握于手中,李秀成仰天长叹,黯然道:“天要亡我,非战之罪!既然如此,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曾纪泽笑道:“忠王,你们太糊涂!清廷的八旗和绿营已经被你们打垮,北方大地上还有数十万念贼,那里才是你李秀成施展才华的舞台。你们却偏偏要祸乱南方,偏安一隅,贪图享乐。”

曾纪泽这番话说得莫名其妙,李秀成满心疑惑,问道:“请大人明示。”

曾纪泽手一挥,令旗摇动,阻在山谷口地淮军迅速退去,道:“李秀成,这里没有外人,我打开天窗说亮话,我放你去江北。”

李秀成惊诧万分,他怎么也想不通,曾纪泽为何放弃立下大功的机会,放走他和幼天王,他满目狐疑,沉声问道:“为什么要放走我们?”

曾纪泽道:“不是放你们走,是放你一个人走。我要取的,不是你的狗命,而是这南国的大好河山。我知道你在太平军里还是有影响力的,我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你去纠集跟你走的队伍,离开江南北上。如果我发现江南还有你的一兵一卒,下次必定取你的狗头。”

李秀成怎么也想不通曾纪泽为什么要放他,但是,很多时候,原因不重要,无论如何,这一丝生机他都不放过。李秀成立即纵马跑了,他生怕曾纪泽改变主意。兰妃望着李秀成逃跑的背影,哈哈大笑,”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曾纪泽在山顶,目送着李秀成渐渐远去,嘴角边出一丝诡笑,他倒要看看李秀成到底有多大能耐。南方有湘军和淮军,料想李秀成也不敢多呆,肯定会北上。

曾纪泽身边的程学启却是不解,颇有些抱怨,道:“大人,擒住李秀成,也是奇功一件呀,你怎就这样放他走?”

曾纪泽不屑道:“我要奇功有什么用?清廷的顶戴花翎,擦屁股都用不上,我们要的是汉人的江山。”

程学启点点头,说:“大人高见。若论英雄,天下间非大人莫属。”

“英雄。”曾纪泽默念着这二字,忽然问程学启道:“你可知明太祖朱元璋是定都何处?”

程学启一怔,回首指着金陵道:“自然是定都南京了,人人皆知。”

曾纪泽点了点头,感慨道:“昔日明太祖定都南京,令大将徐达挥师北伐,驱逐蒙元,恢复中华,那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啊。”

说完,曾纪泽脸上出了笑容,目光再一次投入了滚滚长江的北岸,口中喃喃道:“这一天,不会很远。”

程学启问:”剩下的人怎么办?“

曾纪泽道:”这你还用问吗?你看着处理就行了,非洪姓的女人留下不杀,她们是无辜的。我还要去找九叔他们商议大事。“

”末将知道了!“程学启点点头。

当时,南京已经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曾纪泽和李鸿章先到了约定的地点,谈了一会,在雨中便听到了曾国荃特有的嚷嚷声:“娘的,这雨说下就下,老子一双新鞘子又要脏子。”

曾国荃大步奔入帐中,连拍着衣上的雨点子。不多时,彭玉麟和鲍超、刘铭传等人也先后走入帐内。

”人都到齐了!“曾纪泽环视众人,郑重其是道:“想必大家都已经明白现在的局势,九叔湘军由破口攻入天京,我淮军等各部协助佯攻,一举拿下了金陵城,洪秀全和他的儿子幼天王都已经死了,城内的太平军也基本上肃清,可以请我的父亲入城了。事到如今,咱们也不必忌讳,可以将话摊开来明说了。攻克金陵之后,我等便请父亲从速来金陵主持大局。”

众人神情凝重,奋战多少年,这一刻,他们等待了很久。尤其是曾国荃,看得出来,他很兴奋。面对众人的祝贺,他也丝毫不谦虚。

众人的表情严肃,纷纷点头表示赞成,曾国荃道:“打仗你九叔我在行,其他事你就看着办吧。我们都铁了心的跟着大哥和你。”

曾纪泽道:“有九叔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不过我还得醒九叔一下,金陵将来是我们成大事的大本营,那是咱们自己的地盘,你这次一定要严厉约束你的部下,现在淮军在维持秩序,湘军绝不可屠杀百姓。金陵受到的破坏越少,咱们的将来受益也就越大,切记。”

曾国荃搔头道:“我给他们下命令当然不难。可这帮狗东西有时候也部听我的。他们跟着我苦战了这么多年。不就为了有朝一日能杀入金陵,大发一笔横财么。”

曾纪泽道:“抢劫已经三天了,现在该结束了。我已经下了命令,谁再抢掠,就格杀勿论。”

彭玉麟平素最是铁面无私,他对曾国荃地印象并不是很好,便也道:“自古不义之师,难成大事。现在确实应该停止抢劫了。“

彭玉麟的话惹毛了曾国荃,他立刻瞪起眼睛嚷嚷道:“雪帅,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贪财怎么了,我这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彭玉麟不屑道:“哼,好一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啊,打家劫舍,那是土匪之道。”

曾国荃哼了一声,不再说话,脸色不好看。

湘军军纪差,尤其是曾国荃部,这是众所周知的,而这情况也不是一天两天所形成,要根除,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旁李鸿章帮曾国荃说话道:“立刻改变湘军军纪是不现实的,但让他们现在不再去洗掠金陵,倒也不是没办法。”

曾纪泽听李鸿章说有两全的办法,道:”快说,我们洗耳恭听。“

李鸿章道:“我们都知道,洪秀全的王府中藏了金银财宝不下百万,大公子可以向将士们承诺,以后大事成后,将王府中藏宝赏赐给他们。将士们不须劳力便可获得巨赏,自然也就赖得去洗劫金陵了。”

曾纪泽一听就不高兴了,嘟着嘴说道:“我还以为是什么好计呢。那洪贼的财宝,我本打算打算与你们几个分了的,就这么赏给了那些兵蛋子,岂不可惜了。”

李鸿章道:“将来夺了天下,我们所拥有的财富,何止这点小钱。更何况,大事成后,谁还敢造次?”

曾纪泽点点头,道:“九叔所部,就依少荃之方来安抚。至于雪帅,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要用到你的水师。”

曾纪泽的计划是在天京攻克之后,彭玉麟水师一部以运送伤兵归乡为名,暗载八千人马回往武昌,待接到金陵发来的讯息时,立刻奇袭武昌府,诛杀湖广总督官文。而后再率水师沿湘江而下,接应同时起兵奇袭长沙的退休湘军。曾纪泽猜测曾国藩会裁撤两三万湘军,这些人足够控制湖北湖南两省。

而且在破城之后,曾纪泽的淮军已经派一部分精锐南下浙江,协助早先入浙的淮军南方兵团,从北西两面对左宗棠形成夹击之势,使他不敢轻举妄动。

此时,刘铭传说:“听说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很厉害,如何对付?”

曾纪泽说:“僧格林沁的骑兵不用多虑,我估计李秀成和捻贼就可以干掉他们,我们趁势追击就行,让清廷知道,没有我们,他们什么都不是!”

众人经过一番讨论与思索,最终同意了曾纪泽的计划。曾纪泽起身举茶道:“各位,我等到了此时,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唯有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方能成就不世之业。来,我们以茶代酒,为天下苍生干杯。”

曾国荃、李鸿章、彭玉麟、鲍超、刘铭传等人举杯共饮。天色已黑,小雨变大,猛然间,一道闪电划破天空,撕破了令人窒息地黑暗。轰轰之雷,自九天而下,古老的中华大地,仿佛有一条巨龙在震撼中苏醒,即将腾飞九天。(。)

第49章 荷兰人求和第138章 殖民地设省第12章 勾心斗角第31章 谁是幕后元凶第101章 捍卫海权第75章 湘军三大纪律第106章 反清时机成熟第58章 率军北上第62章 谋取东南战略第24章 曾国藩的难题第74章 大败日本第144章 列宁遇刺第79章 胡林翼复出第57章 自立吴王第37章 诛杀胜保第53章 曾国藩的心思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90章 胡雪岩的秘密第179章 中国无战事第174章 发战争财第143章 爱情与革命第87章 设行省计划第4章 讨粤匪檄第96章 要东亚海权第24章 当江苏巡抚第65章 神秘来客第71章 李鸿章来了第127章 沙皇是骗子第38章 开始布局第153章 大扩军第120章 卧底张作霖第127章 沙皇是骗子第3章 李鸿章出走第78章 少年袁世凯(2)第8章 曾国荃杀俘第140章 军用飞机第4章 讨粤匪檄第182章 大海战爆发第89章 艰难的决定第12章 曾国荃的野心第77章 少年袁世凯(1)第86章 搞定朝鲜第83章 左宗棠可杀第163章 英国妥协第95章 占领日本长崎第65章 神秘来客第19章 取代李鸿章第22章 泽字营开战第36章 石达开之死(4)第62章 三位夫人第3章 李鸿章出走第175章 巴黎夜色第151章 国际分赃会第131章 收回法租界第65章 猛将李续宾第152章 专业重炮部队第125章 收复库页岛第79章 胡林翼复出第6章 血战武昌第35章 曾国藩回家第135章 两大阵营第195章 奇怪的暗杀第77章 李鸿章挨打第150章 驻军莫斯科第50章 反清准备(1)第83章 左宗棠可杀第125章 收复库页岛第55章 开疆拓土(3)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93章 祸起萧墙第46章 借鸡生蛋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46章 借鸡生蛋第26章 江南大营崩溃第194章 沙俄内乱第76章 洋枪洋炮队第93章 祸起萧墙第191章 毒气战第8章 双胞胎姐妹第184章 巨无霸战舰第66章 新三河大战(1)第63章 草根李秀成第41章 阿思本舰队第171章 德军犯大错第61章 用人之道第99章 装甲巡洋舰第57章 工业建设第135章 两大阵营第29章 拿下苏州第154章 世界经济危机第93章 祸起萧墙第100章 美女秘书第26章 江南大营崩溃第41章 挺进兰芳国第10章 石达开退兵第106章 反清时机成熟第30章 截杀李秀成第199章 德海军战败第127章 沙皇是骗子第111章 大刀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