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吞并不丹

那名英国军官的副官还没来得及回答,接着,英军机枪阵地上一片枪声。

原来,那上千名印度仆从军,竟然都是中国军人。

中国军队在江孜大捷后,蔡锷的大军俘虏了数千印度仆从军,让中国的士兵换了他们的衣服,早埋伏在峡谷里,这时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

威廉抽出腰里的指挥刀,指挥一队人马去对付那些伪印度仆从军,这时,东边的峡谷里响起激烈的枪声和隆隆的爆炸声,还有无数的马蹄在快速奔跑中踩踏大地发出巨响。

同时,英国阵地前沿一阵死亡的痛苦喊声传来,中国一个骑兵营规模骑兵开始冲锋,从侧翼攻了过来。

只见峡谷里远远出现黑压压的一片中国骑兵,数百名中国骑兵拍马飞奔,有的战士还不时举枪射击,向英军冲锋。

威廉只好在仓促中指挥一队英国骑兵迎战中国骑兵。

“信号兵!炮兵甲号2、5、8、11阵位,所有火炮,按照预定方案,轰!”迅即,中国炮兵阵地响起了军号,蒋百里指挥炮兵发动了决战的攻击……无数个炸点在英军骑兵的队列中爆绽开来。

只见强光一闪,褐土崩飞,人叫马嘶,一群群英国骑兵被炸飞,被机枪的子弹割倒,被震得从马背上跌落下来。可是,中国骑兵的冲击仍在继续,速度没有丝毫的变慢,他们手中的重马刀和步枪金属部位,也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赶走侵略者,保家卫国!”那一场决战,在如血的残阳中进行。威廉的英军三面受敌,炮兵阵地很快被中国军队占领。中国军队调转了重炮的炮口。骑兵和混入印度仆从军里的中国军人都杀红了眼。

威廉的额头,被弹片的碎片刮伤,渗出血来,流到嘴角边,咸咸的血腥味,他手里的指挥刀上,被副官的鲜血染黑了。他很绝望,这一次惨败,是无可避免了。他感觉到很沮丧。不过如果他知道自己是输给了蒋百里——中国的炮神,他就不会如此沮丧和绝望。

威廉站在冰冷的夕阳里,下令放弃山谷阵地,英军撤退。来不及逃走的英军和印度仆从军很多选择了投降。

那些掩护英军撤退的印度仆从军,又成了中国军队的炮灰和活靶子,叽里咕噜死了一大片。

这一次年楚河大决战,英军伤亡一千二百多人,被俘四百人,印度仆从军被俘五千,死亡四千多。中国军队取得了对英国的巨大胜利。

英军将领明托这才意识到自己错了,不得不承认失败,给伦敦发电报:“我们大英帝国的军队,在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我们低估了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勇气,我敢把保证,将来我们的对手,将不是德国人,而是中国人!”

英军一路溃败,蔡锷指挥军队追击,很快到了麦克洪马线附近。如果再打,中英就有全面开战的可能。

蔡锷发电报请示曾纪泽,到底还追不追,曾纪泽回电就四个字:收复失地!

年楚河大战结束之后,英军溃逃。英军少将威廉带着大约三百英军和一千多名印度仆从军一直逃到不丹的境内。蔡锷带着一万新军追击,一直追到不丹的交界后就停了下来。

不丹是不丹王国的简称,位于亚洲南部的一个小国,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西北部、北部与中国西藏接壤,西部、南部和东部分别与印度锡金邦、西孟加拉邦、中国藏南交界,国土面积约38394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一个台湾那么大。不过,不丹主要是山地和冰川,冰川占不丹总面积的十分之一,这些冰川是不丹河流重要的水源。

不丹在当地语言中叫“竺域”,意为“雷龙之地”,看名字就知道国民有古老的佛教传统。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领土,元朝统一西藏后,成为中国的领土,到清朝时才分裂出去,但作为清朝的藩属国,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

1865年,英国侵略不丹,同不丹签订了《辛楚拉条约》,强迫不丹割让包括噶伦堡在内的第斯泰河以东约2000平方公里的地区。1907年建立不丹王国,乌颜.旺楚克成为第一代国王,但不丹对外关系,仍然要看英国的脸色。

英军在噶伦堡等占领区有驻军一千,首领为英国驻不丹特使为约翰.克劳德,他也是军人出身。不丹的兵力主要是民兵武装组织,兵力约3000人,武器装备很落后。

英军的威廉少将和约翰.克劳德在噶伦堡会合后,整合了一千五百人的英军部队,还有一千人的印度仆从军,并且让不丹的国王乌颜.旺楚克也出兵,狙击蔡锷的中华帝国的军队。因为威廉接到了英国驻守印度军司令明托的电报。称大英帝国的远东舰队已经赶去黄海,让他坚守几天,相信中国的海军会不堪一击,很快中国人就会坐下来和英国谈判。

当时,蔡锷没有马上大规模进攻英军。打仗后勤补给很重要,因为战线有点长,中国军队的武器弹药后勤已经不足,他在等物资的到来,以及正在路上的二十辆坦克。

在攻克了江孜后,曾纪泽就命令坦克部队从西南军区去支援蔡锷,还有五万帝国的新军从四川军区向不丹赶来。

不过蔡锷为了解英军在噶伦堡的布防,对着噶伦堡的阵地进行了几次试探攻击,但每次进攻英军就把仆从军当炮灰来用,那些拿着劣质的武器。如十九世纪早期的来复枪还有燧发枪的印度仆从军,被中国军队的重机枪不断扫射,等于送死,印度阿三死伤无数。

蔡锷看着那些机枪手和士兵们把子弹疯狂的打出去心里不是太高兴,消耗如此之大干掉一些可有可无的印度仆从军。实在是浪费子弹。

但约翰.克劳德见识了中国的火力,大吃一惊。原本他以为古老落后的中华帝国,竟然会有如此一个武器先进、士兵经验充足、军事素质高的军队,相比之下,因为大英帝国这些年在东南亚地区没有大规模的战争,英军都是非常悠闲,只是偶尔帮助商人去剿灭土匪什么的。战斗力相形见绌。他火速向国内求援。英国首相得到约翰.克劳德的求援电报,进行增兵,他们在印度和密支那大量招纳仆从军,大约十万仆从军奔往不丹,还在国内派遣五千英军去增防印度。

同时,为了预防中国军队的飞机轰炸。命令士兵挖了很多的地下仓库来储存武器弹药,还让士兵挖了一种下面宽出口窄的战壕,他认为这样的战壕有利于顶住飞机的轰炸。

在不丹的宫廷上,不丹国王乌颜.旺楚克一脸愁容,和大臣们商议着对策。夹在中英之间,一旦选择错误,将会导致国家危亡。

乌颜.旺楚克正值壮年,他集级政教大权于一身,并规定国王世袭,实际上也就是他的家族将毁灭。

乌颜.旺楚克不是一个昏君,乌颜.旺楚克的父亲是重桑佩罗部落的高官晋美朗杰,来自当卡却杰的贵族家庭,是佛教伏藏大师白玛卡玛林巴的后裔。他的母亲的家族源于扎西却结,也是当地名人拉鲁佩吉多吉后裔。因此,他属于在不丹两个最受尊重的贵族。但他从小在基层法院服务,证明自己的价值。

他的首次政治斗争是在1878年,那年他未满16岁。为了夺回帕罗城堡,他与父亲并肩作战。不幸的是,他们失败了,他被抓获并关押在帕罗塔宗,受了很多苦,后来他的父亲晋美朗杰劫持了他的竞争对手的家族成员作为人质,乌颜.旺楚克才获释。

1881年,他的父亲去世,十九岁的旺楚克镇压了了一场密谋的暴动。此次暴动中,他的舅舅第八世佩玛卡玛林巴活佛被僧格朗加暗杀于重桑仲耶,旺楚克在其母亲的支持下成功平息暴动,开始掌管部落,并任命他的哥哥池勒托不加为帕罗彭洛官。后来不丹发生最后的内战,旺楚克得到英国支持,还配合攻打西藏,最后统一了不丹,还从英属印度殖民当局那里得到了印度帝国骑士勋章。

不丹首都延布,夏季的天气闷热,乌颜.旺楚克在普那卡颇章王宫里,坐在金色的宝座满头大汗。宫殿下面议事的有喇嘛中的精神领袖德布法王,还有高级喇嘛,贵族,议事官,还有不同地区的部落首领。

那天议政,乌颜.旺楚克一脸愁容,说:“现在,我们必须在大英帝国和大汉帝国之间作出抉择,这将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各位有什么好办法,说来听听?”

喇嘛中的精神领袖德布法王现在已经被乌颜.旺楚克架空,但他仍然有议事的权力,他倾向于不丹回归西藏地区,说:“大英帝国虽然国力强盛,但是毕竟在亚洲实力不济。我们本来就是大汉帝国的藩属国。臣建议修书给大汉帝国的皇帝曾纪泽,说明我们回归之一,免得不丹遭遇战火,生灵涂炭。”

不丹的哥哥池勒托不加亲王甩动袍子的红色袖子,说:“我们之前就背叛过中国,还配合英军攻打过西藏,中国人或许不会轻易放过我们。”

底下的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主张回归中国,有的主张联合英国,还有的主张中立。乌颜.旺楚克一时也没有主意,这次的英军从西藏江孜被中华帝国的军队打败而逃亡的事情,在英军进入不丹时他就知道了,从逃跑到不丹的仆从军逃兵口中他得知了这次英军大败的经过,他想不到强大的英军竟然被中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这让他更是惊慌,自己的军队根本不是中国的对手,绝对不能和中国的军队去硬抗。他拿定主意,派人去联络蔡锷,试探中国的态度。

在蔡锷的军营,不丹的特使阿尔扎伊还没开口,一身戎装的蔡锷开门见山,亮明了中国的态度,“我们的皇帝陛下说了,不丹自古以来一直是我中华的领土,所以我们欢迎不丹再次回归祖国的怀抱。”

不丹特使听了这话,有点摸不清头脑,他想蔡锷的话意思应该是让不丹再次成为中国的附属国,这是不丹国王乌颜.旺楚克的谈判底线,阿尔扎伊说:“自1907年来我不丹已经完全独立,还获得了英国政府的承认,我们愿意成为中国的附属国,尊中国为宗主国。”

蔡锷摇摇头,说:“你还没明白我的意思,我们陛下的意思是,作为你们过去曾攻打西藏的惩罚,我们不会承认英国对于不丹的独立,所以你们还是死了这条心,我们希望不丹王国并入西藏自治区。不过,我们仁慈的皇帝陛下说,不丹国王仍然可以是不丹地区的民政长官。”

阿尔扎伊听了这话,身体有点发抖,结结巴巴地说:“这是不可能的,不丹的民众会与王国同生共死,除非我们全部死了,不然不丹不会灭亡。”

蔡锷冷冷地说:“先别着急拒绝。你回去转告不丹国王,大汉帝国的皇帝一向恩怨分明。不丹的民众不是很多,不到万不得已,中国不会像美洲大陆的殖民者对付印地安人那样对付不丹民众。我们的军人恩怨分明,不丹的当权者不是不丹人民选举的,根本代表不了不丹人民,我们一旦攻破延布,只会对当权贵族和政府官员的家族展开杀戮!”

“杀戮”这两个字,蔡锷说得特变淡定,不丹使者却一点都不淡定了,赶紧赶回王宫复命。不丹国王乌颜.旺楚克和一干不丹大臣都是一身冷汗,如果中国军队真的这么做的话,首当其冲就是他们,他们也怕被灭族!

乌颜.旺楚克说:“蔡锷将军还说了些什么?”

阿尔扎伊说:“蔡锷将军说,不丹王国解散之后你还可以做这里的领袖,不过不丹将永远不得建立军队,你不能再有复国的念头,一旦不丹再次搞独立,按大汉帝国的律法,那就是犯了叛国罪,灭全族。”

乌颜.旺楚克想了想,反正自己还是这里的领袖,叫国王还是叫民政长官不重要,如果不接受,可能自己和家人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于是决定接受中国人的条件,在1908年通电全世界,宣布解散不丹王国,成为西藏下辖的一个自治区。

中国正式吞并不丹,巩固了西藏边陲。

第19章 取代李鸿章第58章 荡平海盗上架感言第84章 出征朝鲜第26章 天京会战(2)第22章 泽字营开战第48章 洪秀全该死(2)上架感言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47章 洪秀全该死(1)第43章 火烧荷兰公馆第186章 持久战第74章 大败日本第29章 拿下苏州第50章 反清准备(1)第49章 荷兰人求和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35章 曾国藩回家第96章 要东亚海权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108章 七国撤军第40章 解决土地问题第68章 石达开受挫(1)第70章 密谋败露第6章 血战武昌第50章 反清准备(1)第30章 截杀李秀成第91章 分裂的天国第63章 齐人之福第30章 血洗东王府第11章 安庆城破第143章 爱情与革命第62章 谋取东南战略第46章 借鸡生蛋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1章 最年轻的舰长第170章 进军巴黎第163章 英国妥协第21章 小将陈玉成第27章 天京大杀戮(1)第191章 毒气战第84章 密谋反清第118章 火烧靖国神社第60章 救了林肯第53章 曾国藩的心思第167章 不一样的大战第155章 中英翻脸第48章 洪秀全该死(2)第195章 奇怪的暗杀第94章 驱逐日本人第5章 西洋军事考第50章 新大汉国第113章 瓜分日本计划第186章 持久战第124章 收回海参崴第78章 少年袁世凯(2)第169章 大贝尔塔炮第175章 巴黎夜色第33章 石达开之死(1)第3章 虎父无犬子第117章 日本投降第56章 裂土封王(3)第161章 占领南亚腹地第58章 荡平海盗第90章 北上勤王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177章 凡尔登绞肉机第12章 曾国荃的野心第201章 攻占东南亚第191章 毒气战第35章 石达开之死(3)第141章 革命风暴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34章 石达开出走第51章 反清准备(2)第200章 中国出兵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25章 韦昌辉的杀心第29章 拿下苏州第73章 出征打日本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137章 侵略日本第90章 北上勤王第32章 进攻天京第123章 大败俄国海军第124章 收回海参崴第2章 曾国藩的儿子第101章 捍卫海权第62章 谋取东南战略第81章 虚伪的爱迪生第30章 截杀李秀成第140章 军用飞机第49章 攻破天京城第154章 世界经济危机第151章 国际分赃会第203章 攻占中亚第69章 石达开受挫(2)第30章 血洗东王府第116章 消灭日本海军第133章 联英打德国